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光日本的口罩,夠中國人「戰疫情」嗎?

2020-12-21 手機鳳凰網

自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定名以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至今已持續近一個月。

在醫療一線,毫不誇張的說,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用品成為疫情「生死線」;對於中國公眾而言,由於市場需求量激增,形成了供不應求、一罩難求的局面。

中國工信部在2月2日向公眾介紹疫情防控醫療物資保障情況時,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口罩產能最大的國家,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萬隻」——然而,產能最大的國家民眾,卻因口罩奇缺而陷入麻煩——中國居民每天最頭疼的問題之一,莫過於「去哪兒能搶到口罩」。

本次疫情恰逢春節假期,口罩生產行業出現了工人房價、人手不足的現象造成了產能下降,但是,「2月3日,口罩的產能已經恢復了60%左右,即已經可以做到每天生產1000萬隻以上的口罩」。鈦媒體獲悉,國內有資質的口罩生產企業已經被政府「徵用」,以確保防疫一線的資源供給。

不過,如果簡單來算一筆帳: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已經出現在了中國全部34個省級行政區域,儘管防控措施嚴密,但依然在廣泛傳播,可以說,接近14億人口,都成為潛在口罩購買者,而每天1000萬的產能要滿足14億人的需求是基本不可能的。

因此,公眾開始通過海淘、廠家直供等方式「曲線」購買口罩,這其中,海購App重新活躍在消費者的手機上,海淘買手們開始替消費者從日、韓代購口罩。

口罩產量巨大的日本,成為了重要代購陣地。企業、民間組織及華人們從海外「人肉背回」口罩支援一線的事跡數不勝數,一度「搶空」了日本零售商超的口罩貨架。

圖註:日本當地商超稱,僅用5分鐘一箱口罩就賣光了

那麼,日本為何更容易購買口罩?日本的口罩供應能力到底怎樣?這個鄰國,可以對中國民眾集體抗擊疫情產生怎樣的作用和影響?鈦媒體駐日本研究團隊還原了日本的衛生用品生產行業,並且算了一筆帳:

日本民眾為何習慣「戴口罩」?

我們都知道,日本人是很喜歡帶口罩的,不管是實際來過日本的人,還是在電視上看到過日本街景的人,都會對日本滿大街的帶著口罩的人印象深刻。至於為什麼日本人這麼喜歡戴口罩?並不是說日本人「不喜歡露臉」的性格原因,而是有一個不可抗拒的原因,即日本的國民疾病——杉樹花粉症。

所謂的花粉症,可以理解為花粉過敏症。大量飄散的花粉落入人們的呼吸道,造成流鼻涕、鼻塞、眼睛難受等現象。在日本,最常見的一種花粉症是「杉樹花粉症」,即杉樹飄落的花粉引起的花粉症。

杉樹花粉症的來源非常有戲劇性。由於日本戰後急需要重建國家,當時木材成的消耗非常嚴重。為了保證日本國內木材的長期供應,同時保護環境,日本農林水產省組織在日本國內進行了非常大面積的杉樹種植。由於杉樹的生長周期短、生命力頑強,再加上日本的氣候也很適合杉樹生長,在短短十幾年時間日本國內就有了數量不菲的杉樹。而在日本經濟高速成長期過後,日本對於木材的需求量銳減,讓非常多的杉樹免於被砍伐,就此留在了原地繼續生長。

問題就出在這裡——「被留下」的杉樹在2月份左右會開始大量散播花粉,這些花粉在高度城市化的日本幾乎不會被土地和樹木所接收,因此會不斷的漂浮在空氣中,被城市的居民不斷地吸進呼吸道。花粉作為過敏源不斷刺激呼吸道,久而久之人就會出現過敏反應。最終,杉樹花粉症被成為日本的國民疾病。

杉樹花粉症有多常見?來看如下兩個表格:

(圖:日本人口數量推移。數據來源:「人口推計」,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整理/鈦媒體)

(圖:日本不同年齡段花粉症患者比例。數據來源:「花粉症患者実態調査(平成28年度)」,東京都福祉保健局。整理/鈦媒體)

以2016年這個時間節點為例:2016年,日本國內共有人口1億2693萬人,其中花粉症患者的比例估算在45%左右。也就是說,在2016年這個時間點,日本國內共存在花粉症患者5700萬左右。而根據圖2的推移可以估算,日本國內花粉症的患病人口比例是在逐漸增加的。

