關注本號,別錯過更多你感興趣的數據推送和解讀!
廣東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而且人口規模一億多人,所以每年的房地產銷售是非常可觀的。廣東2020年年鑑顯示,廣東省在2019年住宅商品房銷售11872.61萬平方米,少於江蘇省近700萬平方米,銷售面積排名全國第二。
銷售金額廣東省16758億元,比江蘇省高1700多億元,可以看出廣東省的住宅新房均價還是高於江蘇省的,當然這主要也是靠廣深珠海等城市拉動。
我們就看下21個城市在去年的銷售情況如何。
縱觀各市數據會發現,廣東各市的住宅均價和經濟發展水平差不多是正相關的。當然還有其他因素主導,比如深圳和珠海土地面積狹小,所以新房建設偏少,供需有點失衡,所以價格走高。另外像珠海還有澳門關係,所以價格上揚是正常的。
排名最高的深圳均價高達5.4萬多元每平米,但成交面積並不大,只有廣州的一半多。這個就是上面說的,面積狹小,新房建設偏少導致。
排名其次是廣州,銷售面積和銷售總額雙高,而且從趨勢看(銷售總額增速遠高於銷售面積增速),去年廣州市房價上漲較快。
成交面積最大的還是佛山市,已經保持幾年的第一了。佛山和廣州正在同城化,所以佛山的住宅銷售不少是來自廣州的購房需求。畢竟廣州房價要高出佛山一截的,到佛山購房入住,價格優惠、通勤等都便利,所以這些年來佛山的銷售旺盛。
惠州的銷售面積排名第二,主要是源於深圳的外溢。深圳房價居高不下,不少買不起深圳新房的年輕人就近到惠州購房是正常的。而且將來深圳惠州之間的聯繫會越來越緊密、交通會更加方便,這個選擇再合理不過。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非珠三角價格偏低許多,但成交面積反而偏少許多。當今中國,其實房價也是經濟發展水平的風向標之一,房價說到底還是市場反映。房價的上漲與否和當地的經濟水平還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的。
非朱城市的人口數量也不算太少,但成交面積都偏少,大半城市銷售面積還負增長,而且好幾個城市同比跌幅較大,陽江、雲浮、汕頭都是負增長20%以上。
廣東省2019年成交面積小於江蘇,看來主要是非珠三角地區的銷售走低導致。
具體數據請看下表:
歡迎關注,精彩數據每日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