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濟南清末繁華商業老街,如今仍有人居住,恍若隔世!

2020-12-21 齊魯壹點

老濟南清末繁華商業老街,如今仍有人居住,恍若隔世!

文|月上西樓

圖|網絡截圖

曾經老濟南西城濼源門至外圩子城一片為老西關。歷經元、明、清、民國數百年的發展,這片居住區的範圍東自五路獅子口,西至順河街,北起城頂,南到上新街、南新街,且今天的城頂街,回民小區一帶聚居區內以城頂、永長街和西青龍街為主要幹道,與禮拜寺街、倉巷、小倉街、石棚街、麟趾巷、新街、土街、長春觀街、飲虎池街,斜街等街巷相連成片,構成了西關特有的穆斯林民族特色居住區。回族同胞們在這裡繁衍生息,對這座城市特別是工商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現位於回民小區西北方向的麟趾巷,東起城頂街,西至麟祥門,長約460米,寬4米,青石板路面,是一條連接老城與商埠間的重要道路。街道兩旁於元末或明初時已有人居住,到了清朝,因街上多住有孤貧人家。故街名「孤貧巷」。清乾隆《歷城縣誌》載:「曰麟趾巷,舊名『孤貧巷』」。街道麟趾巷一名,是人們期盼脫貧致富,能有一個富裕興旺的生活,遂以吉祥嘉語而名為麟趾巷的。以此來看,「麟趾」的街名,寓意深遠,這取名之人當是飽讀書經,廣有閱歷的文化官人。

清末民初濟南開埠後,西邊的商埠充滿商機,並很快繁榮起來。由於圩子牆相隔,商埠與老城之間的往來,都要繞經圩子城北邊的永鎮門或南邊的永綏門(杆石橋),這不僅給交通帶來不便,且極大影響著經濟的發展,因之開闢新門勢在必行。於是,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新開普利門。繼之又於1916年,在普利門南,永綏門(杆石橋)北新開麟祥門(麟祥橋)。

新開的城門向東正對著麟趾巷的街口,往西連接經四路,這裡逐漸形成了一條往來的交通要路。城門亦借街名取為「麟祥門」,以象徵吉祥如意,就是城門西邊的街道,也相跟著叫麟祥街、麟祥南街。

新開了麟祥門後,舊城南關一帶的商賈攤販,尤其是以司裡街、所裡街、正覺司街、後營坊街為代表的眾多街巷百姓,向西前往大觀園、新市場一帶購物遊玩,便經山水溝、馬跑泉、大板橋、五路獅子口、長春觀街、土街、麟趾巷的這條近道,出麟祥門後西去。一時間裡,街上車水馬龍,往來人員不斷,十分的風光熱鬧。這麟趾巷街名起得好,它同街巷北側的西券門巷、郝家巷、冉家巷、柴家巷,及稍東邊的神堂巷、剪子巷、篦子巷,共同形成了西關有名的八大巷,待柴家巷改稱普利街後,便將大庵巷調入,加之進出城門的都先走到這裡,因之麟趾巷在濟南小有名氣,人們便大都記得它。

據說,當年西關有名的趙家牛肉老店,馬家水果雜貨老店,金家商鋪等等都在城頂街,永長街,麟趾巷的老字號;與估衣市街西面的丁字街以北,筐市街口的伊康糕點鋪、普利街的草包包子鋪、便宜坊、宏濟堂阿膠廠等老字號,經估衣市街西,城頂街,麟趾巷,麟祥門或取道普利街,普利門連接城西的商埠區,匯聚成老濟南繁華一時的CBD商業區,且當年富賈雲集。(那時還沒有共青團路)

如今的那些些老街都已成老照片了,過去老西關商業街上繁榮的街景鋪面都成為了歷史。

唯有綠地高塔下的一段麟趾巷仍在目睹著城市的發展巨變!

(個人手機拍攝於2018年麟趾巷一段)

麟趾巷,街巷不長,是現存能見證老濟南開埠之後,西關商業繁榮的歲月筆記!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不可忽視了,且唯一一條保存著老濟南西關歷史的寶貴老四合院的舊街)

有時走過這條老街,巷子兩側還能看到過去商鋪門面房和舊門板。當面對老屋舊巷時, 已物是人非。房子陳舊了,院落沒落了,有的出租給外客,有的荒廢待倒,若不及時修繕,且岌岌可危!

(個人手機拍攝於2018年麟趾巷一院落)

那天在尋訪濟南的那些老街途中,偶遇麟趾巷內的一些院落裡,舊時的四合院、堂屋、廂房、過堂屋、仍有住戶居住,驚見!清末民初建的茅廁還在使用中。

(個人手機拍攝於2018年麟趾巷清末院落)

百年的街巷,百年的老宅,百年老樹仍在,可百年來的人們已成了歷史!老濟南的舊街老巷,現在還有幾條?能保留一條老街,就是保留了一段珍貴的歷史留給後人,為一善事,功不可沒!

