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作為我們的主食,在我們食物中佔據主導地位,因此自然少不了電飯煲這個重要的烹飪工具,它讓我們做飯變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電飯煲的工藝可謂是日新月異。它已經不僅僅是個單一的煮飯工具,更能夠輕鬆完成煲湯,成為了廚房小白的心中好物之一。
但是當我們面對市面上種類繁多的電飯煲,又該怎樣挑選呢?這讓不少的朋友十分困惑,別著急,大仙的這篇文章這就來幫幫你,輕鬆繞過誤區,選擇適合自家的電飯煲。
全文比較長,列出內容目錄:
一、電飯煲工作原理及優勢在功能上,現在的電飯煲也越來越複雜多樣,除了煲飯和保溫等基礎功能之外,基本上都還可以燉湯、熬粥、蒸煮等,可謂一煲多用,實用性越來越強。
煮飯原理及優勢
傳統的電飯煲是採用加熱盤對米飯加熱,加熱盤將熱量傳導至內膽底部,然後再將熱量傳遞給米飯,也就是說傳統電飯煲加熱米飯是從底部開始加熱的,這樣的加熱方式可能導致米飯受熱不均勻的情況。
隨著技術的革新,現在的電飯煲(IH加熱電飯煲)是通過電磁線圈直接對內膽加熱,優點就是升溫迅速、受熱均勻,煮米飯時非常的節省時間,而且能夠通過程序針對米飯的各個階段置頂不同的加熱方式,且能精準控制,從而保障了米飯的口感。
另外,因為電飯煲密封結構,煮飯時可以保證食材營養不流失。
二、電飯煲與電壓力鍋的區別電飯煲與電壓力鍋,兩者在功能上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在很多人的心中,也都知道兩者是不同的產品,但是具體有什麼區別,哪一個更好,兩者應該選購哪一個?相信很多人心中是不清楚的。
其實,要說哪一個更好,這個是很難單獨界定的,主要還是看個人的需求、使用場景的需求來確定選哪一個,兩者各有優勢。
電飯煲
優勢:顧名思義,電飯煲是專業蒸米飯的(雖然也還有燉煮之類的功能),使用起來安全方便,操作簡單。最大的亮點就是精煮功能,煮飯的口感會比較好。
劣勢:電飯煲相比壓力鍋來說,功率小,所以加熱溫度不高,如果單單只是用來煮飯還沒關係,但是如果用來煲湯、煮粥等其它功能來說,花費的時間就會比較長。
電壓力鍋
電壓力鍋其實可以看作是電飯煲的升級產品,它融合了電飯煲和壓力鍋的特點,烹飪效率更高,功能更多樣化,比較適合熬湯、燉肉這類需要時間較長的食材。且解除了傳統壓力鍋的安全隱患,可以完美代替電飯鍋、高壓鍋、電燉鍋、燜燒鍋等鍋類。
總結起來,電壓力鍋是電飯煲的升級產品,可以代替壓力鍋,但是相對來說,價格更貴。另外,電壓力鍋煮飯時米飯處於高壓環境中,煮出的米飯相對幹一些,米飯口感相對電飯煲欠佳。
選購建議:這個部分很重要,我將從幾個點來闡述如何購買電飯煲?電飯煲的選購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容量1、容量
容量選擇,要根據家裡一般幾口人吃飯來決定
一般來說容量1L-2L,適合單身人士或兩口之家使用
對於絕大多數的三口之家,選擇3L-4L已經足夠
5-6L,適合4-8口人的家庭
容量適合人數1-2L1-2人3L三口之家4L3-4人家庭5L5人以上家庭6L以上一般為商用選購建議:2、功率
相對來說,大功率的電飯煲使用起來更省時間,反之耗時就長。
一般一家三口可以選擇3L的電飯鍋,功率300W以上就可以
人數越多選擇的容量越大,功率的就要越大,4L到5L的功率在600W-800W左右
3、功能
現在電飯煲功能越來越精細了,比如煮飯可以設置柴火飯、鍋巴飯。
電飯煲功能除了煮飯之外,還有很多的功能,譬如:蛋糕、麵包、煲仔飯、煲湯等等。
另外,WIFI功能和定時預約功能也可以考慮。
但是,功能並不是越多越好,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購。
選購建議:4、內膽材質
內膽是決定米飯口感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內膽直接與食材解除,也關係著米飯的安全與健康。
市面上的內膽材質比較多,常見的有:遠紅外、黑晶、黃晶蜂窩、釜膽、陶晶、合金、黃金內膽、不鏽鋼等等。
黃晶蜂窩內膽:因為裡面有點像蜂窩一樣的構造,導熱性能非常強,而且聚熱能效高,受熱均勻,所以煮出來的飯,基本能達到香甜可口Q彈。
陶晶內膽:好處是不粘鍋,傳熱快、防刮耐磨,不會掉皮和提升遠紅外線的加熱,改善傳統內膽的性能,而且燉東西非常好。
