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和吉娜#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人就來找我,
點擊「關注」,想成為你真誠的朋友!
作者:七七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1/
聽說最近又有新的綜藝準備來襲了,因為劇荒感到無聊的寶寶們不用捉急,因為《妻子4》已經官宣定檔即將回歸,悄悄提前透露一下,這次除了我們熟悉的娜團長外,還有4對全新的明星夫妻檔的加盟。
當中分別是有兩個孩子的沙溢和胡可夫婦、剛剛晉升為爸媽的二姐張歆藝和袁弘夫婦、還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普通話」並不普通的娘娘蔡少芬和張晉夫婦、最後公布的夫妻也是本季節目最年輕的夫妻,那就是國際著名鋼琴家郎朗和他同樣是鋼琴家出身的妻子吉娜愛麗絲。
他們於去年六月份正式官宣結為夫妻,喜訊傳出後得到了很多網友的祝福,大家紛紛表示這兩人就是傳說中的「:郎才女貌,一對璧人」,特別是身為德國人的吉娜一開口既然是滿滿一股濃濃大碴子味兒的東北腔,就很可愛,很圈粉啊。
雖然郎朗和吉娜才剛剛結婚不久,但是這兩個人關於「愛情保鮮」和夫妻之間相處模式,實在是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就拿他們之前上過一個真人秀節目來說,日常生活動不動就親親抱抱舉高高,簡直可以說無時無刻都膩歪在一起。
剛好這兩個人還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同樣熱愛音樂和鋼琴,可以大聊特聊他們之間的音樂,可以閒著沒事一起練琴,甚至可以被邀請去同臺演出四手聯彈,在一起永遠不怕沒有話題沒有互動,就超級合得來,也 so sweet。
其實,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都在追求所謂的靈魂伴侶,說白了不就是兩個人志趣相投,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或話題想法,能夠理解且接納對方的一切,溝通起來毫不費力,觸碰起來毫不尷尬,就好像遇見了另一個自己,這便是最適合自己好的伴侶。
/2/
記得前陣子,吉娜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和郎朗的夫妻「合約」,專門還特意@自家老公郎朗提醒他認真履行,並邀請所有的網友們一起監督。
當時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還把我驚個半死,內心OS:難道他們就是傳說中的「合約夫妻」嗎?
然而我的疑惑沒有持續多久,郎朗就直接回應妻子吉娜說:「我的甲方請放心,我說到做到。」
而且還公開了「夫妻合約」的內容,合約中吉娜是甲方,郎朗是乙方,主要有四條:
1.郎朗承諾,每月15日給吉娜送禮物,並且在每年4月15日和吉娜體驗世界生活。2.吉娜承諾給郎朗製作一份獨家番茄雞蛋面。3.合約有效期長達99年,全世界有效。4.郎朗自願提供吉娜專屬拎包服務。最後還不忘加上郎朗和吉娜這對夫妻倆的親手籤名,簡直不要太正經認真了。
看到這,我想不止我,所有的粉絲網友們也都會紛紛表示,這對夫妻的恩愛神操作,我酸了……
特別是當你仔細去看,「每月15送禮物」,「製作雞蛋面」,看似繁瑣的條例裡,卻藏著婚姻中最不可缺失的「儀式感」。
你有沒發現,步入婚姻的人,一般都會越過越「懶」?
曾經想方設法出門約會一場的節日,變成了「不要湊熱鬧了」;
曾經精心挑選禮物的紀念日,變成了「都老夫老妻了,還在乎這個?」;
曾經定期都會策劃的旅行,變成了「工作已經很累了,不想折騰」;
......
