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界奧斯卡,這就是The Fragrance Foudation Awards(TFFA)了,由非營利性機構「香水基金會」主辦的,也就是大家以往熟知的FiFi香水大獎,香水界的至高點。從今年開始官方統一了口徑,除了歐洲幾個分會以外都不再叫FiFi。
說是香水界奧斯卡,就真的有模有樣。跟奧斯卡一樣,有候選,有最終得主,選票由會計師事務所統計,在宣布之前誰也不知道結果。所以,以下正文會出現很多驚喜,和驚嚇。
咖位一點也不小,頒獎典禮上Suri老媽Katie Holmes和傳奇設計師號稱白襯衣女王的Carolina Herrera都來了。Carolina阿姨今天也依舊是元氣滿滿的白上衣呢。
Karlie Kloss,全場最美。
先說最重量級的獎項,年度香水。
TFFA這個重要獎項的評選很有意思,也很公道,按照香水在多少家店鋪有售,分為popular,prestige和luxury三類。也別讓小眾品牌傷心和吃虧。
女香的年度最佳分別是Ariana Grande的Sweet Like Candy、YSL的
Mon Paris EDP和Tom Ford 的Soleil Blanc。三位毫無例外的都是甜香,倒也符合熱門商業香的一貫特點。
Sweet Like Candy的熱賣完全仰仗名人效應。A妹今年風頭大的很,《美女與野獸》的主題曲是她唱的,現場表現也穩定極了,Ins上超過一億人關注,粉絲數比黴黴還多,僅次於國美。
香水本身跟很多名人香水一樣,莓果加奶油,甜甜膩膩的,沒有詩意,不在乎內涵,是感官一瞬間的極致愉悅和過後漫長的空洞。香評網站Fragrantica上,這瓶香水淹沒在一眾消極評價中。
YSL的Mon Paris(我的巴黎),路數出奇的一致,莓果和香草,香香甜甜少女感,你聞到它,就聞到所有熱賣商業香的影子。
Tom Ford的Soleil Blanc(白日琥珀)相較要特別一些,椰奶和晚香玉都很突出,這兩種本身就有著極為突出的香滑奶味,再加上琥珀,想像一下,爆炸性的甜暖,極為切題。雖是甜香,卻也像Tom Ford其它香一樣,比起尋常的商業香要更具高級感一些。
你可能覺得這些得獎香過於……大眾化和接地氣?那麼想知道大眾消費者真正喜歡的香嗎,那得看Consumer Choice(消費者選擇獎),而這個獎項得獎的是維多利亞秘密的Crush。
這支香能得這個獎,一點都不意外,去維多利亞秘密的店裡看著攢動的人頭就知道這個品牌在美國有著多麼堅實的群眾基礎。
跟之前所有VS的香水一樣,完美契合品牌形象,美式小可愛小性感,還帶著天真無辜的少女感。這支香評價很好,或許也是因為大眾對它的期望並不高,畢竟沒有人會在5 for $28的店裡追尋層次和高級感。
作為大眾品牌的內衣香本來就該這麼簡單直白易聞,帶點幽昧的「低俗」更佳。哪怕更高端的Agent Provocateur也絕不會做出Une Rose那樣的端莊好太太香,它的香同樣也是不加掩飾的甜膩、直白、充滿動物氣息。區別不過一個是純棉質地的年輕感,一個是黑色蕾絲的成熟。
同走大眾路線,有著相同客戶層的Bath & Body Works就沒那麼幸運了。雖然專攻身體護理,卻一個獎都沒拿過(或許也並不在意)。
跟維多利亞的秘密遙相呼應,你可以說一個是內衣界的B&BW,一個是身體護理界的VS。去美國遊玩可以帶一些回來送人,畢竟以遍地開花的架勢也算正宗土特產了。
不要以為如此接地氣的品牌就不會出現在看起來充滿格調的香水獎獲獎名單中了……雖然確實只在10年得過外觀包裝獎。
B&BW的調香不追求高級,大多甜暖幽昧,勝在選擇極廣,偶爾也不乏幾個極為出挑的香型,身體乳的使用感也真的不壞。香氛蠟燭也用的大豆蠟,如果能挑到喜歡的味道,稱得上實在又好用。
而今年最佳身體用品的桂冠歸屬了Jo Malone London的沐浴兼洗手液,香型則是羅勒與橙花。
作為16年的新香,祖瑪瓏對羅勒與橙花極為上心,進行了大規模的營銷轟炸。作為香水來說,比較簡單中性,也意味著上身之後感受平平。而這種充滿清透皂感的香型拿來作為洗手液反倒更為得當。
之前就說雅詩蘭黛集團營銷手段高明,收購之後對祖瑪瓏的經營也極為用心(八卦丨Jo Malone的前世今生),祖瑪瓏也早就從小眾中脫離出來,猶如王謝堂前燕。這也不是祖瑪瓏第一次拿身體護理的大獎了,16年和14年相應的獎都是它的沐浴,香型分別是含羞草與小豆蔻、牡丹與麂皮胭脂。
(攝影師一定沒有見過中國90年代初的手紙)
在今年的香水大獎中,祖瑪瓏勢頭相當大,一舉拿下了多個獎項。最佳室內香氛是它的苦橙聖誕蠟燭,最佳爆款(Breakout Star)是它的鼠尾草與海鹽,擊潰Diptyque的玫瑰之水和By Kilian的Good Girl Gone Bad。
苦橙蠟燭是16年的聖誕限量,當時出了一個蠟燭一個香水,菱格設計又醒目又特別,覺得是歷年限量裡比較好看的。聖誕限量嘛,賣完了就沒了。
惦念的人比較多,今年就又殺回來了,換了個瓶身,還挺像13年甜點和香料系列裡的苦橙與巧克力。
