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在潮汕地區也稱為「青竹梅」,據說未醃製之前,這種水果是熱性的,有「一粒梅五鬥火」之稱,但醃製成鹹梅之後,它卻變成寒性的,有降火消腫解喉毒等功效。現代食品學將食物分成酸性和鹼性,這主要是根據食物在人體中的代謝產物來區分。酸梅雖然味道奇酸,但它在人體中的代謝產物卻含有鈣、鎂、鉀、鈉等陽離子,所以是一種有益於人體的鹼性食物。今天,《美食品鑑團》就要去嘗試幾道用酸梅做的菜。
第一道是酸梅白鱔煲。白鱔是鰻魚的別稱,製作梅汁白鱔煲,師傅先將白鱔斬件,倒入特製的梅膏汁醃製5到10分鐘,白鱔油炸後撈起來,再爆香蔥頭、大蒜和辣椒,加入白鱔,翻炒均勻後再放入砂鍋,用文火燜煮15分鐘。
第二道是梅汁含車白。「含」是潮菜師傅烹製貝殼類海鮮的一種技法,烹製梅汁含車白,先將車白煮開口,再爆香蔥、大蒜和辣椒,倒入車白翻炒,最後加入特製的梅膏汁燜1分鐘,待車白入味就完成了。
除了這兩道海鮮菜餚,這家餐廳還用酸梅來烹製排骨和水鴨湯。排骨的做法和酸甜排骨一樣,但排骨改用酸梅醃製;水鴨湯除了鹹檸檬汁之外,上桌的時候h還加入了酸梅汁。
鹹梅做菜是一種傳統的潮汕味道,無論蒸魚、蒸排骨還是煮湯,人們都喜歡往裡面加入酸梅的元素,在潮陽、濠江一帶,人們甚至將鹹梅汁當成一種蘸料,用來蘸豬肉或者貝殼類海鮮,既去腥解膩,提升鮮味,還有清新果香和比較強烈的味道特徵,所以這種傳統值得我們好好保持和弘揚。《美食品鑑團》評委認為,這幾道酸梅汁製作的菜餚去腥解膩、清新開胃。今晚18:30,汕頭二套《美食潮》,帶您品嘗酸梅系列菜。
首播:汕頭臺二套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