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開始學習修圖調色時,我總喜歡把飽和度調高一點,覺得圖片色彩鮮豔一點才好看。
可是後面看到很多調色教程,都會適當調低飽和度,比如日系小清新、莫蘭迪、糖果色等。
起初不是很明白為什麼要這樣調色,不過低飽和度的風格看著確實很舒服。
我想,這大概就是一種感覺吧。就如同我們吃多了重口味的湘菜和川菜,就會想著吃一些清淡點的粵菜,又如同我們聽多了重金屬的搖滾樂,反而會覺得舒緩的民謠更另人舒適。
當我們看多了高飽和度的照片時,也會覺得低飽和度看著更舒適,更有質感。
那麼,我們在後期修圖時,飽和度到底該怎麼調呢?
主要得根據不同的拍攝主體及我們想表達的主題作選擇。
比如拍攝食物時,飽和度高一點,會讓食物看起來更新鮮。但拍攝小清新的人物照時,如果飽和度太高,人物皮膚就會發黃。
到底是高飽和度好,還是低飽和度好,需要看具體情況。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在調高飽和度時,千萬不能調得太過,不能讓顏色溢出,不然真的會「辣眼睛」。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以上內容如有幫助,歡迎點讚、留言,轉發,是對木葉最大的鼓勵。想了解更多手機攝影技巧,手機修圖後期,馬上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