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關注,你想要的寵物都在這裡
牛蛇是一種大型遊蛇,飼養需要一定空間,成體後可達2米5+的巨大體型。成體牛蛇餵起來還是比較方便,正常情況下我半個月(兩周)餵食一隻250克左右的大白即可。大部分牛蛇還是比較溫順的,小部分個體還是會有松林蛇屬標誌性的噴氣和抖尾,只要經過幾周上手多玩,習慣與人接觸便會很快乖起來,還是比較容易接受教育的品種。
以下是牛蛇吧吧主【眼神】教你玩轉玩具蛇界的大物——牛蛇。PS:以下的「我」=「眼神」。
其實牛蛇的飼養很簡單,只需要一個乾淨的環境 + 一個水盆足以,牛蛇對溫度,溼度,墊材都不會有特別的要求,按照正常玩具蛇飼養就好 。
大多數品種玩具蛇使用躲避後,都會出現一定的"領地意識"導致蛇會變兇,只有個別拒食個體,可以給予躲避靜養,穩定吃食後,即可撤去。
純屬個人愛好,如果有糞便殘留在造景物上,及時清理便便即可。
牛蛇的吞咽能力和腸胃在玩具蛇裡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一隻健康的牛蛇就是一隻移動垃圾桶,只要你敢餵它就敢吃。
剛到家的牛蛇寶寶推薦儘量餵小一點的乳鼠,穩定吃食一個月以後就可以換成稍微大一些的了。
一周一喂,一頓一隻即可,太肥的蛇對它自身的健康和以後的繁殖都不是好事情。
最後還有一點是我覺得牛蛇非常棒的原因就是牛蛇從苗子開始到成體基本上一周只會排洩一次,它的新陳代謝相比其他遊蛇會慢一些,打理起來就會很方便,一周鏟一次屎就可以,不會從吃完就開始拉個不停。
一些朋友剛接觸牛蛇遇到一些脾氣不好的個體都會被嚇到,這也是我一直不推薦新手飼養牛蛇的原因,松林蛇屬特有的噴氣和抖尾會使一些剛剛入坑的朋友感到害怕,但這其實這也是松林蛇屬的魅力之一。之前很多朋友看過我空間發的一些小視頻,總會好奇問我為什麼我飼養的牛蛇都會很乖?這裡就把我屢試不爽的辦法告訴大家。
1.首先需要一個皮製的手套,不要用線手套,因為會鉤蛇牙,之後只需用手把它輕輕抓起來,像圖中這樣的方法是錯誤的這樣抓蛇,只會讓蛇更加緊張,更加抗拒。
2,你對它溫柔一些,它就會對你更溫柔,抓起之後帶著手套和它熟悉大概十分鐘左右,等它習慣以後就不會再怎麼掙扎,最後一步就可以摘掉手套再繼續和它親密接觸十分鐘。(如此重複進行兩周以上,基本都會乖如小貓)
PS:此方法需在蛇餵食兩天後進行,剛餵完的蛇儘量不要上手把玩,會造成蛇緊張吐食。其實我一直認為越兇的蛇膽子越小。比起你害怕它來說,其實它更害怕你,只要你溫柔的多接觸,讓它習慣你的存在,它便不會感到你是一個威脅,自然而然就變乖了。
這裡推薦一個養玩具蛇必備神器。
就是一把稱手的伸縮小蛇鉤,這也是我已經好多年沒有被任何玩具蛇咬過的原因之一。
其實被一般玩具蛇咬一下並不是很疼,只是不喜歡被任何蛇咬。最容易被蛇咬的情況就是伸手抓蛇的一瞬間,再乖的蛇從正面直接伸手抓都會有機率被咬,所以一把蛇鉤和一個良好的習慣是必要的。
每次抓蛇前只需要輕輕鉤一下它的身體或者動一下它的腦袋,讓它知道是你來了,並不是什麼威脅,它自然就不會感到緊張了。
一、首先需要一對健康的三歲種蛇,牛蛇與其他玩具蛇繁殖並沒有什麼區別,基本在每年10月底開始進行冬化,冬化時間為三個月,溫度逐漸降溫至10度左右,冬化結束後,你的種蛇會非常飢餓,切忌要從小老鼠開始餵起,之後逐漸增大讓它的腸胃有一定的適應時間,最後等待蛻皮。(成體的牛蛇平時餵養基本兩周也就是半個月餵食一隻大白鼠即可)冬化結束首次蛻皮後,就可以將公蛇母蛇放在一起嘗試交配。
這裡有兩個小竅門:
1可以將他們蛻下來的舊皮留在交配用的飼養盒中,舊皮的氣味有一定刺激發情的作用。
2如果公蛇極力想要交配而母蛇卻不願意,可以將母蛇拉出來玩一會,玩到母蛇累了再進行交配,這樣母蛇的反抗會小一些。
二、成功交配2-3次後母蛇的肚子會明顯變大變粗說明已經排卵,此時也需要餵食較小的老鼠。
三、接著等待母蛇蛻皮,蛻皮後就可以幫她準備產房了,一個放滿水苔的盒子,基本在蛻皮後7-14天左右母蛇就會產蛋,取出放在蛭石上孵化即可,溫度28度,60天左右就可以迎接蛇寶寶誕生了。
愛寵得病是最另人感到頭疼的事情,每年很多剛入坑的新手朋友各種給蛇治病的方法也是花樣百出,我曾見過有直接給玉米蛇苗子灌慶大的……其實這些剛入坑的朋友看到自己寶貝生病心急亂求醫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所謂的老手也都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最讓人討厭的是一些亂給別人開藥方的一些"老中醫",隨便一張圖就馬上就可以判定疾病,之後不知道從哪道聽途說來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治療辦法告訴別人,這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
很多朋友的蛇最後都是被自己折騰死的,我雖沒那麼多治療疾病的經驗,但以我個人經歷來說,一些常見小病,像輕微的腸炎,感冒其實只需要加溫靜養餵食小一號的老鼠即可自然恢復。早期的口腔炎也只需要生理鹽水輔助衝洗消毒殺菌。
有時候你越折騰反而蛇死的越快,其實爬行動物自身的恢復能力是很強的,很多時候僅僅需要的是加溫,靜養。像抗生素這種東西,不到萬不得已我儘量不會用,國內沒有治療爬行動物的專業醫院,抗生素治療在種類和計量上的掌握非常難,抗生素是需要通過腎臟排洩的,很多時候蛇的死都是服用抗生素過量,導致腎臟負擔太大,最後腎衰竭而死。
治療疾病最好的辦法就是儘量避免它得病。像蛇類這種,一周只需餵食一頓,打掃一次,平時只要提供穩定的溫度以及乾淨的水源。這樣的寵物飼養起來比起貓狗來說不知道輕鬆多少倍。看到一些朋友在網上曬自己的飼養環境髒亂差到極致真的讓我很是無語,真心不推薦這類朋友飼養任何寵物,先把自己養好再說吧。
1.購買爬寵忌諱跟風,衝動消費,可能你只是一時興起,在購買任何品種爬寵之前還是應該多考慮下自己內心是否真的喜歡這個品種,是否真的有能力並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它。就像最近很火的一段話:可能它只是你所飼養的寵物之一可你是它的全世界。購買意味著責任...
