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事物人人都喜歡,但在一定時間階段裡,不是每個大學生都有資格擁有。
1.你的心情筆者非常理解
為什麼說理解呢?因為筆者在大學的時候,宿舍裡就有這麼一個室友。
愛鞋子簡直愛到痴迷,每一款都是要搶號才能買到的鞋子。
他可以為了買一雙鞋子,花600塊坐高鐵去北京排隊買。
宿舍裡有一個柜子,裡邊放的全是他的鞋子。
用他的話講,哪天沒錢了,隨便賣一雙鞋子就可以撐好久。
可人家家裡是賣珠寶的,光是存的零花錢,就有20萬,這樣的的條件又豈是普通大學生能比的?
2.對於普通大學生來講,省吃儉用買鞋並不划算
相信此時此刻你花的用的都是父母辛辛苦苦為你賺來的血汗錢。
不要說這是你省下的,在你未工作之前,你所有的錢都是你父母的。
幾千塊錢買雙鞋子,難道心不會痛嗎?
你要知道,父母給你的錢是讓你用來學習和生活的,不是讓你去買一雙幾千塊的鞋子滿足自己的。
更何況,一雙鞋子又能穿幾年呢?大學裡也不是每個人都穿那種鞋子。
筆者認為,對於普通大學生來講,幾百的鞋子就足夠了。
3.有那個錢,不如好好提高自己,未來才會有更多的機會買更多的千元鞋
大學階段首要的任務還是學習,不斷提高自己,以便在未來走出社會的時候能在任何地方都有一席之地。
所以能力、專業水平、學識、綜合能力很重要。
有錢與其消費在看得見損耗的鞋子上,倒不如投資在自己身上,買幾本書也好,報個課程學一項對自己有好處的技能也好,以後你就會發現,都要比買一雙鞋子要實在。
4.說在最後
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你也有權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與生活,不過更要平衡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