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戰疫」!鄭州78歲老人堅持每天送飯到社區防疫一線

2020-12-18 映象網

映象網記者 王韶卿 通訊員 尚亞琳

「牛阿姨,原來我們每天吃的飯菜都出自您這個『大人物』之手,我們竟然都不知道,您真是太低調了!」鄭州市中原區汝河路街道金苑社區書記高潔對牛素穩說著。高潔口中的「大人物」是金苑社區的一名退休老黨員,牛素穩。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牛素穩阿姨積極參與社區防疫工作,捐款捐物,還牽頭承擔起了為社區防疫工作相關人員燒菜送飯的重任,每天現做現送,保障社區工作人員們吃到可口的熱菜熱飯。

今年78歲的牛素穩阿姨,平時愛笑話不多,為人低調又謙遜,殊不知這個默默洗菜蒸飯的「後勤保障兵」1980年被評為了全國「三八」紅旗手,1982年還榮獲了河南省先進生產工作者。

16歲時牛素穩被招進周口市西華縣址坊供銷社,先是在櫃檯賣布,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衣服只能自己扯布來做,供銷社又處於壟斷地位,牛素穩所在的布匹櫃檯十分緊俏,抖、量、碼、卷,忙碌時牛素穩一天要做幾百次上千次扯布的動作,再加上牛素穩愛鑽研,肯吃苦,為了將布匹量的更快更精準,常常練習到兩個胳膊腫脹貼滿膏藥。憑著這股子鑽研勁,牛素穩量布的技術也是愈來愈嫻熟,常常是客人要幾尺布,牛素穩抓著布匹「啪啪」抖幾下,拿尺子一量,八九不離十。牛素穩還在全國技術比武中,靠著半分鐘量了118尺布的絕活得了全國第一名,更是先後榮獲了全國「三八」紅旗手、河南省勞動模範、河南省財貿技術能手、河南省先進生產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退休後的牛素穩阿姨也不閒著,平時就是社區的熱心人,經常為鄰居的事而忙碌著,看見追逐打鬧的孩子,她會提醒注意安全;看見陌生人,她會上前問一句幹什麼的。

社區需要志願者,牛阿姨也是隨叫隨到。這次疫情期間,牛阿姨選擇當一個「逆行者」背後的勤務兵。最開始,她在家給社區工作人員烙餅,顧不上年輕時因工作勞累導致的腰痛,從早上忙到下午,烙了80張餅全都拿給社區。後來金苑社區成立後勤保障隊,牛阿姨和另外3名熱心居民,從家裡拿來柴米油鹽和鍋碗瓢盆,每天在社區給工作人員做熱乎飯。

每天早上7點不到,牛阿姨就去買菜,去晚了怕買不到新鮮菜,為了保證營養,牛阿姨都是儘量一次多買點品種,每次買完都是不知不覺幾大袋的菜,回到社區,兩手都被勒出深深的紅印。還有一次早上路滑,牛阿姨不小心摔了跤,社區書記高潔也心疼這個無私奉獻、上了年紀的「老黃牛」阿姨,勸了又勸,牛阿姨這才放下「採買大權」,她擔心別人不會挑菜,買的不新鮮。每天新鮮的蔬菜一到,牛素穩和另外3名熱心居民,她們分工合作,切菜、炒菜有條不紊,每天中午基本1個肉菜、2個素菜,晚上有時菜角配粥,有時手工餃子,一共14個人的量,總要花心思保證營養均衡。有時幾位阿姨還會做她們的拿手好菜,牛阿姨做的正宗逍遙鎮胡辣湯,被社區的工作人員們稱為「一絕」。

「每次做胡辣湯時,我都能喝兩大碗。」金苑社區的王鵬輝說。一線工作人員中,有人喜歡清淡的,有人重口味。為此,牛阿姨她們專門熬了一罐辣椒油,喜歡辣的就在飯菜上澆一勺。

「如果不是她們,可能我們每天只能吃方便麵。」金苑社區的工作人員說道,從年前他們就堅守在崗位上,因為工作量大,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這支平均年齡72歲的老阿姨後勤保障隊的舉動溫暖了他們,給予了社區一眾人員堅守的信心和力量。

參加工作時,牛素穩是眾人眼中學習的楷模,退休後在社區生活中,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她又彰顯出榜樣的力量、黨員的本色,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有責任、敢擔當,堅守一線,有付出、勇奉獻,逆行向前,有愛心、有力量,默默衝鋒。心有使命,人有價值,牛素穩以實際行動擦亮了榮譽的獎章。

