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O2O,黃頁這個老古董借屍還魂般復活了

2021-02-15 中國企業家雜誌

泡在網際網路的大染缸裡成長起來的90後和00後們大概很少有人會對黃頁有印象了。沒有人會想到,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黃頁這個老古董借著O2O的契機又借屍還魂般復活了。

來源:鈦媒體

作者:郝小亮


知乎上有一組問答很有趣,問題是」你小時候都有過哪些神奇的誤解」,其中有個回答短小精悍,倆字:」黃頁」。泡在網際網路的大染缸裡成長起來的90後和00後們大概很少有人會對黃頁有印象了。沒有人會想到,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黃頁這個老古董借著O2O的契機又借屍還魂般復活了。

黃頁需求始終強烈,只是形式幾經變遷

行動電話尚未普及之前,固定電話加一本大黃頁幾乎是每個家庭的標準配置,因為信息繁瑣不便查閱,許多人還將常用的電話謄抄在小巧的紙質電話本上。後來有了114等查號平臺,人們開始通過打電話獲取號碼信息。這兩種形式的查號服務,本質上都是黃頁,後者是前者的變種,只不過從紙質變成了語音。

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後,說傳統黃頁已死其實一點也不為過,人們查詢號碼的需求依然強烈,但是方式卻變成了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檢索,因為點擊、觸控螢幕幕正在取代語音通話成為用戶檢索信息的習慣。換句話說,在智慧型手機時代,黃頁類產品仍然有存在的價值,只是缺少類似114這樣固定的入口。問題在於,這個入口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出現在用戶的手機裡。

查詢號碼之後的下一個動作就是存儲或撥打,所以黃頁出現在手機通訊錄和撥號盤裡是最符合產品邏輯和用戶習慣的事情,又因為通訊錄的打開頻率之高,所以今天各大手機廠商們大張旗鼓的要圍繞其打造成生活服務平臺一點也不奇怪,而所謂生活服務平臺說到底就是黃頁的升級版,二者的區別在於,黃頁的服務內容是僅提供電話而已,而生活服務平臺則涵蓋查詢、預訂甚至支付等O2O模式的所有線上環節。

回過頭來看黃頁的變遷歷史會發現,從提供基礎的號碼查詢服務到生活服務是必然,人們對黃頁的需求始終存在,甚至更為強烈了,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基本的查詢服務,進而要求號碼提供方提供下一步的生活服務。語音通話形式的黃頁諸如114、12580等號碼查詢平臺之所以能夠活到今天,是因為它們順應用戶的需求變化做了轉型,開始提供酒店預訂、機票預訂、餐飲預訂等服務,這些可以看做是黃頁對O2O模式最初的探索。

爭做生活服務入口,黃頁模式O2O有戲嗎?

早在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始注意到黃頁與O2O生活服務之間的重要關係之前,2014年5月份,觸寶科技推出了基於黃頁的生活服務平臺」觸寶生活」,就在觸寶推出觸寶生活之際,小米正緊鑼密鼓地布局其O2O生態,而小米的涉足O2O市場的切入點同樣選擇了」黃頁」。2014年7月的小米年度發布會上,雷軍公開了小米的生活黃頁功能,將O2O生活服務集成到通訊錄中,以電話號碼作為切入生活服務的入口。2015年魅族的首場發布會上,白永祥也宣布了魅族最新手機系統中將加入」生活服務」功能,直接將黃頁式的O2O生活服務搬進了手機通訊錄。

各大手機廠商爭相把黃頁塞進自己的手機撥號盤,這是個十分值得思考的現象,其出發點無外乎布局O2O生態。

很顯然,手機撥號盤是一個被忽視的重要O2O入口。

通訊錄和撥號界面幾乎是用戶打開頻率最高的應用,而通訊錄則具備天然的社交屬性。在信息與流量的導入上,通訊錄和撥號界面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而且這個入口的價值絕對不會比超級App,例如微信的價值低。

基於黃頁的生活服務平臺,在業界通常被看做」黃頁2.0″,隨著傳統生活服務行業被一步步網際網路化,O2O模式的生活服務必將取而代之,而黃頁2.0則會成為O2O服務的流量之源。手機廠商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爭相與掌握生活黃頁數據的服務商展開合作。那麼,這些爭做生活服務平臺的」黃頁」們涉足O2O有戲嗎?

