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連醉漢在自家窗前放肆也不敢呵斥,當政府噴灑的難聞消毒氣霧被當作贈予,當淪落到地下與臭蟲為伍,貧窮、自卑、敏感、欲望穿透衣衫滲進皮膚融入血液,衣服上的味道可以洗去,從身體自內而外漚出的氣味卻如影隨形。
--賽佳彤
人性的外表下,異化的靈魂。套上了一層裝模作樣外皮之後,身份上,心理上仿佛有了一層虛假的華麗的外表,看似天衣無縫,實則不堪一擊。
兩組家庭,寄生在樸社長一家,靠吸食社長家的「血」而生存,努力維繫自己的人設,維繫自己華麗的外表,實則內心卻竊喜伴雜著惶恐。
將在底層摸爬滾打學來的察言觀色用在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上,維持自己的人設上,終日惶恐不安卻臆想重重。這就是喪失了底線迷失在欲望裡的代價。
--王菲
這部電影看完之後,胸口是堵的,心裡是悶的,既感到人性的可怕,又對窮人和富人直接的鴻溝而感到壓抑,「計劃」這兩個字被一直提到,這一家人身體都沒有毛病,但是卻沒有想到到社會上自食其力,工作掙錢,而且選擇當一個寄生蟲,寄托在這個富人的家裡,既然自己選擇當一個寄生蟲,等於放棄了自己的尊嚴,放棄了外面的陽光,自甘墮落,為什麼還要奢求別人尊重自己,「又當又立」,我想這一家人還不如另一個「寄生蟲」,他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示感謝表示尊敬,願意做一個「符合自己本分的」寄生蟲。
直到悲劇發生之後,很多事情己經晚了,父親成了殺人犯,男主才有了所謂的「計劃」,影片的最後也顯示了男主事業有成之後的片段,但就像海市蜃樓,虛無縹緲。
--王若威
非常喜歡看韓國的電影啊!總是不會讓我失望!這次跟小組的姐妹們一起看了寄生蟲這部電影,十分現實的題材,非常具有代表性地展現了韓國社會生活的灰暗一角。
寄生蟲,非常形象又具有象徵意義地暗喻了主角一家和女管家夫婦。
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和節奏的控制都是恰到好處的。在一些選景構圖和光線的運用上都十分有內涵,可以明確地表現出人物在當時的處境和心理並可以給予故事的發展一些暗示。
我將這部電影的基調以女管家在雨夜按門鈴的那個畫面情節為分界線,前面的劇情詼諧地交代了主角一家如何通過「精湛」的演技與巧妙的計謀實現進入富人家的這一故事線,趣味性頗佳;而後面的劇情圍繞著兩家寄生蟲之間的爭奪排擠展開,緊張刺激,令人血脈噴張,毛骨悚然。
看完電影以後給我最大感受的其中一個方面在於人的人性和貪慾。主角一家生活在社會底層,沒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蝸居在半地下室裡,被生活壓迫。當「機會」來臨,他們搖身一變,不擇手段不惜犧牲「同類」以實現一家人的寄生生活。
當面對著「善良單純」的富人一家,絲毫不知感恩,反而因為見識到了富人一家的「頂級生活」而愈加萌發出仇富和自漸形穢的扭曲心理。主角一家與富人一家之間的差距其實不僅僅在財富,更在眼界,在思維,在品性。
人性就是這樣,見識過了山珍海味,又怎麼會甘心於蘿蔔青菜?於是人們不斷地索取,內心的欲望不斷地膨脹,最終埋葬了自己。這讓我想到了前幾年的杭州保姆縱火案,與此影片在某些方面有著相似之處,同樣也是十分令人扼腕令人痛心唉!
最後!很喜歡這部電影啊!!!很棒很棒!!有機會會繼續再看幾遍!再更多地留意其中的細節和鋪墊,挖掘更多的內涵,分析思考更多這部影片想要告訴我們的!!!
--肖浠
追韓圈很多年了,一直知道韓國貧富差距很大,但看了這個電影之後又有了很深的感悟。
電影中窮人說:「有錢人就是善良,我要是有錢我也會善良的活下去。」
善良並不是富人的標籤,窮人也一樣可以窮的有尊嚴!