一座缺少歷史文化的城市,雖經濟發達,而對於後人還能記住什麼?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湖州市中心的繁華老街,現在卻變成了小吃街,遊客:商業太多
    還有那每一條街巷道路,從這頭走到另一頭,徜徉於狹窄的巷道,隨處可遇到往日的故事,和這座城市即將逝去的記憶,每一條巷弄,都承載著一段歷史,都有著自己的一段故事……在車水馬龍的湖州市中心,有一片由青條石鋪就的古老街區,它與隔了一條馬路的現代商業建築共同組成了湖州市繁華的商業中心。這個由條石鋪成的街區,就是湖州衣裳街。
  • 曾是麗水繁華百年的老街,城市的世外桃源,如今幾乎沒人注意
    每個城市都有舊街,對很多人來說逛舊街是感情, 一到陌生的城市,總是訪問當地的老城,尋找這個城市的歷史, 但是,隨著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一些老街必然衰退, 斑斕的牆壁、狹窄的街道、木門的峇里聲,舊街像歲月磨礪的老人,靜靜地向我們訴說著往事的記憶, 今天談談麗水碧湖老街, 曾經有過繁華的過去
  • 煙雨迷濛的隆務老街
    公元1765年,沿隆務老街民主上、下街開始修建商人居住地,這一時期土木建築的興起和各民族宗教文化的不斷融合,成就了隆務老城區的雛形。至清末民初,隨著全國各地商業和西南地區民族經濟文化的不斷交流和興起,大量漢族遷徙至此,並帶來名目繁多的先進技術和文化,由此,隆務老街城區也不斷得到擴大。
  • 曾是青島中心城區的老街,如今失去了往日繁華,卻多了歷史安逸感
    青島市是山東省的經濟大市,這裡擁有著比山東濟南更繁榮的經濟體。同時青島市也是一個在歷史上書寫了濃重筆墨的古城,而在當代,青島市卻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城市。很多遊客去青島旅遊,都是奔著嶗山風景區,海濱等地方,其實要說起青島市的經典名片,那就非中山路歷史街區莫屬了。
  • 老上海的腔調,藏在青石板路兩旁的老街裡
    在上海生活,見慣了高樓林立,看遍了繁華熱鬧,但老底子上海人的故事,都發生在弄堂裡;上海人的記憶初到上海老街,便覺回到了100年前上海的繁華集市,這裡是最能體現上海古老風雲的街巷,也是民間365行聚集之地,被稱為老上海商旅百業
  • 【夜讀】煙雨迷濛的隆務老街
    公元1765年,沿隆務老街民主上、下街開始修建商人居住地,這一時期土木建築的興起和各民族宗教文化的不斷融合,成就了隆務老城區的雛形。至清末民初,隨著全國各地商業和西南地區民族經濟文化的不斷交流和興起,大量漢族遷徙至此,並帶來名目繁多的先進技術和文化,由此,隆務老街城區也不斷得到擴大。
  • 老街老巷,尋覓老城記憶
    據說,有人在城垣南端開鑿了一個洞並引水入城,因此那時的西寧人稱此處為「水眼頭」。上世紀50年代,「水眼頭」一帶被政府正式命名為「水井巷」。水井巷處於西寧市城中區,東起西寧繁華地帶西門口,西止北大街,是古城西寧最熱鬧的商業街之一。
  • 深圳鬧市這條老街,曾是鵬城歷史起點,如今成最繁華之地備受歡迎
    但我覺得,可能東門老街才是。東門老街其實不只是一條商業街,更是深圳城市文化的起點。如果說古代深圳的根,在南頭老城,那麼近代深圳的根,則在「深圳墟」。「深圳墟」,就是俗稱的東門老街,這裡真實地記錄著深圳城市發展的歷史,是現代化深圳的歷史階段見證。整個東門老街商業步行街區,北至立新路,南至深南路,東到東門中路,西至新園路。
  • 探訪南寧最繁華的百年商業老街
    如果要問南寧市中心最繁華地方在哪兒?那南寧興寧路步行街肯定是答案之一。作為南寧最繁華的百年商業老街,興寧路步行街的房屋是南寧市少有的保存較為完整、地方特色十足的「騎樓」樓群,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南寧興寧路步行街在哪?以及帶大家看看南寧興寧路步行街圖片,看看南寧市最熱鬧的步行街是什麼樣的。
  • 安東尼腳踏Air Jordan34命中準絕殺,這一投給人感覺恍若隔世!
    北京時間1月8日,在開拓者逆轉擊敗猛龍的比賽中,安東尼跳投準絕殺恍若隔世。在這一刻,人們記起來了,本來安東尼進入NBA之後,就是最擅長用這種方式終結對手的人!而和羅斯類似的是,商業價值極高的他,也沒有因為此前無求可打而被Air Jordan Brand放棄,雖然AJ已經停止了Air Jordan Melo系列的產出,但仍舊給他提供了最新一代的球鞋。
  • 上海一「衰落」的老街,10多年前「很有名氣」,如今已物是人非
