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飾展訊|「年·鑑 2020」上大美院首飾工作室師生展

2021-02-14 7UpJewelab七作飾驗室

郭新

《永無殤 Hope Never Fail》

13 x 7cm

       郭新,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那大學藝術學院,文學碩士以及藝術碩士雙碩士學位,主修專業為珠寶設計及金屬藝術品設計及製作,副修專業為陶藝。2000年回國任教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並創建首飾藝術專業及金工工作室 。現為上海美術學院實驗中心主任、首飾金工工作室主任。

郭新作為主要編寫專家之一,制定了國家首飾設計師職業資格標準並主編了相應配套的三本教程,獲國家級教材獎;主編了《珠寶首飾設計》一書,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她多次作為評委參加全國性首飾設計大賽評審工作,作品亦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獎。曾參與的主要展覽包括「中國當代首飾邀請展(澳大利亞), 「它山--中國當代藝術首飾展」( 英國國家設計與手工藝中心)、法國當代首飾巡展(巴黎),十一屆全國美展等。

朱瑩雯

《一點光》系列

純銀 925銀 鍍18K金

41(帶鏈)x 4.9 x 1.3cm,2020年

       朱瑩雯,本科畢業於江南大學公共藝術專業,後獲得上海大學首飾設計專業藝術碩士學位。2016年至今任職於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作品曾參與中國當代金屬藝術展、首飾藝術博覽會、中國當代手工藝展、中國國際大學生設計雙年展、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上海藝術設計展,並獲「未來設計師獎」、上海美院首飾工作室「年鑑」展、深圳文博會「無·住」珠寶非遺作品展等。在創作上希望通過自己的雙眼,將生活中單純、美好的事物,用首飾的形式記錄下來,以此來表達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

成鄉

《21克》

      成鄉,2002-2005 年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玻璃工作室研究生,2005-2011年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任首飾工作室教師,2011年至今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

李桑

《路》項鍊

純銀花絲工藝

40cm x 5.4cm x 4cm ,2019

       李桑,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時尚設計學院珠寶與飾品專業教師,研究生畢業後在個人專業方面主要研究傳統工藝的現代化設計,集中於花絲工藝領域。作品先後參加了「首屆全國工藝美術大展」,「北京國際首飾藝術雙年展」,「1+1:十一對青年藝術家的故事」,「1895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系列大展優秀作品展」等等五十多個展覽。

谷明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鈞瓷 銀 金絲海柳 珍珠 石榴石

16cm x10cm x 1cm,2020

       谷明,獨立首飾藝術家,七作飾驗室創始人,2011年本科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對於不同手工藝技法和材料進行探索,並綜合運用在首飾創作中。2012年藝術碩士畢業於伯明罕城市大學珠寶學院首飾設計、銀器及相關產品專業。專注於以液體材料,材質固液態為研究方向的當代首飾創作。於2015年創立七作飾驗室,致力於當代首飾藝術教育與個人藝術創作,並任聘於多所專業院校及首飾機構從事首飾藝術教育工作。

朱星

《密碼》

純銀 紅棉線

5cm x 1.5cm x 1.5cm,2020

       朱星,獨立創作者,美術學碩士。2016年 G20峰會20國元首夫人國花胸針設計團隊成員,受教於王春剛、郭新老師,研究藝術創作。拜師姚士榮、王華藻先生,學習金工技藝。2018年作品《生之喜悅》入選中國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冰與火的集淬—現代金工與玻璃藝術展暨學術研討會》

張雯迪

《Spirit of the Sea · Part. II》 

       張雯迪,2007 年畢業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設計藝術學碩士。現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工藝美術系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中國雕塑學會會員,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會員,上海首飾家協會會員。 近幾年來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重大的藝術展覽中榮獲大獎。主要代表作《謐》系列,入選澳大利亞 2015 Sculpture by the sea,獲最高獎人民獎(澳大利亞),同時被澳大利亞Willinga Park和多家藝術機構收藏。雕塑作品《玩偶》, 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獲獎提名獎,同時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17年該作品入選首屆全國雕塑藝術大展。