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實也就同時回答了黃頁為什麼能夠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借屍還魂的問題。我認為黃頁模式O2O前景還是很樂觀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O2O生活服務應用走向聚合是必然

同類產品和信息在經歷過積少成多的過程之後,聚合類平臺出現就成為必然。這個邏輯與PC時代的搜尋引擎和網址導航等產品是相同的,在各種應用佔領用戶手機空間之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也開始出現」雲集」等輕應用平臺,將各種不同的應用整合到一個應用中。

O2O生活服務類應用同樣符合這一邏輯,一般用戶常用的服務或者是App最多超不過5個,當低頻次的服務需求出現時,比如查快遞,用戶不可能專門為短期的需求下載一個App,或者通過傳統的網際網路方式進行查詢,而基於黃頁的生活服務平臺則滿足了這個需求,無需下載多個App,在手機撥號界面就可以完成對於快遞的查詢、跟蹤、分享、支付等行為。黃頁式O2O生活服務平臺的出現絕非偶然,O2O生活服務從分散走向聚合是順應用戶需求的必然。

2、黃頁是距離O2O交易最近的產品

查詢號碼的下一個動作便是與商家取得聯繫,這意味著使用黃頁查詢功能的用戶消費目的相對更為明確,所以從理論上講,黃頁很顯然是用戶從查詢號碼信息到完成O2O交易之間最近的距離。O2O模式的出現讓人們對生活服務的需求發生很大變化,從基本的查詢到直接獲取服務,黃頁模式的O2O生活平臺恰恰滿足了人們新的需求。

3、電話是連接人與商業最直接方式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巨頭們都在講連接。騰訊推行」連接器」戰略,推出了微信公眾帳號,百度則推出了百度直達號,包括上文提到的360推出來店通也是在進行人與商業的連接。移動互聯時代是人與人、人與商業連接的時代。而電話作為最基本通訊功能無疑是最為直接的連接方式。黃頁模式的生活服務平臺將不同商家整合在一處,很顯然使得用戶更為方便地與商家完成連接。

4、黃頁或成為O2O服務最大流量入口

通訊錄本身是一個天然的最大的移動端用戶入口,基於通訊錄的黃頁O2O平臺自然也就成為各種商家爭相合作的對象。黃頁給生活服務平臺商家提供流量和用戶,而商家則為黃頁O2O平臺提供優質的生活服務,繼而又為黃頁產品吸引來更多的用戶,這種合作會讓平臺流量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另外,加上黃頁產品與手機廠商之間的預裝機等合作,直接在手機系統中植入黃頁,也是平臺流量的一大來源。而商家的入駐,和各種形式的合作則會進一步帶動黃頁O2O平臺的流量提升。

黃頁O2O走出重圍,關鍵在於產品體驗

對於一個聚合類應用而言,產品設計上、技術實現上出現的任何問題都會給用戶帶來糟糕的體驗,繼而放棄使用產品,將之前卸載掉的應用再一個個裝回來。因為用戶絕不會因為相對便捷而放棄安全、舒適的產品體驗,特別是涉及到支付環節。目前許多黃頁類產品都已經與大眾點評等O2O平臺打通支付通道,如果在支付過程中出現打開頁面速度慢,收不到驗證碼等問題,對用戶體驗將是災難性的。

另外隨著平臺用戶越來越多,如何將流量變現,找到合理的商業模式也是早晚要面對的問題。因為目前的黃頁類平臺大多都已經完成了O2O的支付閉環,用戶可以直接與商家完成交易,所以在商業模式上,黃頁O2O服務平臺的想像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但入口類產品難免也會面臨商家競價推薦的問題,這與搜尋引擎和淘寶等電商平臺面臨的問題類似,在後者身上,競價模式已然形成完好的商業模式,也被用戶所接受。但在移動端採取競價推薦的模式對用戶的傷害則更大。黃頁O2O平臺如果過早的採取競價模式也許會走向曇花一現的結局。

