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智美圈」,專注美容整形
學習,從「智美圈」開始
在抗衰美容應用中,埋線應用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廣泛,接受埋線治療客戶群體自然也越來越多。由於參差不齊的技術水平和不良材料的應用。總會遇到因為忽略了小的細節而產生的各種問題。
埋線抗衰治療中的併發症其實並不多見。通常都是人為的因素造成的比較多,形成這些併發症或者效果不太好主要有以下因素。
在埋線抗衰治療中,劑量是效果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而很多人都會忽略劑量的存在,只知道按照要求設計布線,但是不明白為什麼要按照這種要求布線。具體布線的標準和層次、線號、線長、布線密度等沒有明確清晰的概念。所以導致很多在操作臨床中的效果不盡人意或者時間不長。
所有治療用藥的「劑量」是治療的關鍵。多了容易引發中毒以及其他不良反應,少了通常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而標準有效的治療用藥量統稱為「劑量」。而埋線的操作劑量非常關鍵,太多的劑量治療會造成浪費以及不良的收效,太少的劑量往往沒有效果和持續時間不長。
無論是大線還是小線,這是最基礎的常識。由於人體面部或身體輪廓凹凸不平,通常和皮膚、脂肪、肌肉、腱膜厚薄分布有關。那麼在肌肉不斷運動形成皺紋、凹陷或局部突出、鬆弛等現象者,則必須對入線位和止線位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否則容易造成凹陷位置更為凹陷,突出部分更為突出,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深淺設計通常為三維治療方案也適用於鋸齒線的應用。這種設計是長效治療的關鍵元素,三維立體結合不僅能維持有效的時間長度,也能增加顯效性。特別是在雙向鋸齒線的設計上,非常受用。有些人也用於製作面部的小酒窩,顯得非常的自然。很典型酒窩的設計就是深淺縫合粘連設計理念。
也有一部分群體會在凹陷位行線,通常這種方式無論是大線還是小線均會加速凹陷的形成,但是也有採用局部填充的方式,採用大劑量的線材也是有效的。只是材料損耗比較大。
固定與局部提拉是抗衰有效與否必須考慮的因素。手術分離後的聯合治療中會有懸吊、有固定、有提拉,非手術的埋線抗衰也同樣採用這種方式和原理,但是根據人體組織結構緻密度不一樣,提拉固定的理念自然也就不一樣。所以在針對埋線抗衰的操作中,能都立竿見影關鍵取決於提拉位和固定位。但是掌握這項操作的人則必須對線體的結構和設計非常了解,否則也只是學會了表面,而沒有學會最關鍵的部分。
這是所有的操作中最容易留下後遺症的。所有埋線操作都是建立在對解剖和組織結構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對組織結構不了解,很容易造成很多的後遺症,更不要說效果好壞了。
皮膚、筋膜、脂肪、肌肉、血管、神經等所有的密度都不是一樣的。那麼在入針之後熟悉解剖的人就會明確地熟悉和了解不同層次和不同組織部位的阻力、柔韌程度。然而不知道解剖結構的操作,猶如閉著眼睛開車。所以才會出現許多後遺症,如腮腺腫大、耳屏前的血腫、提拉無效等。
輔助工具直接決定了埋線的有效性和局部特殊的適應性。如面部輪廓的局部矯正、松解、銜接、大角度提拉、長跨度塑形、取線等是否有效。特別是針對面部輪廓比較大位置跨度比較長的部位,還有一些小角度範圍的提拉等。輔助工具就非常有效。而且針對特殊埋線術後的修復,沒有專用線雕修復類工具,就必須採用手術的方案來進行處理。所以很多人做了很多年的線都一直不明白「入針松解」「入針取線」「局部矯正」等這些方法。