--王妍
「不是我要抱著這塊石頭,是它死死地粘著我。」貧窮有如附骨之蛆,哪怕你表現的聰明、上進、體面,實際上都像那塊虛假的「奇石」一般,不堪審視。
貧富階級的差異在影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似乎窮人就合該坑蒙拐騙、不思進取、是社會的寄生蟲,而富人就可以用錢「熨平」一切苦難,養尊處優、善良自由。這種精神狀態、生活情狀的天壤之別造就了貧富階級的天然對立:富人鄙夷窮人,窮人惱恨富人。豆瓣網友說:「這部電影的精妙就在於社長一家做的事情其實都非常合理,但是從窮人的眼光去看,就變味了。」
影片既荒誕又現實,甚至令我感到悚然。其中蘊含著大量巧妙的細節、伏筆、呼應,鏡頭運用豐富且熟練,是值得反覆觀看、深挖細節、發人深省的作品。
--王瑞欣
優秀的作品總是引發諸多感慨,卻讓人不知從何說起………
《寄生蟲》這部電影整體基調十分壓抑,這是一個悲劇,但不存在真正的反派,悲劇的根源在於這個社會,在於貧富差距。
富人樸社長一家人傻錢多,並沒有做過什麼實際傷害別人的事,可他們也從骨子裡看不起窮人 ,樸社長全篇多次捏鼻子好似聞到了窮人的味道,告誡金爸爸不要逾越自己的工作,評論自己的家事,一種輕視擺在明面上。
窮人一家為了自己的利益做了許多違背道義的事情,可從一些細節可以看出,他們也有人性的善,例如:金爸爸還會擔心之前被解僱的司機怎麼樣了,母親也打開了門讓之前被解僱的保姆進來……可生活逼的他們想不了那麼多,只能優先考慮自己。
極度的自卑會引發極度的自尊,窮人一家就像一群寄生在富人一家身上的「寄生蟲」,他們靠著富人生存,漸漸覺得自己也高檔體面了起來,影片中:富人樸社長一家外出露營時,窮人一家在豪宅裡隨意的吃喝玩樂,這時候,母親說對金爸爸開玩笑似的說了一句話:她說如果現在樸社長回來的話,金爸爸一定會像蟑螂一樣躲起來吧!可這句話就像戳中父親的軟肋,一直在母親面前唯唯諾諾的金爸爸第一次發了火,母親僅僅說過一次這樣的話,而全篇中,富人樸社長几次捏鼻子,好似在金爸爸身上聞到了那種窮人的味道,這些都刺激著金爸爸的神經,這也是他最後拿刀刺向樸社長的原因。
全篇中窮人一家和富人一家的構圖都存在一道隔閡,分割著他們,暗示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這是貧富差距帶來的悲哀。一場大雨淹了窮人一家住的半地下室,他們的家沒了…可樸社長一家在為兒子半派對,並感謝如果沒有這場大雨,就沒有這個派對了……同一場大雨,帶給兩家人的確實不同的後果。
看完電影,我對人性,貧富差距,社會保障都有感慨,可大概是我知識太過淺薄,很多想說的說不出來,有很多細節值得反覆品味,總之,推薦大家去看!
--劉舒晴
窮人暴富,可能會比之前痛恨的富人更令窮人痛恨,他多鄙視之前自己,多想把那塊石頭丟掉,他就會變得多麼的令窮人痛恨。
所有社會都存在貧富差距,固化的從來都不是經濟階級而是思維。
窮人的膽怯到了極致才會荒誕到一個動作都成為殺掉給自己吃穿用度的老闆的動機,而對於在自家窗前的醉漢卻不願去管。富人的精緻利己,對於他們來說不過分但是也明顯,他們的視角裡有事業有家庭有各種活動;而對於窮人來說,只有如何活著一個命題。因此在他們的視角裡,富人的動作眼神全都被放大,也成為了壓死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我是弱者,所以我有理由憎恨強者,而這個社會階級的流動性又給了我們從弱者到強者的可能。跨階級的仇恨永遠存在,但是更多的永遠是底層的互相搏殺。
或許我們可以探討在今天這個不同於王室貴族社會的階級流動的社會,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再次被討論。實質上的資源傾斜與心理建構或許不是單純掙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張冷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