我們假設目前,日本本國內依然存在6000萬左右的花粉症患者。

(圖:日本花粉症患者的花粉症對策選擇。數據來源:「花粉症患者1,000名にきく、症狀と対策に関する調査,2018」,日本マクロミル。整理/鈦媒體)

而花粉症的最佳預防和治療方法,就是戴口罩。

根據日本某第三方調研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選擇口罩作為花粉症對策」的人佔了總調查人數的70%以上。結合圖3的數據,我們可以推測,(按6000千萬花粉症患者規模計算)日本有4000萬以上的花粉症患者對於口罩有著巨大的需求量。

還有一個細節,花粉症要持續2到3個月,在這兩到三個月中,每天一片的口罩是上述4000萬左右的民眾維持正常生活的生活必需品(未來還有可能持續增加)。

根據上述數字,大致可以算出口罩消耗的數量級,以3個月來算,需求量高達36億個口罩!

當然,上文提到的口罩主要以「家用口罩」為主。主要看家庭用口罩的消費規模,主要是基於日本的口罩行業與中國的口罩生產、流通鏈不盡相同。

中國的口罩製造商的主要供貨方是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和海外企業,國內主要流通的口罩以醫用口罩為主;而日本的口罩製造商的主要買單人,是大眾消費渠道,即賣給如此眾多的花粉症患者,主要流通用的口罩是家庭用口罩。

日本的口罩製造商有著非常龐大的用戶層,口罩行業是保持持續增長的一個行業。

(圖:日本口罩市場規模推移。數據來源:「家庭用マスクの市場動向」,『トイレタリーグッヅマーケティング要覧 2018 No.1』,日本富士經濟。整理/鈦媒體)

鈦媒體整理的上圖可以看到,除了在2008-2009年,由於日本遭遇了以此全國性的流感導致口罩消費量產生了異常增長以外,日本的口罩市場在這十幾年來總體上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也和日本花粉症患者比例的變化呈現出了正相關的關係。

穩步上升的市場規模、龐大的市場需求量,也讓日本的口罩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而激烈的市場競爭所帶來的自然就是更加優質的產品。日本廠商生產的口罩大都有「物美價廉」的特點,因為花粉症患者對於口罩的需求量非常龐大,價格低廉且效果良好的口罩更容易受到消費者青睞。

買日本口罩、支援中國的防疫工作,可行嗎?

既然日本的口罩製造行業足夠成熟,如果日本的口罩廠開足馬力,將產能提升到最大,將口罩出口到中國來支援中國眼下的防疫工作,是否可行呢?

很遺憾——你想多了。

首先,日本的口罩工廠的產能並不能匹配「4000多萬用戶層」——他們最大的需求來自於季節性疾病的困擾。

日本的杉樹花粉症多發在2月份開始杉樹傳播花粉的時期,一般情況下為期兩個月(2月開始出現,到5月消失)。換句話說,這三個月之外的家庭用口罩的需求量,其實是很少的。因此,日本的口罩廠的經營模式是「九個月不開張,開張吃一年」,也就是一年的產能只需要能夠匹配在花粉症多發的這三個月的需求量就足夠了。

4000萬個花粉症患者,每天一到兩隻口罩,為期三個月,也就是總計約36億個口罩,基本上就能滿足日本這一年的口罩市場的需求了。

(圖:日本每年生產口罩數量情況。數據來源:「マスクの統計データ」,一般社團法人日本衛生材料工業聯合會。數據整理/鈦媒體)

(圖:日本每年的口罩庫存數量。數據來源:「マスクの統計データ」,一般社團法人日本衛生材料工業聯合會。數據整理/鈦媒體)

上述數據與我們的預測比較接近。2017年度,日本家庭用口罩的總產量約為41億個,而2018年的庫存量相比2017年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我們可以近似的認為「41億個口罩全部都被消耗掉了」,與上文推測的36億這個數字非常接近。

日本的口罩製造商的產能,並非我們假設中的能夠滿足「四千多萬人的需求」,其實是要打很大的折扣的。

而且,更壞的消息是:現在日本市面上的口罩快要被買光了。

(圖:日本便利店中口罩被搶購一空的場景。圖片來源為網絡)

根據日經新聞社2月2號的報導,在日本國內2020年1月16號確診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之後,短短兩周的時間,日本國內就賣掉了10億隻口罩!

