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競賽 強基要塞
科研初探 人才湧現
國之棟梁 穩打根基
科學素養 學科先行
學子有為 各放異彩
清華強基梁小孟(2020屆) 班主任:林巧渝
清華強基王鴻斌(2020屆) 班主任:蔣新徵
北大強基王維寧(2020屆) 班主任:蔣新徵
北大強基蘇洪波(2020屆) 班主任:蔣新徵
黃怡瑾(2021屆),化學奧賽國家銀牌
李嘉偉(2021屆),化學奧賽國家銅牌
陳逸愷(2022屆),物理奧賽國家銅牌
黃旭(2022屆),信息學奧賽全省前十,有望省隊,APIO銅牌
學霸獲獎不憑空,自身奮發勤作為,
還靠教練悉心育,起早貪黑殫心力。
師生配合互激勵,雙雙向上促進步,
且睹教練真風採,感其真心為生校。
高三奧賽教練團隊(從左至右)
陳佳祥、陳建春、楊宏偉、江海泉、蔣新徵、洪文峰、陳寶紅、黃瑪嬌、池君、張雪泳、陳聰賢
高二奧賽教練團隊(從左至右)
王蒙、陳明智、陳建春、楊宏偉、江海泉、蔣新徵、陳寶紅、宋姣、池君、張雪泳、黃金環、洪木山、吳曉萍
· 化學科 ·
物質繁雜多樣,分子、原子蘊其中。
門捷列夫之慧眼,發現元素周期表。
元素共舞是核心,微觀宏觀之橋梁。
探索規律成體系,創造材料多奇妙。
現代社會發展快,化學煥發新面貌。
學科融合生分支,世界探索更多彩。
黃怡瑾(2021屆),化學奧賽國家銀牌
李嘉偉(2021屆),化學奧賽國家銅牌
化學奧賽省一等獎:李少陽(2022屆),巫立豪(2021屆),周靜妍(2021屆),卓佳明(2021屆),陳藝塬(2021屆)
教練:蔣新徵,張雪泳,洪文峰,黃金環
· 物理科 ·
回首歷史,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霍金等,依舊偉大。
能量守恆、量子理論……依舊讓人如痴如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的視野,由小及大,
從宏觀低速到微觀高速,
從基本粒子到浩渺宇宙,
人類的求知慾和科學的探索,永無止境。
物理,以數學為基礎,
交匯他科,穩重而又友好。
它敢於擔當,是自然科學之帶頭;
它崇尚理性,嚴謹求證一絲不苟;
它貢獻巨大,推動人類社會發展。
陳逸愷(2022屆),物理奧賽國家銅牌
物理奧賽省一等獎:陳振興(2021屆),楊騏榕(2021屆),黃凱揚(2021屆)
教練:楊宏偉
3
· 信息學 ·
多門學科,奠定基礎,
新興學科,飛速發展。
資訊時代,海量資源,
情報收集,紛繁複雜。
人工智慧,信息管理,
化繁為簡,人類共享。
信息整合與優化,效率提高之必要;
他處亦受其便利,攜手共進促發展。
緊跟時代之前沿,學子同頻亦同向。
黃旭(2022屆),信息學奧賽全省前十,有望省隊,APIO銅牌
已獲得省一等獎:陳俊傑(2021屆),陳意豪(2021屆),洪宇彬(2021屆),薛浚鏵(2021屆),楊德輝(2021屆),張凱銘(初三)
教練:陳建春,陳寶紅
· 生物學 ·
動物、植物、微生物……,物物相連。
在最大的生物圈裡,生命不止,綿延不絕。
從生命起源的單一到現代世界的多樣,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貫穿其中,
殘酷而必要,神奇而迷人,
物種的產生與消逝,
印證著達爾文的進化論。
人類,一步步走來,一步步進化,
又一步步地面對挑戰。
疫情當頭,生物醫學,貢獻巨大。
跨科發展,內涵豐富,潛力無限。
生物奧賽省一等獎:莊桐弢(2021屆),陳詩琪(2021屆),王清華(2021屆)
教練:江海泉,池君、黃瑪嬌
· 數學科·
或眉頭緊鎖,或飛速運轉,或苦思冥想,
沉浸在歐拉、高斯等豐富發展的數學世界。
抽象,但使人樂此不疲;複雜,但使人拓展思維。
數字、符號、圖形、公式……實則充滿溫情。
艱苦運算後的碩果,多少人為之歡呼雀躍;
步步推理終得正解,多少人為之酣暢淋漓。
學子眼界的拓寬,社會發展的推動,
離不開邏輯嚴密的數學。
數學奧賽省一等獎:馬永輝(2021屆)
教練:陳佳祥、陳聰賢
後語
少年強則中國強,
南一奧賽,人才輩出,
和學子們的汗水和興趣分不開,
和教練們的心血和鼓勵分不開。
耕讀勿忘國,
未來,帶著求知和探索精神,
他們還將在社會、國家發展中留下足跡,
一國之基,穩紮穩打,方能風吹不倒,筆直挺立!
來源:福建省南安一中 策劃:陳國璋 審核:謝梓璋
文字圖片:傅君婷 陳明智 編輯:卓美源 陳明智 組織: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