無臨床適應意識即無改良概念。改良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埋線技術操作。改良是埋線技術應用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往往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減少組織損傷,減少局部瘀青,減少術後修復周期等。同樣,改良的針體和線體的應用也尤為關鍵。不僅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問題產生,還能提高臨床適應效能。如不同的鼻小柱高度的人,採用的是相同高度規格的線材料。這個時候有些人就容易頂線,有些人就直接沒有效果。
客戶是否舒適?術後瘀青疼痛時間長短?效果持續時間?就是針對線體和針體的認識標準。很多材料是不適合抗衰和局部操作的。甚至很多人在使用塑料做植入,可想而知數月後的效果是什麼,不是埋入效果而是埋下炸彈,遲早會爆炸。有些人只有即時的幾個月效果,有些是沒有效果,通常是在針體和線體的選擇上沒有明確的標準。如非常瘦且下垂、皮下脂肪極少、皮膚非常薄,如果選擇了2#提拉王來進行操作,最後容易導致局部組織線條感非常明顯,提拉位凹凸不平。而對於比較胖的群體、皮下脂肪較厚、真皮厚度較厚、需要提拉的重力較多者,如果選擇1-0號線,基本提拉無效。且在1~3個月內必然坍塌、斷線下滑、頂出等。
綜合應用治療方案是知識面的體現。綜合臨床治療往往效果會更加持久更加有效,猶如針對皮膚、肌肉、筋膜、脂肪等,不同的組織採用不同的方法方式,這樣會更加精準地治療,效果自然也會更加持久。操作者應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肉毒毒素、玻尿酸、水光注射還是雷射設備等,是手術治療方案結合埋線來操作,還是埋線中可以加入手術或者針灸治療理論,一定是結合患者的綜合情況,來採用的一套綜合治療方案。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綜合臨床治療方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客戶臨床治療效果。
矯正主要是針對不對稱或嚴重凹陷的群體進行的。這種修復理念是以最小的創面修復客戶不滿意的局部組織。這種治療方法非常安全有效,即刻操作即刻可以看到,效果持久,客戶滿意。基本不用考慮恢復周期。由於個人飲食習慣以及運動表情習慣、工作環境的不同通常會造就不少的大小臉、高低眉、上下眼、嘴角不對稱、胸部高低不一、手臂、大腿等不對稱。而最佳的治療就是術前的設計和防範。所以埋線操作前必須先熟悉修復治療觀念。
1.選擇勝於努力
眾所周知,醫療器械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這也是所有醫療機構在選擇材料以及藥品的嚴格程度。不當的醫療器械的選擇直接關乎生命和健康,所以無論是埋線的材料還是埋線的工具、器械,都必須嚴格按照標準來進行審核。而今商業氛圍濃厚的醫美市場,卻充斥著各種各樣不符合要求標準的產品。從某種程度而言,為了實現高利潤低成本,各個商家想盡了各種辦法來控制成本,而不良材料就此撬開了醫美市場的大門。對於很多無知的消費者,為了追求更低的價格,也不惜以身犯險。殊不知這次治療之後的嚴重後果。很多工作室也沒有弄明白這些貧圖便宜的群體,其實根本就不是目標治療群體,給他們帶來的不會是利潤,永遠只會是風險。所以無論是經營者還是消費者,敬請謹慎選擇,要從源頭開始杜絕人為傷害。
