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彩的瘋狂?瓷器琺瑯彩為何能屢創天價?

2020-12-16 陳笑1080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琺瑯彩,彩瓷品種之一。

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將銅胎畫琺瑯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燒的彩瓷新品種。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量最大,乾隆以後即少有製作。按照清代宮廷檔案記載和琺瑯彩瓷器原盛匣之標誌,琺瑯彩瓷器之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瑯」。

清康熙 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盌

清康熙 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盌

2018年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 RMB 193,195,268

琺瑯彩盛於雍正、乾隆年間,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專供帝後玩賞的藝術品,宮廷控制極為嚴格。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特製,解運至京後,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於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宮廷寫字人題寫詩句、署款。清代後期仍有少量燒制,但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中而移至景德鎮。

清乾隆 御製琺瑯彩虞美人題詩盌

清乾隆 御製琺瑯彩虞美人題詩盌

2018年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 RMB 147,728,136

琺瑯彩瓷器大器稀少,小件多,絕大多數是盤、碗、 杯、瓶、盒、壺,其中碗、盤最多,只是每一品種都有不同的變化。另外還有一個品種是宜興紫砂陶胎外繪琺瑯料彩,這也是難得一見的。製作琺瑯彩瓷極度費工,乾隆以後就銷聲匿跡了。此外,在裝飾工藝上它集彩繪、描金、軋道、凸印、開光等多種工藝於一身,充分反映出乾隆時期高超的制瓷工藝水平。也體現了清代乾隆時期琺瑯彩的收藏價值。

清乾隆 御製琺瑯彩「祥雲瑞蝠」開光式

清乾隆 御製琺瑯彩「祥雲瑞蝠」開光式「四季花卉」圖紙搥瓶

2010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 RMB 122,796,180

琺瑯彩瓷器可以說秉承了歷史上中國陶瓷發展以來的各種優點,從拉胚、成型、畫工、用料、施釉、色彩、燒制的技術上幾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時期出現了很多極其優秀的陶瓷作品,但琺瑯彩在製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眾多品種無法比擬的。畫工也不是一般的窯工,而是皇宮裡面頂尖的專業畫師,所以這些器物可以代表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最高的工藝水準。

清乾隆 琺瑯彩人物紋膽瓶

清乾隆 琺瑯彩人物紋膽瓶

2013年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 RMB 108,882,000

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擴大, 乾隆琺瑯彩瓷器上的繪畫風格吸收了西洋油畫的技法,出現了一類臨摹西洋人物和景色的紋飾,其用筆光滑平柔,幾乎看不到筆觸,色彩絢麗豐富,並運用焦點透視方式,使畫面上的人物及背景上的建築物,具有光線明暗的立體效果。這些都是制瓷匠師將西洋畫法摻入琺瑯彩瓷繪技藝中的結果。清代乾隆時期琺瑯彩的收藏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清乾隆 御製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

清乾隆 御製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

2005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 RMB 122,408,800

由於琺瑯彩的產生具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琺瑯彩瓷器的工藝有著極高的要求:琺瑯彩的原料及其繪製方法豐富了中國彩瓷藝術的表現形式;琺瑯彩瓷器的形制和紋樣構圖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淵源,適應了新的審美需要;琺瑯彩瓷器特殊的生產過程決定了它的存世量較小,市場流通量極低。

清乾隆 琺瑯彩西洋人物紋觀音瓶

清乾隆 琺瑯彩西洋人物紋觀音瓶

2013年秋季拍賣會

RMB 77,124,750

據有關記載,琺瑯彩瓷器當年存放在清宮端凝殿,有400多件,現流傳在市面者大約50件左右。每一件都有出處,都有有序的流傳記錄,都有非貴即富的顯赫身世。

青花琺瑯彩墨彩粉彩纏枝花卉紋梅瓶

青花琺瑯彩墨彩粉彩纏枝花卉紋梅瓶

2012年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 RMB 74,152,000

「萬瓷之王」琺瑯彩瓷,即瓷胎畫琺瑯,在清宮獨領風騷近百年,存世原件都是稀世孤品,深藏於博物館中難見真容,被譽為世界上最珍貴的藝術品。身材嬌小的琺瑯彩瓷單件拍賣,價動輒過億,往往超越歷代國寶大器,成為稱霸全球瓷壇的「拍賣之王」。

