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有許多不如意之事,有人會因為這些不如意,埋怨上天的不公,在抱怨與自卑之間徘徊。
正是這些怨恨和自卑,他們不願與任何人相處,因為害怕看到別人眼中的成見,而把自己鎖在那個黑暗的角落裡。
日復一日在艱難度日,但生活還得繼續,還得揮動著過去的時光。
但是還有這樣一位女老師陳曉婷,她從小就很用功,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從小就是大人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九歲那年,奶奶突然發現,陳曉婷的眼睛有些不正常。經過醫院檢查,陳曉婷右眼已失明。
由於右眼患上了惡性腫瘤,腫瘤細胞已經開始擴散,因此右眼需要手術切除。手術中,陳曉婷的眼睛被取下了,右眼只剩下一個眼眶。對許多人來說,失去一雙眼睛,是多麼沉重的一擊。但這些損失,似乎並沒有給這位少女,帶來多少負面影響。
她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一邊學習,一邊和同病房的病人聊天。就這樣,她結識了不少朋友。很多人患者都被這位年輕姑娘的樂觀向上感染了。
從醫院回家後,她和同學們一起參加考試,雖然在醫院呆了一段時間,但成績卻絲毫沒有下降,考試獲得全班第二名。雖然只有一隻眼睛學習起來會很吃力,但陳曉婷並沒有因此而放棄。
所學校的每一個班級,都會有幾個淘氣、頑皮的男孩,而陳曉婷班上的那些淘氣、頑皮的男孩,見她用頭髮遮住右眼,便稱她為「獨眼龍」「八神」。可這些陳曉婷毫不在乎,她覺得真正的尊重,是自己贏得的。隨後,陳曉婷以優異的成績從高中畢業,考入華南師範大學。
農村支教
由於家裡面同輩的孩子比較多,陳曉婷又是家裡面學習最好的,所以大人經常讓他輔導家裡其他孩子學習。
在畢業實習期間,陳曉婷響應國家號召,註冊到鄉下小學,擔任支教教師。她在鄉下當老師時,與孩子們打成一片,成為他們的朋友。
這幾個孩子眼裡,她就是「女神老師」、「孩子王」。支教結束後,孩子們非常都捨不得她。
陳曉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孩子們,你怎樣對待自己,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如何對待自己的缺點,別人就如何對待你的缺點。
然而世間的事物,並非真的完美無缺,所謂月有陰晴圓缺。即使表面完美無缺,那不完美的那一面也是完美無缺的那一部分。
人類的成見,就像大山。即使不能移動,但可以也能翻山越嶺,穿越過去,陽光就在山的那邊。但是一些人不需要越過這座成見山,就可以看到那溫暖的光束,因為他們心如花木,向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