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大火,大家對於TWS耳機的要求也逐漸變高,想想前幾年的單耳藍牙耳機,如今看來多了幾份戲劇性。那麼當下如果購買一款入門級的TWS有哪些必備條件呢?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獵聲 Haylou GT5的相關體驗,更多的是關於產品的細節體驗與產品定位,當然,音質的體驗與操作交互都會提到,如果你剛好想入手TWS藍牙耳機,那麼就接著往下看吧!
開箱&ID設計
如果看過往期的Haylou耳機評測的朋友,一定還記得藍白搭配的冷色調風格,而這次haylou GT5依舊如此,相比於前幾款 T16/ T19,這次GT5的外包裝相比更加mini,一方面是產品定位不同,導致GT5的電池倉規格變小,另一方面則是更加環保(配送耳套變少)。
簡約但不簡單的包裝盒,正面是1:1產品圖,背面則是GT5的硬體信息,側面是產品的亮點信息,比如入耳監測,低延遲遊戲模式、無線充電等。
抽拉式的取出風格得到繼承,與以往的耳機本體放在外面不同,這次全部都放在電池倉內,這也是為何包裝會更精緻緊湊的原因。
就GT5產品本身來說,個人認為最值得點讚的是它的電池倉不沾染指紋,了解手機的朋友應該知道手機背面有了AG工藝之後,就不會沾染指紋,而對於這樣一款定位百元級別的產品,更多的是通過材料與工藝的結合實現。
將耳機本體拿到手裡,最直接的感覺是輕,親膚的材質使其與耳朵更好地貼合,長時間佩戴並無脹痛感。配色方面,耳機本體與電池倉得到視覺上的統一,純黑色的韻味使其科技感更足。
音質體驗
在TWS耳機盛行兩年之後,這個市場開始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耳機廠商們更多的要注意產品的內在品質與相比於競品的亮點。音質體驗是對一款耳機最基本的評測方向,而獵聲作為行業中的老手,自然有其打磨的功力。
從實際上手的《渡口》來看,立體聲變現突出,細節呈現地較為細膩,不足的是高音出的人聲不夠渾厚,整體的層次感表現還是值得點讚的。此外,又用單曲循環的《攀登》來試聽了,整個音域的呈現比較廣,即三頻表現較為均衡,沒有特別突出的,但單拉出來並無短板。
電音方面,也測試了諸如A神的《Waiting For Love 》、教主的《Darkside》以及節奏感更強的《Sky high》等,最大的感受是立體聲非常舒服,層次感毫不拖沓,高音部分的展現也能得到不錯的釋放,不會有種強飄飄的感覺。
前面提到,如今的產品如果只是把最基本的音質做好,可能還不足以說服消費者為你買單,畢竟更多的消費者認為「萬元以下聽個響,何況你還只是百元級別的」,因此,Haylou GT5還有一個亮點是「低延遲遊戲模式」,官方宣稱65ms的低延遲,那麼實際體驗如何呢?
由於大多數手機廠商在旗艦機上都取消了3.5mm耳機孔,這一點對遊戲黨非常不友好,如果有TWS耳機,那就意味著延遲高會導致聽聲辨位拉胯,最終影響遊戲體驗。
鑑於本人是非手遊專業戶,故筆者用「暫停 播放」視頻來檢測它的延遲,即通過手機來播放一個視頻,在按下暫停鍵後看視頻中host的嘴型以及聲音傳播到耳朵的時間差,Haylou GT5給我的感覺是幾乎是同步的。當然,嚴謹起見,筆者讓朋友進行了測試,他對這款耳機的延遲表示,幾乎感覺不到延遲。
續航、充電與操作交互
在5G普及的時代,大家對於續航的感知更加明顯,而對於一款TWS耳機來說,滿足日常的通勤、影音體驗就及格了。以筆者使用GT5的使用體驗,大概可以使用4小時,無論是單次追劇還是玩遊戲都能滿足大家的需求,而580mAh的電池倉基本可滿足3-4次的供給。
Type-C的充電接口成為行業標配,比較驚喜的是GT5支持無線充電,充電功率為5V/0.5A,線充大約2小時充滿,單次可使用4小時,配合充電盒總續航能達到24小時,全天使用沒有電慮。
在操作交互上,Haylou GT5配備了高精度紅外光,可以精準感應耳內佩戴狀態,取下自動暫停,戴上繼續播放,因而體驗上會更加自然。切歌方面,剛上手可能還需要適應一下它的操作邏輯,但總體的操作思路與之前無異。
總結:如果把預算放到百元出頭,那麼這款TWS要有什麼堆料呢?音質不錯、續航主流、延遲領先以及入耳監測這種實用性功能,haylou GT5綜合實力越級堆料,在如今TWS耳機仍是一片紅海之際,性價比的GT5應該會成為更多人入門級TWS耳機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