郭曉楓

《蛻變》

羊毛 琺瑯 超清黏土 聚乙烯 樹脂

項鍊 312 x 375 x 65mm 戒指 34 X 17 x 46mm

       郭曉楓,當代珠寶設計師,本科畢業於江南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碩士畢業於英國伯明罕珠寶學院。曾任totwoo智能珠寶產品經理,4歲習畫,從事藝術設計多年,作品數次參選國內外頂級藝術展並獲獎並被收藏。民族文化的根基與國外留學的經歷使她碰撞出新的火花,其風格大膽,造型多變,通過對新觀念大膽的詮釋,對藝術的設計與創新有了新的思考。

袁文娟

《生命的印記》

 鋁著色 樹脂 925銀

 110×91×30mm 2020年

        袁文娟,2009年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首飾設計專業,獲碩士學位。2010年任教於浙江傳媒學院,現為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首飾設計和理論研究。2017年9月-2018年3月訪學於英國考文垂大學時尚設計專業。在國內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篇。對她而言,首飾的創作過程是一個無言語的心靈交流過程,是藉助於材料和工藝技法來表達自己真實的、虔誠的內心世界的過程。所以,首飾作品中的每個細節,都流露出了真實的情感,正因為這種情感,作品才能打動人,甚或是感染人。

曹畢飛

《愛的絲帶》

疫情日記 系列

回收參賽證 純銀 不鏽鋼

 30×80×95mm 2020年

       曹畢飛,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自2012年客座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最近全英文專著《Chinese Contemporary Jewelry Design》於美國權威手工藝出版社Schiffer Publishing出版。

孫一平

《翎》

金屬線 玻璃瓶子 銀 琉璃珠 異形珍珠 咖啡豆

17 x 14mm,2020年

      孫一平,獨立設計師品牌《那山.製造》創始人,並建立個人工作室。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人物造型及上海大學首飾金工研修。常感受到自然界的吸引,同時也喜歡用有趣的材料結合,排列。熱愛以鉤織的手法作為藝術語言因其包容性強,似乎和任何材料都可以出現驚奇的效果,喜歡在這樣的關係中探索。

陳丹瑩

《紀念居——牆》 #2

家鄉土 貝殼 tpu塑膠 石膏 環保漆 925銀 鋼絲線

 53×13×0.5mm 2019年

       陳丹瑩,浙江傳媒學院本科,上海美術學院碩士,目前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

陳福玲

《不破不立》

925銀

 40×40×9mm 2020年

       陳福玲,上海信息技術學校珠寶專業骨幹教師,本科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研究生畢業於東華大學。2018年起承擔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上海訓練基地選手的訓練,擔任教練組長。個人作品主要表達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胡振宏

《裹得緊緊的》

木屑 紙

 2020年

       胡振宏,2020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工藝美術系金工專業,現就讀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首飾金工專業。

胡世法

《蘭亭》

鋁 金 銀

195mm(直徑) 2019-2020年

       胡世法,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師(講師),上海美術學院設計學(當代首飾)博士在讀。2013年上海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學(首飾與金工)碩士畢業。新飾界首飾公眾平臺創辦人,搜華珠寶首飾有限公司設計總監,上海設計之都領軍人才第一期成員。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重要展覽展出並獲獎。

顏如玉

《桂花—小日子》

925銀 銀黏土

3x3x8cm,10x10x4.5cm, 4x5x10cm

       顏如玉,2014年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現為首飾藝術家,首飾專業專職教師。個人創作的首飾作品多次入選如當代國際金屬藝術作品展、「無界」2015北京國際首飾藝術展和上海美術大展&設計藝術展等國內多個展覽。

王瓊

《X-Y=21gram》

中藥渣 925銀 金箔 彩箔

7 x 4 x 3cm,2020

       王瓊,2003-2007就讀並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獲學士學位,主修陶瓷藝術設計專業;2009-2012就讀並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主修金屬工藝與首飾藝術專業。2012.8-至今擔任上海建橋學院珠寶學院專業教師,2018年出任產品設計(珠寶首飾設計)專業系主任一職。2014年創辦個人工作室「Joan.Ni首飾藝術工作室」,創作作品並推廣當代手工藝與首飾藝術文化。

王瓊曾參與編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首飾設計師》二級教材、三級教材;發表學術論文《首飾藝術中物象的借用及關懷主題的表達》等。曾接受《設計》、《時尚珠寶》、《中國黃金珠寶》等雜誌媒體的專訪。

