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英國議會通過了《英屬北美法案》,並於當年的7月1日生效,英國在北美的三個殖民地,即加拿大省(後來的魁北克省、安大略省)、新斯科舍省、新不倫瑞克省正式合併成立一個擁有內政自主權的聯邦(英國仍保留憲法性事務、外交及國防等要權),定名為加拿大自治領,7月1日也就成了加拿大的國慶節。
從圖中可以看到,剛獨立的加拿大,僅擁有聖勞倫斯河兩側的領土,南邊是美國,而北邊是英國的其他殖民地,距離太平洋更是萬裡之遙。但是由於美國的不斷擴張,出於對美國的防範需要,加拿大在英國的扶持下,不斷地開疆擴土,最終演變成為世界陸地面積第二大,地跨三大洋的國家。今天就來看看加拿大是如何擴張的。
1、加拿大的成立:
1867年7月1日,根據英屬北美法,加拿大省(後來的魁北克省、安大略省)、新斯科舍省、新不倫瑞克省正式聯合成立聯邦,定名加拿大自治領。
2、1869年,魯帕特地區和西北領地購地——加拿大最大規模的購地
成立後的加拿大僅有三個省,英國考慮實力弱小的加拿大無力應對美國的擴張。於是1869年3月,加拿大同英國的哈德遜灣公司達成協議,以30萬英鎊的價格,購入屬於哈德遜灣公司的魯帕特地區和西北領地購地,總面積約600多萬平方公裡,1870年7月15日,購地協議正式生效。
哈德遜灣公司1670年成立,作為一家特許經營公司,不僅負責英國在北美西北地區的貿易,還要管理這些地方。但是作為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但是哈德遜灣公司領地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和移民定居點有限的弊端逐漸凸顯,公司對殖民地的各項事務的管理愈發力不從心,想要出售這塊土地。但是英國政府又不想耗費精力接手這裡,於是剛成立的加拿大自治領便進入了哈德遜灣公司和英國政府的視線。1867年美國已經從俄國手裡購入了阿拉斯加,為了防止美國打通其本土和阿拉斯加之間的陸上通道,保護英國在北美的利益,授意哈德遜灣公司將領地出售給加拿大。由此產生了世界近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宗土地交易。
不過這一購地行為,使居住在西部紅河地區的梅蒂斯人,擔心他們的漁獵生活會被加拿大聯邦政府破壞,因而發動起義,導致了馬尼託巴省(加拿大第五個省)的成立。
3、1871年,不列顛哥倫比亞殖民地合併
英屬不列顛哥倫比亞殖民地,位於北美大陸西海岸,北接阿拉斯加,南鄰美國本土,面積94.47萬平方公裡。
19世紀70年代,不列顛哥倫比亞人口稀少,最大的城市維多利亞在加入加拿大時候僅有3000餘人,由於人口的缺乏,經濟的糟糕,使不列顛哥倫比亞債臺高築。英國認為此地沒有發展潛力,那麼擺在其面前就只有三條路,加入美國、留在英國,或者加入加拿大。在加拿大以建設鐵路的誘惑下,哥倫比亞選擇加入加拿大。於是在1871年7月20日正式加入加拿大聯邦,成為加拿大第六個省份,至此加拿大的南部與美國的邊界全部確定。
4、1873年,英屬愛德華王子島加入
1871年,愛德華王子島的殖民政府開始在島上修建鐵路,可以想像,即便是到現在這個5000多平方公裡的島嶼上也只有14萬人,想要修建鐵路的下場,因此殖民政府背負了大量的債務,逼不得已下只好同意加入加拿大聯邦,債務也由聯邦政府承擔。
1873年7月1日,依樞密院敕令,英屬愛德華王子島殖民地加入加拿大,成為第七個省。
5、1880年,北極群島加入
北極群島位於加拿大北部北冰洋沿岸,是由眾多島嶼所組成的島嶼群。陸地面積約130萬平方千米。由於這裡太靠近北極,大部分被冰雪覆蓋,英國政府認為這裡太過荒涼,沒有任何的價值,因此將這裡轉讓給了加拿大聯邦。不過到了現在,由於石油的發現和氣候的變暖,北極群島的價值越來越大。
隨著北極群島地區的不斷探索發現,一些偏僻的島嶼被發現,併入利潤加拿大。
1915年,發現布洛克島、博登島和馬更些王島,歸入西北地區。
1916年6月,發現米恩島,8月,發現洛希德島,歸入西北地區。
1930年11月11日,挪威將斯維爾德魯普群島割讓予加拿大,以換取英國承認對揚馬延島的主權。1948年,發現艾爾福斯島、查理斯王子島、福利島,歸入西北地區。
5、1949年,紐芬蘭的加入
1867年,加拿大建立自治領後,紐芬蘭在1907年也獲得了自治領地位。由於緊靠紐芬蘭漁場,漁業資源豐富,俗話說靠海吃海,紐芬蘭漁場給紐芬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造成了紐芬蘭的經濟繁榮。
但是一戰爆發,紐芬蘭本著為母國效忠的思想派遣了大量人員參戰,當時紐芬蘭約有25萬人口,卻派出12000人參戰,造成近4000人傷亡,後來又發生了1929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致使紐芬蘭發生嚴重的經濟困難,紐芬蘭債臺高築,英國趁機取消了紐芬蘭的自治領地位。
二戰結束後,英國實力大幅度削弱,準備放棄在全球的殖民地,也包括紐芬蘭。但這時紐芬蘭的經濟仍未好轉,如果選擇獨立,經濟發展必然面臨困境。而加拿大拋出了橄欖枝,宣稱願意向加入聯邦的紐芬蘭提供津貼和失業保險等福利。
1948年6月22日,紐芬蘭就未來命運問題舉行全民公投,經過兩次投票,紐芬蘭於1949年4月1日正式加入加拿大(因為第一次公投結果在獨立、併入加拿大或繼續作為英國的領地三個選項中沒有一個超過半數的,所以進行二次投票,加入加拿大以7000票勝出),成為加拿大第十個省份,至此形成了如今加拿大的版圖。不過20世紀後半期,紐芬蘭漁場捕魚量持續下降,紐芬蘭的漁業資源不復往日盛況(關於紐芬蘭漁場在小編前期的文章中有闡述,感興趣的可以一看)。
一個地跨三洋,面積998萬平方公裡的,世界陸地領土面積第二大的國家版圖,至此才最終形成,可以說加拿大的領土擴張跟他的鄰居美國形成了鮮明對比,美國通過各種手段包括戰爭,但是加拿大完全是和平的或者說是被迫的。
為何加拿大的擴張會如此的順利,與美國的擴張不同呢?
1、經濟因素:
從上文可以看到,無論是魯帕特地區和西北領地購地,還是不列顛哥倫比亞殖民地,以及紐芬蘭的加入,都可以說是加拿大趁著對方處於經濟困難的時候,以經濟利益進行誘惑,被逼無奈之下同意加入了加拿大。
2、英國的支持:
加拿大的順利擴張自然是有英國支持的因素的,隨著美國的獨立,英國北美殖民地面臨被美國侵略的風險(事實上美國也的確幹過),於是才成立了加拿大聯邦,並逐漸給加拿大添磚加瓦。二戰後英國的衰落,也促進了最後一塊土地——紐芬蘭併入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