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起點新燃點新經典!書記市長現場調研專題部署,「定調」青島...

2021-01-09 瀟湘晨報

歷史城區是百年青島的發祥地,是青島的根和魂。眼下,一場前所未有的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行動正全面啟動,一個「雄心勃勃」的青島老城區復興計劃正在付諸行動!

1月3日下午,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青島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豪志到市南區和市北區調研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工作。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聯席會議辦公室、市南區、市北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等匯報了工作情況。

從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到令人心潮澎湃的規劃藍圖,從上上下下的滿滿信心,到不斷優化的路數打法,觀象君強烈感受到青島西部老城區破繭成蝶、再現輝煌的強勁內生力,一幅可期的未來圖景正徐徐展開——

將依靠「大港-棧橋百年城市中軸」,北面銜接「一廊」—百年工業文化長廊,南面銜接「一帶」—濱海旅遊遊憩帶,打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的「文化客廳」。

未來,大港、館陶路、中山路、青島灣四片區將更新功能互補,協同推進,打造商貿文旅中軸。其中,國際郵輪母港區將打造成為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館陶路深挖「百年華爾街」的歷史底蘊,打造成為青年人在新金融領域創業投資的重要聚集地;中山路將成為國際知名的特色旅遊文化目的地;青島灣將打造成為鬧市中精緻的濱海休閒帶。

想清楚了就幹。去年以來,前所未有的「大動作」一個接一個:青島地鐵2號線延長段開工,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開工,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試點項目開園,海泊路63號廣興裡、館陶路1號春光裡、館陶路3號洪泰山海會等項目修繕完成並開街運營,中山路人行天橋完成拆除,火車站南廣場國風大酒店開始拆除,海潤自來水大廈達成搬遷協議,寧陽路、北京路、黃島路等歷史街區保護更新項目啟動……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當前,中國正處於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優化與城市結構性調整的歷史關鍵期。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

「城市更新」將是今後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及「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核心主題,也是城市保持活力的來源。

青島是一座年輕而文化厚重的城市。保護歷史文化名城涵蓋了當代人對城市的精神訴求,深化了市民對本土文化的認識,更為城市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提供了源頭和動力。

2019年2月6日,農曆大年初二,王清憲就曾調研國際郵輪母港區更新改造工作。在主政青島的近兩年裡,王清憲先後六次現場調研或者專題研究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和國際郵輪母港更新改造工作。

「推動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是面向未來百年發展謀劃部署的一項歷史性工程,要聚焦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和中國面向日韓的開放門戶,立足當前、著眼未來,高點定位、一體推進,高水平做好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善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加快集聚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努力讓百年老城區煥發新活力,成為青島面向未來發展的新起點、新燃點、新經典。」王清憲說。

01

青島老城區「更新」,迫在眉睫

青島是現代城市規劃思想和理論在中國最早的實踐地之一,具有「山、海、島、城」一體的城市特色,在近代城市建設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百年青島的根和魂在西部老城區。曾經,青島灣、中山路、館陶路及大港,承擔著金融、商貿、旅遊、航運等青島中心功能,是名副其實老青島的「城市中心」。百年棧橋、百年港口、百年中山路……百年青島從這裡發端,曾經海邊的小漁村,不斷生長,成為國際大都市。

1978年,改革開放的號角在島城吹響,這座青春之島迎來了勃勃生機。在新版《城市總體規劃》牽引下,青島一改過去單一的結構,轉為組團式發展,緩解了交通矛盾,也極大的促進了港口貿易、海洋科研等其他行業的發展。

到了1981年,青島市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青島被確定為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1986年,青島又成為計劃單列城市之一。這一系列國家扶持的政策,極大地擴大了青島的城市規模。

同時,青島的發展也面臨著「成長中的煩惱」。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提升讓這個城市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1992年5月3日,青島市政府發布《關於加快市區東部開發建設的決定》,全面概括了市區東部開發建設的範圍和目標、資金籌集方式和優惠政策、組織實施方式等內容,從此吹響了東部開發的號角,也為此後的東部開發定下了政策基調。

1994年,青島進行了新一輪區劃調整,逐漸形成了「七區五市」,形成了「東移、北進、西跨」的城市空間展布格局。

但隨著城市空間布局的變化,曾經的「城市中心」——西部老城區的地位日益弱化:越來越多的市民,尤其是年輕人,離開老城區,搬到城市的東部、北部,因為那裡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更好的居住條件;曾經繁華的老城區逐漸暗淡,人去樓空,老齡化嚴重,消費不旺,商業凋敝……

