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紅茶「帶頭人」鄭麗娟:在熱帶雨林中書寫「茶經」

2021-01-14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31日電 (記者 王辛莉)海南有好茶?到海南旅遊的遊客們選購伴手禮時發現,海南本地茶葉品牌多品相佳。五指山紅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五指山位於海南島中部熱帶雨林山區,有「翡翠之城」美譽。海拔較高,氣候溫潤,終年雲霧繚繞,生態良好。2015年,五指山紅茶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近日,記者專訪五指山茶葉協會會長鄭麗娟。在這位女企業家眼裡,小小茶葉蘊藏著海南熱帶農業發展、文化旅遊以及民族山區富民的大千世界。

鄭麗娟陪同海南大學植物所進行海南大葉茶種質資源考察採樣。李東海 攝

懵懂入行,從外企回海南「務農」

出生於1963年的鄭麗娟是歸僑僑眷。1950年代初,她的外公攜一家近十口人從馬來西亞回到祖籍地廣東。響應國家在海南墾植橡膠號召,定居海南興隆華僑農場。她從小生活在五指山,寒暑假去外公家,「在山林中長大,我對大自然有親切感。」這為她日後從事茶產業埋下伏筆。

1982年,她考進中山大學哲學系。1986年畢業,到廣州萬寶冰箱集團從事外事接待工作。她的小家庭也安在了廣州。

上世紀90年代,乘改革開放的風氣之先,海南成為民營企業的發源地。鄭麗娟父母退休後開辦公司,在海南島西北部種植苦丁茶,創辦「海南椰仙」品牌。

「1999年,年齡漸長的父母希望我回來幫忙打理生意」,她說,答應從廣州外企回到海南「務農」,一則為孝順父母,承擔家庭責任;二則看好海南旅遊商品市場前景。「那時公司茶葉價雖不高,但供不應求」。而在上世紀80年代,海南是全國最大的紅茶出口地區。 「我『懵懂』地覺得海南茶葉應該再次走出去。」

2001年,公司在五指山水滿鄉租下206畝坡地,成立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鄭麗娟擔任總經理。「每天有一百多人在山上勞動,用兩口大鍋在露天煮飯……」回憶當初開荒時的場景,鄭麗娟的語氣裡充滿豪情。

沒有因為她是女性,上蒼就特別眷顧。創業中的她遇到一次又一次困難。

因為山道曲折,溝溪叢多,她開的是一輛皮卡車。開始幾年,她要撐竹筏才能上到茶園做工。在地裡幹了一天,有時連夜趕回海口,沿途要休息六次,才有力氣將車開到家。「一次次地想放棄,又一次次鼓起勇氣!」她坦言。

2005年,強颱風「達維」過境。栽下去數年的茶樹被颳得所剩無幾,「心痛啊」,只得重栽。

2008年金融危機,公司資金鍊緊張,她賣掉在廣州的房子,籌錢補充公司生產運營資金。

鄭麗娟通過多年摸索研究,利用五指山原生百年野生大葉茶為母本,採用茶葉冬控催梢技術,建立了採穗園及種苗繁育基地,成功在大田引種五指山紅茶。獨特的氣候條件,廣泛的生物多樣性,形成五指山紅茶「琥珀湯,奶蜜香」的特質。

鄭麗娟在茶園介紹生產情況。李樹林 攝

2017年以來,椰仙牌五指山黎王紅有機茶在全國性茶葉評比活動中,先後獲得一等獎和金獎。

「目前,公司在五指山擁有直接經營管理的有機茶園近千畝,是當地最大的茶葉企業」,更讓她欣慰的是,五指山紅茶愈來愈得到茶客的認可。

成立協會,抱團做強茶產業

隨著五指山紅茶知名度提升,墾植規模擴大,不斷有企業和農戶加入茶產業。成立行業協會,協同發展,水到渠成。

2015年3月,五指山茶葉協會設立,鄭麗娟被推舉為協會會長。協會旨在推動五指山茶葉走向規模化、品牌化,在茶企壯大的同時,農民通過種茶增收致富。

鄭麗娟介紹,協會成立以來,開展一系列活動,提升五指山茶葉的聲譽度。

2015年11月,五指山紅茶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後,協會推進茶園標準化建設,在制種、栽培、加工等方面制訂了地方標準。