王瓊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獎,曾參與的主要展覽如:2019年作品入選schmuck國際珠寶首飾大型展覽,作品參與「21克」杭州當代國際首飾與金屬藝術三年展暨歐洲巡迴展,在德國慕尼黑手工藝術中心、波蘭萊格尼察Ring畫廊、比利時蒙斯BeCraft藝術中心、荷蘭CODA博物館等巡迴展出。

蘇藝珂

《404》

造型土 布料 防偷窺膜

8 x 10.5 x 0.8cm ,2020

蘇藝珂,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在讀。

李緒紅

《鎮尺》

 銅 金 琺瑯釉料

 65 × 47 × 57mm,2019年

     李緒紅,1989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金屬工藝專業、 2007年-2009年在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金工與首飾工作室研修。目前任教於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曾參加的主要展覽包括第一屆上海當代工藝美術展(2007),第三屆中國現代手工藝術學院展(2008),首屆當代首飾藝術邀請展(2011)等,以及2019年上大金工首飾工作室「年鑑」展,首屆全國工藝美術大展(2018),中國傳統藝術展(埃及站)(2018)等。 

賈利

《渠道》

輸液管 銀

 5 × 5 × 7cm,2020年

        賈利,2014年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首飾藝術專業獲得學士學位。現碩士就讀於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金工與首飾藝術專業。畢業作品曾被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博物館收藏,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覽並獲獎。

呂中泉

《虛空的邏輯》

純銀 純銅

 35 × 15 × 19cm,2020年

       呂中泉,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金工首飾專業教師,研究生畢業後在個人專業方面主要研究現代金屬藝術器皿的空間表達,作品先後參加了「歷屆中國現代手工藝術學院展 」,「北京國際首飾藝術雙年展」,「三重階——中國當代手工藝提名展」,「《薪技藝》國際青年工藝美術展」等多個國內外專業展覽。

李旭晨

《料得青山應似我》

人參 銀

2020年

       李旭晨,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系,現就讀於上海美術學院首飾與金工專業。

李房偉

《山中見》

銀 鐵

10 x 13.5cm,2020年

       李房偉,2016 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工藝美術專業獲得學士學位。2019 年畢業於上海 大學美術學院,首飾/金工設計專業,獲得碩士學位。2019.6-2020.6 入選上海大學上海 美術學院 「青苗計劃」駐校藝術家現任 HWCD 藝術品設計師 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重要展覽展出並獲獎。

紀海燕

《縈》

        紀海燕,上海美術學院首飾藝術工作室教師,畢業於日本東京學藝大學,研究方向為基於傳統手工藝的創意設計及老字號品牌形象設計。

竇豔

《石中花》

925銀 鏡片

自由尺寸,2020年

       竇豔,2015年畢業於湖南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於2008年在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珠寶金工專業進修。現任教於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珠寶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首飾設計與首飾傳統工藝。

      主要承擔和參與的科研項目:廣東省珠寶首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傳統金珠粒的成型工藝探討》、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類項目——《傳統廣州琺瑯工藝及紋飾在當代首飾設計中的創新應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司——《中國當代首飾藝術設計及藝術語言研究》。完成的科研論文:《烏銅走銀工藝與錯金銀工藝的對比研究》 裝飾 . 2019(08)391、《敘事性藝術首飾的主題類型及解讀模式》(通訊作者)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 . 2019(05)263、《金珠粒工藝在首飾設計中的應用》.寶石和寶石學雜誌 . 2019(01)此外,獲外觀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參與發明專利1項。

吳二強

《鄉戀—古樹》

925銀 黑檀

 100 × 60 × 10mm,2020年

       吳二強,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教師,當代首飾藝術工作室負責人。個人作品強調削弱傳統首飾的財富價值與裝飾意義及形式,擅長從當代藝術的思維角度進行當代首飾藝術創作,將現實主義題材與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相結合,重視關注社會人文生態與自然環境生態,關注歷史文化脈絡與當代思潮變遷,通過當代首飾作品表達個人看法。把「作品表達思想,追求個性獨立」作為個人作品創作標準,創作了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特徵的《紅色記憶》、《紅色浪漫》、《家訓》、《文脈—關於漢字筆畫》、《夜上海》、《天高雲南》、《風骨》、《梅》、《鄉戀》、《殤》、《遠鄉》等系列作品。

