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蠟是渾然天成的,沒有絲毫的人工後期加工,它在歲月的滄桑中形成,默默凝結了千年的年華。有的通體透明,有的絲絲飄渺,有細膩的質感,重量又及輕,一串很大的手鍊拿在手裡,似塑料般,不過,在顏色和質感上跟塑料又是截然不同的,這就是這兩年風靡臺灣,香港和海外各地的蜜蠟了,這股風潮由港臺而來,現在已深入大陸民間,不少男女作為佩帶的裝飾品和護身安神之用。
古稀珍品更成為收藏保值的上佳對象!
蜜蠟價值不菲:一來它是一種不可再生物質,越開採數量越少,二來收集舊蠟也不是見易事,再著說蜜蠟原本就不多,所以在舊時蜜蠟是貴族專享的飾品。
蜜臘的顏色如蜜,蜜臘就是琥珀,只是它形成顏色與呈半透明的琥珀不同,呈不透明狀或半不透明狀,並因含琥珀酸較高所以不透明,所以商人們就叫它蜜臘。所以真的蜜臘的功能與琥珀一樣,蜜臘戴久了因人體溫的關係,琥珀酸減少會慢慢變成透明的琥珀。
在世界上由於天然琥珀產量極少,故皆為行家珍藏極品,價格自然不菲。琥珀是佛教七寶之一,最適合用來供佛靈修,同時,具有強大的闢邪化煞能量,佩戴琥珀飾物能闢邪和消除強大負面能量,對經常外出人們保平安的最佳飾物。西方古時候把它拿來當作除魔驅邪的道具。蜜臘呈不透明狀,與琥珀的特徵不盡相同,蜜蠟,多數為蠟黃色,若受地熱影響則變為紅橙色,就稱為老蜜蠟。
蜜臘大多數為黃褐色,而蜜臘在地殼的變動中,受地層壓力及熱力的影響,不同地層不同礦物質的滲入,形成不同的色系:紅、綠、黃、藍、黑、白、啡、紫。綠色蜜臘較為罕有,其色彩介乎翡翠與綠寶石之間,晶瑩透亮,讓人一見傾心,而紫色和綠色的蜜臘更是稀少珍貴,是有錢買不到的珍品,不論何種顏色的蜜臘,經人佩帶把玩,都會絢爛溫潤,顯出盈然古意,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蜜臘為佛教七寶之一,密宗,華嚴,法華等經典,都戴有以蜜臘來黃奉諸佛,以示心佛合一。
清朝以密宗為國教,帝王祭祀地時皆佩朝珠以示謹慎,更大量搜購蜜臘轉運西藏,製成念珠,以用供佛,由於長年累月供奉佛前,受到香油燈火的熱力,而生產不同變化,有些發出紅寶石一樣的閃光;有些爆出晶亮的金星,璀璨瑰麗,實為難得。古代善男信女都說西藏蜜臘念珠因長時間在佛前受經,蘊藏著一種神奇力量;另一說蜜臘的磁場很強,因此隨身佩帶可避邪護身、安神、定驚、保平安,並有去風溼,聚財之功效。
琥珀、蜜蠟從地質學上說是同一種東西,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叫蜜蠟,所以真的蜜臘的功能與琥珀一樣,密蠟戴久了因人體溫的關係,琥珀酸減少會慢慢變成透明的琥珀。地質年代一般在四、五千萬年之上。在中國傳統中,蜜蠟要更珍貴一些,這和中國含蓄、內蘊的美學觀念有關。
傳說西藏多蜜蠟,但西藏實際不產蜜蠟,原先只產在緬甸、印度、朝鮮等地。清定國教為密宗,皇帝從國外進口許多蜜蠟、珊瑚以供養西藏的喇嘛,所以,在西藏有這些東西流傳。不過,旅遊時千萬不要從西藏買這些寶貝,大多是假的,真品價格炒得很高,或根本就不肯出手。因高僧喇嘛代代相傳,是聖物,開過光,功效遠在一般蜜蠟製品之上。商店裡或古玩店的真品蜜臘一般按克賣,和黃金價格差不多,但品質不同,價格也很懸殊。
蜜臘的顏色如密,質感絲潤,故名蜜臘,蜜臘與琥珀同為一宗,都是樹脂埋在地底深層,經數千萬年逐漸石化而成,都是大自然所贈與人類的神奇寶物,而蜜臘所演化的時間要大大久與琥珀,所謂千年琥珀萬年蜜臘,古時候的達官貴人們說蜜臘為異寶,命能工巧匠製成首飾與吉祥物,隨身佩帶把玩,珍而藏之。
一、波羅的海:是現在的主要來源。其特點是軟、脆,容易鬆散,不好加工。所以,都經過烘烤。烘烤是國際珠寶界認可的,把原石在烤箱裡燒烤一個星期,等提亮了顏色、增加了硬度再雕刻、打磨。蜜臘其實是自己佩帶的時間長了顏色會慢慢變深。