根據圖5的數據我們可以得知,這基本上就是日本所有的庫存了。現在日本各個地方的藥妝店、便利店和超市的口罩全部都被買的一乾二淨,即使是店鋪出臺了限購措施,也沒能阻止口罩成為緊俏商品,最後斷貨。此外,日本主要城市的商家表示,口罩廠商如今已經不會再向渠道提供新貨了,下一次的供貨時間也是未知數。

(圖:1月22日到1月29日口罩銷售額的變化。1月22日的銷售額為「100%」,之後的數值以比例呈現。數據來源:日經POS)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下,日本本土已經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本土也對該病毒高度關注起來;

另一個方面,作為超級代工大國,反映迅速的中國人已經買斷了日本口罩工廠大部分的供貨。

日本的口罩生產商Vilene表示,很早之前就有中國方面的人把公司未來五個月的產品全部都給定走了;日本愛麗思(IRIS OHYAMA)方面的人表示,公司在中國的兩個工廠已經縮短了春節的假期,開始投入了生產,1月19日到25日之間的出貨量已經達到了上一周的三倍以上。

鈦媒體駐日編輯拍攝於新宿某便利店

還有無法忽略的一點:日本的花粉症季節要開始了。每年2月到5月之間,是日本花粉症的多發時期,這段時間日本的口罩本身就會被大量消耗——三個事件相遇,無外乎日本的口罩面臨脫銷。

日經新聞社的推測顯示,日本口罩的產能是一個月4億隻,極限產能是一個月6億隻。恰逢花粉症的多發季節,口罩需求開始增長,因此在這三個月之內日本的廠商,已經沒有可能將產能釋放給中國「搶購者」。

如果樂觀預計,花粉症多發期結束之後,中國的疫情能夠得到良好控制,屆時對於口罩的需求量會減少——對於突發需求,日本廠商也會理性選擇、不敢貿然增加生產線。

所以,買光日本口罩,也不夠支援中國的防疫工作,更何況,日本的口罩產能本身距離中國水平還差的很遠。

目前,上海萊士、振德等多家醫療用品企業被徵用。中國擁有世界口罩的絕大部分產能,但是極限生產力每天也只不過是千萬級,也無法滿足14億人口的消耗的。

在產出無法增加的情況下,就只能儘可能地想辦法減少消耗,這也可以解釋除了疫區武漢之外,防控措施都提倡民眾「少出門、封閉式管理」的原因,可以直接減少口罩的消耗和需求量。

因此,最理性的選擇是留在住所,減少口罩的消耗,平安度過這次疫情。鈦媒體將持續報導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最新消息及防控進程,歡迎訂閱鈦媒體專題,查看最新報導。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丨玉琴,編輯丨蔥蔥)

*全國進入新型冠狀病毒緊急防疫應急狀態,大家注意勤洗手多通風少聚會。更多防疫資訊與科普,可以關注鈦媒體直擊專題,下載鈦媒體App,24小時實時更新全球熱點,祝大家度過一個平安順心的春節長假。

