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1942年3月25日—2018年8月16日),出生於流行音樂聖城孟菲斯,美國流行音樂歌手,出版歌曲跨越靈魂與流行音樂,有著「靈魂歌后」或「靈魂樂第一夫人」(Lady Soul/The Queen Of Soul)的稱號,1967年-1973年是她的演唱巔峰。
艾瑞莎是史上獲得第二多葛萊美獎的女藝人,一共19座,其中有11座來自「最佳節奏藍調女歌手獎」(其中的8座更是連續8年獲得)。除了葛萊美獎之外,也是首位入選搖滾名人堂的女性歌手。2008年,《滾石》史上最偉大百位歌手位居榜首。至今,她光是入Billboard排行榜的單曲就超過70張。在華語地區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她演唱的《I say a little prayer》。
2018年8月16日,「靈魂歌后」艾瑞莎·弗蘭克林去世,享年76歲。
代表作品i say a little prayer主要成就十九座葛萊美獎格萊美終身成就獎首位入選搖滾名人堂的女歌手《滾石》史上最偉大百位歌手榜首
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是靈魂樂的巨人,同時也是美國流行音樂界的巨星。與其他的歌手相比,她將靈樂那種虔誠的信仰表現得淋漓盡致。
60年代末她那些令人震驚的大作,例如《Respect》、《I Never Loved a Man》、《Baby I Love You》、 《I Say a Little Prayer》、《Think》、《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Chain Of Fools》、《Share Your Love With Me》、《Spanish Harlem》、《Until You Come Back To Me》為她贏得了「靈魂樂女王」的稱號,而她也確實當之無愧。以烈焰般燃燒的靈樂潛質,飄逸,熱情,以及R&B風格的伴奏,艾瑞莎那富有魔力的嗓音徵服了無數聽眾。
幾十年的演唱生涯中艾瑞莎獲獎無數,其中包括21座葛萊美獎,似乎尤其節奏藍調的獎項就是專為她設置,另外終生成就獎、第一位女性藝人進入搖滾名人堂!她演唱了七十多首流行單曲與近百首節奏藍調單曲,除號稱「靈魂樂第一夫人」外,「靈魂歌后」(Queen Of Soul)的尊稱更確切說明了艾瑞莎·弗蘭克林在美國流行音樂的地位。
艾瑞莎·弗蘭克林,1942年3月25日出生于田納西州的孟菲斯,2歲時舉家遷往底特律。由於父親是牧師,教堂在艾瑞莎的成長環境佔有重要地位,童年時候就參加唱詩班並彈奏鋼琴,10歲時已擔任獨唱隨父親在美國各地表演,14歲之前在芝加哥名廠Chess旗下灌有一些宗教性錄音。
由於在宗教界小有名氣,1960年,Columbia唱片公司經理也是製作人John Hammond看上了18歲的艾瑞莎過人的音樂天賦將之籤至旗下,但由於無法定位,艾瑞莎在Columbia的6年間錄製不下12張唱片,或爵士或音樂劇歌曲或甜美的流行歌曲,卻始終無法大紅大紫,她的音樂事業似乎走入了死胡同。
1966年底另一製作人Jerry Wexler說服艾瑞莎與Atlantic唱片公司籤約,在他細心呵護下,艾瑞莎的命運從此改觀。Wexler造就她的秘訣在於邀集好歌讓艾瑞莎充分發揮其音域寬廣具爆發力的歌唱天賦,再佐以簡單的節奏藍調編排凸顯她教堂式的鋼琴彈奏,以期不讓繁複的伴奏掩蓋了擁有金嗓子的艾瑞莎。此法果然奏效,1967 年Atlantic旗下推出的首支單曲《I Never Loved A Man》一舉進入美國流行榜前10名,並拿下節奏藍調榜的冠軍,此後開始了艾瑞莎燦爛的演唱生涯。
1967年,由另一位靈魂歌手奧蒂斯·雷丁所作的第二首單曲《Respect》更使艾瑞莎聲名大噪,這首歌推出後不久即成黑人世界的國歌之一,當時正是黑白種族問題白熱化的六零年代末,《Respect》的出現就像是為黑人人權運動代言一般。由於艾瑞莎的成功,《Respect》也成為女性自覺運動的代表作,因此艾瑞莎·弗蘭克林最新這張兩張一套精選輯便以此為標題《Respect - The Very Best Of Aretha Franklin》。