二、伊朗:伊朗的密蠟最好,但因他們封閉,我們不了解那裡情況。多數伊朗密蠟都是集散在土耳其,然後販賣到香港,才轉到內地。在伊朗,價格很便宜,一般是人民幣5元左右一粒(1.5cm直徑),到中國賣到人民幣150-300/粒。而且這類都不是普通棕色或黃色的,是顏色豔麗奪目的「貴族密蠟」,分水蠟、絲蠟、雪山蠟、晶蠟等。其中較貴的品種是雪山種。有黃、紅、粉紅、藍、綠、咖啡、櫻桃紅等,多姿多彩,非常眩目。當然,造假也多。
三、阿富汗:以黃色水蠟為主。一般可以買到老的,顏色很醇厚,漂亮至極。
琥珀現在主產地是俄羅斯加裡寧格勒州一帶,據說全世界大多數原料(90%)產自那裡,還能開採一百年。總體看俄羅斯的加工不太好,加工,打磨,鑲工都比較粗糙,波蘭的工藝和立陶宛各有千秋,只是風格不同。製作水平最好的是拉脫維亞。最近兩年琥珀的原料價格據稱漲了近一倍,成品價格也差不多漲了30 -50%。國內不太認琥珀,店裡賣的東西低檔的多,高檔店裡確實有好東西,但價格高的太離譜。
【特點及功能】:蜜臘就是琥珀,只是他型成顏色與呈半透明的琥珀不同,因含琥珀酸較高所以不透明,所以商人們就叫它蜜臘,所以真的蜜臘的功能與琥珀一樣,密蠟戴久了因人體溫的關係,琥珀酸減少會慢慢變成透明的琥珀古代善男信女都說西藏蜜臘念珠因長時間在佛前受經,蘊藏著一種4神奇力量;另一說蜜臘的磁場很強,因此隨身佩帶可避邪護身、安神、定驚、保平安,並有去風溼,聚財之功效。蜜蠟在藏傳佛教較為受重視,用來做念珠和護身符,有強大的闢邪趨吉功效,黃色蜜蠟還可以催財旺財,同時也是珍貴的藥材,主治筋骨疾病、安神、定驚、治療咽喉痛和陽痿等。
歲月的結晶:
琥珀形成於6000萬年前,是史前松柏科植物的樹脂,經地質作用淹埋,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樹脂失去揮發成份並聚合,固化形成琥珀,琥珀是碳氫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樹脂,為油脂光澤,由透明至半透明,硬度2-3比重1.05-1.10無解理.琥珀為有機寶石,加熱至150攝拾度即軟化300攝拾度以上即熔融。散發出松香的氣味。
琥珀分為海珀和礦珀,海珀以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出產的琥珀最著名(如波蘭,俄羅斯.立陶宛等)海珀透明度高.質地晶瑩.晶質極佳.礦珀主要分布於緬甸有中國撫順.常產於煤層中,與煤精伴生.撫順的琥珀年代久遠,晶質堅韌.尤其如瑿珀. 花珀更是珍罕的品種,另外,多米尼加,中國河南南慢也有少量各具特色的琥珀出產。
瞬間的永恆
琥珀的品種及劃分:
琥珀品種顏色變化繁多,而不同色系的琥珀又有不同的代表意義,如"金珀聚財,血珀闢邪.瑿珀.蜜臘是藥珀等等"琥珀的顏色深沉典雅.古樸含蓄.故在西方又有"低調貴族"美譽。
從傳統習慣上來講:透明的稱為琥珀,不透明的琥珀稱為蜜臘.如依據專業角度來講的話,黃色系的稱為金珀;紅色系的稱作血珀;藍色系的稱為藍珀;綠色系係為綠珀;而正常光線下是黑色,在強光照射下透出紅色的是瑿珀.古籍中載瑿珀為"眾珀之長,琥珀之聖".還有內含昆蟲.樹葉等受地熱影響變為紅橙色的老蜜臘以及半透明的琥珀利潤留成為金絞蜜;還有就是很少見的牙白.孩兒臉等等。
天使的眼淚
佛教聖物-琥珀
早在中國古代,皇室貴婦就視琥珀為吉祥如意之物,新生兒佩戴可避難消災.一生平安,新人戴上它可永保青春,夫妻和睦幸福.作為佛教七寶之一的琥珀,更為佛教信徒視為吉祥之物,除安神定性外更可闢邪保身.常年佩戴可鎮靜養神,安神定性,古籍如<<本草綱目>>中指武藝可安五臟.定魂魄.消除血,療蠱毒.止血生肌,可安胎養性.