相關焦點

  • 社區黨員 「戰疫」先鋒——吉林社區防疫一線見聞
    新華社長春1月30日電 題:社區黨員 「戰疫」先鋒——吉林社區防疫一線見聞新華社記者段續對吳亞琴和林松淑這兩位社區黨委書記來說,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戰役,讓這個春節假期成了她們近年來最繁忙的時間段。她們和社區黨員、幹部持續奮戰在防疫一線,雖然緊張、壓力大,但在「大戰」面前,社區黨員們快速行動、衝鋒在前的作風,讓兩位女書記頗為感動。「黨員就是堡壘,我們一定能戰勝這場疫情。」吳亞琴說。防控疫情,黨員衝鋒在前。「剛開始有疫情消息時,許多黨員就主動找到我,要求自願加入防疫隊伍。」吳亞琴說。她所在的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裡中老年人居多。
  • 為一線防疫志願者付麗梅「共圓英雄夢」│ 20把愛心椅、40份蔬菜包...
    23日,助力防疫一線跑腿志願者付麗梅的願望,「慰問空巢及貧困老人,將20把摺疊椅、40份蔬菜包送到老人手中」得以實現。85歲的張陰芳老人獨居,雖有一個60多歲的兒子,也是身體欠佳,「我買菜太困難了,扛不動、拿不住的,這段時間都是付麗梅給我買菜,幫我運到樓上,心裡感激,不會說啥,就會說謝謝。」
  • 「社區防疫」金沙裡社區:社企攜手打硬仗,防控阻擊共艱苦
    新湖南客戶端2月12日訊(通訊員 黎慶芳)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各類防控物資告急,長沙市芙蓉區定王臺街道金沙裡社區轄區企業、社會團體竭盡所能地籌集防護物資捐贈給社區,也有賢惠的輝姐製作「愛心早餐」溫暖人心。「我們同所有企業一起攜手同心,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 「戰疫」一線 杭州應急人在行動
    以上率下投身「戰疫」杭州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孫國方率先垂範顯擔當,堅持奮戰第一線,充分發揮「領頭雁」帶頭作用,主動投身到疫情防控戰線。春節假日期間每天向省應急管理廳匯報工作、視頻連線各區縣市應急局了解工作進展情況,主動與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對接情況,安排技術人員24小時為指揮部提供技術保障。
  • 行走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守門人」
    原標題:行走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守門人」   守一道門,護一座城。在這場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隨處可見社區工作者們的身影。照顧居家留觀居民的日常生活,深夜裡在小區防控點巡邏……作為社區「管家」,從2月4日至今,大興區舊宮鎮潤楓錦尚社區居委會主任李明胤一直在用心守護著社區防疫的大門。
  • 中山區4對教師「夫妻檔」攜手一線戰疫
    儘管工作緊張,酷暑難耐,同上一線的夫妻不忘互相打氣。在中山區教育局的組織下,教師志願者走上戰疫前線,這其中四對教師"夫妻檔",詮釋了愛情最好的模樣。從清晨到深夜,哪怕烈日炎炎,渾身溼透,哪怕高溫酷暑,虛脫無力,夫妻二人沒有退縮,攜手向前,堅守崗位。武霞、畢寧夫妻有你在身邊再累也是甜35 中學團委書記武霞問身邊愛人"累嗎?"
  • 「社區防疫」戰「疫」一線的「情人節」日記
    但翻開湘湖街道躍進湖社區書記仲文亮的日記,這一天的筆記本上已經寫滿了密密麻麻的防疫工作安排。時間回到大年二十九,湘湖管理局發出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緊急通知,從未聽過的新冠疫情傳播首次寫入了這位基層書記的工作日誌。
  • 周至:全民戰「疫」燃星火 攜手共築「防疫牆」
    西安網訊:24小時防控堅守、爭先恐後繳納特殊黨費、退休老黨員走街串巷義務宣傳、志願者凝聚力量助力「疫」戰、愛心企業慷慨捐贈……  在周至縣這條防疫戰線上,全民參與、上下齊心。越來越多的愛心力量不斷聚集,各行各業的「逆行者」都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攜手共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 戰疫深圳人池月娥:社區抗疫一線最美「補網人」
    池氏兒女以不同方式投入到這場抗擊疫情的全民戰役中。我們不僅有投身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池瑞芬宗親(山東煙臺萊州人),有來自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放射科的池澤林宗親(籍貫:江西贛州),來自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長池禮捷,有浙江杭州餘杭三醫院的ICU護士長池冬菊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日記。
  • 【攜手戰疫 巾幗有我】市監靚女陳蓓蓓:毅然放下拐杖 奔赴防控一線
