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所有文字和照片皆為攝影師陶羽原創,請尊重創作者的付出,未經允許請勿盜用。
巴塞爾(Basel)是一個多元化、國際化的大城市,人口數量位列瑞士第三名。地理上,位於西北角的瑞法德邊境,機場的名字以三個國家邊境臨近的大城市命名Basel-Mulhouse-Freiburg,中央火車站也有「三個」,從瑞士來的叫Basel-SBB,法國來的叫Basel-SNCF,德國來的叫Basel-Bahnhof。
巴塞爾旅遊景點多集中在老城區,以教堂廣場為中心,幾條繁華熱鬧的小巷連接著市集廣場、市政廳、一直到西城門。中間有塔樓、鐘樓、拱門、大量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復古建築、露天劇院,還有擺滿鮮花的陽臺和工整別致的文藝復興式窗戶。
巴塞爾大教堂建於十二世紀,期間經損毀修復保存至今。大教堂的一對尖塔則是老城區的最高點,沿著狹窄且吱呀作響的老旋梯可以登上兩座塔頂。這裡視野極好,既能一睹巴塞爾市全貌,也可以遠眺法國的大小城鎮乃至德國的黑森林。
雖然巴塞爾是個工業城市,卻十分注重綠化。萊茵河蜿蜒穿過市區,歷史悠久的老建築被完好地保留下來。還有四十多家博物館、美術館,也是人們樂於稱道的。
巴塞爾美術館是世界上最好的美術館之一,這裡收藏了大量古代名作和近代大師作品,包括荷爾拜因、莫奈、倫勃朗、荷德勒、莫奈、塞尚、高更、畢卡索、夏加爾、克勒。
巴塞爾每年還會舉辦「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這個博覽會每年9月舉行在世界幾個地點舉行,被公認為世界最高水平,並以其巨大的交易額,被視做全球藝術市場的「晴雨表」。
漫步城中,也經常會遇到極富藝術性的建築設計。
上世紀六十年代,巴塞爾政府曾舉行市民公投以「建造兩座養老院的價格」——840萬瑞士法郎——從因航空索賠而出賣私人收藏的巴塞爾人斯特赫林手上購買了兩幅畢卡索的作品。
當時巴塞爾市的青年和「老年」陣營出現了重大的分歧。後來86歲高齡的畢卡索被巴塞爾的公投觸動,又額外捐贈了兩幅作品(此前也曾捐贈過兩幅作品)。
這次公投算是巴塞爾對藝術的追求的勝利,這個故事後來也被傳揚為「巴塞爾奇蹟」。所以今天,巴塞爾的市民更喜歡稱其為——藝術之城。
我是攝影師陶羽,每日更新一篇旅行攝影隨筆,喜歡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