祖瑪瓏的營銷按說也很強大了,但說到社交網絡這裡今年還是不敵MAC,專業彩妝今年也開始涉獵香水了,以自家六款最熱門的口紅為靈感推出了對應的香水。先是Youtube頻道,隨後是社交網絡的高地Ins,處處都是它,哪哪都是它,想無視都不行。
不同香材的層次和味道相組合,使得香水也有了自己的形象和氣質,MAC的scentshades系列正是基於這個觀點而設計了香水。
比如大紅色的Ruby Woo以帶妖氣的深紅皮革為主調,裸色的Teddy Velvet則是柔和的蜂蜜木質香,螢光芭比粉的Candy Yum Yum就真的是天真無害得一塌糊塗的水果和棉花糖甜味。
MAC的香水瓶就夠不尋常了,不過評委顯然覺得這還不夠刺激。他們把今年的包裝設計獎給了Moschino的Fresh。勞動人民勤勞勇敢的形象躍然紙上。
在下心悅誠服。
社交網絡Instagram再次彰顯王者般的影響力,連TFFA這種純香水獎今年都專門設了一個年度Ins之星(Instagrammer of the Year)。第一位得獎的不是人氣可怕到超過一億人關注的國美小姐或黴黴,也不是超級網紅Kendall或眯眯眼,而是470萬人關注的Olivia Palermo。
TFFA的理由是,人氣又高,又能影響潮流,風格自成一派,高街和平價都能輕鬆駕馭。
Olivia Palermo第一次被公眾熟知還是因為號稱真人版的Blair(《緋聞少女》),緊接著09年她就加入了電視真人秀「The City」,講述幾位年輕女孩在紐約工作生活的經歷,主角卻不是Olivia,她的定位更多作為同在DVF工作的主角的對手。因為穿衣風格和高超的營銷策略,Olivia知名度一路攀升,參加活動、看show、跟品牌出聯名系列,一直到成為品牌大使。一個配角遠遠甩開了當年的主角。
你看,誰都不知道誰才是最後笑看人生的那個。
跟大家一樣,她也喜歡Diptyque和Jo Malone 的蠟燭,尤其喜歡橙花。
歐洲人不是一向瞧不上美國人大大拉拉的審美嗎,看看香水大戶法國分會的主要獎項。
法國分會的評選方法比較特別,將評選者分為三類,分別選出獎項。有大眾類,記者和博主類,香水從業人員類。
同行評出來的最佳新男香是Mr.Burberry,香水金童Francis Kurkdjian先生榮譽出品。聞起來很是似曾相識,你經過的十位用香的高加索男士中有九位都是這個味道。好評很多,不敢多說,歡迎靠櫃品嘗。
今年最佳新女香是愛馬仕的Galop,也是Christine Negal正式上任後的第一個作品。標價225歐,一點不心軟。
Galop能拿這個獎,對Christine也是種寬慰,剛剛入主香水名門,怎麼也得交出一份滿意的答案。而Christine上任前試水的血色大黃也入榜了,作為男香拿到了最佳系列新香的獎。酸酸甜甜,高級的田園野趣。
單這麼看成績已經相當不錯,但是我們再跟JCE的收官之作「李先生的花園」比,後面這位極其可怕的同時囊括16年最佳男女香兩個沉甸甸的獎。
我一向毫不吝惜對李先生花園的讚美。在聞到這個香水的一瞬間,覺得叫它李氏庭園更為妥當,因為在眾多以中國意象為主題的西方香水裡,李先生的花園是最貼近古典中國內核的。你能聞到清晰的金橘,聞到池塘生春草,聞到精心布置卻又一派自然的太湖石。這真正是一位高級官員歸隱江南後的園林,清淡,柔和,安靜,閒適。
其他獎項略有些乏善可陳,YSL的Mon Paris(我的巴黎),既斬獲了TFFA的最佳女香,同時也拿到了法國FiFi的大眾選擇獎,而TFFA類似的消費者選擇獎則給了維多利亞秘密的Heavenly。拼的就是群眾基礎。
Karlie Kloss開場,Karlie Kloss結束。內衣品牌的香水,就是這麼的直抒胸臆。
至於TFFA獎項背後的評委是誰呢?理論上人人都可以。但你得首先成為基金會的會員,年費不打折,6500美元您拿好了,可以投九個獎項。我這下載到了申請表,需要的話後臺喊我。
所以你說香水界奧斯卡獎,既拼實力,也拼公關和營銷。究竟有多公正,水分又有多大,實在不好說。但在資本的年代,我們接觸到的哪一類事物,背後又沒有資本的影子呢?我們哪一個人,又不是被資本在驅使著呢?
本期話題
說到香水,很好奇你的籤名香是什麼?
【相關閱讀】
跨界丨愛馬仕的咖啡,喝起來是什麼味道
清香丨聽說你是柚子控?那你可能會想看一下。
微醺丨新上道的你,可以用這樣的姿勢點一杯雞尾酒
有品丨你真的需要它們來提高做家務的幸福感
要不要來一支好看的手霜?
香氛丨極端小眾又極其好玩的香氛蠟燭最全指南
見聞丨請你走進這家店,既有故事也有酒
見聞丨28歲,模特出身,忠於Trump家族,她是全美國最有權勢的女人之一
八卦丨站在女明星光鮮背後的愛用品們
【美妝趣聞】嗯?他們居然出過這樣的產品?
感謝觀看,歡迎轉發朋友圈,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堅持
轉載請詢問,關注我以獲得更多專題
微信號: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