2.儘量不要購買野生蛇類,野生蛇類的適應能力比起CB個體來說差很多很多,飼養難度大,本身也會攜帶一些寄生蟲。現在隨著玩具蛇不斷的普及一些基礎玩具蛇品種的價格已經非常非常便宜了,真的沒有必要再去購買野生捕獲的蛇類。我國的蛇類棲息地和種群數量已經很少了。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牛蛇基本每窩10枚左右,蛋的個體都非常大,基本是常見玉米蛋的三倍大小,出生的苗子體型也會很大,抵抗力和生存能力都會比一般小型玩具蛇強很多。
牛蛇做為松林蛇屬(Pituophis):裡面體型最大的成員,與其他18位兄弟組成松林蛇19羅漢,它們是分別是:
1.Sonoran Gopher 索諾蘭哥夫蛇
2.San Diego Gophers 聖地牙哥哥夫蛇
3.Pacific Gopher 太平洋哥夫蛇
4.Coronado Island Gopher 科羅拉多島哥夫蛇
5.Great Basin Gopher 大盆地哥夫蛇
6.San Martin Gopher 聖馬丁哥夫蛇
7.Channel Islands Gopher 海峽群島哥夫蛇
8.Mexican Pine 墨西哥松林蛇
9.Bull 牛蛇
10.Northern Mexican Pine 北部墨西哥松林蛇
11.Cedros Island Gopher 塞德羅斯島哥夫蛇
12.Cincuate Bull Cincuate牛蛇
13.Guatamalan Bull 瓜地馬拉牛蛇
14.Black Pine 黑松林蛇
15.Northern Pine 北部松林蛇
16.Louisiana Pine 路易斯安那松林蛇
17.Florida/Southern Pine 佛羅裡達/南部松林蛇
18.Mid-Baja California Gopher 加利福尼亞中部哥夫蛇
19.Cape Gopher 海角哥夫蛇
白化(albino)
缺黑(hypo)這裡要說明一下,牛蛇的缺黑有兩種,Stillwater和Trumbower。
Stillwater hypo
Trumbower hypo
白邊(whiteside)
缺黃(Axanthic)
牛蛇的缺黃也有兩種,Omaha和Miami,在網上查了許多關於這兩種AX的資料,但是還是分不清楚,所以這裡就不區分了。
無紋(patternless)
紅(Red)
之後就是一些複合基因了,大家慢慢看。
象牙(Hypo whiteside)
白化無紋(Albino patternless)
白化白邊(Albino whiteside)
幽靈,缺黑缺黃(Hypo Axanthic)
白化紅(Albino Red)
白化缺黑(Albino hypo)
紅缺黑(Red hypo)
缺黃白邊(Axanthic Whitesided)
缺黃無紋(Axanthic Patternless)
紅無紋(Red Patternless)
紅缺黃無紋(Red Axanthic Patternless)
缺黃白邊無紋(Axanthic Whitesided Patternless)
白化白邊無紋(Albino Whitesided Patternless)
缺黑白邊無紋(Hypo Whitesided Patternless)Stillwater和Trumbower
缺黑白化白邊(Hypo Albino Whitesided)
幽靈白邊無紋(Hypo Axanthic Whitesided Patternless)
白化缺黃白邊無紋(Albino Axanthic Whitesided Patternless)
大部分常見的品系都在這裡了,希望更多人認識這種美麗的蛇類。
【眼神】,牛蛇吧吧主,對於蛇類的熱愛,可以說是從孩童時期便開始的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回頭看看入坑也已經有十幾年了,喜歡的體型的緬那樣的,可惜無奈大天朝的種種限制只能安定地養著玩具。隨著接觸的玩具蛇品種越來越多,發現已經逐漸被牛蛇這種美麗的大型玩具蛇所吸引。
對牛蛇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關注百度貼吧——「牛蛇吧」。
百度一下,你就造~
☆ 繼續閱讀(點擊題目)
★ 這貨為什麼會養蟒蛇?
★ 讀懂這些我再也不怕狗了
★ 養兩隻泰迪是什麼體驗?
公眾號只是平臺,朋友圈才是真愛
想加微信群和寵物達人暢談的
點→掃碼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