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提升城市品質 建設宜居榕城

2020-12-21 福州新聞網

  臺江破舊的棚戶區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圖為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記者 鄭帥 攝

  福州日報記者 顏瀾萍 通訊員 林言枝

  破舊的棚戶區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一座座生機勃勃的公園……近年來,福州城區連片舊屋區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多個項目齊頭並進,城市發展空間不斷擴展,城市功能品質持續提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逐漸成為現實。

  故事回顧

  「有一次,他對我們說:『你們知道福州人最怕的是什麼嗎?』我們說了很多東西,有說這個的,有說那個的。他說:『我在福州下面轉的時候聽到,福州人最怕的就是水火無情。為什麼?福州這個地方很多都是木板房,火一燒就是一大片。閩江一發大水,水就會倒灌進來,百姓就遭殃了。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進行棚戶區改造,修建閩江防洪堤。』由此,福州市積極開展棚戶區改造,同時又提高了防洪抗災的能力。」

  ——摘自《習近平在福州》採訪實錄

  現場點擊

  房屋綠樹掩映,道路乾淨整潔,休閒設備一應俱全,不時還有陣陣歡聲笑語傳出。家住蒼霞新城、年過七旬的唐慶旺感慨道:「20多年前,我們哪能想像可以從破舊的棚戶區搬出來,住上寬敞的樓房!」

  唐慶旺介紹,他的爺爺是疍民,在船上待了一輩子,他的父親一輩子租住在木板房裡,而他直到31歲結婚時,才擁有自己的家。在那之前,他們一家人擠在狹窄的棚屋區裡。「房子冬冷夏熱,四面透風的牆還是用報紙糊的,就怕哪天誰家發生火災,燒得左鄰右舍片瓦不留。」說起過去的生活,唐慶旺仍印象深刻。

  時鐘撥回到2000年7月,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在接近40攝氏度高溫的正午,走進擁擠悶熱的福州蒼霞社區棚屋區,與各級幹部一起親身體驗群眾疾苦。習近平同志調研後第八天,蒼霞棚屋區改造工程正式拉開帷幕。當年春節,唐慶旺一家就搬進了60平方米的新居。次年5月1日,涉及蒼霞社區3441戶、近萬人的回遷安置房全部竣工,居民們的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有多艱苦,現在就有多滿足。」唐慶旺說,蒼霞片區越變越美麗,他的兒子搬進了更大、更新的高層住宅小區,居住條件一代比一代好。

  和唐慶旺一樣,我市還有許多群眾通過舊改,改善了住房條件,實現了安居夢。舊屋區改造,提升的是城市品質,贏得的是民心。這些年來,全市上下沿著習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一任接著一任幹,不斷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眼下,同暉及周邊地塊房屋徵收工作正在加快推進。家住臺江區安慶2弄的林依姆告訴記者,她家原來的房子為磚木混合結構,不僅環境衛生不好,而且存在安全隱患。「盼望了這麼久,終於要從老房子搬進高樓了,這是我們全家夢寐以求的事!」說起未來的新家,林依姆充滿了期待。

  接續奮鬥

  「我們要認真學習習總書記心繫群眾的為民情懷,深入開展新一輪城市品質提升工作,建設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市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進一步加快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滿足人民群眾對改善住房條件的美好願望,我市全面實施2018~2020三年舊改行動,計劃改造106個連片舊屋區項目。目前,各級各部門正全力以赴,確保三年舊改計劃如期完成。

  此外,我市還將舊改與水系綜合治理、古厝保護修復、市政道路建設以及教育、養老、醫療衛生等民生補短板項目緊密結合,統籌兼顧、系統集成、全面推進。比如,臺江以紅星排尾及周邊地塊改造為契機,打通了晉安河直排閩江通道,提升了防洪排澇能力。