同樣是在1994年,青島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歷史城區範圍總面積約28平方公裡,總體保存完整,城區內留下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和獨具特色的歷史風貌成為城市的重要名片。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街區日益面臨著保護與發展的雙重壓力和困境:一方面,歷史建築在使用上已無法滿足現代功能需求,居民對其進行更新的呼聲很高;另一方面,嚴格的保護門檻和不清晰的活化路徑給歷史街區的再利用帶來諸多限制,使居民生活質量提升受到制約。

在保護與開發之間找到平衡點,推動歷史城區復興,顯得尤為迫切。

02

嘗試過多次,這次會是最後一次嗎?

城市是人類發展和文明進步的產物,打著深深的人的烙印。

近現代的青島,幾乎是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來的。而城市保護更新,不僅是要在「成品」上做修改、完善,要忠於「原意」,「修舊如初」,還要滿足現代人的使用、居住需求,其難度可想而知。

中山路片區的復興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先有中山路,後有青島城」,這句俗語,所表達的絕不僅僅是時間軸上的先後那麼簡單。青島中山路,南起棧橋,北至大窯溝,全長約一千五百餘米。這條大街始建於1898年德租之後,是青島最早規劃和建設的道路之一。這條曾經被當做華洋分界線的街道以今德縣路路口為界,南段名為弗裡德裡希大街,北段名為山東街。伴隨著青島邁向城市化的中山路,自開闢時日起,即與港口、商貿、餐飲、娛樂等百業凝聚成體,是一條曾經與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齊名的商業老街。

很多地方都有中山路,但青島的中山路是特別的,不僅因為她人人稱道的「洋氣」,更因為她與這座城市濃得化不開的百年羈絆:她是青島城市的起點,青島文化的源頭,青島氣質的靈魂。沒有了中山路的青島不能稱其為青島。

隨著城市發展重心的東移、北上、西跨,中山路昔日的輝煌不在。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試圖復興中山路的努力就沒有停止過,到2012年,中山路已經經歷了第五次大規模改造。期間,移樹、拆樓、建步行街、劈柴院改造等,不能說沒有效果,但與預期相比,還是有差距,一些既定目標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現,其結果就是中山路「在復興中沒落」。

這一次能成嗎?相信這是大多數青島人心中的疑問。我們試圖通過方方面面的線索,來找尋答案。

03

「頂格推動」,老城區的未來愈發清晰

要想幹成一件事情,首先要想清楚為什麼幹。青島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僅僅是為了留住「老青島人」兒時的記憶嗎?僅僅是為了保住青島那張曾經閃耀的名片嗎?

是,但不完全是。中山路片區等青島老城區是老青島的核心區,傳承著城市百餘年的歷史文脈。保留這一城市歷史文化記憶,才能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故土情懷。

但城市更新更多的還是基於城市這個有機體的健康與活力考量。城市是一種伴隨人類社會發展不斷演變的生命體。「十四五」時期,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須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更新之路,實現經濟、社會、生態、人文等效益融合共贏,打造更具韌性的幸福城市、活力城市、平安城市。

老與新是相對的。隨著城市的東移,西部城區成為老城區;隨著城市的北進,南部城區又成為老城區;隨著城市的西跨,東岸城區又成為老城區……如果城市發展總是「喜新厭舊」,任由老城區自由生長,那城市這個有機體就會「循環」不暢,就會「生病」。

青島老城區未來到底要成為什麼樣子?要在城市發展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定了調」——

2019年2月6日,大年初二,王清憲到青島履職不到10天,就來到市北區和市南區,調研郵輪母港和老城區改造提升工作,指出,要把郵輪母港建設放在城市整體建設的大坐標中來審視。

2019年10月12日,王清憲主持召開國際郵輪母港區規劃設計建設推進專題會議時指出,要著眼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構建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開放格局,實現青島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高起點科學謀劃國際郵輪母港區規劃設計建設。

2020年2月3日,在鼠年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王清憲主持召開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專題會議,指出,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是市委、市政府著眼青島未來百年發展謀劃部署的歷史性工程,要讓百年老港區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有力推動青島以開放引領的高質量發展。

3月13日,王清憲到山東省港口集團察看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建設進展情況,指出,在國家開放大局中找準目標定位,加快推進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高標準建設好國際郵輪母港區,推動「港—產—城」聯動發展。

