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品質,才能彰顯氣質。「十三五」期間,合肥市蜀山區內外兼修,城市更新,從老舊小區改造到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從打通城市交通微循環到構築四方通衢的交通路,蜀山區下足繡花功夫,多點發力促進城區建設提質、提速、提品、提效,讓一座富有品質的魅力城區優雅生長。
「顏值+品質」安居更宜居
住在安徽醫科大學宿舍區的張永華再也不用為爬樓而心焦,只聽「滴」的一聲,電梯門就開了,然後刷卡享受「上上下下」的便利。
這得益於蜀山區自2016年在全省率先實施的既有建築加裝電梯試點工作,並先後制定和出臺了《蜀山區既有建築加裝電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蜀山區既有建築加裝電梯暫行辦法》等文件,規範電梯加裝。截至目前,全區累計申請加裝電梯111單元,其中44部電梯建成並投入使用,53部電梯正在施工,14部電梯正在備案。惠及居民1300餘戶、4000餘人。
這是蜀山區悉心提升群眾居住品質的縮影。「十三五」期間,蜀山區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整治,五年來,累計投入資金4.4億元,整治老舊小區105個,涉及建築面積達到244萬平方米,讓2.9萬戶群眾的居住環境煥發新顏。
五年來,蜀山區不斷織密住房保障網,公租房、廉租房機制並軌運行,公租房新戶申請12417戶,發放補貼238.41萬元,分配入住公共租賃住房項目6757套。
近年來,一批老城更新項目在蜀山區相繼啟動,南七老廠房躍升「新南七商圈」文創空間,鍛壓廠等實施「微更新」、煥發「年輕態」,馨怡家園全省首創「綠色回遷」試點,回遷居民自主選擇裝修,綠色環保,又避免浪費……越來越多的家庭實現了「安居夢」,提升了幸福感。
立體交通網拉開城區大格局
「長江路我跑了十幾年,眼看著越來越好,尤其是這次改造後的長江西路,路面整潔寬闊,兩旁花境賞心悅目!」計程車司機黃先生高興地說道。
軌道交通2號線開通之後,長江路形成立體交通格局,極大地緩解了路面交通壓力,城市交通更加便捷。
提升城區品質,優化交通路網、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工作。過去五年,蜀山區累計建設道路131條、總裡程超253公裡、總投資超7.9億元。建設社崗路、湖光東路、煤場路西段等17條支路,不斷織密出行「毛細血管」。地鐵二、三號線「十字型」軌道交通、長江西路快速路等建成投運,配合城市高架橋等通行樞紐,形成「地下、地面、地上」立體交通架構,讓出行更加暢通。
「十三五」期間,隨著江淮運河、高鐵西站規劃建設,蜀山區將成為集機場、高速公路、高鐵、水運、地鐵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區。
建管並舉 將精緻融入百姓生活
每當盛夏,萬物競茂。行走在蜀山區的大街小巷,草木吐翠、鮮花爭豔,精緻的口袋公園、便利的鄰裡集市、時尚的特色街區……處處彰顯著城市品質。
「現在菜市場環境可好了,沒有異味、地面整潔清爽。退休以後,我愛上了逛菜市場。」在盛世名城菜市購物的市民張阿姨高興地說。「十三五」期間,蜀山區全面啟動標準化菜市場改造提升。高標準改造和升級了潛山北路菜市場、華邦蜀山裡菜市場、盛世名城菜市場等近30家菜市場。
建管並舉,做好改造後的菜市場運營維護,確保提升效果常態化。為了讓消費者放心,讓經營者舒心,區商務部門在菜市場增設了快檢室和肉菜追溯系統,打造「透明放心菜市場」。
將餐廚垃圾就地有機分解,加工成為土壤改良劑。在蜀山區南七餐廚垃圾資源利用站,變廢為寶的「黑科技」實現了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運用。「十三五」期間,蜀山區在全市率先展開垃圾分類工作,全國首創戶外可移動式垃圾分類科普體驗館,布點可積分兌換型智能垃圾回收箱,採用「支付寶+」線上平臺打造「廢品站2.0版」。
聚沙成塔、聚水成涓,蜀山區將一個個目標願景、宏觀布局落到實實在在的工作上,讓「量變」換擋到「質變」,從「城區發展」轉變為「品位提升」,「品質時代」已然來臨。
劉曉朦 季雲岡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