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請按以下步驟加關注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欄-搜「mctxw7623094」或搜「青春蒙城」與掃二維碼加關注,您身邊的團團,伴您青春共成長!
傳說張果老是個孤兒,從小在廟裡長大,每天清晨很早起來打掃庭院。有一天,張果老在後院看到兩個小孩玩耍,近前去看卻消失不見了,接連幾天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讓他很是詫異,就告訴了師傅。師傅已悟禪多年,聽說此事,心下一動:「莫非是仙人?」面上卻不動聲色,讓張果老第二天喊他一起去看個究竟。
第二天清晨,師傅和張果老一起來到後院,果然看到兩個小孩在玩耍,走近一看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師傅讓張果老找來鏟子,就在小孩消失的地方刨起地來,終於刨出了兩個仙人果。看到兩個仙人果,師傅喜不自勝,吩咐張果老備好柴,把仙人果放在爐內煉。仙人果需在火爐內煉七七四十九天,師傅囑咐張果老小心看管,自己雲遊四方回來後再吃。
煉到第四十九天時,張果老實在受不了仙人果香味的誘惑,自己取出來吃了。剛吃完就聽到了師傅的坐騎驢蹄聲,張果老心下驚慌,急忙閃出煉丹室。師傅下驢來到煉丹室,看到爐內空空如也,火冒三丈,高聲怒罵張果老。張果老又怕又急,衝出廟門,看見師傅的驢,驚慌下一邁腿倒騎了上去,師傅緊追其後,張果老一邊拍著驢屁股一邊驚恐地看著師傅揮著拳頭在追他。眼看師傅就要追上了,張果老慌不擇路,走過一座橋,看到一個老農正在耕田,慌忙大喊:「老漢,你可知道從哪可以上天啊?」老農心想,此人言行可笑,隨意一指,戲耍張果老說:「從這裡可以上天。」張果老聞言,順著老農指的方向,沿著一棵大柳樹直上雲霄。老農見狀,大喊「等等我,等等我」,也順著大柳樹跟著上天了。四處遊玩一番後,張果老對老農說:「我無親無靠,你還有家人,和我不一樣,還是回去吧。」老農依言回家之後,發現凡間已過百年,重孫也已長大成人,村裡無人認得他。老農將親眼所見,盡告知鄉鄰,從此「四十五裡上天梯」的美麗傳說流傳開來。
後來又過了幾世,村裡有個心地特別善良的童養媳,每天打水燒飯、洗衣幹活,雖受盡欺凌,依然孝順老人,幫助鄰裡,張果老和幾個仙人一商量,便下凡點化她,也經由「天梯」上天成仙,她就是何仙姑。
舊景新覓訪謎蹤
在蒙城縣有個廣為流傳的美麗傳說,都說從蒙城縣城走四十五裡到楚村鎮陳橋村,有緣人就可以看到天梯,從此升天成仙,名為「四十五裡上天梯」,傳說八仙中的張果老、何仙姑就是從這裡上天的。
傳說如此神秘,吸引了記者也前去尋覓天梯,不知能否是那個有緣人。車子不疾不徐地行駛在公路上,不多會便到了楚村鎮陳橋村,下車後穿過一條鋪滿石子的小路,就是古橋所在地。正是酷熱時節,走在小路上卻倍感陰涼,風吹著楊樹的葉子沙沙作響,路旁不知名的紫色小花點綴在綠草中間,兩邊連著兩片水波,水草悠悠,荷葉亭亭,魚兒穿梭在其中遊戲玩耍,置身於此景,此情不亦悅乎,讓人聯想起若干年前張果老從這裡經過的情景。
古蹟滄桑今安在
如今的陳橋村一片靜謐,幾個老人閒散地坐在村口嘮家常,提起那段美麗的傳說,都談興盎然。村內所謂的古橋上長滿了青草,只剩下三個大橋洞昭示著它曾經的輝煌,村裡的一位老人告訴記者,其實這已不是傳說中張果老經過的古橋,古橋在抗日戰爭時被日本的飛機炸壞了,解放後,村民們自發用石條在古橋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七孔橋,卻在文革時期再次被破壞,現在的三孔橋是後來修建的了。
「文革期間破四舊,傳說中張果老住過的漲水廟,路過的陳仙橋都被破壞了。」陳橋村委會主任慕榮飛嘆息道。好在傳說中何仙姑打水的那口水井一直保存完好,前些年村裡家家戶戶還都到那口井裡打水喝呢,都說那水特別好喝。十多年前為了更好地保護古井,村裡把井封起來了,現在打開去看,井裡的水依然汩汩流淌,清澈如昔。
在陳橋村,很多人都是聽著「四十五裡上天梯」的美麗傳說長大的,傳說在他們心中是神聖的、令他們十分嚮往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外界人逐漸忘記了傳說,而村裡人卻時刻記得這個美麗的傳說,保護著傳說中的古蹟,一直想著把傳說流傳到更遠的地方,同時讓更多的人知道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