2.預防勝於治療
埋線90%以上的併發症的產生,都可以在術前進行預防。只有少數的10%左右,為術後護理不當形成。所以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僅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產生,還能避免不必要的責任糾紛。
術前的預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會選擇和判斷材料是否合乎標準,如材料出現:①玻璃脆化。②線體汙染。③針體腐蝕或氧化。④材料設計不合理的處理。⑤材料物理特性簡單的測試不達標。⑥材料存儲受到影響而變性(如溼度、滅菌檢測標籤)。⑦線材設計理念如鋸齒比例、線材規格等。應從源頭預防。
(2)無菌操作是否達標,主要體現在:①技術操作環境是否符合標準。②操作中的無菌過程是否規範。③術後的無菌防護是否到位等。
(3)受術者是否適合埋線操作條件:①身體健康狀況是否合乎要求。②客戶本身經濟條件是否允許。③客戶心理評估是否正常(避免抑鬱症患者)。④操作局部皮膚狀態是否符合要求標準(有無感染和肉芽增生、不明異物等)。
術後護理防範主要有:
(1)交代術後醫囑:①術後日常洗護注意事項。②生活中注意避免環境。③術後用藥與修復等。
(2)做好術後複查:①術後3天、7天的複查,避免感染的產生。②術後修復狀態的監護21天。預防各種併發症的產生。
3.關切治療者從業習慣
治療者的從業習慣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埋線術後的效果。如長期處於夜生活工作環境的群體,長期熬夜、喝酒、接待、應酬等,不僅嚴重影響了埋線術後的恢復,同時也增加了埋線的風險隱患。所以在所有的治療者進行診治前,我們必須對治療者的從業習慣給予關注並做出正確的評估。
埋線效果不理想在埋線抗衰治療中比較廣泛,發生概率非常之高,有接近30%的臨床數據調查,結果顯示均有不同程度的不滿意效果。而效果不理想通常和埋線前對客戶的情況了解和設計方案有關。
(1)形成原因:
①植入劑量不夠。②設計方案不合理。
③沒有找準適合的固定位和提拉位。
④線體材料選擇不恰當。
⑤受術者本身就不適合埋線治療方案。
(2)常見問題:
①無效提拉位和固定位:層次選擇不對、額弓韌帶、顳區腱膜等懸掛不到位,提拉位過深等均會導致效果不理想,提拉不上去或者提拉上了卻無法固定。
②線體劑量標準不夠:無論大線還是小線,如果數量不夠,力量銜接或植入間距過大都會導致效果不理想。
③線體材料選擇不當:年齡比較大,真皮比較鬆軟下垂者建議選擇適當的PLA、PLLA材料操作。
(3)檢查方法:
①提拉位固定位有效與否的確定:通過手工將面部皮膚提拉位向下拉,確定固定位是否牢靠,比較牢靠的固定位是無法拉動的,且能見到線條牽拉痕跡。向上拉則是檢測提拉位是否層次精準,提拉位設置比較好的在向上提拉皮膚後,急速鬆開,會發現有提拉點固定不會動。但是當放下時皮膚也松下去了,說明提拉位沒有做好(大線檢查)。②埋線劑量確定是否達標:1個月後通過按壓面部皮膚植入部位與未植入部位皮膚,通過皮膚的厚度與硬度,確定劑量是否足夠,劑量足夠皮膚相對緊緻,劑量不夠同樣皮膚改善不明顯(小線檢查)。
(4)治療方案:
①提拉位和固定位沒有找好,在術後1個月後可以重新操作,做好固定和提拉,並做好術後對比照來判斷。
