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早些時候我就體驗過了華為跟帝瓦雷聯合推出的Sound X,雖然並不是個燒友,而且華為並沒有什麼對音質方面的深究,不過有了帝瓦雷的調音技術也讓我第一次見識到在這樣體積的音腔中能迸發如此大的能量,但之前入手的是單只,其實也想趁年底的時候是不是再入手一個組成Sound X,但在華為Mate40系列發布會後也看到了全新的華為Sound,這一次它只有Sound X的一半價格,而且這一次加入了3.5mm音頻,桌面音箱也足夠了,入手之後跟大家分享一下。
作為華為跟帝瓦雷合作的第二款音頻產品,華為Sound保持了之前華為Sound X的設計風格,之前我入手的是太空黑的配色(因為當時白金色還沒有),這一次也算是換個口味,入手了白金色。雖然是小了一圈,但依舊是沉甸甸的,單只就達到了2.2kg(Sound X是3.5kg),同樣比較重,而且帝瓦雷4喇叭,Hi-Res無損音質也是它的態度,在操作方面支持華為分享以及一碰傳音,也是當下華為生態圈的使能。
其實這幾年華為能在智能設備圈能迅速的成為龍頭,除了硬體方面的夯實之外,個人認為在外觀設計上是有自己獨到之處的,華為Sound延續了華為這幾年智能產品的高顏值,烤漆的白色無論光澤度還是質感都是相當不錯的。
而振膜部分的金屬紋路則把白金色這個配色定義詮釋得淋漓盡致,鏤空的設計增加了華為Sound音箱的空間感,也給低音單元的兩個無源輻射器提供了更大的振幅空間,另外它的外觀設計還是對稱設計,在保證外觀的一體化設計上有了不錯的新意思。
華為Sound音箱的頂部區域則同樣是金屬烤漆+金屬紋路的搭配,圓圈區域支持配對、觸控、音量調節等操作,另外喚醒語音操作也設計在這裡,細節部分同樣值得推敲。
底部區域則是用布藝材質進行了點綴,而且經過之前華為Sound X的使用,我還發現了設計人員的小心思:烤漆雖好,但容易粘指紋(白金色不是很明顯),平時要挪動的時候直接接觸更多的就是底部的布藝材質,避免「指紋收集器」的尷尬。當然在配件上也能找到華為Sound音箱還特別配備了一塊質感不錯的棉布,用於日常清潔指紋,細節考慮得還不錯。
之前華為Sound X推出的時候就有不少人問關於3.5mm的接口問題,這一次華為Sound音箱也考慮到了其中,只是目前接立體聲的時候要入手個AUX一分二的配件,這個市場上很多,不過就個人來說如果做書架箱用外接藍牙也是可以的,何況還能組立體聲。
再來說說搭配,因為白金色也算是比較百搭的配色,所以家裡一般的家具材質跟配色華為Sound音箱都能比較好的融合在一起,上幾個搭配圖給大家看看,不過太空黑也有太空黑的看法,大家根據自己需求選擇就好。
華為Sound音箱是需要通過電源供電的,而且其歌曲內容是需要連網,所以第一次上電後首要就是先配置相應的WiFi,另外因為支持NFC以及一碰傳音,設置以及連接還是比較方便的,當然它還特別有APP支持,並且目前已經支持華為智慧家居,通過APP或者華為智慧家居都能進行相應的設置。
日常的播放、暫停、語音控制以及WiFi聯網也可以通過頂部的觸控來進行,用起來還是比較順手,這也是當下智能家居的標配。
華為Sound音箱本身其實單體就能進行播放,但如果要連接環繞立體聲就要通過APP來進行,這裡需要關注到的是兩個音箱必須是在同一個WiFi下才能進行組合,但個人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如果智慧型手機進行了網絡切換,組合裡面的每個音箱都要進行重新的聯網再繼續組合,個人認為這個設置可以更換成跟隨APP或者控制軟體進行相應的切換,這樣的體驗會更好。
雖然相比之下華為Sound的體積縮小了、價格也是之前Sound X的一半,但實際上它在音頻方面還是很下本的,而且帝瓦雷跟華為的合作並不是簡單的冠名而已,在它的內部採用了1個4英寸低音喇叭,額定功率40W,3個1.5英寸全頻喇叭分別位於底部形成120度的夾角,每個額定功率5W,2個無源輻射器採用了帝瓦雷獨家的Push-Push對稱結構設計,能有效的抵消低頻疊加後的低頻震動,並且這一次華為首次將360度感知應用在了華為Sound音箱上,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全方位傳播,所以單個音箱也是能Hold住全場的。
如今藍牙已經提升到了5.0時代,而且得益於LDAC高清藍牙傳輸,相比起SBC/AAC編碼能有更豐富的內容,所以華為Sound音箱經過了Hi-Res無損音質認證,因為這次入手了立體聲,先說說單個音箱的表現,首先是低頻方面,這是帝瓦雷的優勢項目,如果說千元級的音箱來做個對比,那麼華為Sound音箱會是最出眾的,得益於Push-Push對稱結構設計以及兩枚無源輻射器的加入,低頻下潛很有力,彈性十足。中音比較甜,高音清脆不破音,日常比較喜歡聽一些節奏感強的音樂,它的演繹還是十分到位的。
組合成環繞立體聲後我更期待的是華為Sound音箱在電影方面的表現,因為之前一直也給自己找一個書架箱,片源基本上以收藏的藍光為主,在保持不錯下潛力度的同事,無論是槍戰的環境音效,還是玻璃落地的破碎音,如果不專門提到只是在家,我甚至覺得會有在影院看大片的感覺。
家裡電腦的音箱壞了之後,我就一直在尋找一個最合適的書架箱,也嘗試過傳統音箱甚至是目前很火的回音壁,但華為Sound音箱出現之後,個人覺得又有一個新的選擇,單個華為Sound音箱其實就能滿足簡單聽歌、看電影的需求。當然,如果是要組成立體聲,買上兩也沒有超過2000元,而這也是目前高端HiFi音箱的入門門檻,別忘記這可是有著國寶稱號的帝瓦雷技術加持,再加上獨特的外觀設計,個人覺得大家也不妨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