    上海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城市,風景優美,上海的城隍廟也是遊客打卡的地方之一,每年上海都吸引上百萬人前來,也有許多人才來這裡打拼,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也會在電視,或者電影中看到上海的繁華,上海有不少老街,在以前很受歡迎,曾經輝煌無比,不過,有些老街現在卻無人問津,十分尷尬的一件事情。
  • 南寧一條被遺忘的老街,在白沙橋下,它曾經繁華過,如今冷冷清清
    南寧江南區邕州老街冷冷清清好多年,如今亭子碼頭火了它也沒重新活起來。如果不是剛好路過,我大概已經忘了南寧江南區這裡還有一條老街――邕州老街。邕州老街背靠邕江,它所在的位置,環境相對安靜,就在江南大道白沙大橋下。附近有4棟亞洲十大豪宅,還有網紅打卡地亭子碼頭。邕州老街的風格是仿清的騎樓式建築,據了解整條老街長1.8公裡,大概有三百左右的商鋪。商鋪大多以收藏類商品為主,比如說以奇石、字畫、古玩、花卉盆景、根雕等等這些。
  • 老街 · 老院 · 老情懷(二十九)市場一、二、三路
    招遠路 市場二路的商店密集,鱗次櫛比,是聊城路之外又一條日商集中的老街。八十年代,市場三路開辦成農貿市場,那時的市場三路每天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到處是購物的人群,加上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的開放,這裡成了老市北最繁華的區域。
  • V觀大連丨百年老街天津街如今為何「一地雞毛」
    但基本不會再有人提起這條街:她曾是一條有過百年歷史的老商業街,她曾是大連開埠以來的「商業原點」,她曾是老大連人心中唯一的「街裡」。她是天津街,一個幾乎被新老大連人遺忘的地方。門扇閉合,繁華與熱鬧便不再屬於天津街。曾經流光溢彩的天津街,最後的光芒竟然維繫於一處風月場所。對城市百年「商業原點」的諷刺,莫過於此。
  • 情報站|20多米的老街,竟都是老濟南味兒!它在哪你知道嗎?
    但濟南有這樣一條老街,卻有著這樣一個名字——轆轤把子街。這條街形似轆轤的搖臂,因此而得名「轆轤把子街」,可謂是濟南象形街巷和地名的代表。街長總共20多米,用5分鐘能走完一個來回,一條老街滿滿的都是咱老濟南的味道。
  • 剝皮寮:臺北老街的閩南情緣
    剝皮寮老街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始建於清代。多年前,臺北市政府對剝皮寮老街進行了修復維護,如今這裡擁有萬華區現存年代最久遠的清代完整街道。清代時,臺南、鹿港、艋舺是臺灣南、中、北三大繁華城鎮,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艋舺就位於今天台北的萬華區。
  • 這些繁華的市井,才是寧波春天的記憶
    春天的繁華離我們更近了。 今天我們去看繁華的「街市」,更準確的定義是去看從市集發展而來的傳統商業街。 雖然部分老街逐漸喪失了過去的商業作用,而寧波人的生活,卻在這些穿過時光隧道的老街裡,依稀流淌。
  • 重慶被遺忘的千年老街,曾是馬幫商幫匯集之地,如今卻很少有人來
    在重慶的南岸區有一條千年老街叫黃桷埡古街,知名度沒有解放碑、洪崖洞、羅漢寺、長江索道等旅遊景點高,似乎一直以來都被遊客所遺忘。這條千年老街位於黃葛古道的出口處,為古道上來往的商幫、馬幫提供休息之所,見證了重慶過往的繁華,可惜現在卻很少有人來了。
  • 粵港澳大灣區大灣網尋東莞古常平繁華之外老街光景
    告別繁華的街頭,穿梭在常平的老街,探訪沉寂在歷史煙塵中的古圩,看夕陽的餘暉親吻古老的騎樓,聽腳下的青磚訴說舊時的故事,感受著老街在歲月更迭中愈發濃烈的味道,別有一番趣味。常‖平‖圩一磚一瓦都充滿人情味說起常平的老街,很多常平人首先會想起如今的下墟一帶,舊時稱作「常平圩」。
  • 原創作者:徐銀秋|老街·老屋·老人
    我的周末鏡頭下:老街·老屋·老人文/徐銀秋難得的閒情雅致,去老街口走走。用鏡頭記錄了老街的點點滴滴。我總是獨自拿著相機,過或去郊外,過去老街。我想去這裡看看,放鬆下心情,隨緣偶遇街頭的新聞,或人或事或物。它們總給我靈感,給我無限的思索。老街,除了破破爛爛的老房子,就是垂垂老矣的房主老人。他們像這條老街一樣顯得蒼老。任由時光把他們打磨,一天一天地老去。就像房子的牆壁,生鏽的鐵板,斑駁的牆面,腐朽的木頭框架。掉了油漆的老家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