鈦氧黑鑽內膽:耐磨性強,而且非常硬使用久了也不會變形,加熱均勻,還有非常好的不粘鍋性能,只可惜市面上不多。
鐵釜內膽:鐵釜內膽由純鐵打造,採用球形設計,內膽受熱均勻,但是鐵釜內膽重量較重,而且市面上有些鐵釜內膽實際上是鋁製材質,挑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不鏽鋼內膽:導熱性好,其中304不鏽鋼具有十分優良的耐腐蝕、不易生鏽、塗層不易脫落等性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要注意普通不鏽鋼和304不鏽鋼的區別,普通不鏽鋼材質的電飯煲在煮飯時容易產生粘鍋,清洗不太方便。
鋁材質內膽:鋁材質內膽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而且成型比較容易。缺點在於使用時不能直接與食物接觸,否則可能產生有害物質,長期食用會影響人體健康,所以表面必須選用塗層。但是長時間處在高溫狀態下,塗層很容易脫落,摻雜在米飯中,不僅會影響口感還有安全隱患。
紫砂內膽:紫砂屬於陶瓷中的一種,其中富含天然鐵製和有益人體健康的鋅、鈣等多種微量元素,煮出來的食物口感十分不錯。但是它的缺點在於,內膽導熱效率較低,烹飪所需時間也相對較長,而且冷熱交替時容易導致開裂現象發生。這種材質通常用於煲湯的鍋。
複合多層材質內膽:越來越多的廠家選擇複合多層材質內膽,它的好處在於結合了多種材質優點,使其更具實用性,比如外鐵內剛複合內膽、外鋁內鋼複合內膽等等,保證減小導熱性能,同時又不會破壞不粘鍋效果。
選購建議:5、控制方式
根據控制方式的不同,分兩種:
機械式操作:利用受熱失磁冷卻後恢復磁性的原理,對鍋底溫度進行自動控制。它的特點是表面不設有液晶顯示屏,操作相對簡單,沒有那麼多繁瑣的步驟,適合家中的老年人使用。缺點在於煮飯功能較為單一,不能滿足現代人煲湯需求。
微電腦控制:利用微電腦晶片,控制加熱器件的溫度,精準的對鍋底溫度進行自動控制。它的特點在於能夠實時監測溫度變化,以便靈活調節火力大小,讓煮出來的米飯更加香甜。還具有多種人性化功能,滿足不同食物烹飪需求。
選購建議:6、加熱系統
對於電飯煲的選擇,加熱方式是需要非常看重的一個點,這也是米飯口感的一個關鍵。
加熱方式一般分為四種:
底盤加熱:底盤加熱是一種較為傳統的加熱方式,是通過底部加熱盤,將熱量傳到內膽底部,接著由內膽底部把熱量傳遞給食材。它的缺點在於熱量過於集中,很容易導致內部溫度受熱不均勻,從而導致糊鍋等情況發生。
上下加熱:上下加熱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底部發熱,將熱量傳遞到電飯煲頂部,再通過頂部折射到底部,這樣使其熱效率比傳統底部加熱更高一點,但是卻不如IH加熱方式。
三維立體加熱:它時底盤加熱的升級版,通過底盤、側壁、上蓋對米飯進行加熱,進而讓加熱更為均勻。
IH加熱:IH加熱方式工作原理類似於電磁爐,通過電磁加熱技術穿透鍋體直接對金屬內膽進行360°加熱,升溫迅速,而且能夠使米飯受熱更均勻,口感更佳。
IH電磁加熱的電飯煲加熱技術最為先進,但價格也最為昂貴。
性能對比:IH加熱>上下加熱>底盤加熱
選購建議:7、其它
智能遠程:與手機連接以後,可實現遠程操作煮飯
節能:作為一個理智的消費者,在選擇電飯煲的時候,還應該考慮它的耗電量問題。
安全:安全最重要!一定要認準國家3C認證標誌的電飯煲
清潔:蒸汽閥和內膽是否能拆卸,內膽是否有不粘塗層
外觀:根據個人的喜好以及家中裝修風格來做選擇
四、電飯煲品牌推薦電飯煲選購,還是要選相對知名的品牌。畢竟家電這塊,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相對知名的品牌,是經過市場考驗了的,無論在服務、安全性、機器穩定性等方便,都是有保證的。
電飯煲相對知名的品牌有:蘇泊爾、九陽、美的、虎牌、小米、松下、飛利浦、大松(格力)、東芝等品牌。
日式品牌:虎牌、東芝、象印、松下,相對國內電飯煲,做工、品控、性能方面都十分出色,當然價格也偏貴。
家電購買推薦在京東商城購買,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京東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