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家庭生活中,婆媳關係是個千古難題,到底是有個善良的婆婆,就一定會有個孝順的兒媳?還是惡婆婆造就刁兒媳?到底是有個知冷知熱的丈母娘,就一定會有個事事體貼周到的女婿?還是丈母娘愛算計,女婿也好不到哪去?
各種紛繁複雜的關係,有時候讓人覺得頭疼。婆婆如何與兒媳搞好關係,丈母娘和女婿如何和平共處?這些問題都太難了!
有人說,有個好丈母娘,就一定會有個好女婿。
也有人說,婆婆好,兒媳自然會好。
反之,
女婿各方面做得好,丈母娘比親娘還要親。
抑或,兒媳做得到位了,婆婆肯定賽過親媽。
小編最近聽了朋友的兩個故事,頗為感嘆,其實有時候,丈母娘對女婿再好,在女婿心裡,丈母娘也永遠不是親娘。兒媳再把婆婆當親媽看待,婆婆也照樣把兒媳當外人,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02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
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吧?意思是女兒出嫁後,丈母娘對女婿非常關心,每次只要看到女婿,就眉開眼笑的,把女婿當親兒子看。
按理說,丈母娘把女婿當貴賓一樣地伺候吃喝,女婿該心存感激吧,反過來掏心掏肺地對待丈母娘吧,然而,非也。
劉麗是個獨生女,嫁給於成功的時候,於成功是個不折不扣的窮小子。當時劉麗家裡不同意他們的婚事,但是於成功跟劉麗的父母發誓,一定會讓劉麗過上衣食無憂有房有車的好日子。就這樣,原本不被看好的一對男女,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結婚當天,於成功再次發誓,今後等他有了錢,一定會對丈母娘和丈人好,一定會好好給他們養老,不會當一個白眼狼。
開始的時候,日子的確很苦。沒房住,租房,劉麗生了兒子後,於成功的父母不願意來他們租的房子裡幫忙帶孩子,劉麗只好把自己的母親叫來帶孩子。劉麗母親把外孫帶到12歲才終於「退休了「。
這12年裡,於成功終於不再租房了,買了房子,也買了一輛車,日子也是越過越好了。劉麗母親這幾年也越來越年紀大了,身體每況愈下。平時逢年過節,於成功也是挺上心的,每次一家三口回到劉麗娘家,劉麗父母都把於成功當座上賓招呼,茶水遞到手裡,吃飯先看他想吃什麼,丈母娘幫他洗衣服,皮鞋也悄悄替他擦得明光鋥亮的……
讓劉麗母親感到心寒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03
於成功母親突發腦梗住院了,劉麗跑前跑後地忙碌,操心,每天早上去上班,中午回來做好飯送到醫院,晚上再過去陪一會婆婆。
按理說,於成功人在外地出差,劉麗這樣對待婆婆,是沒什麼挑剔的,但是劉麗在經歷了好幾次這樣的事情之後,終於覺得自己太小看婆婆了。劉麗對婆婆的好,是發自內心的,但那天,她卻偶爾聽到婆婆打電話說:「劉麗她也就那樣吧,我住院她來看過幾眼,但還不是因為我兒子有錢?再說了,現在我兒子想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她劉麗算個啥?不過是一個外姓人而已。「
當時,劉麗有點愣怔。她沒想到自己一心一意地把婆婆當親媽看待,婆婆卻把自己當外人。這話,太傷人了。聯想起婚後這些年裡,她對婆婆的好,劉麗悲從中來。
而於成功對自己親媽那是相當孝順,一個人全包住院費,只要有時間,就陪床。他對劉麗說:「我媽受了一輩子苦,我應該做到兒子該做的。」
劉麗當然覺得老公的話是對的,畢竟,一個能夠孝順父母的男人,品性一定會不錯。
然而,兩件事卻讓劉麗心寒意冷。先說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劉麗母親腦出血住院了,住進醫院的第三天,於成功還是沒有任何表示。劉麗忍不住了,就告訴了於成功,於成功聽完,面無表情去公司開會了。
劉麗很生氣,晚上回來就跟於成功說,自己很生氣,明明母親生病了,現在於成功竟然也不願意打個電話慰問一下,更談不上主動掏醫藥費了。
劉麗說了自己的不滿,於成功皺了皺眉頭,說劉麗:「你媽住院了,難道還讓我去陪床?你有意思嗎?」
劉麗不想慣著他,就針鋒相對:「當年誰說的對我爸媽一定會好?現在我媽住院了,你是什麼態度?我媽這些年怎麼對你的?你摸摸自己的良心,你對得住你的良心嗎?你兒子誰帶大的?我媽還是你媽?」
於成功說了一句話是這樣的:「你媽是你媽,不是我媽,我沒有孝敬她的義務。」
劉麗看著這個男人,感覺陌生極了。
結語:
一個不懂感恩的男人,真的讓人無語。
一個不懂感恩的女人,同樣讓人無語。
一個巴掌拍不響。兒媳婦對婆婆掏心掏肺,如果婆婆還把兒媳婦當外人看待,這個婆婆首先就問題,兒媳婦大可不必慣著她。
丈母娘如果對女婿一家子非常照顧,甚至犧牲自己的家庭生活,幫女兒帶孩子,但是女婿不領情,就完全可以放手,去過自己的生活,不要把自己的老年押在女兒女婿身上,畢竟,「一個女婿半個兒「只是過去的老說法。
當丈母娘和女婿發生矛盾是,女兒不要一味偏袒母親,而是可以適當站在老公角度去看問題,甚至可以把母親的做法換成婆婆,換位思考最理智。
丈母娘永遠不是娘,婆婆永遠不是媽。婆媳關係,丈母娘和女婿的關係,都應該是彼此關係,互相尊重,親密卻不越界。
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