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長河緩緩流過,有些人有些事過去了便消逝了,而有一些卻讓我們難以忘懷,讓小編帶你走進歷史的長河裡遨遊吧!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圓滿舉辦,終於圓了我中華民族百年以來的奧運夢想,同時也給世人留下了無限的回味。而每當回憶起我們百年來走向奧運的歷史,不由得感慨萬千。
而在這百年奧運史中,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我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
自從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在希臘雅典舉行之後,便引起了我國的關注。隨後,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先生在天津學界的一次運動會上,便以奧林匹克的主題發表演說,並提出中國須派出一支運動員隊伍,去參加奧運會。
然而,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政府根本無暇顧及這些。但縱然如此,我們還是沒有放棄過參加奧運夢想。
1932年7月,在張學良將軍的極力促成下,我國首次派出運動員出席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十屆奧運會。而此次我國派出的運動員,就是這個劉長春,短跑名將!
不過很可惜的是,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的制約,使得劉長春沒有在這次奧運會上取得優異的成績。但是,從劉長春去參加奧運會,到比賽結束回來這段期間,劉長春的所作所為,卻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這是怎麼回事呢?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他參加奧運會之前說起!
短跑冠軍,名揚海外
劉長春,1909年11月出生於遼寧省大連河口的一個貧苦家庭。由於家境貧寒,因此從他五歲時候開始,便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務,比如上山採野果、拾柴火、劈柴等,鍛鍊了其堅強刻苦的意志和強健的體魄。
在他13歲的時候,百米就能達到11秒8的成績,400米成績59秒。1927年,劉長春的百米成績一度提高到了11秒,被人們稱為是田徑場上的「飛毛腿」。
隨後不久,劉長春便被張學良創建的東北大學體育系看中,並將其招收進來,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能夠培養一批優秀的體育生,在1930年的時候,張學良將軍還花重金聘請到了德國著名的運動員布奇前來任教。
經過學校的系統培訓,劉長春的短跑有了很大的提高,百米成績為10.8秒,在全國位列第一。後來,劉長春還參加了人生中第一場重要的比賽——中日德三國運動會。
在這次運動會上,劉長春參加的項目為100米和200米,而在這次比賽中,他發揮出色,奪下了兩個項目亞軍,從此名揚海外。在後來杭州舉辦的舊中國第四屆全國運動會上,劉長春更是大顯身手,奪下了100米、200米和400米的冠軍,轟動全國。
拒絕偽滿,為國出徵
九一八事變後,我東三省被日本侵略者佔領,而在不久之後,日本帝國主義扶植起來的偽滿洲傀儡政權也相繼成立了。而日本侵略者為了騙取世界各國的承認,便決定派遣優秀的運動員代表偽滿洲國去參加1932年7月在美國舉辦的第十屆奧運會。
而他們首先找到的,便是國內的短跑名將的「劉長春」,他們雖然許以高官厚祿,然而劉長春始終不為所動。
但在1932年5月的時候,一則駭人聽聞的消息傳來,說劉長春要代表偽滿洲國去美國參加奧運會。頓時間,全國一片譁然,各種質疑聲不斷!
等到劉長春得知此事後,立刻接受記者的採訪,並向媒體說明了此事的真相,他表示:「我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我是中國人,絕不代表偽滿洲國參加第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劉長春的這些話被媒體報導出去之後,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人們在讚揚劉長春愛國的同時,也認為既然偽滿洲國已經下手了,那中國就必須要派出運動員去參加這屆奧運會。
1932年7月2日,張學良在東北大學體育系第一期畢業生典禮上隆重宣布,劉長春將代表中國去美國參加第十屆奧運會,並為其資助8000銀元作為出國費用。
此外,由於劉長春不懂英文,一個人去的話不太方便,於是張學良又讓體育系的宋君復教授以教練的身份隨行。
1932年7月8日,劉長春在上海登上了「威爾遜總統」號客輪,浩浩蕩蕩為國出徵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途徑日本神戶的時候,一群日本記者問他此行是代表中國還是偽滿,劉長春和宋君復教授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我們是中國人,當然代表中國。」日本記者立刻沉默不語!
輸了比賽,贏了世界
經過20多天的漫漫航程,1932年7月29日下午,劉長春終於順利抵達美國洛杉磯碼頭。這是奧運會舉辦以來,中國第一次派運動員來參加,受到了美國當地的華人和美國奧委會的熱烈歡迎。
當然,最高興的,自然還是當地的華人,他們簇擁著劉長春乘坐轎車前往唐人街,而美國的警察則派出摩託車為其引導護送,一路上喇叭聲、鞭炮聲,連綿不絕,就像是接待外國領導人一樣隆重。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30日的開幕式上,五輛滿載著中國華僑支援團的汽車前去為劉長春助威,全世界的運動員都將其看在眼裡,除了滿滿的羨慕之外,就別無他言了!
7月31日,劉長春正式投入比賽,第一場是100米的預賽。發令槍響後,劉長春便奮力奔跑,前50米一路領先,但到了80米的時候,由於腳力不足,所以便被其他選手逐一超過。最後只取得了小組第五名的成績。
8月2日,劉長春又參加了男子200米的預賽,但情況跟100米的時候相似,最後以21秒9的成績位列小組第四。要知道,在國內的時候,他的成績可是21秒1。
當然了,劉長春在來美之後,休息很少,賽前訓練更是沒有的事,經歷二十多天的航行就立刻投入比賽,自然困難重重。所以劉長春沒有進入決賽,取得名次,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儘管如此,劉長春在前半程所表現出來的奮鬥精神和飛馳的身姿,卻給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1932年8月21日,劉長春回到祖國,結束了他的,同時也是中國人的第一次奧運之旅。
劉長春作為我國第一個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雖然沒有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但是他卻給全世界人民帶去了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中國精神。
當然,也正是由於劉長春的參賽,為中國打開了進入奧運會的大門,象徵著一個全新的歷史開端。
塵埃落定,歷史帶走了該走的,也留下了該留下的,今天的歷史知識就到這,讓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