敷衍、嫌麻煩,變成了婚姻生活的日常,於是日子越過越麻木,越過越了無生趣。明明是夫妻,卻越來越像搭夥過日子的夥伴。
也許很多人會反駁說,過日子不就是這樣,哪有那麼多轟轟烈烈,夫妻都最後都成了親人。
但最好的夫妻,都不是親人,而是愛人。好的婚姻,要的也不是轟轟烈烈。
作家馬德曾說:真正推動愛情的,不是濃烈的愛,而是瑣碎的光陰。
婚姻中的儀式感,不是大張旗鼓地搞形式,而是在平凡又瑣碎的日常中,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刻。
/3/
已經和丈夫結婚3年的小琴姐,曾在聚會上喝多吐露心聲:自己偶爾也會有想「離婚」的念頭,因為總是感覺老公沒有結婚之前那樣愛她了。
婚前,倆人每周約會吃飯看電影,老公還偶爾搞點小浪漫,偷偷給小琴姐買束玫瑰寄到公司,除了陪逛街,還會時不時買小禮物當驚喜……
然而婚後,倆人基本上下了班就窩在家裡,偶爾一起看看電視,小琴姐想去逛商場,老公就推脫說找你閨蜜陪你吧;小琴姐提醒他很久沒買過花了,老公就掏出幾百塊給小琴姐讓她自己去買……
聽小琴姐講完這婚前婚後的對比,其實小琴姐並不是不愛她了,只是小琴姐的老公跟很多男人一樣在婚姻中喪失了愛情的儀式感,以為一旦步入婚姻就意味著愛情修成正果便可以坐享其成,不用再花心思了。
不止小琴姐,好像很多中國式婚姻都輸在了儀式感的缺失上。要知道,其實殺死婚姻的致命點除了出軌、家暴外,還有感受不到「愛」和被愛了。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淡就是從「不問,不說,不做」開始的,長此以往,就只能漸行漸遠。
曾經看過一個在網絡轉載量超高的韓國視頻《30天的約定》,讓我感觸頗深。
視頻中,老公提出了離婚,妻子沒有說什麼,只是想要一個離婚最後30天的約定,在這最後的30天裡,要求丈夫每天和自己擁抱,牽手,親吻,說「我愛你」,送禮物準備驚喜。
結果到了最後一天要去辦離婚手續的時候,丈夫想起當初倆人戀愛時的模樣,又想到婚後的狀態,一下子恍然大悟:「結婚後,我就忽略掉了她對我的關心和愛,我也忘記了去好好愛她,連牽手都懶得牽……而這30天裡,我又再一次感受到了戀愛的感覺……。」
他們不是不相愛了,而是他把她的付出當成了理所應當,婚姻裡不再有儀式感,日子過得死氣沉沉,令人窒息。直到離別儀式結束,他們在雨中緊緊相擁,才發現再也離不開彼此了。
一段婚姻不管開始的時候多麼轟轟烈烈,如果沒有經營,沒有一點點儀式感,當初在一起的初心也終將會被瑣碎的生活日復一日地消磨殆盡。
/4/
為什麼說好的婚姻,好的愛情離不開「儀式感」呢?
聽過這麼一段話,當生命走到最後,你會發現能回想起來的不是一日三餐柴米油鹽的瑣碎,而是某一天他捧著鮮花突然出現的情景,是親吻、擁抱、驚喜、有趣的旅行......是那些與眾不同的日子。
是啊,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小驚喜、每一個閃閃發光的瞬間都藏著兩個人愛過的痕跡,共同的大笑奔跑乃至哭泣擁抱,才讓愛有了厚度,也讓彼此更加珍惜這份感情。
對於儀式感,在《小王子》一童話書中,小狐狸這樣告訴小王子:「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但在婚姻裡,最高級的儀式感,是讓儀式感浸入生活的每一天:
早起後一聲「早安」;
出門前的一個擁抱;
臨睡前相互依偎著聊天;
紀念日精心布置小驚喜;
一起吃飯時給對方夾一筷子菜;
一起逛街時不忘牽住對方的手;
……
這些看似單調重複的動作背後,卻是愛情最好的模樣。
儀式感在兩個人之間真的太重要了,不是流於形式,而是因為在儀式感的背後,最能體現出一個人對一段感情的用心。
張小嫻不也說,每個女人都會淪陷於男人下班回家捎回的那一碗熱湯。其實不是湯好喝,而是原來你還把我放在心上。
最後,祝福郎朗和吉娜一直恩愛甜蜜下去,也祝願你我最終能找到那個不必每天都花樣百出,卻會在粗茶淡飯的平淡日子裡為你製造驚喜「對的人」,正是這些不斷堅持的儀式感,才讓這些平凡的日子,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end-
作者介紹:七七,自媒體博主/十萬加爆文作者/微博籤約自媒體;一個溫暖又毒舌,理性與感性並存的天秤座少女,愛好吃喝玩樂,擅長談情說愛;歡迎關注我,願與你分享有意思、有意義的生活,與你一起獨立和改變。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不妨點讚、轉發、收藏一下哦!
今日話題,
在婚姻(愛情)中需不需要「儀式感」呢?說說你們又是如何維持「儀式感」?
歡迎大家熱烈參與,留言分享!
註:本文已與維權騎士籤約,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另用,如有抄襲洗稿必定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