北方之金--琥珀
在古代歐洲,人們稱為"北方之金"的琥珀多為貴族階層擁有.是歐洲寶石文化的代表.琥珀是11月份的生辰石.凡屬獅子座巨蟹座.雙魚座及天蠍座的人都適合佩戴,因為這些星座是和琥珀相關連的。
藥理傳說--琥珀
早在古羅馬時期,琥珀就被當作藥材來治療各種疾病.琥珀研成碎末後中醫稱作"黃金土"可定驚安神,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琥珀能治療或減輕許多疾病和痛夢:如頭痛和喉痛,宜在頸上戴上琥珀項鍊;手腕關節痛楚,可戴上琥珀手鍊.若覺得身體疲勞,勞駕則需要戴上較大的琥珀。
琥珀的真假:
一.比重測試:琥珀密度在1.05-1.10之間.所以在1:4的鹽水裡,真品上浮,贗品會下沉。
二:針燒測試:把針加熱致紅,燙在琥珀的表皮,會有松香中學教師,色黑,塑料品會局部溶化而粘住針頭。
三:乙醚測試,可利用指甲油的去光水油試其表面,琥珀不會有任何反應,而柯巴樹脂會腐蝕。
四:聲音測試:無鑲嵌的琥珀珠子放在手中輕輕揉動,會發出很柔和略帶沉悶的聲響.如果塑料或樹脂的聲音則比較清脆。
琥珀之最:
一.琥珀是世界上唯一將生物保存其中,歷經千萬年依然完好的寶石。
二.已知寶石種類中最輕盈的寶石。
三.最古老的寶石,(琥珀是已知不分國家.不分文化.不分地區.已流行有7000年之久的寶石)。
四.色彩最豐富卻又最中性的寶石.(琥珀是不分年齡,不分性別都能佩戴的一種寶石)
五.琥珀是任何一種宗教都信仰的寶石.(如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1 切勿把蜜臘擺放於高溫或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過分乾燥易生裂紋,尤其不能見明火。
2 蜜臘是有機寶石,因此必須避免與鹼性物質,汽油、煤油和含酒精的化妝品、指甲油、香水等有機溶液接觸,以防止琥珀表層受破壞,令其失去光澤,切勿使用化學成分清潔劑清洗,遠離強酸強鹼.
3 蜜臘硬度不高,因此需小心存放,切勿摔碰,避免被利器或硬物之類刮傷.
4 蜜臘首飾應用密封首飾盒或密封袋單獨包裝,不要與其它首飾放在一起,避免長期暴露於潮溼空氣或強烈光線下,防止銀的氧化和琥珀失去光澤.
5 蜜臘與珍珠、珊瑚同屬有機類寶石,揮發性、腐蝕性的物質對其不利,佩戴後可用溼布輕輕檫試,對於粘灰的琥珀,應以溫水清洗,再用軟布吸乾水漬,最後以少量純淨橄欖油或BB油輕試表面,即可恢復光澤;一般的珠寶清潔液不適用於蜜臘。
想得到最權威的琥珀蜜蠟知識?
可以去收藏大參考微店訂購以下圖書
亂世黃金,盛世收藏。
專業的團隊,資深的專家,帶您輕鬆入門沉香、翡翠、玉器、寶石、黃花梨等收藏界熱門領域。
悅讀名品——全國暢銷收藏類圖書第一名。收藏者的大參考,投資者的好指南!
京東悅讀名品專題,請複製到瀏覽器查看
http://sale.jd.com/act/28MVlBj7izLR4OJb.html
噹噹悅讀名品專題,請複製到瀏覽器查看
http://book.dangdang.com/20131127_lroj
↓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悅讀名品的所有收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