2017年,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五指山紅茶論壇亮相分論壇,受到海內外的嘉賓的關注。此後,五指山紅茶成為論壇年會指定飲品。

2018年始,連續舉辦五指山華夏早春茶開採節活動。

2020年初,五指山紅茶走進央視扶貧公益廣告節目。

自2015年以來,五指山茶葉面積從2000多畝,擴展到近萬畝,生產紅茶、綠茶、苦丁茶等多個品種。

「海南有好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多次來海南考察,認為海南具有發展茶產業的先天優勢。2019年5月,五指山成立大葉種茶科學研究所,他擔任名譽理事長,並設立院士工作站。

鄭麗娟表示,工作站加強對五指山茶產業科研,在生產技術、加工能力、防治病蟲害等方面,對症下藥,提升茶葉質量。

五指山茶葉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主打產業。近年,協會配合政府,加大培訓,通過扶貧課堂,手把手傳授農民種植、施肥等管理技術。

致富路上「扶一把」少數民族鄉親

五指山是黎族、苗族集居地區。記者本月兩次到五指山水滿鄉採訪,目睹群山環繞中一幢幢少數民族的「茶樓」拔地而起。

鄭麗娟在五指山原始雨林考察野生茶樹資源。王梅珊 攝

鄭麗娟介紹,目前五指山種茶農戶1043戶,其中345戶是曾經的貧困戶。他們通過在茶園打工、自家種植茶葉脫貧,甚至致富。

在水滿鄉方應村,今年67歲的黎族人蘭姐今年開了一間手工茶作坊。「鄭總公司是五指山第一家帶動農戶種茶的企業」,她說。十多年前她到椰仙茶園上班,學會了制茶。

「初開墾時,公司在鎮墟附近租了17畝地做茶苗圃。除公司自用,免費提供給農戶」。她說,此舉改變了當地農民上山挖掘實生苗種茶的傳統,加快推廣優良新品種。公司還與茶農籤訂茶青回購協議,在達標前提下,保底價收購,解決農戶後顧之憂。

鄭麗娟核算,如果一戶種5畝茶,採摘期11個月,最低年收入35000元。「五指山紅茶的開發,既保護了生態,又合理利用原生物種,靠山吃山的農民有了穩定收成。」

2014年,鄭麗娟將目光從水滿鄉轉向紅山鄉。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種植面積擴大了800畝。紅山鄉番賽村村支部書記王梅珊說,鄭總和氣熱心,與村民打成一片。哪家有幾口人,種幾畝茶,一清二楚。該村108戶貧困戶中40多戶通過種茶脫貧。

今年6月,公司的觀光茶園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

今年70多歲的麥福炳是公司生產、技術負責人。他稱,「鄭總離開小家庭,蹲在深山老林研究茶葉。小半輩子紮根農業不容易。她對發展海南茶產業有追求。」

期待打造五指山「茶客廳」

隨著全島高速公路的網絡化,海南全域旅遊將展開新的一頁。島嶼中心的五指山處於旅遊樞紐。

「五指山紅茶是公共品牌,協會有責任保護和發展好!」鄭麗娟說,目前協會面臨的困難是,五指山茶產業園區的發展規劃如何做得科學系統,需要政府部門統籌、協調和支持。

鄭麗娟念叨著五指山「茶經」:打造五指山「茶客廳」。通過茶產業為旅遊做配套,讓遊客在五指山遊得好,買得到,住得下。

「一天有四季」,在椰仙觀光茶園,記者遇到一群住在五指山的「候鳥」。來自唐山的黃先生說,在五指山住了8年,「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天然氧吧」,他建議,「提升旅遊環境,五指山是寶地,客人會來『森呼吸』」。

2016年1月,寒潮襲侵海南。「一晚上,漫山遍野開滿了茶花,壯觀得讓人震驚」,已開過一輪花的茶樹,第二次開花,「一剎那,我似乎解悟茶的生命密碼——為了讓後代留下來,開花,結果,拼盡所有!」茶樹多開花,意味著當年茶葉將減產。但鄭麗娟為發現這「奧秘」深深觸動:茶文化在華夏文明中生生不息,正是茶樹有頑強的生命力。