清康熙 御製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

清康熙 御製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

2013年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 RMB 59,380,080

《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

唐代:杜甫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相關焦點

  • 琺瑯彩——瓷器中的「百歲山」
    琺瑯彩,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頗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使琺瑯,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琺瑯彩的主要特徵一、先看瓷胎,胎質細薄,胎型規則,完整無瑕疵,大多為小件,超過一尺的都少見。二、造型,多為碗、瓶之類的小件瓷器。
  • 琺瑯彩的收藏價值及辨別方法
    當地人相信玉做的食具可以琺瑯彩收藏界中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琺瑯彩現,必見天價。」何以產生這種現象呢?從琺瑯彩的起源在到其堪稱的製作工藝都足以說明其珍貴性;從清康熙時期到清雍正時期到清乾隆時期的不同特點,均說明其歷史性;而與五彩瓷、粉彩之間不同的比較,則說明其獨特性,而這些特性帶來了琺瑯彩的美譽。
  • (1)它既是瓷器又有標緻的傳統繪畫,琺瑯彩是個混血兒?
    之前大林說過,清代新創燒出了粉彩跟琺瑯彩,今天大林就和大家來聊聊琺瑯彩,在收藏的世界裡,近期中國的書畫作品在大幅度升值,瓷器也是在大幅度的升值,若你手上有珍貴藏品困於出手,想找正規拍賣平臺
  • 詳談琺瑯彩與粉彩鑑定,這篇文章帶你讀懂琺瑯彩與粉彩的鑑定
    在收藏界,清代瓷器一直備受寵愛,玩收藏或多或少都有接觸清代瓷器。清代瓷器在前朝堅實的基礎下發展而來,可謂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講到清代瓷器,就不得不提起琺瑯彩和粉彩,這兩種彩瓷是在清代創燒成功的,同時也引領著清代彩瓷的主流,在我國瓷器燒造史的長卷中留下了絢麗多彩的一筆,備受寵愛的琺瑯彩瓷器和粉彩瓷器的故事也自此開始 。
  • 清代宮廷的琺瑯彩瓷器,為何件件精品,卻很少傳世
    這件瓷器便是:琺瑯彩纏枝花卉蒜頭瓶燒制於大清乾隆時期,瓶高18釐米,口徑2.6釐米,足徑5.5釐米。瓶口呈蒜頭狀,長頸,溜肩,碩腹,圈足。瓶內壁及圈足內施綠松石色釉。02乾隆時期的琺瑯彩乾隆帝對琺瑯彩瓷器珍愛有加,琺瑯彩瓷器的燒制數量超過康雍兩朝,造型更加豐富。
  • 2020年全世界最昂貴的瓷器「琺瑯彩」被譽為——瓷器之王
    凡提及琺瑯彩,通常特製瓷胎畫琺瑯,其創燒自康熙一朝,為中國陶瓷史上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康熙皇帝視野開闊,不但弘揚漢學,同時潛心西方格物之學,注重務實,積極吸取外國先進文明,對西方的科學和藝術均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彼時自歐洲傳來的琺瑯器、玻璃器等舶來品頗得康熙皇帝青睞,特命耶穌會傳教士主持琺瑯作、玻璃廠加以仿製,在歐洲傳教士與宮廷畫師、御窯工匠的通力合作下,琺瑯彩瓷終於橫空出世,創前世未有之奇。
  • 清代時期琺瑯彩!
    琺瑯彩瓷的裝飾工藝,即琺瑯彩,也稱為瓷胎畫琺瑯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部分產品也用於犒賞功臣,其高超的燒造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琺瑯彩瓷創燒於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盛行。清代後期仍有少量燒制,但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中而移至景德鎮。初期琺瑯彩是在胎體未上釉處先作地色,後畫花卉。
  • 神秘的紫禁城燒造|達官貴人都鮮少見的瓷器:琺瑯彩
    那麼琺瑯彩這個外國名憑什麼能在我們中國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呢?首先在康熙的授意下,琺瑯彩在北京故宮紫禁城燒造成功在此之前幾乎沒有任何瓷器是在皇宮燒造的,琺瑯彩屬於空前絕後的,琺瑯彩這一概念剛進入中國的時候還是金屬胎,不是瓷胎。
  • 五彩、鬥彩、琺瑯彩和粉彩?琺瑯彩瓷器價格一路猛漲
    今天小古簡單說說五彩、鬥彩、粉彩、琺瑯彩都有什麼區別,學好了就再也不怕別人忽悠你啦!五彩五彩瓷器,明嘉靖時期產生,有五彩和青花五彩。粉彩是古彩(即康熙彩或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受琺瑯彩製作工藝的影響創作的一種釉上彩的新品種,初創時,彩繪方法與古彩很相似,多沿用古彩的才會方法,僅在紅色的染色中運用了琺瑯彩中才能見到的胭脂紅,光彩較足。特徵:色彩鮮麗而持重;粉潤柔和而淡雅。書工細膩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立體感強,不僅手感立體,而且表現的對象也立體、逼真。