  魅力提升永遠在路上,幸福之城建設無止境。該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將加快城區更新改造步伐,在全力推進連片舊屋區改造和零星地塊精準舊改工作的同時,高標準實施夜景燈光提升項目,豐富閩江北岸夜景燈光層次,力爭建成開放濱江市民廣場及商務區休閒景觀平臺,打造高品質、高顏值的生態『城市客廳』。」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

相關焦點

  • 提升城市品質 建設宜居龍巖
    為進一步鞏固擴大培訓成果,現將《諮政建言》內容分期推送,供廣大黨員、幹部參閱交流,以利於學以致用、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今天推出《提升城市品質 建設宜居龍巖——第五期「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能力提升」專題培訓城市建設組諮政報告》。
  • 福州新一輪城市品質提升項目本周全面復工 涵蓋老舊小區改造
    記者26日獲悉,聚焦城區「10個重要門戶、10個重要片區、10條重要線路」,福州近期生成了新一輪城市品質提升10個專項行動,涉及水系提升、暢通治堵、綠化提升、老舊小區、重點街區、公廁行動、「兩高」沿線、市政提升、燈光夜景、美麗鄉村,涉及項目2157項,截至目前已完成342項,未完成項目本月底全面復工
  • 福州獲評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上榜。  作為八閩首府,福州自然條件優越,歷史底蘊深厚,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 福州獲評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記者 葉義斌 攝記者14日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日前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上榜。其中,福州市、福清市榜上有名。
  • 連雲港市確立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目標
    試點示範階段,將重點實施「改善住房條件,建設宜居港城;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品質;塑造海濱城市特色,彰顯港城魅力;舉辦多元文化活動,激發港城活力;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美麗宜居小城鎮;創新體制機制,構建現代高效管理體系」六方面工作。
  • 榕城區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活力古城產業強區...
    10月10日,市委召開六屆九次全會,審議並通過《中共揭陽市委關於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活力古城濱海新城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產業強市的決定》和《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若干意見》。榕城,是揭陽市的中心城區,也是老城區,建市設區以來,榕城城市建設等各項事業穩中有進,引領中心城區一體化發展呈現良好勢頭,但發展仍受到諸多制約。
  • 連雲港市紮實推進美麗宜居城市建設
    12月16日,連雲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召開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介紹,按照「三美協同、三居遞進、三城與共」的美麗宜居城市發展目標,通過各類重點試點項目系統、有序、高質實施,建成更多可觀可感、人民滿意的美麗宜居住區、街區、小城鎮;實現自然、人、城市和諧共處,人民群眾從「安居」到「適居」再到「樂居」,打造健康、魅力、永續的美麗宜居海濱城市。
  • 福州全力辦好舊屋區改造實事 城市品質提升 居民生活舒心(走向我們...
    有著約3600棟老房子的紅星排尾地塊,曾是福州二環以裡最大的舊屋區。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再難的問題也要解決,可人多,矛盾也多;資金難、拆遷難、安置也難……難題怎麼解?  爭取國開行貸款,啟動資金就位。全市統一拆遷政策,街坊們不再猶豫。500多名幹部齊上陣,僅2個月籤約率就近96%。最讓人滿意的是安置——大公司競拍開發住宅地,商品房、安置房一起建。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於都更宜居
    圍繞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一年大提升,兩年上臺階,三年進一流」目標,我縣制定出臺了《于都縣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工作方案》,始終圍繞人民群眾關心什麼需要什麼就建設什麼,著力補齊城市功能短板,及時研究解決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統一交辦相關職能部門,限時辦結。
  • 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出爐!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海都訊(記者 唐明亮/文 包華/圖)近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福州榜上有名。據悉,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是宜居委、中城網《中國宜居宜業城市研究報告2020》部分成果,通過399個具有很高自由選擇能力的研究樣本對居住城市的選擇行為分析,加權賦值,計算得出上榜城市的宜居宜業指數。福州是一座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座生態之城。
  • 「區縣解讀」墊江生態宜居城市建設迎來新起點