相關焦點

  • 臺灣「借屍還魂」事件,出殯當天「復活」,真相究竟是什麼?
    1949年臺灣「借屍還魂」事件,當事人性情大變,民間眾說紛紜!輪迴轉世,靈魂這些詞語在我們看來是一種非常迷信的表現,在現實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會發生的,畢竟我們還是要以科學為準,這些沒有得到科學認證的東西,看似是非常虛無縹緲的。
  • 這個借屍還魂的故事在當年轟動很大,十裡八鄉和縣城人人皆知
    我很小就聽爺爺說起過在他的家鄉的一個借屍還魂的故事,那麼什麼是借屍還魂呢?我把這個故事說完,大家就明白了。解放前的山東莒縣安莊鄉某村,那時爺爺還年輕。一天去為某戶鄰居幫忙白事。發現死者竟然復活了。復活的死者看到大家一臉迷茫,因為她一個人也不認識。家屬喜極而泣,都跑來詢問和安慰。可是爬出棺材的死者卻到處躲藏,說不認識家屬。家屬以為她剛活過來一時糊塗也很正常,所以就把她帶回了家,一些親友也前往家中觀看,爺爺也前去看熱鬧。回到家裡的死者,對自己的家感到十分陌生。她突然發現了鏡子裡的自己,她大聲痛哭。說這個人不是自己。她的舉動把大家也搞暈了。
  • 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
    各位朋友在此給你們道歉了,但是我一直在努力,這期案件比較靈異一點,是借屍還魂的案例,但不同於再生人、詐屍。至今也沒有能有一個合理的科學解釋,廢話不多說了,開始吧。事件發生在1959年的中國臺灣省雲林麥寮鄉,距今已半世紀有多了。事件中的主角朱秀華1958年「八二三炮戰」在中國臺灣省金門被海盜殺死,但她死不瞑目,便藉助一名本地女子林罔腰來重投人間。
  • 1949年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真相,因在臺灣死不瞑目故借屍還魂
    世界奇聞探索畫報與你共賞借屍還魂指的是已經死亡的人藉助他人的屍體得以復活,相信大家聽說借屍還魂的這個詞大多數都是從影視劇裡了解到的,最常見的就是在聊齋和一些恐怖影片裡面會經常出現,但你知道嗎?之後因麥寮鄉的建材行老闆吳秋得的太太林罔腰,其壽命已到期限,不久將離開人世,所以可借她的肉身來還魂。借屍還魂後的朱秀華,也就是現在的林罔腰,還依稀記得自己出事時候的地點和情形,她稱自己就是在一塊大石頭那被卡住的,然後窒息而死。
  • 1949年臺灣「借屍還魂」事件,當事人性情大變,民間眾說紛紜!
    臺灣「借屍還魂」事件,出殯當天「復活」,真相究竟是什麼?
  • 借屍還魂?人格分裂?人是不是真的有三魂七魄
    倘若這個時候有魂魄進入剛離魂的身體裡,便可借屍還魂。借屍還魂又叫借屍還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出名的借屍還魂事件源於八仙之一的鐵拐李得道成仙的傳說。傳聞鐵拐李本名李玄,離魂潮山,命徒弟守在肉身前,可徒弟守了六天便焚屍回家奔喪,使其身體被毀。無奈之下,只能借一跛腳屍首還魂。此外,在我國古代,歷朝歷代都不乏借屍還魂的傳說。
  • 驚動蔣介石父子的臺灣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
    並對眾人說:我叫朱秀華,我已藉助林罔腰的身體復活。當時包括林的先生吳秋得都被這情景嚇呆了。當地縣政府社會局查證後,發現朱秀華口中所說的父母親確有其人。而接下來的事更讓人匪夷所思,林罔腰醒來之後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不僅熟知關於朱秀華的一切,並且從性格口音到生活習慣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吳太太是年過半百的中年人,還魂後竟有如同十七、八歲少女的嬌姿,吳太太生前是鹿港口音,還魂後竟變為金門口音。
  • 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始末
    然而,在出殯的那天,林罔腰的屍體竟在眾人眼前突然起來,並對眾人說:我叫朱秀華,我已藉助林罔腰的身體復活。當時,包括吳秋得在內的眾人,都被這情景嚇呆了。隨後,這件事被大肆報導,並且遠揚海外,全球的靈異學家包括美國、日本等國都來訪問,朱秀華一時成為轟動全球的焦點人物。有記者曾經採訪還魂後的朱秀華:「借屍還魂後,你有何感想?」
  • 1949年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真相!
    然而在林罔腰出殯的那天,她的屍體竟在眾人眼前突然起來,並對眾人說:「我叫朱秀華,我已藉助林罔腰的身體復活。」當時,包括林的先生吳秋得等人,都被這情景嚇呆了。隨後這件事被大肆報導,並且遠揚海外,全球的靈異學家包括美國,日本等地都前來臺灣訪問這位朱秀華女仕,一時成為轟動國際的焦點人物。朱秀華是誰,她為什麼會借屍還魂?
  • 臺灣朱秀華借屍還魂!死後附身屍體重回人間
    然而在林罔腰出殯的那天,她的屍體竟在眾人面前突然站了起來,並對眾人說:「我叫朱秀華,我已藉助林罔腰的身體復活。」當時,包括林的先生吳秋得等人,都被這情景嚇呆了。隨後這件事被大肆報導,並且遠揚海外,全球的靈異學家包括美國,日本等地都前來臺灣訪問這位朱秀華女士,一時成為轟動國際的焦點人物。    朱秀華是誰,她為什麼會借屍還魂呢?
