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的人,如何與人交往?

2021-02-17 實用心理學

【 蘑 菇 學 堂 】

1、接納並信任自己

害羞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能接受自己的一種表現。從現在開始,停止對自己的挑剔,批評,責難,也不要以恐懼就逃跑。要知道,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那麼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會信任你呢?

2. 學會讓自己變的放鬆

放鬆的方法很多,比如深呼吸,這是身體上的放鬆。還有心理上的放鬆,比如有人曾介紹這樣舒緩心理的方法:當我感到害羞的時候,我就會告訴自己『每個人其實都會害羞』,這常常能令我快速冷靜下來。偶爾這個方法不管用的時候,我就會選擇提問,因為人普遍會在討論自己的時候感到放鬆,這是個很好的破冰方法,並且常常能發掘出一群人的共通點。

3、藉助心理暗示的作用

比如抬頭挺胸,這是一個具有心裡暗示功能的姿勢,當擺出這樣一個姿態的時候,你潛意識裡就會更加自信一些。記住,當你自信時,與害羞的戰役就已經勝利了一半。」

4、自己演練社交情景

經常自己在腦海中預演,或者把板凳,桌子等當成陌生人進行社交演練。次數多了,時間久了,在真實生活中與人交往時就不會感到無助和恐慌。

 

5.適當的突破自我

迴避永遠只是權宜之計,要想建立積極的生活方式,與人交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一點一點的來,比如每天都嘗試在你的舒適區之外,做一些之前沒做過的小事就足夠了。比如下班的時候和同事打個招呼,或者晚上主動找一個朋友聊幾句。不斷的去嘗試和突破自己,你會發現自己正在一天天變得更好。

 

6、關注社交本身,而非自己的表現

將注意力轉移到怎樣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怎樣才能發掘對方的有點等事情上來。每次與人交往後,也可以多進行經驗總結。

比如,這次與人交往,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錯,哪些方面又有待改善。然後,有針對性地準備下次的人際交往。

總之,關注於社交本身,而非評價自己。關注事情可以讓事情變的更好,而評價自我,只會讓自己在好與不好這兩個點之間不斷搖擺,並導致焦慮的產生。

學習更多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能,歡迎加入《心理成長圖書館》:


▲點擊圖片,馬上聽好書

心理圖書館首期50本心理書籍

17位心理專家獨到解讀

現在訂閱只需要:199

用不到4元/本的價格聽本書

強大內心,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害羞的人,如何自我拯救?
    在現實生活中,有非常多的人因為害羞,所以不敢主動的和別人交往,即使不得不交往的時候,也會感到很焦慮。這也是為什麼,自稱死宅的人越來越多的原因。 那麼,我們該怎樣應對這種害羞的心理呢?  比如有的人在和陌生人接觸的時候會很害羞,但是和熟人在一起就完全沒有問題;有的人則是和異性接觸的時候會很害羞,尤其是面對自己喜歡的異性,甚至會緊張的語無倫次,或者說不出話來;有的人是面對一些年長的、或者權威的人士時會很害羞,不能坦然的的交往。 當然,有的人和所有的人交往都會感到害羞,甚至連正常的出門都不敢,這就是一種很嚴重的社交恐懼症了。
  • 如何成為一個不再害羞的人?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如何成為一個不再害羞的人,或許對容易害羞的你有所幫助!我曾經是個很害羞的人。
  • 交往中,害羞的原因及克服辦法
    害羞是一種人格特質,表現為在社交場合感到不自在、緊張、避免與他人接觸以及情感上的社會性抑制。害羞的人不敢與他人對視,當別人對他講話時,他總是在退縮,自己講話的聲音很小,顯得不願多與他人交談。一. 害羞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從心理因素看,主要有三方面的問題。
  • 害羞的人如何改善內向性格
    害羞的人如何改善內向性格1、自言自語減輕不適。
  • 你是我見過的最害羞的人 | 社交障礙
    這看似是一種很「佛」的狀態,但她卻常跟我說,她也為自己的「害羞」而苦惱,經常會羨慕那些外向主動的人,想要什麼就自己去爭取,想做什麼就去做,可她覺得自己就是做不到。其實這種「害羞」就是一種社交障礙。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不敢交往、不願交往、不能交往,這些都是由社交心理障礙造成的。看了個又好笑又悲傷的新聞:西班牙女子Carmen Jimenez28年前告訴親戚朋友,自己眼睛手術失敗,將永久失明。28年以後,因為越來越多的猜測和懷疑讓已經57歲的她不得不承認:自己是裝瞎的,她這麼做的原因只是因為走在路上不想跟熟人打招呼。
  • 為什麼有的人會害羞?
    亞倫·貝克歸納了抑鬱症的五個主要症狀:悲傷,興趣喪失;無價值感,無望感;不願與他人交往;失眠,食慾和性慾減退;活動水平改變,或無精打採,或焦慮不安。大多數被確診的抑鬱症其實都屬於心境惡劣,比重性抑鬱障礙程度輕,在至少兩年的時間裡多數日子、多數時候感覺自己處於人生的低谷。
  • 害羞,會讓人更有攻擊性
    案件的殘忍讓人毛骨悚然,而案犯的出人意料更叫人難以理解。為什麼一個安靜害羞的人,會做出如此醜惡的行徑?事實上,心理學多年來對害羞的研究表明,它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害羞的人,也會有一些「驚人」的表現。
  •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愛躲,父母做好這3點,讓孩子不再害羞
    孩子在家庭中無疑是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之下,家長們教育孩子,卻也讓孩子生活在了自己的羽翼之下,孩子出門見到人容易害羞,無論家長帶到哪裡孩子話都很少,這也著實讓家長很頭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對於孩子害羞見人就躲的心裡,李玫瑾教授給出3點建議。
  • 「害羞」英文如何表達?
    她笑起來很害羞的樣子。【小知識】sheep指的是「綿羊」,含有褒義,可以指害羞而忸怩的人。而goat就常含有貶義,比如act the goat是幹蠢事,old goat是老色鬼。就像是那個經典的習語: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分出優劣)。
  • 孩子怕生不敢和人交往?對待孩子的社交恐懼症,可用系統脫敏法
    很多家長都喜歡乖巧外向的孩子,遇到熟人都能主動打招呼,不會總是躲在父母的身後不敢見人。這樣"外向型"的孩子都是比較受歡迎的,相對來說比較害羞的孩子可能會遭受父母更多的碎碎念。鄰居的小林就是這樣,他家的孩子平時都是乖巧懂事的,有點不足的就是孩子比較害羞、慢熱,見到生人就害怕,不敢主動地和別人交談,也不會輕易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現在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小林就擔心孩子會不會無法適應學校的新環境,擔心著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社交能力在現代社會中是必須的,孩子總是這樣"害羞"終歸不是好事。
  • 別忽視孩子與人交往的重要性
    而且當孩子的這種交往需要得到滿足時,往往特別高興。因此,家長應正確認識幼兒與人交往的需要,有意識地創設交往的條件,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人際交往是一種基本智能,指能夠察覺並區分他人的情緒、意圖、動機和感覺,並運用語言、動作、手勢、表情、眼神等方式與他人交流信息、溝通情感的能力。
  • 如何和不同性格的人交往
    我們人總是各種各樣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特點、脾氣秉性、生活習慣也各有所不相同,和自己情趣相同的只佔少數部分。如果我們只和情趣相同的人結交,然而拒絕與自己情趣不相同的人來往,這樣一來,反而會使自己的朋友圈越來越小,就等於限制了自己的美好展,束縛了自己的社交活動範圍。
  • | 如何克制人際交往帶來的焦慮
    有時候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會是:這個人不會聊天,容易把天聊死,所以我們都不愛和他說話。 此時的我們,內心OS:我也不想啊!誰能告訴我怎麼辦?怪我咯? 當然怪你啊。不會聊天,是因為你太害羞啦。 害羞,就是當你在接近別人,或者當別人接近你的時候,產生的一種尷尬或擔憂。
  • 孩子就像「小花貓」,遇到陌生人就閃,如何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需要在他小時候,有意識地去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不僅對孩子學習有幫助,還是未來生存的基本素能。然而在家庭中,或是學校裡,有很多孩子不善於人際交往,以至於遇到陌生人就像「小花貓」,害羞的不敢打招呼,「左閃右閃」地想要逃離。
  • 大多數內向的人都很害羞,你的性格怎麼樣?
    從童年到成年,老師和家長都教導我們要活潑,多說話,如果我們不喜歡跟人打招呼,媽媽會說孩子太內向了,我們應該學會改變,向別人的孩子學習,在長大之後,我們不喜歡和人打交道,喜歡獨處,不愛表現,其實,性格內向並不是一種病,只有沒有病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
  •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就躲,家長做好這4點,幫你養成外向娃
    孩子無疑能讓家庭變得更加歡樂,他們的活潑好動雖然有時候讓爹媽很無奈,但是終究還是個快樂源泉,不過也有一些孩子很安靜,走到哪裡話都特別少,見人害羞躲閃。李玫瑾教授說:我主張孩子4歲上下就要開始體育項目了,就是最開始可以帶他跑,跑呢就是它主要練呼吸的,而且連肺活量也練心肌。
  • 金晨約會陳一鳴盡顯小女人,害羞是喜歡上一個人的本能反應
    雖然說相處舒服是兩個人交往的最高境界,但是對於初次見面的異性男女來說,拿出和兄弟交往的狀態,大抵就是一種無聲的拒絕,「我對你沒有感覺。」無關於年齡,無關於性格,女生對於自己真正心動的人,第一反應就是會害羞。
  • 在社會上與人交往,獲取價值人脈,如何看透人的核心利益
    我漸漸發現真誠再不是那麼的重要,現在要是有誰天天把真誠掛在嘴上說要跟我交往,我會躲得遠遠的。但是我們大部分人還是覺得很嚮往那種沒有任何功利的情感,因為這才是人跟人之間最美好的初始狀態。2與人交往的真相與人交往的真相是你得用你的實際行動,用真金白銀來踐行你的誠意,交朋友從來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情,嘴巴上說說啊,一點屁用都沒有。這跟追美女做女朋友一樣,你看人家就跟人家說我對你一心一意的,我對你是誠心誠意的,心裡沒有其他人,我對你好,說了一大堆。
  • 人際交往心理學:如何做一個會說話的人
    說話和會說話是具有本質的區別的,會說話的人在人際交往中,能合理處理自身面對的問題,在與人交談中,能夠讓身邊的人快速產生好感,能夠在各種場合都遊刃有餘。我一直認為,沒有人是天生就會說話的人,當然,開朗性格和生活的環境對我們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但它或許只佔了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身的積累, 那麼如何做一個會說話的人呢?
  • 《心理學與個人成長》系列:害羞會造成自我孤獨
    害羞會帶來孤獨感,並容易造成自我孤獨。害羞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安、焦慮、壓抑和過度謹慎。害羞的人通常具有這樣一些特點:羞於表達自己;對別人的看法和反應過度敏感;很容易感到不自在;經常會出現臉紅、胃部不適和心跳加速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