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4日,48歲的三毛在臺北榮民醫院自縊身亡。消息傳出,令無數喜歡她的人扼腕嘆息。那個特立獨行,傳奇灑脫的三毛真的就永遠離開了嗎?
三毛本名陳懋平,在她很小剛學寫字時,覺得名字中間這個「懋」字筆畫太多,太難寫,就自作主張去掉,把自己名字改成「陳平」。父母是開明人士,見這小孩也太有主見了吧,就隨她去了。
三毛酷愛讀書,小小年紀時就喜歡讀張樂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記》,印象深刻,後來索性自己的筆名就叫三毛。
她初中時就已經讀完家裡和市面能見到的文學書籍,語文成績自然非常好。但數學成績一塌糊塗。但她又很聰明,發現老師考試總是用書後面的習題,然後就把答案背下來。
結果連續有三次數學,三毛都考了滿分。老師不相信,說她是抄別人的,三毛不承認,老師就當場出了一份卷子讓她做,三毛一道題也答不出來,那老師用毛筆在她的臉上畫個大大的0,讓她在別的班級一個一個展覽,被人嘲笑。
三毛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回家後自我封閉,再也不願意去學校了,甚至自殺對抗家長。無奈,父母只好為她辦理休學。那年三毛13歲,讀初中二年級。
她不去學校,但還是喜歡讀自己喜歡的書。她甚至一個人跑去離家不遠的一處墳地看書,只因覺得那裡無人打擾,清淨。
在父母的悉心教導和三位繪畫恩師的暖心授業開導下,年輕的三毛終於打開封閉的內心,走出人生沼澤。
1967年,因深受情傷,三毛離開臺北只身前往西班牙留學。在這裡,她遇到了今生摯愛——荷西。荷西說:ECHO ,你等我六年,四年大學,兩年服兵役後,我就和你結婚。
只不過當時的三毛對這個18歲高中生的話當作胡鬧。怎麼可能,六年,誰也不知道誰會變成什麼樣。她故意警告他:我有男朋友的,你以後不要再來找我了。
六年後的1973年,命運之手再一次將三毛帶到了西班牙。朋友帶她來到一個房間,她看到滿牆都是自己放大的照片,陽光透過百葉窗,照片早已曬成一道一道的斑駁。一個強有力的臂膀從身後抱住了她:ECHO ,你還記得我的六年之約嗎?眼前的英俊帥氣的大鬍子正是當年的高中生荷西。只不過他已褪去青澀成長為一個高大的西班牙男人。
此後的六年,是三毛一生最幸福的時光。他們在沙漠裡安家,條件艱苦到不可思議,但相愛的人在一起,總能把生活過成一首詩。
他們親手布置好被稱為「沙漠最美的家」,那是一座漂亮的白房子。荷西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有這樣的一個房子,娶一個你這樣的女人當太太,然後自己賺錢養家。
這個時期,三毛寫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哭泣的駱駝》《撒哈拉的故事》被眾多讀者追捧,她的寫作才華也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
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實,沒有太多的粉飾,字裡行間展現出生活中的智慧與趣味。她和荷西的生活,撒哈拉沙漠的熱情浪漫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我只記得第一次看三毛作品的酣暢淋漓,讓人慾罷不能,一口氣讀完,就這樣被她吸引,喜歡上她的文字,喜歡上這個風一樣的女子。
也許是上天也嫉妒他們的幸福,1979年9月30日,荷西在一次潛水作業時意外溺亡。三毛抱著愛人冰冷的身體一聲聲大喊著「荷西回來!荷西回來!」直到暈厥。醒來後又繼續喊著,甚至打鎮定劑也不起作用。
最愛的人就這樣陰陽兩隔,三毛的心被掏空了,她一次次祈求在夢裡與荷西相見。這時期的作品,悲傷哀怨,《夢裡花落知多少》讓人對她心疼不已。
1981年後,三毛回臺定居。她才知道她的作品被大陸讀者也這樣的喜愛。她繼續寫書著作,演講,出遊,將工作安排的滿滿的來衝淡對愛人的思念。
她給父母保證會好好活著,但沒有任何預兆的,1991年元旦剛過,她在所住的醫院自縊身亡。其實這樣的結局與她而言,是解脫,是完成。她的一生,燦爛熱烈,恣意灑脫,人生的寬度少有人能及。
她的父親評價說:我女兒常說,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的活過。在這一點上,我雖然心痛她的燃燒,可是同意。毫無疑問,三毛的一生痛快酣暢。
《三毛傳》帶你見識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奇女子,體會她的真誠灑脫,自我和魅力。如今她雖已離開近三十年,但她的作品依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讀者。時光不老,三毛永在。點擊下方連結,了解這個風一樣的女子的愛和悲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