相關焦點

  • 疫情中的真實日本
    據日本放送協會最新報導,截至當地時間2月23日,日本共計有838名確診患者,其中「鑽石公主」號郵輪上共確診691例。於是出現了各種傳言,日本政府機構真的癱瘓了嗎?日本民眾是否恐慌?中國人被歧視了嗎?我們深入日本東京一線,看看疫情中的真實日本。日本衛生體系,真的是如此不堪?
  • 武漢疫情,日本送口罩?為啥?
    對頭,日本!有圖有真相~根據鳳凰衛視駐日記者李淼的報導,日本政府派到武漢的第一架包機抵達武漢時,也同時送去了日本政府的救援物資,包括1萬5千個口罩,5萬雙手套,8千個護目鏡,2千個外科口罩,50套防護服。
  • 為防控疫情我們都搶口罩,為何日本人搶衛生紙?10倍價格都買不到
    咱們這麼講,當這次疫情來臨的時候,你說你要去搶點口罩、搶點酒精、搶點消毒液,這個我能理解。因為口罩它不是我們以往的生活必需品,我們國家原來口罩的產能每天2000萬!這已經足夠了,畢竟沒有那麼多人天天要戴口罩。可是你一想到疫情來臨了,我們14億人每人每天要都用一個口罩的話,咱這個產能絕對不夠。
  • 疫情期間,郵寄口罩到日本可以嗎?
    危機面前,人類更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面對疫情,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新冠疫情在國內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境外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蔓延態勢,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超3萬。截至東京時間10時30分(北京時間9時30分),日本國內確診病例總數升至582例,「鑽石公主」號郵輪確診病例數為696例。日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近幾天不斷增加,據日本共同社消息,因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日本正準備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首相安倍周一在參議員預算委員會上表示,考慮到最壞的情況,希望將新冠疫情指定為「歷史性緊急事態」。
  • 日本「厚臉皮」讓中國還口罩,14億中國人急了:你等著!
    (來源:百度疫情數據)   物資短缺,成為閃爍在每個國家頭頂的一個警報紅燈。   有報導稱,日本愛知縣豐川市市長「厚著臉皮」喊話中國江蘇無錫市,「中國能不能返還一些口罩?」有日本國民說市長這一舉動太尷尬,有日本國民說這是恥辱。   可事情,卻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原來,早在中國疫情開始的時候,日本豐川市作為無錫市的友好城市,捐贈了4500個口罩。   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日本逐漸撐不住了,豐川市的物資更是捉襟見肘。   無奈之下,豐川市長的言辭懇切,問得小心翼翼,「之前捐贈的,如果沒用完可不可以返還一些」。
  • 我們把日本寄來的口罩又寄了回去
    Pansy報送的攝影作品《復工復產井井有條》和文學作品《我們把日本寄來的那些口罩又寄了回去》同獲優秀作品獎。春節後的一天,我在微信上看到,一位日本奶奶,在商店只買了兩個口罩,別人勸她多買些,她說,應該給中國人多留些!那時候,日本的疫情還並不嚴重,而中國正處於疫情風暴的中心,全國十四億人都被隔離在家中,處於水深火熱的煎熬之中。
  • 浙商在日本捐2萬多個口罩,「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終找到相稱詩句
    2月20日起,連續三天,日本大阪最熱鬧的購物區心齋橋,一家名為「大阪熊」的藥妝店門口打出了這張海報:「吳越同舟,和衷共濟」。店外,則排滿了來領免費口罩的日本人。一位中國商人,一位看著《地雷戰》長大的中國商人,一位看著《地雷戰》長大還給日本人捐了2萬多個口罩的中國商人——陳竹林。
  • 浙商在日本捐了2萬多個口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終於找到相稱...
    店外,則排滿了來領免費口罩的日本人。一位中國商人,一位看著《地雷戰》長大的中國商人,一位看著《地雷戰》長大還給日本人捐了2萬多個口罩的中國商人——陳竹林。他的2萬多個口罩,很可能是日本爆發非冠疫情後,來自中國民間的第一筆捐助。
  • 疫情發生後,看看日本人如何對待中國人
    令小編驚訝的是,不止中國人記得這首詩,連日本人也記得,還寫在了這次捐贈物資上,的確讓人感動。02第二句詩就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詩雖然沒有詩經久遠,卻承載了中日友好交往的美好的故事。03說起日本,大家可能還是會有些膈應,當疫情發生之後,我們也沒有期待日本會對這次疫情幫忙。畢竟當年的事情誰都沒有忘,誰都不能忘。歷史不可能被磨滅,但日本在緊要關頭,雪中送炭。
  • 郵寄口罩到日本:疫情期間如何寄口罩去日本?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風暴席捲全球,已經擴散至全球超過148個國家和地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中,世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危機。截至東京時間17日10時30分(北京時間9時30分),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835例。全球疫情擴散升級,「一罩難求」的局面在海外多個國家重新上演。
