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東西追求大品牌是大家一貫的做法,大品牌總是給人一種質量好、耐用的感覺。對大多數產品,比如手機、家電等等來說,確實是大品牌的更讓人放心。當然這個「法則」也不是對有所產品都適用的。
很多第一次準備入手電動牙刷的小夥伴幾乎都會比較糾結,進口大牌價格高,功能全的高階款動輒五六百上千元,就連入門基礎款都要兩三百元,這價格選國產都能買到中高端款了。
那麼究竟該怎麼選呢?這次測評就以大家熟悉洋貨品牌的兩大巨頭飛利浦、歐樂B和松下,來與3款國產電動牙刷來個全方位的對比,看看到底孰優孰劣。
測評的牙刷分別是:
洋貨進口品牌代表——飛利浦 HX3226(參考價249元)、歐樂B D12(參考價199元)、松下EW-DM71(參考價199元)。
優秀國產品牌代表——小米T500(參考價199元)、白羽(參考價188元)、千山Q5升級款(參考價188元)。
在開始測評之前,先給第一次接觸電動牙刷的新手朋友電動牙刷科普一下,旋轉式和聲波式有什麼不同。根據刷頭工作的方式不同,電動牙刷可以分為兩種。
旋轉式和聲波式
聲波式
刷毛以左右擺動工作,模擬「巴氏刷牙法」的手法,清潔的方向與牙縫同向。聲波式的震動頻率普遍較高,通常在23000~48000次/分鐘的範圍。
優點是利用對牙縫深處的汙垢有比較好的清潔效果,震感溫和,減少了對牙齦的刺激感。
旋轉式
實質上並沒有旋轉,而是左右順、逆時針來回擺動。震頻通常較低,但擺動的幅度大,力度強。同樣的噪音相比聲波式也要大很多。
其中本次測評的歐樂B是旋轉式電動牙刷的代表,旗下的產品大多以旋轉式為主。歐樂B也在旋轉的基礎上創新了刷頭的機械結構,在左右擺動的同時增加了前後震動,形成了自家的「3D聲波震動」。
缺點是會對牙齒造成磨損,機械性運動容易刷傷牙齦,口腔脆弱的人群慎選。也是因為這個,目前聲波式電動牙刷成了市場上的主流。
配置&配件
飛利浦(參考價249元)
震頻:23000次/分鐘
清潔模式:1種
充電方式:感應式
續航:7天
配件:1支刷頭
歐樂b(參考價199元)
震頻:
7600
次
/
分鐘
清潔模式:1種充電方式:感應式
續航:7天配件:1支刷頭
松下EW-DM71(參考價199元)
震頻:31000次/分鐘
清潔模式:2種
充電方式:感應式
續航:10天
配件:2支刷頭
小米T500(參考價199元)
震頻:31000次/分鐘
清潔模式:3種
充電方式:感應式
續航:18天
配件:1支刷頭
白羽(參考價188元)
震頻:38000次/分鐘
清潔模式:3種潔牙模式+2種潔面模式
充電方式:USB直充
續航:100天
配件:2支刷頭、1支潔面刷、旅行盒
千山Q5升級款(參考價218元)
震頻:37200次/分鐘
清潔模式:15種,支持3檔力度調節
充電方式:USB直充
續航:100天
配件:4支刷頭、旅行盒
測試對比
水花測試
可以以肉眼觀察到刷頭遇到阻力之後的動力強弱。
清潔測試
噪音測試
用分貝儀以3cm左右的距離測試每款電動牙刷普通清潔模式的噪音大小。
測評總結
通過上面一系列的測試和對比,稍加判斷大家應該都能看出各自的優缺點了。個人更傾向於選擇國產電動牙刷品牌。不僅是在價格上有很大的優勢,功能、續航都是很大的亮點。
兩三百元對普羅大眾來說,還算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價位。在這個預算下明顯選擇國產電動牙刷會更好,買東西只買大品牌這個觀念對於電動牙刷並不太適用。早幾年電動牙刷還沒普及開來的時候,確實只有洋貨大牌在霸佔著市場。
隨著國產電動牙刷的後來居上,在外觀、續航還有性價比上都有是過之而無不及,還是非常值得支持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