李妍

《嫁妝—包袱布》

999銀 925銀

 5 × 3.2 × 3mm,2020年

       李妍,本科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於上海美術學院,目前為上海海事大學藝術設計實驗中心實驗教師。2018第二屆「國青杯」全國高校藝術與設計作品展評教師組一等獎,2016上海藝術設計展作品入選,2014「生活之美」第八屆中國現代手工藝展作品入選,2013首屆國際大學生雙年展作品入選。

寧曉莉

《閒事兒》系列

       寧曉莉,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現長居杭州。2005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陶藝系,同年考上中國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碩士。於2007年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珠寶金工專業進修,現任職杭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設計系珠寶首飾金工工作室 。2018年就讀中國美術學院博士。作品《水之彩》系列陶瓷首飾,獲06年第八屆中國陶瓷藝術創新展金獎及07年首屆陶瓷產品概念設計展覽一等獎。  

許嘉櫻

《隱秘的和諧》戒指1

純銀 925銀 塑料 珍珠

 9 x 5.5 x 3cm,2020年

       許嘉櫻,生於江蘇南通,2007碩士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首飾專業,現為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首飾工作室講師,在職期間曾赴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任訪問學者(2014-15)。

劉曉辰

《一個人的日子》項鍊

漫畫書紙 銀 樹脂 亮片 尼龍線

40 x 10 x 3.5cm,2020年

       劉曉辰,首飾藝術家,CH2次方首飾藝術工作室合伙人,有多年首飾創作及教學經驗。在首飾的創作上力圖通過自己的作品來挖掘生活中細小的點滴,以趣味性的方式將其轉化,用更親近的方式來喚起觀者的反思。

閆雨絲

 《看向我》

銅 銀 環氧樹脂 羊毛氈

8 x 4 x 5cm,2019

閆雨絲,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在讀。

徐冰蕾

《蛻變》

999銀 淡水珍珠 乾花

5 x 5 x 3cm,2020

       徐冰蕾,本科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飾品設計專業,研究生畢業於上海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至今創立一絲首飾工作室,專注於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花絲工藝,設計符合當代時尚審美的創意佩戴首飾,手工製作賦予作品故事性與溫度。

