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無一例外都和作業逃脫不了關係。特別是幼兒園小朋友的作業,很多時候都是需要家長幫忙共同完成的,甚至有些任務是直接指向家長。學校要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力,就要求每個小朋友第二天上學從家裡帶只小活魚到幼兒園上課用,類似這樣的任務還有很多,作業也是多種多樣,但有時做法也不太恰當。
幼兒園要求曬我家的車,寶媽的做法亮了,網友拍手稱快:做得好
王女士的兒子多多上幼兒園大班,平時也經常帶著作業回家做,又到了下午,王女士早早結束工作去學校接孩子,特意帶孩子去遊樂園玩了兩三個小時才回家,多多意猶未盡,玩得滿頭大汗。
回到家的多多依然很興奮,一直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還告訴媽媽書包裡有作業,老師要求必須和大人一起完成。王女士滿口答應,吃過晚飯後拿出來一看是張調查表,要求曬自家的車,包括型號、車牌號、乘坐人數等,王女士心存疑惑,這不是變相調查家庭經濟情況嘛!
思慮再三,覺得幼兒園要求曬車的做法有失妥當,靈機一動,乾脆在上面貼上兒子玩具車的照片,相關信息編寫完整,這也算完成了孩子的作業,家長和老師都不會難堪。
寶媽的做法亮了,用冷靜應對的方式,完美地解決了幼兒園的變相調查。事後,王女士將表格曬到網上,網友都稱讚:做得好,幹得漂亮!
幼兒園類似曬「我家的車」這種要求,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曬車無異於教孩子們攀比,比比誰家的車更豪華,誰家經濟條件好,誰家的大人更有本事。讓孩子們單純的思想受到世俗的浸染,隱形的鄙視鏈可能由此產生,家庭不好的小朋友被孤立、被瞧不起,心理自卑感強烈,總覺得自己和別人千差萬別,進而否定自己,憎恨父母沒有給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變得自我,不懂感恩。
而家境富裕的孩子,可能覺得自己高高在上,有優越感,總是找理由欺負其他同學,非常不利於良好人格的養成。
如何應對類似王女士這樣的情況,在處理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1.不宜暴怒
有些家長不滿學校的要求,直接跑到家長群裡質疑老師的做法,這樣不僅不利於解決問題,還可能激化矛盾,使雙方的交流和溝通出現更大的摩擦和隔閡。最好的方式是智取,用巧妙的方法化解雙方的尷尬,比如王女士的做法就很穩妥,車也曬了,作業也完成了,老師一看就知其中用意,自然不會再有更不合理的要求。
2.雖不苟同,尊重放在第一位
老師對於學生的培養也付出了極大的辛勞,家長即便不認同學校的某些做法,但是也要給予老師足夠的尊重,很多事情一笑以置之,即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碰上可能扭曲孩子價值觀和嚴重傷害到孩子身心健康的事情,家長可以先和老師溝通,了解一系列要求背後的用意,再做進一步打算,畢竟每個人生活經歷、教育背景都有很大的差異,不可能想法完全一致,做法迎合人心,學會尊重他人,也是給足自己面子。
今日互動話題:你如何看待幼兒園讓孩子曬自家車子的做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