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演講中的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被譽為是「現代物理學之父」,他卓越的科學成就和原創性使得「愛因斯坦」一詞成為「天才」的同義詞。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愛因斯坦和專利也有很深的淵源:1902年到1909年,愛因斯坦一直在瑞士聯邦知識產權局從事專利審查工作,並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
出生在猶太家庭 迷上物理世界
小時候,愛因斯坦學習說話的速度比較緩慢,父母因此很擔心,甚至曾經找過醫生看診。他2歲後才學會使用字詞,並且養成一種奇怪習慣,就是每當他想要說話之前,他都會先小聲的對自己說幾遍,直到覺得滿意,才會大聲說出來。家人都很擔心,怕他以後會有學習障礙。
在4歲時的某天,父親送了一隻指南針給臥病在床的愛因斯坦,他深深地被磁針展現出的奇異行為所迷住,這成為他以後對物理學產生濃厚興趣的原因之一。5歲時,他進入一所天主教小學就讀。8歲時,他轉學到路特波德文科中學,這學校很注重數學、科學、拉丁文與希臘文。在這裡,他獲得7年良好的教育。
1893年,14歲時的愛因斯坦
1894年,愛因斯坦全家搬至義大利帕維亞。在義大利的時期,年僅16歲的他撰寫了有生以來第一篇理論物理論文,標題為《磁場裡以太的狀態的研究》。
1896年,年僅17歲的愛因斯坦獲準進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師範係數理科學習物理。他在那裡遇到未來妻子米列娃·馬利奇。同班六名學生中,米列娃是唯一女性,她比愛因斯坦大三歲。愛因斯坦與米列娃在物理方面有共同的興趣與目標,久而久之漸漸擦出愛情火花。
1900年大學畢業以後,愛因斯坦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只能從事一些臨時性的工作。直到1902年,愛因斯坦總算申請到了一個穩定的工作,瑞士專利局的專利審查員,從事電磁發明專利申請的技術鑑定工作。
據說當時每天愛因斯坦步行到專利局,走上四樓,坐在他那間狹長的辦公室裡,工作8個小時。當時,專利局裡使用的是一種長腿坐椅,那些審查專利的工程師和專家們養成了一個習慣:把坐椅往後一仰,雙腿翹到桌上,悠閒地審查圖紙。愛因斯坦卻不習慣這樣,他一直在緊張、聚精會神地伏案工作。
有一天,他從家裡帶來一把鋸子,一聲不響地把椅腿鋸掉了一截。這樣,他又可按自己的習慣,整個身子都埋在桌子上的圖紙中了。
7年瑞士專利局 迎來「愛因斯坦奇蹟年」
一位是牛頓,時間是1666 年。牛頓因躲避瘟疫而離開劍橋到故鄉度過幾年,期間得出了微分學思想,創立了萬有引力定律,還將可見光分解為單色光,在數學、力學、光學三個領域都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一位是愛因斯坦,時間是 1905 年。26歲的愛因斯坦發表了5篇劃時代的科學論文,在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質量和能量關係等領域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其任何一個都足以贏得諾貝爾獎。
這一切也不過是在專利局的辦公室裡,一個人用紙和筆完成的而已。一個專利局裡根本沒有進入當時主流科學共同體的小職員,憑什麼能創造「愛因斯坦奇蹟年」?
實際上,從1902年到1909年,這位著名的德國物理學家當時就在伯爾尼的瑞士聯邦知識產權局工作,愛因斯坦將那裡比喻為自己的修道院,他曾明確表示,「正是在這所古老的『修道院』裡,我產生了靈感。」
愛因斯坦後來多次表示,如果他當時在大學裡找到了工作,就必須將時間花在準備講義和晉升職稱的論文上,恐怕就根本沒有什麼閒暇來自由思考。他在逝世前一月所寫的自述片段中,說得非常明確:
鑑定專利權的工作,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幸事。它迫使你從物理學上多方面地思考,以便為鑑定提供依據。此外,實踐性的職業對於象我這樣的人來說簡直是一種拯救:因為學院式的環境迫使青年人不斷提供科學作品,只有堅強的性格才能在這種情況下不流於淺薄。
1904年愛因斯坦在瑞士專利局的工作照片
隨著愛因斯坦名聲的擴大,1908年,愛因斯坦在波恩大學謀得了一份不拿薪水的教書工作。1909年7月,愛因斯坦正式離開了專利局,去蘇黎士大學當教授,從而結束了這段長達7年的專利審查工作。
專利審查員們有一句話:「以從事著愛因斯坦曾經從事過的工作為榮」,其中的典故就來自這裡。
從智慧財產權審查員 到世界科學之巔
1955年4月13日,愛因斯坦的腹主動脈瘤破裂,引起內出血,但他堅決拒絕醫治,他表示:「當我想要離去的時候請讓我離去,一味地延長生命是毫無意義的。我已經完成了我該做的。現在是該離去的時候了,我要優雅地離去。」五天後,愛因斯坦過世,年76歲。
從智慧財產權審查員,到世界科學之巔,愛因斯坦用了一生去攀爬。如今,礫石分離機、根據環境溼度預報天氣的氣象顯示儀以及一種特殊的電動打字機——這些100多年前瑞士曾註冊過的幾項專利,審批上述專利都有這樣一個籤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編輯:張華彬
校對:木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