1967—1973是艾瑞莎·弗蘭克林巔峰時期,以靈魂、福音式曲風以及女性自覺的歌曲內容擄獲廣大歌迷的心,暢銷曲一首接首,這時人們便以1968年一張專輯的名稱《Aretha: Lady Soul》稱呼她為「靈魂樂第一夫人」。精選輯中的第一片記錄了她七O年代的多首暢銷曲,例如《Chain Of Fools》、《Share Your Love With Me》、《Spanish Harlem》、《Until You Come Back To Me》等都是節奏藍調榜的冠軍曲。
七十年代中晚期,流行榜上迪斯科的發展使艾瑞莎的鋒芒稍減,然而在節奏藍調排行上依舊耀眼,不過1980 年她離開了Atlantic轉與Arista唱片公司籤約。精選輯中的第二片收錄的多是她八十年代後的歌曲:和舞韻合唱團合唱的《Sisters Are Doing It For Themselves》、英國流行天王喬治·麥可對唱的 《I Knew You Were Waiting》(同為英美兩地的流行冠軍曲),還有《Freeway Of Love》、《Who's Zooming Who》都是其音樂事業第二次高峰(1985-1987)的代表作。
1968到1975年的8年間連續8次獲得格萊美最佳R&B女歌手。
1981年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下屬於自己的一顆星。
1987年入選搖滾名人堂,成為第一位進入搖滾名人堂的女性藝人
1991年獲得格萊美特別獎——格萊美當代傳奇獎(Grammy Legend Award)。.
1994年獲得格萊美終身成就獎(Grammy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2005年獲得由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頒發的總統自由勳章。
2008年1月,獲得格萊美特別獎——音樂年度關懷人物(MusiCares Person of the Year)。
2008年2月,出席2008年度第50屆格萊美並進行現場表演。
2008年,音樂雜誌《滾石》(Rolling Stone)評選出了「史上最偉大的百名歌手」。艾瑞莎·弗蘭克林名列榜首,歌王雷·查爾斯第二,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第三。
2009年1月,她還在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就職典禮上演唱《My Country 'Tis of Thee》。
2010年11月,艾瑞莎·弗蘭克林宣布由於自己身體有恙,根據醫囑取消直到2011年5月的所有演唱會和個人露面計劃。
2011年5月3日,發行專輯《A Woman Falling Out of Love》。
2014年籤約RCA Records,發行個人第38張錄音室大碟《Aretha Franklin Sings the Great Diva Classics》,由當代唱片教父Clive Davis協助製作。
2018年8月16日,艾瑞莎·弗蘭克林去世,享年76歲。
音樂雜誌《滾石》(Rolling Stone)評選出了「史上最偉大的百名歌手」。自然,不會有很多人去注意第100名和第99名是誰,所有人關注的都是「第一」。貓王埃爾維斯·普萊斯利,他排在第三名;中國人最為熟知的「披頭四」樂隊主唱約翰·列儂,他排在第五名。他們都沒敵過一個黑皮膚的胖女人,那個女人名叫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是美國人心目中的「靈魂歌后」,她排名第一。
更無敵的是,美國雜誌曝光了美國當選總統歐巴馬平常喜歡的音樂,艾瑞莎·弗蘭克林排名其中。有了總統粉絲,這個胖歌后更不會在乎自己的黑皮膚和胖身材了。