6月16日,王清憲到市南區調研中山路區域保護改造工作時指出,中山路區域保護改造是市委、市政府著眼青島未來百年發展謀劃部署的歷史性工程,要高點定位、一步到位,把中山路區域建設成為活力、時尚、方便、溫馨的歷史街區。

2021年1月3日,新年伊始,王清憲又帶隊到市南區和市北區調研歷史城區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工作,並召開座談會進行專門部署。

除了「定調」外,王清憲多次指出老城區保護更新的「穴位」所在,並提出了針對性的路數打法——

要用城市設計引領城市發展,按照城市產業空間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集約利用、市民方便宜居「四個目標一個過程完成」的要求,一體打造年輕人嚮往集聚的創業工作生活環境;

要加深對青島歷史文化的理解,注重在規劃設計中體現文化之魂,傳承文化精神;

統籌做好產業、街區、交通、政策等一體設計,統籌利用好地上地下空間,統籌推進歷史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打造有特色有品位有風格的城市街區;

要統籌傳統和現代,將歷史城區保護納入規範化、法治化軌道,堅持修舊如初原則,在保護老城區歷史風貌的同時體現城市文化底蘊;

要完善體制機制,強化工作力量,堅持項目化、工程化導向,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制和獎懲措施,逆茬刮鱗推進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要善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加快集聚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努力讓百年老城區煥發新活力,成為青島面向未來發展的新起點、新燃點、新經典;

……

不到兩年時間,六次調研或者專題研究,如此密集,透露出的是城市主政者對推動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篤定。

這樣的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動,讓我們對青島老城區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