  • 紐約州長:中國人是對的 戴口罩確實有保護作用
    在中國人開始討論什麼時候摘口罩的時候,美國終於承認了一件事——戴口罩可以防護新冠病毒。美國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人已經超過150萬,其中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就是紐約州, 該州州長科莫今天在疫情通報會上表示戴口罩確實有用,因為一線醫護人員的感染率比普通人還低,關鍵就是他們戴了口罩。 此外,科莫還提到了中國人戴口罩的作用,他說「 還記得那些總是戴著口罩的中國人的照片吧?
  • 日本疫情爆發!求求你們,別搶他們的口罩了!………
    WHO也表明了「隨著中國的感染人數逐步在減少,現在最擔心的反而是日本的狀況。」這一切都讓日本人民開始非常坐立不安.... 然而最讓日本人感覺到不安的是,在日本根本買不到口罩!日本人找不到防護自己的工具!歸根究底就是在這個困難的時候出現了倒賣口罩的奸商!
  • 紐約州長感慨:中國人是對的 戴口罩確實有保護作用
    在中國人開始討論什麼時候摘口罩的時候,美國終於承認了一件事——戴口罩可以防護新冠病毒。美國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人已經超過150萬,其中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就是紐約州,該州州長科莫今天在疫情通報會上表示戴口罩確實有用,因為一線醫護人員的感染率比普通人還低,關鍵就是他們戴了口罩。此外,科莫還提到了中國人戴口罩的作用,他說「還記得那些總是戴著口罩的中國人的照片吧?我知道他們為什麼都戴著口罩了。他們是對的。
  • 共抗疫情,你的微信頭像戴口罩了嗎?
    鼠年最好的問候大概是:今天你戴口罩了嗎?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一覺醒來,我的朋友圈是這樣的......為什麼小夥伴們的頭像都戴上了口罩?(真是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    日本一項調查顯示,當你帶上口罩時會更受歡迎。不信?看下圖!上半部分一看是杰倫,全臉露出變路人。
  • 「買光湖北貨」之後 湖北京東超級品牌日繼續與「鄂」同行
    從「買光湖北貨」到「秒光湖北貨」,從京東扶貧館、特產館到「武漢,歡迎歸隊」,京東與新華社等權威媒體聯手為湖北「帶貨」, 潛江小龍蝦、洪湖蓮藕、秭歸臍橙、恩施土豆……許許多多質優價美的「鄂」貨由滯銷變暢銷,電商掀起的熱鬧場景見證了湖北的這場復甦之春。
  • 是口罩還是面具,為什麼日本人熱衷戴口罩?
    這段時間,口罩成為中國人必備品,而在有「口罩大國」之稱的日本,也出現口罩緊缺情況,以至於專家上電視教民眾自製口罩。(視覺中國/圖) 一人一年用掉43隻口罩 就在不久之前,口罩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還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也是經過媒體報導,我們才知道原來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和出口國,2019年中國大陸口罩產量超過50億隻,佔全球一半。不過,在疫情爆發前,我國口罩大部分供出口,國內年需求約8億隻,人均也就半隻多些。
  • 在蕾絲口罩和泳衣口罩之後,日本人已經製作出「高達口罩」了
    #隨著疫情在海外各國的蔓延,很多地區都出現了「口罩」不夠使用的情況。值得留意,這位日本宅男甚至還專門打造了一款專用手套來搭配,同樣機械風滿滿,而他甚至還能夠毫不介懷的佩戴出去,從這一行為可以知道這位日本阿宅還是非常嚴肅認真的去對待口罩製作這件事情的---除此之外,這位日本宅男在過去還創作過如下兩款二次元風滿滿的口罩。
  • 中國遊客買光日本藥妝店口罩 商家推出限購令
    近來,口罩的供應問題也成為民眾關注焦點。來到日本,不少口罩以及消毒用的產品都被中國遊客掃空,架上呈現一片空的狀態,有東京的藥妝店長就表示,有住在當地的中國籍客人一次購入10、20盒的口罩,因此從28日開始實施「限買令」。
  • 秋冬疫情還會反彈嗎?哪些口罩品牌具有防病毒效果?
    9月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截至8月31日,因新冠肺炎疫情被解僱、停止僱用的預估人數達50326人。最近一個多月有1萬人失業,失業人數呈現上升趨勢。厚勞省2月起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解僱和停止僱用人數進行統計,5月21日和6月4日數據先後突破1萬人和2萬人,之後基本以每個月1萬人的速度增加。
  • @盈江人:戰「疫」!戰「疫」!請繼續帶好口罩!
    @盈江人:戰「疫」!戰「疫」!請繼續帶好口罩!,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這是武漢將近一個月前就已出臺的剛性規定,具有法律效力。在當前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一些人無視規定,「放飛」自我,確實令人費解。 這種行為缺乏邊界意識。公共場合畢竟不是自家客廳,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在自家摘下口罩抽菸,妨礙不了別人,但在公共場合不戴口罩,不僅驚擾周圍,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利,對公共安全構成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