要理解為什麼「靈魂歌后」坐上了頭把交椅,你應該再了解一遍關於「靈魂樂」(Soul)的定義:《美國流行音樂通史》中是這樣說的:「靈魂樂就是帶有福音宗教熱情的節奏布魯斯(R&B)。」後面還有一句更感性的詮釋:「靈魂樂是你要從心裡說出來的某種東西……某種你想到的,在你心裡的,你看到的和你感覺到的實實在在的東西。」
不知是否《滾石》對靈魂樂情有獨鍾,因為在艾瑞莎·弗蘭克林之後,排在第二位的依然是位靈魂歌手,就是那位雷·查爾斯,關於他的同名傳記電影《靈魂歌王》獲得了2005年的奧斯卡大獎。
1942年3月25日,艾瑞莎出生在美國田納西州的孟斐斯———她是貓王的老鄉。艾瑞莎的父親是傳教士,而靈魂樂的發源之一就是教堂的黑人福音歌曲,所以艾瑞莎從小就受到教堂傳統的影響,12歲時還在唱詩班中被選為領唱。
上世紀60年代,艾瑞莎懷著成名的夢想,籤約著名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然而公司卻沒有好好發掘她,1966年艾瑞莎改投大西洋唱片公司———正是這家公司造就了一代巨星級靈魂歌手,包括雷·查爾斯和詹姆斯·布朗。1967年1月,她在紐約錄製的《I Never Loved A Man(The Way I Loved You)》,向世人公告了她的解放。
美國音樂製作人Jerry Wexler說:「作為一個製作人,我的工作就是指導歌手們如何表達,但在和艾瑞莎共事的時候,我卻沒有任何東西要說。因為她的感覺永遠不會出錯。她所散發出來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是那樣自然,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陽,沒有絲毫的裝飾,卻光芒萬丈。如果你錯過了她的歌聲,你就錯過了上帝的接引。」
雖然艾瑞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40年,再看那些統計數字,依然令人驚嘆不已:僅從1967年早期到1968年晚期的18個月中,艾瑞莎的歌曲衝入排行榜前十名10次之多,這強勁的勢頭在這之後的5年裡仍保持上升趨勢。三十多年的演唱生涯中艾瑞莎獲獎無數,其中包括21座格萊美。尤其是節奏藍調的項目,簡直就是專為她所設一樣!另外,她也是第一位進入搖滾名人堂的女歌手。
從1967年以專輯《Respect》榮獲當年的格萊美最佳唱片獎,到1988年再次以「One Lord, One Faith, One Baptism」奪得最佳靈歌福音女歌手的獎座,在21年的輝煌音樂生涯裡,艾瑞莎的歌曲幾乎都體現了一個堅強自信的女性觀點,特色鮮明。
她自己的「發福」過程也戲劇地體現了這種精神———從一個苗條的年輕女人到重達100公斤的身軀,艾瑞莎坦然表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為了保持別人希望看到的身材,經受了太多太多的痛苦。可是,我從來就不想變成像模特一樣的女人,我只是用心與靈魂唱歌的艾瑞莎。
對於年輕一輩的歌迷們而言,提起歌壇比較資深的天后,好象總不外乎麥當娜(Madonna)、惠特尼·休斯頓(Whitney Houston)、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與席琳·迪翁(Celine Dion)等人。事實上,這幾位天后站在艾瑞莎·弗蘭克林面前的時候,只能算是後生小輩。進入歌壇至今已經超過四十個年頭的艾瑞莎·弗蘭克林,被尊為「靈魂音樂女王」,她曾經獲得總數多達十九座的葛萊美獎,其中包括了終身成就獎,這個紀錄到2012年還沒有任何一位女性藝人可以超越。
她擁有二十首R&B冠軍曲,她是第一個獲選進入搖滾音樂名人殿堂的女性歌手,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黑人女性。根據告示牌的統計,她仍然是到目前為止,排行紀錄最突出的十大藝人之一,在女性的歌手中,只有麥當娜的排名超過她,其它所有天后都望塵莫及。她的生涯有過多次起起落落,本身也曾經犯下好些過錯,但是在世人心目中,她仍然是永遠的巨星,受到的推崇也從來沒有動搖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