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知識#
導讀:味道有點苦,過去常用來餵豬,如今成上佳野菜,常有人挖去賣
春季是一個萬物生長的季節,各種野草野花都從土裡冒了出來,把農村裝扮的五顏六色,讓人看了心曠神怡,所以在春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去農村野外踏青,感受一下春日的風光。
春季同時也是一個吃野菜的好季節,各種新鮮的野菜在路邊、田邊生長出來,等待著人們去採摘,不過可食用的野菜實在是太多了,即便是長期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都不一定能認全,以至於一些好吃的野菜常常被錯過。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野菜,它味道有點苦,過去常用來餵豬,如今成上佳野菜,常有人挖去賣。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野菜都是美味的,就比如說薺菜、香椿、馬蘭頭、野韭菜等,它們的味道就十分的鮮香,以至於人們很是喜愛,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例外,苦蕒菜就是其中一種。
苦蕒菜長得很特別,乍一看還以為是萵苣呢,故而在民間也有著「野萵苣」、「苦萵苣」的俗稱,實際上它長得像萵苣也很正常,苦蕒菜本身就是菊科萵苣亞族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不過和萵苣還是有不少區別,最為明顯的就是它開的花。
苦蕒菜算是野菜當中開花比較早的植物了,3月剛過就開花,一直能開到7月份,它的花是舌狀小花黃,和菊花十分的像。
苦蕒菜在我國分布十分的廣,自陝西起,一直到雲南一帶都有,多生長於農村的山坡林緣、灌叢、草地、田野路旁,尤其是在田埂上十分的多。
小的時候筆者家裡也為了不少豬,每天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背著背簍去割豬草,當時母親還說,田埂上的苦蕒菜很多,不除掉的話對農作物有影響,做野菜吃咱也吃不完,不如割去餵豬,一舉兩得,故而在那個時候常把苦蕒菜割去餵豬。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野菜這種天然無汙染的食材成了人們追捧的對象,於是乎像薺菜、香椿之類的野菜都成了人們餐桌的上佳野菜,這苦蕒菜也不例外。
苦蕒菜未開花的嫩苗和開花之後的嫩莖葉均可作為野菜食用,其味道相較於其他野菜來說有點苦,但多吃幾口,你會發現它雖然有點苦,卻是苦中帶點清甜,越吃越好吃。
苦蕒菜的營養價值也是十分的豐富的,雖說沒有萵苣那麼好,但是也差不了哪去,也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同時苦蕒菜本身也是民間一種常用的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故而食用苦蕒菜還可以起到一定的食療作用。
苦蕒菜的食用方法比較簡單,焯一遍水去掉苦味(喜歡苦味的也可以不焯水),然後清炒、煮湯、下火鍋均可。
現如今隨著人們對野菜越來越喜愛,使得不少野菜在城裡都有了一定的地位,因此很多人常去農村野外挖這些野菜拿到城裡去賣,這苦蕒菜也不例外。這幾天筆者在山上挖野菜的時候,就遇到不少人在挖苦蕒菜,據說拿到城裡去賣能賣到4、6元一斤呢,並且很多人還搶著買。
現在正是春季吃野菜、挖野菜的好時節,若是你也喜歡吃野菜的話,在春季可別錯過了,也去挖一點吧。
各位朋友,你們去挖野菜了嗎?你們吃過苦蕒菜這種野菜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