  • 66年前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轟動世界(視頻)【殭屍王微信公眾平臺】
    這是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我所以要告訴您這個借屍還魂的故事,並不是讓您覺得奇異,而是證明在這世界上確實有六道輪迴,因果報應這件事,而且這件事就發生在今日的臺灣。當時林罔腰的先生吳秋得突然發現她的太太不省人事,於是他便立即把林罔腰送院,結果死於不明的原因,後來在林罔腰出殯那天,她的屍體竟在眾人眼前突然起來,並對人說我叫朱秀華,我已藉助林罔腰的身體復活。當時包括林的先生吳秋得等眾人都給這情景嚇呆,事後這件借屍還魂事件公諸海外。全球的靈異學家包括美國,日本等地都前來臺灣訪問這位朱秀華女仕,一時成為轟動國際的焦點人物.
  • 揭秘1949年轟動全球的臺灣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真相!
    當時,包括林的先生吳秋得等人,都被這情景嚇呆了。事後,這件借屍還魂的事件公諸海外。 全球的靈異學家包括美國、日本等地都前來臺灣訪問這位朱秀華女士,她一時成為轟動國際的焦點人物。 後來,吳秋得為了避開各國傳媒,便帶這位借他太太軀體的朱秀華遠離城市,到臺灣的郊野一同生活至今。本人不知道現在這位朱秀華女士是否健在,但55年前臺灣這宗借屍還魂事件,的確是當年少有的轟動全球的靈異新聞。
  • 1949年臺灣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究竟發生了什麼?
    然而在林罔腰出殯的那天,她的屍體竟在眾人眼前突然起來,並對眾人說:「我叫朱秀華,我已藉助林罔腰的身體復活。」當時,包括林的先生吳秋得等人,都被這情景嚇呆了。隨後這件事被大肆報導,並且遠揚海外,全球的靈異學家包括美國,日本等地都前來臺灣訪問這位朱秀華女仕,一時成為轟動國際的焦點人物。朱秀華是誰,她為什麼會借屍還魂?
  • 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到底是真是假( 附視頻)
    在林罔腰出殯的那天,她的屍體竟在眾人眼前突然起來,並對眾人說:「我叫朱秀華,我已藉助林罔腰的身體復活。」當時,包括林的先生吳秋得等人,都被這情景嚇呆了。全球的靈異學家包括美國、日本等地都前來臺灣訪問這位朱秀華女士,她一時成為轟動國際的焦點人物。後來,吳秋得為了避開各國傳媒,便帶這位借他太太軀體的朱秀華遠離城市,到臺灣的郊野一同生活至今。
  • 轟動全球的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揭秘朱秀華借屍還魂真相
    比如曾經轟動全球的1949年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說到真實發生的靈異事件,就不得不提到1949年震驚海外的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這種只有在靈異電影中才會出現的離奇事件,居然發生在1949年民國時期的臺灣麥寮。
  • 臺灣朱秀華借屍還魂
    夠膽兒 你就關注我吧~【奪舍】:一說是道家一種借別人身體還陽的理論。說有靈魂不死或死後神識非斷,肉體不過是精神軀殼、住宅的活證,稀奇莫過於所謂「借屍還魂」一事。借屍還魂的事態表現,是某人死後復活,人格、記憶完全轉換為另一已亡故的人。
  • 借屍還魂記實--地獄篇 十四
    借屍還魂記實--地獄篇 十四  真有其人確有其事  世風日下,科學由原子進入太空時代的今天,有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層出不窮。筆者讀「今日佛教」與「徵信新聞報」之借屍還魂的報章,應友人之邀,為要證實其事,乃撥忙專程往訪「借屍還魂」的主人。
  • 臺灣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
    就在林罔腰出殯的時候,在眾人為其默哀之時她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坐了起來,並對前來祭拜的眾人說:「我叫做朱秀華,我藉助了林罔腰的身體復活!」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被林罔腰的復活震驚了,這件離奇的借屍還魂世間也立即傳遍了中外。
  • 臺灣三大真實靈異事件 朱秀華借屍還魂轟動全球
    但道場的負責人看了之後,就跟室友說這個冤魂怨氣太深了,他沒有辦法處理,只能找更厲害的法師來。所以室把學姐帶去他工作的地方,等著學姐的親人來接他。 由於當時天亮著,學姐的意識很清醒,公司同事便把學姐的繩子給解開。讓他活動活動身體,跟著同事一起到防火巷抽菸,但可能因為防火巷那個地方太陰,抽完菸之後,學姐又變了一個人。
  • 朱秀華借屍還魂記
    今日佛教」雜誌記者李玉小姐麥寮專訪這是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我所以要告訴您這個借屍還魂的故事,並不是讓您覺得奇異,而是證明在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六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