鄭植文

《花環》I

魚鱗 綜合材料

10 x 7 x 3.5cm ,2020

鄭植文,中國美術學院本科,上海美術學院碩士,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實驗教師。

張雪梅

《呼吸》

 樹脂 銀 線

 65 × 47 × 57mm,2019年

張雪梅,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首飾金工工作室碩士在讀。

相關焦點

  • 【最新展訊】紐約| 2020年TEFAF展上的10大珠寶
    10 Spectacular TEFAF Jewels 2020年TEFAF展上的10大珠寶文:Ashley Davis編譯:摩尼珠寶在「歐洲藝術博覽會,The European Fine Art Fair」(TEFAF)裡眾多的古董及當代藝術設計展位裡,僅有少數的珠寶設計師參展。
  • 2015年「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開放報名中
    臺北2015年2月25日電 /美通社/ -- 第二屆「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於2014年結束後即受到展商們廣大迴響,報名反應熱烈,續訂情況遠遠超越去年同期的表現。 由亞洲博聞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和臺灣區珠寶工業同業公會合辦、臺北市金銀珠寶商業同業公會協辦,2015年「臺灣珠寶首飾展覽會」將於11月20-23日一連四天假臺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場地面積預估將比去年擴大25%。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珠寶學院師生榮獲「2019中國(廣東)新銳首飾...
    12月26日,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珠寶學院珠寶首飾設計教研室一行7人應邀參加2020年廣東省時尚首飾及配飾協會年會,「2019中國(廣東)新銳首飾設計師大賽」的頒獎也在本次年會中進行。  在2019中國(廣東)新銳首飾設計師大賽中,學校珠寶學院師生憑藉專業的設計水平榮獲多個獎項。其中,黃才科同學的設計作品《豆娘》獲得配飾類一等獎;吳夢蓮同學的設計作品《遊弋》獲得首飾類二等獎;袁劍清同學的設計作品《蠶繞》獲得首飾類三等獎。戴玲、李園獲「優秀輔導老師」稱號;珠寶學院獲得協會授予的「優秀組織單位」榮譽稱號。珠寶學院學生還有30個作品獲大賽優秀獎、69個作品獲入圍作品獎。
  • [solotus] 招募|「復生2.0」 2020年首飾可持續藝術設計展
    「復生」首飾可持續藝術設計展是國內首個以可持續為主題的首飾展覽,2019年6-9月第一屆「復生」首飾可持續藝術設計展在北京和天津兩地成功舉辦,展覽開幕前我們收到了許多閒置首飾的捐贈,最後展出了由12位首飾藝術家製作的30餘件「復生」藝術作品,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
  • 華廣珠寶學院師生榮獲「2019中國(廣東)新銳首飾設計師大賽」多個...
    12月26日,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珠寶學院珠寶首飾設計教研室一行7人應邀參加2020年廣東省時尚首飾及配飾協會年會,「2019中國(廣東)新銳首飾設計師大賽」的頒獎也在本次年會中進行。在2019中國(廣東)新銳首飾設計師大賽中,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珠寶學院師生憑藉專業的設計水平榮獲多個獎項。
  • 清華美院2020屆線上畢業作品展開幕
    清華新聞網6月15日電 6月12日下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20屆線上畢業作品展正式上線,並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A區多功能廳舉行了開幕式。彭剛對美院2020年畢設背後的故事如數家珍:比如從小就有造車夢想的許夢家同學,親手打造出一臺美輪美奐的車;比如劉佩洋同學,買了電窯,把家變成了工作室;比如朱璞乾同學,在父親的陪同下上山找石頭、找樹根,從冬天到春天,感受到大自然的變化,內心也隨著季節在變化。彭剛表示,對同學們來說,這將是一段非常難得的人生經歷,而這場特殊時期的展覽則是一次寶貴的嘗試。
  • 寧海巧娘工作室|首堂首飾設計公益分享課邀你一起get新技能!(文末...
    古時人們常說「良田千畝 十裡紅妝」在女子眾多的嫁妝中「首飾」是必不可少的「首飾」不僅能體現女子的審美趣味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十裡紅妝婚嫁首飾根據穿戴部位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類:頭飾、耳飾、頸飾和手飾。
  • 首飾工具 | 如何規劃首飾金工工作室
    對於首飾藝術家和設計師而言一個好的金工工作室應該充滿了很多想像:它一定要具備著明亮的光線有條不紊的桌面、整潔的工作檯最好再有一些生機盎然的綠植做點綴...按需劃分的話,一個完備的金工首飾工作室應該具有如下功能區:設計區、個體工作區、初級加工區、鍛敲區、焊接區、清洗區、琺瑯區、寶石琢形區、鑄造區、化學區、拋光區、儲藏區、設備區、展示區等等在正式製作一件首飾作品之前,作品的設計工作可以在這個區域內完成。設計階段包括草圖、正式圖,以及三視圖的繪製。