  • 清琺瑯彩的介紹與時代特徵
    琺瑯彩是彩瓷品種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 將銅胎畫琺瑯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燒的彩瓷新品種。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量最大, 乾隆以後少有製作。黃地琺瑯彩纏枝牡丹紋碗琺瑯彩瓷器是專供帝後玩賞的藝術品, 宮廷控制極為嚴格。康熙時期的琺瑯彩瓷器多以胭脂紅、蛋黃及藍色作地, 還有一類特有的在宜興紫砂胎上畫琺瑯彩的器物。
  • 琺瑯彩,唯一制胎於景德鎮,卻完形於京城皇宮的瓷器
    琺瑯彩是在康熙中期,受國外琺瑯器皿影響而產生的新品種,它是以「琺瑯」為裝飾顏料進行藝術創作的瓷器。不僅原進口色料能在本土製作完成,還在原基礎上增加了18種新琺瑯,甚至連最難煉製的「有琺瑯料皇冠之稱譽金紅料」也試製成功。不但如此,還改變了調和劑,使得琺瑯彩的呈色效果大為改善,整體美感接近完美。
  • 為何一個琺瑯彩的小瓶子能賣1200斤黃金?
    它是一個乾隆時期的琺瑯彩。天津博物館說自己的鎮館之寶是一瓶一鼎一畫。鼎是指太保鼎,畫是指北宋範寬的雪景寒林圖。「瓶」也是一個乾隆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這個小瓶子以白釉為底,特別細膩瑩潤。畫的芍藥雉雞構圖完美、層次分明、色彩奪目,也很有立體感,有詩有畫。乾隆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琺瑯彩為什麼這麼貴?
  • 琺瑯彩的收藏價值不斷攀升
    琺瑯彩的收藏價值不斷攀升琺瑯彩瓷器的製作工藝非常考究,成本高,產量低,屬於專 供皇帝和皇后玩賞的藝術珍品。所用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提供,彩繪和燒成則由宮廷畫家同專門的技術人員在清宮造辦處和圓明園造辦處內完成4幾乎都是適合把玩的小件器物,不見大器。
  • 茶百科丨琺瑯彩
    琺瑯彩瓷器於康熙晚期創燒成功。康熙皇帝善於學習借鑑國外先進文化科學,大量外國的藝術珍品得以進入中國,康熙帝立即被造型優美、色彩絢麗的琺瑯器所深深吸引。因此,康熙皇帝遂命宮中巧匠嘗試燒制,並試圖將其移植到他鍾愛的瓷器上。經過長達近 30 年的試燒,琺瑯彩瓷終於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創燒成功。
  • 如何區分琺瑯彩和粉彩
    粉彩是受琺瑯彩製作工藝影響而發明的一種釉上彩瓷器,也頗受皇家喜愛。粉彩和琺瑯彩因為色調相仿很容易被新手混淆。陶瓷市場上由於追逐高價,賣家常常以粉彩冒充琺瑯彩。粉彩與琺瑯彩雖然外表有幾分相似,但實際上有著很大的區別。最通俗的說法「琺瑯」其實就是物體表面的一種玻璃質的裝飾物質,所以從物理屬性來說,它與我們常見的玻璃還有瓷釉同屬一類。什麼叫「琺瑯彩」?
  • 鬥彩、五彩、粉彩、琺瑯彩的區別
    我國彩瓷分類眾多,有鬥彩、五彩粉彩、琺瑯彩,它們都有什麼區別呢?一、鬥彩鬥彩瓷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因其紋飾中釉下青花色與釉上彩色同時出現好似爭奇鬥豔而得名。鬥彩瓷於明代成化時期,由江西景德鎮窯創燒。
  • 瓷器玩家一定要學會粉彩與琺瑯彩的區別
    古代工藝中,琺瑯彩瓷是集瓷、畫、詩、書、印為一體的高雅藝術品,它高貴奢華,是皇宮專用的瓷器,平民難得窺見。
  • 玩瓷器:一定要會分清粉彩與琺瑯彩……
    古代工藝中,琺瑯彩瓷是集瓷、畫、詩、書、印為一體的高雅藝術品,它高貴奢華,是皇宮專用的瓷器,平民難得窺見。粉彩是受琺瑯彩製作工藝影響而發明的一種釉上彩瓷器,也頗受皇家喜愛。單單從外觀來看兩者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如色彩都特別鮮豔紋飾豐富等,有些藏友對於兩者的區分沒有太多經驗。琺瑯彩與粉彩之間到底要怎樣區分那?
  • 絕美的琺瑯彩瓷器,古人的技藝如此之巧,令現代人望塵莫及!
    琺瑯彩和粉彩是出現於康熙晚期的彩瓷新品種,因色彩豔麗、圖案精工,一經出現,就受到皇帝的大力推崇,並很快取代青花,成為清朝的主流瓷器品種。 琺瑯彩將西洋銅胎畫琺瑯的技法移植到瓷胎上,所以它的正式名稱叫「瓷胎畫琺瑯」,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特別青睞,是極其名貴的御用瓷器。從設計、打樣、選料、彩繪,到最後燒窯,日理萬機的皇帝幾乎全程參與。為此,還特意在紫禁城養心殿、圓明園,以及怡親王府三處設置了燒造琺瑯彩的小窯,方便皇帝隨時督辦製作,這也決定了它非同一般的「出身」。
  • 琺瑯彩:瓷器界的「貴族範兒」
    琺瑯彩瓷啟始於康熙末年,全盛於雍、乾兩朝,乾隆中期以後逐漸銷聲匿跡。17世紀初,當法國傳教士第一次將畫琺瑯器貢奉康熙皇帝時,康熙皇帝被它優美的造型,絢麗的色彩深深吸引,即刻決定把琺瑯這種新型裝飾效果,移植到他最愛的瓷器上。由此規定,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特製,解運至京後,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再由宮廷畫師依樣畫到瓷器上,最後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