    【攜手戰疫 巾幗有我】市監靚女陳蓓蓓:毅然放下拐杖 奔赴防控一線 2020-02-06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天奔走在抗疫一線 自製點心送值守人員
    ■姜永紅(右三)與融愛家庭社工準備上門為老人送防疫物資。 和順社區姜永紅 姜永紅是一名黨員,在裡水和順開了一家藥店。2月9日,看到社區防控壓力較大,姜永紅便與其他社區志願者一起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 自疫情發生以來,姜永紅與其他社區志願者每天都奔走在抗疫一線,他們不僅上門為幸福院和居家的老人們送上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並派發防疫宣傳資料,叮囑他們勤洗手、做好個人防護,還主動製作南瓜餅、包子等點心,送到一線值守人員手中。此外,他們還前往得順社區,協助當地的志願者一起幫助流動人口辦理出入證。
  • 志願服務、防疫兩不誤 社區活躍著「圍裙媽媽」
    本報訊 昨天是婦女節,在惠山區劉倉社區,活躍著這樣一群「圍裙媽媽」——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志願者服務隊伍。平時,她們為社區鰥寡孤獨老人洗頭理髮、端菜送飯……熱心的做著志願服務。疫情期間,她們主動請纓加入到社區的防疫工作中,成為社區防疫工作不可或缺的「她」主力之一。
  • 秦州區:一線抗疫先鋒隊 社區最美「逆行者」
    他們或是下崗職工,或是小商販,還有在校大學生,甚至是七十多歲的古稀老人。平凡的人生並沒有埋沒他們身上閃閃的光亮。雖然年齡不同,職業各異,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疫情防控志願者。  全家總動員 社區一線戰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戰「疫」紀實|蘇州水警隊伍中的「戰疫」先鋒
    楊正林的女兒去年8月份剛出生,目前還在哺乳期,家裡老人都年事已高,小孩目前只能由他妻子一個人帶,而楊正林對此毫無怨言,始終衝殺在防疫一線。楊正林利用他豐富的工作經驗,對派出所轄區設卡管控站的物資管理、查車方式、後勤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由於很多一線檢查人員從各部門抽調,大家經驗不足,楊正林協助所裡明確職責分工、分批輪換崗位,做好崗前培訓、崗後總結,確保各卡點有序、專業、安全、高效地開展工作。
  • 90後女社區書記的「防疫一線」:每天工作15小時 午飯只有10分鐘時間
    疫情牽動著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而在這場「戰疫」中,不少90後也在共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在不同領域貢獻著青春力量。90後劉麗英,是哈爾濱市松北區太陽島街道集樂社區的黨支部書記。每天早上簡單地吃完早飯後,劉麗英就匆匆奔赴自己的崗位開始一天的工作。
  • 致敬戰疫「一家人」|大連抗疫最美家庭事跡展播(二十二)
    一家三口義不容辭地一起投入「戰疫」,化身最美守護者,堅定地走在了疫情防控的一線,用奉獻詮釋了心中的家國情懷。呂新玲是家裡的女兒、妻子、母親,而在防疫工作中她只有一個身份,就是基層防疫人員。為了居民的生命安全,她每天認真摸排,敲門登記信息進行排查。在工作初期,消毒用品不充足,為了避免給自己家人帶來危險,即使家就在隔壁,她還是餓著肚子在單位呆著。
  • 塵光熹微共風雨 ——記戰疫時光裡的那些事
    塵光熹微共風雨 ——記戰疫時光裡的那些事 2020-02-17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口罩、礦泉水、冰桶……東城為防疫一線送去清涼
    防護服裡被汗水浸溼的衣物,驕陽下堅守崗位的身影,臉上被烈日曬出的紅痕……炎炎夏日,與疫情一樣牽動人心的是奮戰在東城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站崗值守的街道幹部、下沉幹部和東城社工。近日,東城區各單位迅速行動起來,為戰疫一線的人員送去清涼。
  • 學雷鋒日,因為TA們,北京經開區在戰疫一線發出倡議
    帶著女兒戰疫在一線崔容芳 社會事業局面對疫情,臘月二十九她乘坐最早一趟列車趕回北京,站在了疫情防控一線。為了兼顧工作與家庭,她帶著女兒上班,當談到年幼的孩子每天只能陪她一起加班、吃盒飯時,她溼了眼眶……疫情防控一線的「救火隊長」馮麗穎 城市運行局編制方案、走訪企業、匯總數據……春節期間她放棄休假,哪個崗位就需要去哪裡,哪裡有困難就立即去解決,一直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線
  • 戰疫巾幗勇擔當,傳遞溫柔的力量
    她們是孩子的媽媽,爸媽的女兒,丈夫的妻子,看似柔弱的她們卻事事當先,奮戰在戰疫的角角落落。 面對疫情,她們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從做好社區封閉管理,到測體溫、清垃圾;她們不分晝夜、不顧嚴寒,做好居民日常生活保障服務,解決居民各種具體細微的生活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