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十二集篇幅的《我是餘歡水》業已完結,作為觀眾,著實被正午陽光的操作驚豔到,一套行雲流水的演繹詮釋好活無需多言,優秀的電視劇不需要三五十集誇誇其談,最後尾大不掉。
我並不認同某些人的說法:《我是餘歡水》只是一部中規中矩的中年危機片。
是得承認,餘歡水是一個loser,他是生活中的丑角,被人肆意取笑。
妻子不愛他,嶽父看不起他,徒弟欺壓他,上司玩弄他,父親拖累他、兄弟厭棄他,就連生病都被誤診……愛情、親情、友情、事業……他一無是處。
表面上,餘歡水兼具所有的不幸、可悲,實際上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合體。
編劇意圖通過這種方式反映更多的現實問題,讓人有所觸動,有所共鳴。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其實也差不多。所以這「餘歡水」自然得到了觀眾共鳴,以至於很多人表示前兩集太喪了!
《我是餘歡水》本質上是個都市喜劇片,所以兩集之後,充滿了各種歡聲笑語,包袱不能說清新脫俗,但也不落窠臼,各種小反轉讓人措手不及。
如果不想「嚼甘蔗」,只圖一樂,那麼看東西就不能停留於表面,讀其書想見其為人,看到這部劇就要想到旨在傳達什麼。
就像那句老話「喜劇的本質是悲劇,核心是批判」,《我是餘歡水》深諳其道。
劇中反諷的現實太多太多。
餘歡水找到闊別已久的兄弟,十分不好意思地告訴對方,希望他能把錢還給自己急用。好說歹說,耗盡了所有耐心,最後換來撕破臉皮,還有一句「什麼時候還錢要看老子心情!」
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欠債的是大爺,要債的是孫子,談錢真的會傷感情。
餘歡水的徒弟剛入職時,曾經因為壓力太大而崩潰,偷偷躲在衛生間裡哭泣。被餘歡水發現後,跪在地上求他不要說出去。
後來他的業績超過餘歡水,漸漸地開始不把「師父」放在眼裡,甚至有意欺壓。升米恩,鬥米仇,小人得志倒打一耙莫過於此。
電視臺的白主任一直利用餘歡水的痛苦為自己的前程鋪路,甚至不惜通過瞞天過海的方式將鬧劇進行下去。
實際上,他也是一個可憐蟲,做了十幾年的副主任,即便正職空缺兩年,按資歷輩分都該是他,可依舊被上司吊著胃口,不予職位。
當一個人太執著於某樣東西時,他就已經入彀任人拿捏了。
最後一集中,徐二炮讓他們每個人說一個自己可以成為唯一活下去人選的理由,梁安妮表示自己是女生,弱勢群體(應該活下去)。
結果卻被徐二炮嘲諷。
然而《我是餘歡水》並不是一個充滿抱怨的電視劇,在他告訴你生活充斥諸多矛盾後,也會告訴你「要好好活」,世間沒有光,你便可以成為唯一的光,向上。
餘歡水要重新活一遍,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