目前,海南有白沙綠茶和五指山紅茶兩項茶類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豐富。

鄭麗娟考察過印度、土耳其等世界各地的茶產業。作為海南最大的茶葉生產民營企業,她心中有藍圖:「海南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需要跳出海南,以更廣闊的視野,將茶產業與農業、旅遊、文化等產業融合發展,做好海南自貿港本地特色產業的文章」。她期待地說。(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連線基層|五指山政協委員鄭麗娟:建議打造有機紅茶小鎮
    五指山市政協委員鄭麗娟。記者 沙曉峰 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28日消息(記者 沙曉峰)28日,參加五指山市兩會的五指山市政協委員鄭麗娟表示,作為五指山椰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五指山市茶葉協會會長,她十分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相關內容。「作為五指山茶葉行業領頭人,我覺得要加快產業化的步伐,要提質增效。」
  • 走進國家公園|五指山:海南之巔 雨林精華
    熱帶雨林中的「空中花園」奇觀 姜恩宇攝雨林與水互相成就五指山是海南島的最高峰,海拔1867米。海南第二大河流昌化江、第三大河流萬泉河從這裡發源。五指山是海南最重要的生態保護和水土涵養核心空間。 記者一行從五指山主峰腳下沿著昌化江逆流而上。正值雨季,五指山水量充沛。
  • 海南五指山「清肺之旅」 親子遊感受神秘熱帶雨林
    12月10日,由五指山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主辦,卡酷少兒衛視、北京卡酷傳媒有限公司、KK直播承辦的海南五指山「清肺之旅」活動神秘開啟,來自卡酷少兒衛視和KK直播的兩位主持人,帶領來自全國各地的十餘組「親子旅行團」,化身「旅行體驗官」,踏入五指山神秘的熱帶雨林,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開啟一段童話之旅
  • 五指山:生態好貨走俏冬交會 受市民客商熱捧
    「我曾多次去過五指山,也在那裡品嘗過五指山紅茶,味道非常好。」18日上午,參展的山西籍專業客商遊安勇對五指山紅茶給予了較高評價,並現場下單購買,「這次要把五指山的茶葉帶回山西讓大家品嘗。」  「五指山紅茶與鐵觀音、普洱等茶葉相比,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偏小。我們必須要走高端精品路線,目前五指山紅茶還處於賣原料階段,附加值還不高,品牌效應還沒有凸顯出來。」五指山市茶葉協會會長鄭麗娟認為,擦亮五指山紅茶招牌,需要從種植、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發力,五指山紅茶企業應該抱團發展,從茶文化、茶葉包裝、茶葉營銷等多方面入手,共同為提高五指山紅茶的品質、品牌知名度而努力。
  • 茶經:冬飲紅茶防病多,揭紅茶6大健康益處
    請點擊  關注「茶經」隆昇茶莊本著以茶會友
  • 五指山「清肺之旅」媒體親子行 漫步熱帶童話叢林
    12月10日 五指山「清肺之旅」媒體親子行在美麗的五指山熱帶雨林景區拉開序幕,來自千龍網、中華網、中國網等媒體的記者對五指山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峽谷、黎峒文化園、牙胡梯田風光進行實地走訪,以不同的視角睃看五指山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開啟一段童話之旅。
  • 海南:五指山紅葉氣象服務上線試運行
    12月9日,由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與五指山氣象局聯合研發的「五指山紅葉氣象服務」上線試運行,旅遊氣象服務再添智慧元素。  為了把紅葉觀賞期從月精確到日,海南省氣象局智慧氣象團隊積極開展五指山紅葉預報方法研究,採用相關分析法,分析五指山市水滿鄉+蝴蝶谷氣象自動站日平均氣溫、日最低氣溫、氣溫日較差、日降水量4個氣象要素和楓葉兩個變色開始日期之間的關係,發現日最低溫的影響最為顯著。團隊選擇日最低氣溫作為預報因子,進一步分析其與楓葉初紅、楓葉正紅日期的關係。
  • 海南最高峰五指山之石級路和木棧道
    、椰子樹、沙灘、天涯海角等優勢迅速崛起,以壓倒五指山的氣勢成為海南的新富和新象徵。但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五指山仍然是海南的象徵,五指山是海南最高的山,主峰1867米,五指山所在的中央高山是海南島大部分河流的源頭,當然也包括南海最大的河流——萬泉河,是山養活了這個島。
  • 鄭麗娟的小康模樣:表裡都充實,幸福穩穩地
    ,鄭麗娟從貧困戶逐步走上小康路。11月18號中午,記者走進鄭麗娟家時,正趕上她在家吃白菜豬肉餡餃子。鄭麗娟今年48歲,患有嚴重的類風溼,幹不了重活。婆婆又是聾啞人。過去一家四口就靠丈夫種的一垧多地和打零工為生,全年收入也就幾千塊,還要供孩子上學,生活非常困難。