  • 周大福90周年「一件首飾 一個時代」展,免費開放!
    在過去90年的時間裡,人們對美的標準在不斷發生變化,卻從來沒有停下。今天,小編就帶你探訪周大福90周年「一件首飾 一個時代」品牌館展覽。閃爍流動的金色世界、民初時期的閨房一角、夜幕下的霓虹招牌、無限延伸的的鏡牆、充滿未來科技感的光影雕塑。
  • 唐迪工作室9,10月金工首飾課程
    廣告說只有鑽石才能代表真愛我們說用錢來買的金不夠親手製作來的真心量度手指的鬆緊把代表純潔的白銀製成圈刻上意義的字母閃亮套在指尖不單是物件電話諮詢:13924091264工作室介紹唐迪藝術首飾工作室開設的並不是單純手工課我們在基礎工藝的教學上更重視鼓勵學員創作
  • 首飾 | 2017春季香港珠寶展盤點
    本次珠寶展上款式風格繁多,除了高級珠寶,歐泊,翡翠,珊瑚等,珍珠也是每年展會上必不可少的珠寶。就連歐洲頂級珍珠品牌Yoko London也來參展了。Yoko London始創於1973年,40多年的發展歷程打造出全世界數一數二的珍珠極品。設計師尋遍世界各地,只為尋找最完美的珍珠。這種完美,包括了色澤的完美和形狀的完美。他們選用最稀有的天然有色珍珠,深紫色、粉色和金色,顆顆圓潤亮眼。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欣賞吧!
  • 悅飾心裁——張凡藝術首飾展亮相北京榮寶齋
    策展人嶽潔瓊、藝術家張凡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介紹作品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嶽潔瓊介紹了「悅飾心裁——張凡藝術首飾展」在富藏近現代書畫精品的榮寶齋美術館舉辦具有特殊的意義。展覽採用了「自然主義」的展示方式,將藝術首飾布置在由地衣、剪裁的樹枝自然植物環境中,營造了清新地觀展意境。
  • 「晶彩創意」2017 WORLD JEWELRY FACETS環球時尚首飾匯展席捲上海
    6月27日,施華洛世奇於上海電影廣場海上五號棚舉辦2017 World Jewelry Facets環球時尚首飾匯展。本次展覽的主題為「晶彩創意」(Brilliance Redefined),多款揉合現代感與施華洛世奇元素的2017/18秋冬首飾華麗亮相。
  • 2020年上海首飾腕錶周精彩紛呈
    王強報導 2020年上海首飾腕錶周12月3日開幕,本屆活動主題是"走進上海、炫入世界"。作為中國珠寶腕錶美妝首飾潮流的風向標,上海首飾腕錶周倍受業界關注,同時助力上海「設計之都、時尚之都、品牌之都」建設。
  • 當代首飾珠寶藝術家- Jean Marc WASZACK
    2004年 獲得法國國家珠寶首飾專業等級證書2004年 法國巴黎當代首飾學院 AFEDAP金屬工藝學位,畢業設計獲得評委特別嘉獎,建校歷史專業最高分2020年 《L'envers du corps》當代首飾展法國,巴黎2020年 《We love Earrings》當代首飾展法國,巴黎2019年 北京國際首飾藝術展中國,北京
  • 國內這些小眾首飾品牌,簡直美到犯規
    CHEN YIYUAN 購買渠道:淘寶店鋪「CHEN YIYUAN配飾設計工作室」風格上融合了中式和現代的潮流元素,設計師稱之為「未來感的中式設計」。雖說是設計師品牌,芸所的價格卻出奇地親民,大部分商品價格都在百元上下。許多設計還專門定製了耳夾的款式,無耳洞星人也美美噠啦。
  • 「悅飾心裁—張凡藝術首飾展」在榮寶齋美術館開幕
    近日,「悅飾心裁——張凡藝術首飾展」在榮寶齋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榮寶齋美術館展覽部、中央美術學院絲綢之路藝術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展出張凡近期創作的藝術首飾精品。這批新作選材極其精良,多採用自然界中的瑰寶,使得作品晶瑩輝耀、玲瓏有致。
  • 觀•象—清華美院師生優秀作品展在Zara亞洲旗艦店開幕
    開幕式剪彩現場2020年10月16日上午9:00,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西班牙Inditex集團聯合合作的藝術項目,「觀•象 — 清華大學美院師生優秀作品展」在Zara王府井亞洲旗艦店開幕。開幕式現場嘉賓合影「觀•象 — 清華大學美院師生優秀作品展」,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專門為ZARA王府井亞洲旗艦店定製策劃的。
  • 2020中國美院畢業作品大展
    中國美院畢業作品大展系列(1)油畫系 第一工作室歷史與主題性工作室 研究生張鐵拓 《滬上七君子》210×260cm  布面油畫 《「大」人物一》 110×140cm_布面油畫_2020年張耀文 《小夢想》160×120cm 布面油畫 2020
  • 這3個「珍珠」首飾品牌,戴上翻美百倍!
    珍珠也許也是如此,從古受人愛戴至今,雖然一度被視為老奶奶的飾品,但是那光澤之優雅溫潤,終究是令人難以忽視的,如今在臺灣,也有許多新銳設計師們,透過前衛、現代、知性的各種角度,重新詮釋珍珠首飾的當代風格,更符合現代女性需求,也更多了混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