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月,就迫不及待的把手機牆紙換成了櫻花,終於在昨夜嗅到櫻花綻放的氣息......
「一春無事,只為花忙」,今年對花花草草的渴望指數,大概迫切到是往年的2.5倍。當一夜春風,帶來千樹萬樹的櫻花盛開,「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成了此刻最應景的bgm。
特殊時期,武大開放了網上「雲賞櫻」通道,雞鳴寺的櫻花也能給我們安慰。
趕個大早,我們又像以前一樣站在這裡,風景依舊,心情不同。
/ 今年賞櫻需提前線上預約 /
△去年3月雞鳴寺路的賞櫻人潮
疫情之下,出行需謹慎。在我們以為今年賞櫻大計要落空的時候,它來了,它帶著防控措施來了!
客流控制。終於讓往年的「人比花多、櫻花看人」的現象,成為過去,媽媽再也不怕我在人群中擠成春泥了......
△去年3月雞鳴寺路的賞櫻人潮
「根據衛健部門防控指導意見,對雞鳴寺路(牌坊至解放門路段)實施人流總量控制,現場實時不超過3000人。」消息一出,我們就迫不及待約上了。
網上預約。今天起至4月5日,雞鳴寺路就開始實行封閉管理,每天8點到18點,需憑在大麥網上免費預約的二維碼電子票,才能進入。
劃重點:預約前提是已經取得「蘇康碼」綠色健康碼(支付寶-江蘇政務服務-申報蘇康碼),且沒有發熱咳嗽等身體異常症狀。
每天預約1.5萬張二維碼電子票,分5個預約觀賞時間段。
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16:00,16:00—18:00,每個時間段3000張票。
每人每天可預約第二日及以後時間段的電子票一次,每筆訂單限購4張,每天開放預約時間8:00—17:00,預約完截止。
比起往年的人山人海,能在花期只和2999人同時賞花,也算是春日的小確幸。
/ 沒有櫻花的春天是不完滿的 /
從第一棵消息樹開始綻放,南京人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踏青了。
而在櫻花初綻的工作日上午,賞花的除了新媒體從業者,剩餘的大多是令人羨慕的人群。
已經退休的老人、自由職業者和本地尚未開學的學生,成了這第一波抵達的觀賞大軍。(怎麼都不用上網課?)
這幾天的天氣,晴朗的讓人心痒痒,從地鐵口出來就聞見了自由的芬芳。
奔向雞鳴寺的路上,一路有蜂蝶跟隨,這暖洋洋的春天啊,真是期盼了太久。
生活不只有兩點一線,眼前的櫻花也不負期待。雖然是初春時節,可牌坊處的幾株櫻花,因為獨得陽光恩寵,已開得極盛了。
再往裡走,就是闊別一年的櫻花大道。遠遠望去,粉白色的櫻花連成了一片,目測已經開了30%~40%。
期待著某個晨光照進雞鳴寺路的早晨,所有花苞怒放,喚醒南京人集體的少女心。
搭配雞鳴寺路兩旁的建築,櫻花仿佛被加上了一層buff,在情調上突破了文藝的小資,升華到了古典美的境界。
古樸的建築和燦爛的櫻花渾然一體,透過重重垂櫻遠望雞鳴寺和臺城,多出一份禪意。
櫻花大道上的櫻花惹人注目,但也別忘了城牆下的風景,那裡的櫻花開得更肆意。
大片簇擁的花朵在枝頭爛漫,卯足了勁要一窺人間春色。
指不定,看盡一場南京人海,也是每一朵雞鳴寺櫻花的夢想呢。
/ 遇見一個柔軟的春天 /
有櫻花的場景,就想假裝置身在新海誠的電影裡。
車站、鐵軌、藍天、浮雲、風聲,以及能夠貫穿全片的「櫻花」,感受「一朵花墜落的速度,連時間都放慢了腳步」。
但其實,又不用那麼多元素加持。一個衣著素淨的蹬車老人,就足以讓畫面變得治癒。
騎著小電驢的老人,在每一棵盛開的櫻花樹下停留,拍照、拍視頻,然後再廣而告之他的親友們,雞鳴寺的櫻花開了!
戴著墨鏡的大爺,像是《飛屋環遊記》裡的老爺爺,有自己的出場bgm。只是姿勢再酷,口罩也要戴好哦。
希望等我們老了,也能像他們一樣,願為一片花海而追逐。
十一個人懟著一顆櫻花樹拍的場景,在往年並不多見(因為太擠),櫻花也要感嘆:是我太耀眼,還是他們憋太久了?
就這樣猝不及防的,開得最盛的這棵櫻花樹,成了人群花海中最靚眼的崽。
至今還在家盼望開學的學生們,每天都在期盼早日開學,「不想錯過雞鳴寺的櫻花」成了大學四年裡,對這座城市說過最動容的情話。
像愛著學校附近的小吃攤,和南京街角旮旯的美食一樣,雞鳴寺的櫻花大道,也是許多年後他們記憶裡情感的溫柔註腳。
往年的賞櫻路徑,都是以雞鳴寺路為中心點,以周邊的櫻洲、南林為展開,形成一場轟轟烈烈的賞花大暴走。
今年南林進不了,只能把腳步停留在玄武湖的櫻花樹下。
和以前一樣,今年玄武湖的粉色花海依舊美得讓人驚嘆!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非要說往年賞櫻人潮中的我們,和今年櫻花大道上的我們,有什麼不同?
大概就是真實明白了,人山人海才是國泰民安。
趕在櫻花飄落前,去赴一場春日盛會!
內容來源:南京有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