  • 海南五指山房產是否真的適合居住?
    那麼海南五指山房產好嗎?為什麼這麼多的人都願意要?海南五指山房產好嗎?其實從長遠的角度上去看,房價的價格往上漲是必然的,而且購房的追償量下降,不過是受到了全國市場的影響罷了,現如今的限購和落戶其實也都有著放寬的趨向。
  • 「80後」書記鄭麗娟:不輕易對居民說「不行」
    原標題:鄭麗娟:不輕易對居民說「不行」  人物小傳  鄭麗娟,1980年出生,松江區原廣富林村村委會工作人員,現任廣富林街道保利西子灣居委會書記。轉到社區崗位以來,她立足服務居民,凝心聚力,贏得了居民的信任,改變了社區的面貌。
  • 鄭麗娟 每次回老家都要開導航
    > 人物檔案 42歲,金融企業員工上周末,在一家金融企業工作的鄭麗娟駕車回唐山時
  • 一線·家力量⑭ | 陳偉、鄭麗娟家庭:忘我工作的戰「疫」夫妻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有很多人堅定地選擇逆流而上,一直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出現了許多感人的家庭共同戰「疫」的情形,陳偉、鄭麗娟一家就是其中一員。陳偉是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黨委組織委員。通過編輯《防疫期間企業復工復產獎補政策彙編》,積極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用工等方面的問題,幫助轄區內所有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實現復工復產。陳偉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忙起來就顧不上休息了。從信息摸排、數據統計到整個後勤保障、信息反饋,再到人員的處理等,每一個環節他都不敢放鬆。
  • 爬海南最高峰五指山2:石級路和木棧道
    其實,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海南島的象徵一直都是五指山,有「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的說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首《請到天涯海角來》唱紅全國的時候,《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這首歌曲已經風靡大江南北十多年了。只是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有著碧海藍天椰樹沙灘和天涯海角的獨特優勢的三亞迅速崛起,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壓過了五指山,成為了海南的新貴和標誌。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現新特有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五指山4月1日消息(首席記者 康景林)海南省林業局4月1日向媒體發布,海南尖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又發現了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屬肉質腐草科水玉杯屬,本物種為海南島首次報導的新記錄科、新記錄屬和新種,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
  • 陸羽《茶經》,茶人《聖經》
    《茶經》全書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從與茶飲相關的源、具、造、器、煮、飲、事、出、略、圖出發,對茶事活動條分縷析,第一次以學理的方式,邏輯地、系統地向世人層層展示茶飲世界的魅力。儘管《茶經》作為開創性著作,它的理性介入表現得並不成熟,但是把理性思考引入茶事活動,終究是《茶經》對中國茶學的重大貢獻:正是理性思考的介入,茶飲研究才擁有成為一門學問的基礎,茶學才正式宣告自身的成立。
  • 五指山·秋意濃
    五指山水庫風光。吳天軍攝 12月2日,在五指山水庫兩岸,橙綠相間的山林在碧水的輝映下呈現出特有的秋色景光。 五指山水庫風光。吳天軍攝
  • 《陸羽茶經誦讀》前言
    言茶者莫精於羽,其文亦樸,雅有古意,中國唐代煮茶法、宋代點茶法、明清泡茶法均以陸羽《茶經》為根本,全書共七千多字,文字優美,言近而旨遠,值得習茶之人反覆閱讀。我們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陸羽茶經誦讀》版的出版是方便茶者們以經為師,以本為本,反覆誦讀而為,我認為這種笨方法是學習《茶經》的最佳方法。此外誦讀本身便是一種修行,《說文》云:「誦,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