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聲明:
本文乃百家號作者辛苦原創,為防止被抄襲和搬運,本人已經與百度維權及網絡維權騎士籤定了原創維權協議。凡有抄襲者、搬運者盜抄本文,百度搜索必將於第一時間發現。屆時百度維權機構必將在第一時間找到抄襲者所在平臺進行交涉。屆時,抄襲者將面臨被所在平臺取消帳號的危險。
近幾年來,甚至是最近一個時期以來,這種盜夢類的題材比較多見了,遠的《盜夢空間》就不必說了,只說最近吧,前些日子隔壁某視頻網站剛推出了侯明昊主演的《心宅獵人》,而近幾天,在某訊視頻上又推出了另一部入夢類題材的作品《潛夢追兇》,看來這類題材網劇在今年還挺走俏的。但是,這類題材,也已經嚴重同質化了。就拿小編所說的這兩部劇來說吧,故事都發生在民國時期,故事手法都是進入夢裡破案。
這一現象難免讓人產生審美反感,《心宅獵人》和《潛夢追兇》的手法也太雷同了吧。難道真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只不過在《心宅獵人》裡侯明昊的催眠手法是幾串銅錢,而在《潛夢追兇》裡宋洋的催眠手法是一塊薰香而已。但是進入夢裡的情節設置手法都差不多。小編手頭沒有相關數據,但是僅憑這種扎堆現象就可以推斷出,在這個題材領域裡,還是很有礦的。否則,製片人就不會都朝這個方向使勁兒了。
好了,再具體說一下《潛夢追兇》吧。初看了一下,主演由這幾個人擔當,宋洋(飾演袁不解)、王鶴潤(飾演陳思)、楊業明(飾演關雲旗)、孫藝寧(飾演白靈犀)等等。宋洋算是一個實力演員了,從前小編看過他主演的藝術片《爆裂無聲》,其中他演繹了一個可以用表情和眼神說話的啞巴,那個時候他就給小編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這次在《潛夢追兇》裡的造型真不敢恭維,可能導演們的審美各有不同吧,即便難看,宋洋也得受著。
而王鶴潤也遭遇了和宋洋一樣的問題。本來在《長安十二時辰》裡,王鶴潤的扮相兒和演技還挺不錯的。但是,這次在《潛夢追兇》裡,立馬暴露了她那張整容臉的違和感。當然,在這部作品裡是看不出她的演技如何的,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什麼需要演技的作品。作為懸幻推理類型劇,它的先天優勢,就是凸顯了劇情的精彩,掩蓋了演技的不足。因為在看這種劇的時候,觀眾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懸念與推理上,哪有時間品鑑演技呢。
就像小編剛才所說的,這種類型的網劇,特別注重故事情節的編制與錘鍊。最終目的就是把觀眾的目光緊緊拴在手機屏幕上。而這一目的對編導的創意與想像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不過,編導還沒有讓觀眾們失望,故事情節做得也蠻精彩的。估計每三集劇情就有兩個以上的大節拍。每個節拍又包括兩個以上的炸點橋段。可以說,編劇在炸點橋段的設置與分布上,也採用了相聲那種邊鋪邊抖的手法。
這種手法具體表現為,上一個炸點即將結束前,下一個炸點已經開始鋪墊了。並且,劇中常常是兩個案件線索並行地向前推進。案件A線索的炸點引爆前,案件B線索的下一個炸點就已經著手鋪墊了。總之在炸點與炸點之間,是沒有任何中斷空間的。比如,劇情開始時,就是白靈犀的迷香案和天燈浮屍案一起發生。然後,兩條案件線索便交替進行炸點引爆、炸點鋪墊。
就像上面所說的,這類題材的網劇,懸念迭出、驚險刺激是它的先天優勢,但是人物塑造或演員的演技,就成了它的短板。基於投資規模上的考慮,演員都在腰部以下。另外,導演或編劇,也不擅長搭建人物關係、人物性格塑造。期間的人設類型化、臉譜化也比較明顯。比如,袁不解那種怪異、憤世、痞性、正直的性格,在其他偵破推理劇中,也是司空見慣的,一點都不新鮮。而袁的這種性格與關雲旗的耿直、痞氣的性格有著很大的重合度。
而這也是不認真研讀劇本的流弊。相反如果要是認真研讀劇本,詳細撰寫人物小傳的話,袁不解、陳思、關雲旗的人設肯定要比現在豐滿鮮活得多。而王鶴潤在臺詞上,也就不再是那種套路化的拿腔作調了。而目前她這種人設,估計觀眾們也都在其他同類作品中見得太多了。此時,我們不妨在最後再把這三個人設跟我們以往看過的同類作品的主人公做一下比較,看看是不是也像上面所說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