作者|沈默

【來源:青報觀象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書記市長率隊到研和工業園區調研 提出打造全國知名專精特新產業...
    書記市長率隊到研和工業園區調研 提出打造全國知名專精特新產業聚集區 2020-08-31 11:2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常開展專題調研 || 全省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現場推進會在…
    今日要聞聚焦省特鋼材料產業強鏈專班來常開展專題調研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建立省領導掛鈎聯繫優勢產業鏈部署要求,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陳震寧昨天率省特鋼材料產業強鏈專班來我市開展專題調研,並召開工作推進會。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齊家濱陪同調研。
  • 上周多地主官研討部署防汛抗洪和災後重建工作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歐陽興、陳雪紅、杜宇蔚、江修興收集整理  江西各設區市的書記、市長每天都在做什麼?信息日報、中國江西網《書記市長時間》專欄,每周一對各設區市市委書記、市長上周的工作動態進行盤點。本次盤點時間:2020年7月12日~7月18日。
  • 市委書記顧國標帶隊赴海安電子信息產業園調研
    市委書記顧國標帶隊赴海安電子信息產業園調研 來源: 海安高新區 發布時間:2020-11-10 字體:[ 大 中 小 ] 11月9日上午,海安市委書記顧國標帶隊赴海安電子信息產業園調研,專題聽取前期工作開展情況匯報,梳理當前推進工作重點
  • 信陽書記市長企業家「面對面」,群策群力要打造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李筱晗11月30日,信陽市第九次書記市長懇談日活動如期舉行,市領導與企業家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直面紡織服裝行業所面臨的危與機,共商企業發展的新方向。截至目前,信陽市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已達125家,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11%,全市正在打造的45個專業園區中,紡織服裝專業園區就有9個,佔總數的20%,紡織服裝產業已經成為助推信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是信陽市「十四五」期間重點打造的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棉紡織屬於重資產行業,政府能不能提供相關發展基金支持?」
  • ...兩任市長關注亞洲杯場館建設 代市長趙豪志剛去現場調研並提到...
    青島青春足球場效果圖12月12日,青島青春足球場項目建設現場,再度迎來一位重要的訪客。他就是青島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豪志。當天下午,趙豪志到城陽區調研經濟運行、項目建設等工作。其中,他首站就來到了2023年亞洲杯專業足球場青島青春足球場項目現場,察看項目建設情況,聽取有關工作情況匯報。
  • 攀枝花市委書記賈瑞雲調研攀鋼集團鈦產業鏈建設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賈瑞雲在調研攀鋼集團鈦產業鏈建設工作時強調立足科技創新 補齊產業鏈條 完善體制機制全力打造世界級鈦企業虞平 謝俊勇參加鈦是我市工業經濟的支柱和特色產業之一,市委、市政府對此十分關心。
  • 涇川縣公安局召開傳達學習市委書記郭承錄督查調研涇川縣工作講話...
    3月30日上午,涇川縣公安局黨委召開傳達學習市委書記郭承錄督查調研涇川縣工作講話精神會議。
  • 青島這位副市長調整:歷任兩區市書記,兩個關鍵詞
    3月31日上午,在青島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公布了一名青島市副市長的職務調整:接受劉建軍辭去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職務的請求。而3月8日,劉建軍已經正式出任青島市委常委、膠州市委書記。作為一名已在青島工作30年的「老青島」,他此前分別在李滄區、市北區任職,其中在市北區曾擔任區委書記。
  • 彬楊書記到彭澤湖口都昌調研,對脫貧攻堅和項目建設再動員、再部署...
    彬楊書記到彭澤湖口都昌調研,對脫貧攻堅和項目建設再動員、再部署、再鼓勁!林彬楊指出,各地要主動作為、因地制宜,推動「一鄉一園」建設,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搭好平臺,搞活銷路,打造特色,做優品牌,有效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更多村民共同致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共同描繪美麗鄉村新圖景。
  • 上周多個設區市主官調研重點項目建設和外出招商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江修興、歐陽興、陳雪紅、杜宇蔚收集整理  江西各設區市的書記、市長每天都在做什麼?信息日報、中國江西網《書記市長時間》專欄,每周一對各設區市市委書記、市長上周的工作動態進行盤點。本次盤點時間:8月1日~8月7日。
  • 攻堅重在因地制宜,書記市長這些詞語擲地有聲
    自3月19日起《大眾日報》推出「書記市長話攻堅」系列報導,邀請16市主要負責人談如何破難攻堅,讓大會精神落地見效。書記市長的表態不僅能讀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來的「緊迫感」,更能讀出發揮自身優勢、重點突破的「務實」姿態。
  •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達州市委書記包惠一行調研藍潤集團
    一、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達州市委書記包惠一行調研藍潤集團11月16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達州市委書記包惠一行來到藍潤集團走訪調研。藍潤董事長及相關負責人陪同。包惠書記一行參觀了藍潤集團黨建品牌室及農牧產業的遠程實況平臺,對藍潤集團高質量黨建引領和前瞻性產業布局給予高度評價,並基於藍潤集團產業項目在達州的推進情況,現場督導部署,要求各級各部門加大協調支持力度,切實保障企業重點項目的實效推進。
  • 打造響噹噹品牌 贛州市長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為抓住這一發展機遇,近年來,贛州一直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當地重點產業來打造,贛州主官也頻頻聚焦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12月8日,贛州市長曾文明專題調度國機智駿企業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今年1月至11月,國機智駿產銷量在造車新企業中,全省排名第一、全國排名第六。「在疫情衝擊影響下,國機智駿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殊為不易。」聽聞這樣的佳績,曾文明說。
  • 副市長蔣文紅到石家莊市新華區民族路步行街進行現場調研
    副市長蔣文紅到石家莊市新華區民族路步行街進行現場調研 2020-08-08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亞新副市長深入四子王旗現場督導嫦娥五號返回器回收安保工作
    王亞新副市長深入四子王旗現場督導嫦娥五號返回器回收安保工作 2020-12-17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迎春率隊開展消費基礎性作用專題調研
    會議現場。攝影/謝文禮張迎春出席座談會並講話。攝影/謝文禮張迎春來到高新區考察萬達廣場及美食街。攝影/謝文禮12月16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迎春率隊就消費基礎性作用開展專題調研。張迎春強調,要通過提振傳統商圈、培育新型消費、發展大宗消費、打造特色品牌、完善基礎建設、優化消費環境等多種舉措,全力推動我市消費全面升級,更好發揮消費對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副市長董巍參加調研。
  • 東營市委副書記、市長趙志遠到華泰化工集團調研
    5月27日上午,東營市委副書記、市長趙志遠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常淮誠等有關同志陪同下到華泰化工集團調研。華泰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建華、華泰股份副總經理謝士兵、華泰化工集團董事長朱永河、總經理王玉康等陪同調研。
  • 青島最新人事任免:一副市長辭職,新任命一局長
    青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接受劉建軍辭職請求的決定青島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定:因工作需要,接受劉建軍辭去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職務的請求,報下次人民代表大會備案青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20年3月31日青島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根據青島市人民政府市長孟凡利的提名,決定任命:路玉軍為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