    近年來,墊江縣按照建設「重慶生態宜居城市」的發展定位,聚焦國家園林縣城創建要求和標準,綠化美化城市環境,提速完善基礎設施,全面提升城市品質。目前墊江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8%,綠地率達39.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0.5平方米,「常年見綠、四季有花、一路一色、一街一景」的園林綠化格局受到廣大市民點讚。持之以恆,終結碩果。
  • 武邑縣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品質城市
    近來,衡水市武邑縣以文明縣城創建為統領,統籌推進「多城同創」提質年和基礎設施完善年,在精品高效建設、精細智慧管理、精緻美麗鄉鎮上持續發力,著力優化空間、完善功能、提升內涵,全力打造功能完善、幸福宜居宜業的品質城市。  堅持精品高效建設。
  • 福建省會被稱為「有福之州」,是傳奇榕城,更是泡在溫泉裡的城市
    今天Abby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冬季到福州最適合去的兩處地方。在出發前,先給大家分享下為什麼福州簡稱「榕」,別稱榕城?宋代是福州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當時福州人口眾多,經濟極其繁榮,為宋朝六大城市之一。經濟、文化都達到一個高峰。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張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樹,「榕城」之名由此而來。
  • 城市品質如何提升?看重慶北碚顏值、品質「變形記」
    新舊城區優化、商業提質增效、城市管理日益精細.....近年來,北碚區依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要求,加強城市有機更新,促進城市品質提升,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7月16日,記者走進重慶市北碚區,探秘這裡如何上演著一出出「顏值」和「品質」齊升的「變形記」。
  • 陽光城檀系:從福州到全國 用品質演繹城市之魂
    在東方的審美哲學中,「檀」即是堅韌與品質的代表,又散發著雋永而歷久的淡淡香氣。而這正是陽光城想要傳達的產品理念——高品質高格調,亦能回歸東方人文的審美志趣。 在案名的選擇上,陽光城選擇了「檀」的意向。2019-至今:與城市融合的雋永境界在完成了千億跨越之後,陽光城提出了進一步落實「品質樹標杆」的戰略,要在產品力上再進一步,打造出地產行業的標杆產品,為客戶提供更多品質更好的產品。
  • 河北景縣:推進公園體系建設 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景縣把公園城市建設作為彰顯生態特色、打造宜居環境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生態宜居特質相呼應的元素和空間,堅持不懈建設城市公園、口袋公園,不斷完善覆蓋城鄉、均衡分布、功能完備的公園體系,改變了過去城市「鋼筋混凝土」的「硬形象」,提高了現代城市「綠色健康休閒」的「軟實力」,讓城市充分彰顯生態特色,讓群眾充分享受生態「紅利」。
  • 臨汾、呂梁:規劃設計以人為本 城市建設品質提升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規劃設計以人為本 城市建設品質提升我省各地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提升城市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讓老百姓生活的美麗家園充滿創新活力,富有特色魅力,更加宜居、宜業、宜遊。
  • 補短板強弱項 提升城市品質
    但在城市加速發展的同時,交通、市政、公共服務等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重大設施短板仍很明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政府投資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重大工程建設),要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
  • 內涵發展量力而行 建設生態宜居城市
    「十三五」期間,汪清縣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河北新區框架基本形成,河南老城區市政設施提質升級,保障性安居工程穩步推進。在人口向大中城市集聚趨勢下,近年來汪清縣城區人口逐年減少。同時,汪清縣雖已脫貧摘帽,但財力緊張的情況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改觀。「十四五」期間,汪清城建宜堅持內涵式發展,做到量力而行,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城市,進一步提高市民獲得感、幸福感。
  •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
    【提 要】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持在協調中優化、在優化中協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彰顯特色優勢、全域協調聯動的發展格局。「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將全面找出城市短板弱項,有針對性地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大力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著力更新城市空間結構。積極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科學控制城市規模、人口密度。控制好景觀視線廊道範圍內開發強度、建築高度、建築色彩和建築風貌。開展市容市貌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優化城市綠地系統結構,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建設生態園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