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不斷暴跌,10天內出現4次熔斷,於是美國開啟直升機撒錢模式。在大放水之下,美元指數(USDX)卻創出新高,突破100大關,也就是說美元在升值,全球出現美元荒。
與此同時,英鎊、澳元等匯率跌慘,英鎊兌美元創下35年來最低。美元為何強勢走強?人民幣匯率能否挺住?
衰退下的強勢美元
綜合不少分析觀點看,3月中旬美元指數的大幅走強,直接原因在於金融資產價格大跌引發的美元流動性的緊張,也與歐洲疫情加重、經濟再度衰退引發的歐元走貶有關。
民生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溫彬對記者表示,近日美元指數持續走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疫情在全球擴散以來,市場認為歐洲因地域大、各國政策協調困難等原因,使得未來歐洲地區的疫情防控形勢會比美國更嚴重,疫情對歐洲經濟的衝擊會更為顯著。市場對歐元的擔憂情緒,推升了對美元的避險需求。
作為美元指數權重佔比最高的貨幣,歐元的走勢歷來對美元影響重大。通常情況下,歐元走弱時,會助推美元走強。
「儘管歐央行已出臺貨幣寬鬆政策,但因歐盟各國財政政策獨立難協調,面臨的經濟衰退壓力加大,一些經濟體可能會出現主權債務危機。歐洲經濟風險的加大會短期內會支撐美元走強。」溫彬稱。
不過,從引發美元持續走強的直接原因看,流動性是更為重要的因素。李迅雷表示,近十年來,被動投資型股票基金規模迅速擴大,成為推升美股估值的主要力量之一。2019年美國股票基金資產規模達到8.5萬億美元,被動基金資產規模佔比51%,已經超過主動型管理基金;但一旦市場轉向下跌,被動基金面臨的巨量贖回所造成的賣盤壓力,會使其所跟蹤指數中的中小成份股的成交額無法承接,這也會加劇市場流動性的枯竭。
「當前美元指數的走強直接原因在於美元流動性的緊張,流動性的收縮推高了美元價格。美元流動性的緊張也意味著當前美國金融市場危機由情緒危機的第一階段邁向了流動性危機的第二階段。」中信證券研究院副院長明明稱,市場恐慌情緒下基金管理機構或需要面對大量的贖回問題,而在這種背景之下基金管理機構紛紛保護自身流動性,也因此將槓桿風險推高,高槓桿機構的爆倉會帶來連鎖反應,使得本就收緊的美元流動性更加緊張,這也是美元市場流動性的黑洞,形成「衰退性的強勢美元」,因此後續美國基金管理機構的槓桿風險問題應當重點關注。
人民幣匯率在3月初經歷了了快速回升後,近日同樣掉頭向下。截至記者發稿前,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已跌破7.1關口,日內跌幅近400點;在岸人民幣跌幅超500點。
業內專家表示:美元指數會繼續保持強勢,這對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都將形成不小的貶值壓力和跨境資本流出壓力。
標普經濟學家表示:美元走勢無疑對於人民幣匯率有著重要的影響,美元流動性緊張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面臨貶值壓力。從北向資金的流向方面,近日北向資金的連續淨流出也使人民幣匯率承壓,而北向資金淨流出的原因或在於美元流動性緊張導致境外投資者自身風控體系下的資產減持。對於後續人民幣匯率走勢而言,我們認為短期影響人民幣匯率的核心因素是美元走勢,而美元不斷升值趨勢的緩解需要美元流動性壓力的釋放,美聯儲需要推出更多的流動性支持政策。
綜合於:證券時報網 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