②小線1個月後的收緊效果不明顯,則重新設計,重新增加植入劑量保證效果。
(5)注意事項:
①小線操作需要嚴格按照3mm×3mm間距操作,大線建議間距2cm左右/根,全臉12根左右。
②大線可以適當採用打結的方式增強固定,或者善用雙針線與提拉王。
③埋線植入的群體選擇非常關鍵,不能過於肥胖或者過於衰老類群體。
這一類問題是所有埋線中問題最多的,通常因為設計和操作不當導致。沒有完全根據客戶的情況來進行選擇適當的材料,或者是入線位沒有選擇好。常見的問題通常分為上、下、內頂出3種與局部頂出後的感染等現象。
(1)形成原因:
①操作者沒有根據患者鼻型規格進行改良設計。
②鼻部線體自身設計缺陷。
③操作不當,沒有達到止線位後局部修剪。
④入線位選擇不當形成高頂置點,入線位進再從入線位頂出。
(2)常見問題:
①鼻小柱操作鼻尖頂出:通常針體內外線長不一致,或沒有根據鼻小柱高度修剪改良線體。沒有考慮鼻子自身長度和線體長度,一味想過度增高形成壓力過大頂出。也有埋入線體過少或單線過粗,因截面壓力太大而頂出。
②鼻小柱操作底部頂出:從上牙齦、鼻腔內頂出相對比較常見,主要由於暴力操作或者層次把握不對。有時是線頂線的強行埋入,導致線從下頂入口腔。
③鼻小柱頂出後感染:相對頂出後時間比較長才容易出現這類現象,通常在初期發現有頂置點就應該即刻處理,避免感染的形成。
(3)檢查方法:
①鼻腔內頂出:直接使用無菌棉籤進入鼻孔處圍繞鼻小柱周邊,緊貼鼻小柱底端,轉動棉籤,如有頂出線體則會有刮蹭感即確定頂出。也可以採用頭燈對準鼻孔不適位進行檢查,查看是否露線。上牙齦部線體頂出則直接將上唇向上翻開,直接檢查即會發現紅腫露線與感染點。
②鼻小柱感染:通常在受到外界擠壓後會產生疼痛,外在表現為紅腫。觸摸局部感覺鼻小柱內部有腫脹物或較硬即確定為局部感染。
③鼻小柱鼻尖線體頂出:初期會發現有突出的小凸點,後期逐步頂出並形成感染。通常可以被提前發現並處理。
(4)治療方案:
①鼻小柱線體頂出:11號刀片→選頂出位(做2mm切口破入皮下)→銀鳳單鉤(勾出頂出線體)→並直接將線體取出→繼續按壓鼻尖查看是否有其他線體頂置(如有繼續取出)→直到取乾淨→慶大黴素衝乾淨3~4次後縫合創面→塗抹紅黴素軟膏即可。
溫馨提示:不建議修剪頂出部分,否則仍然會形成其他線體頂出,所以取線一定要徹底。
②鼻小柱鼻腔或上牙齦處頂出:選擇頂出點做2mm切口
→銀鳳單鉤勾出線體→局部衝洗3~4次(慶大黴素)→做縫合→塗抹紅黴素軟膏。如在上牙齦頂出則直接取出並衝洗即可。
③鼻小柱鼻尖感染:11號刀片→選頂出位(做2mm切口破入皮下)→銀鳳單鉤(鉤出頂出線體)→並直接將線體取出→繼續按壓鼻尖查看是否有其他線體頂置(如有繼續取出)→直到取乾淨→再用鈍頭針(慶大黴素)局部衝洗鼻小柱感染腔隙內反覆3~4次→縫合創面→塗抹紅黴素軟膏、口服3天抗生素即可。
(5)注意事項:
①術後注意生活飲食清淡,禁止辛辣刺激性食物。
②口腔內微創者建議口服阿奇黴素2~3天並注意消毒。③不建議線體取出後即刻進行線體操作和填補,一定要等恢復後再做埋線植入。三、小線線頭外露感染
在埋線抗衰治療操作中,經常會發現由於操作的不當或者是疏忽所造成的線頭外露的現象。這種問題比較普遍,相對來說也比較容易處理。
在埋線抗衰治療操作中,經常會發現由於操作的不當或者是疏忽所造成的線頭外露的現象。這種問題比較普遍,相對來說也比較容易處理。
(1)形成原因:
①操作不當線體沒有完全植入皮下,並露出線頭部分。②線體設計或生產缺陷,針體內線頭過長或者線體比針體長,沒有預留線體內置間距。
③選擇的材料規格比較硬,且植入層次相對較淺,由於後期運動形成外露感染。
④植入後沒有做詳細檢查且沒有發現線頭外露,時間長了就形成了感染。
(2)常見問題:
①線頭外露感染:線頭外露後局部形成感染點,且逐步向線體深部邁進,有些整條線都會出現感染。
②線頭頂出形成包膜:分為兩種形態,一種是凸出皮膚表面形成薄膜後有鼓包,還有一種形成類似於粉刺。
(3)檢查方法:
①線頭外露感染:單齒鑷夾開結痂點後,取粉刺針空心圓形壓迫局部感染點、線條,看是否有感染物溢出,有溢出者則視為感染。在確定點狀溢出後,再以植入條索分布由遠向近端感染點壓迫,看是否有炎性物質溢出,如有則為整條線條感染。
②線頭頂出形成包膜:通過擠壓肌肉和皮膚判斷線體植入層次是否表淺,是否由於線體過粗導致,還是由於線體埋入太淺形成。
(4)治療方案:
①線頭外露感染:局部點狀,則採用棉籤刮創面,如有刮蹭則使用單齒錫夾掉線條,並擠壓乾淨感染點,用慶大黴素局部衝洗即可,塗抹紅黴素軟膏3天自然恢復。條索狀感染:夾出線條後,按照線條方向擠壓乾淨感染物,在破皮點採用鈍頭針(建議27G鈍頭針,配慶大黴素局部衝洗線條,並擠壓乾淨後)局部塗抹紅黴素軟膏,3天自愈。
②線頭頂出或形成包膜:最簡單的處理方式是「二氧化碳點陣雷射」,機械性祛除突出點,找到線條並取出。去除後塗抹「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促進創面癒合即可。
(5)注意事項:
①術後注意生活飲食清淡,禁止辛辣刺激性食物。
②3天內避免創面沾水或汙染,不能上妝與面部按摩等。③術後必須塗抹「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避免創面癒合形成凹坑等。
④使用「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嚴禁和酒精碘伏混合使用,如果局部消毒注意採用生理鹽水清潔創面再來塗抹貝復新貝復濟或身體PRP製備品,避免藥物氧化形成局部致敏。
術後不對稱多發於設計和操作的不協調,或因患者本身就不對稱所形成。所以在操作之前患者必須拍攝照片進行前後對比,並反覆強調局部不對稱,避免術後的糾紛。
(1)形成原因:
①客戶本身面部輪廓就存在不對稱,特別是在表情後表現更為明顯者。
②操作者因固定位和提拉位力量兩邊不對稱產生的左右不對稱現象。
③埋線操作時深淺層次不一導致牽拉不對稱等。
④麻醉導致的局部腫脹和不對稱。
(2)常見問題:
①操作後即時性不對稱:通常由於麻醉後的2~6小時內,阻滯了神經的傳導而導致肌肉運動障礙形成不對稱。這種現象通常在2~6小時後自動消失,無須處理和矯正。
②消腫恢復後確實左右不對稱:通常在術後15天後依然表現出左右不對稱或高低臉這種現象。則視為操作不當形成,可以適當給予糾正。
(3)檢查方法:
必須在術後完全消腫恢復後即15天後,再來做靜態以及動態表情時的對比,判斷左右是否對稱以及偏差程度,再通過手工提拉以及局部收緊查看肌膚表現與對稱度。
(3)檢查方法:
必須在術後完全消腫恢復後即15天後,再來做靜態以及動態表情時的對比,判斷左右是否對稱以及偏差程度,再通過手工提拉以及局部收緊查看肌膚表現與對稱度。
(4)治療方案:
①小線局部收緊皮下組織,單次操作。
②大線糾正局部:從下向上入線會更加精準一些。修正後並觀察左右對稱程度以及腫脹恢復後的效果評估。
③表情後的不對稱,可以根據肌肉運動走向進行肉毒毒素應用,糾正局部肌肉運動實現對稱。
(5)注意事項:
①術後注意生活飲食清淡,禁止辛辣刺激性食物。
②只做單側不對稱或效果不好的單側進行糾正,或者修正局部實現對稱和平衡。
③必須對客戶進行心理疏導,不可能做到100%絕對對稱。
相對看不出來即可。
(6)面部常見不對稱分類:
①術後眼角不對稱:形成的原因比較多,通常我們只針對因生活習慣或自然不對稱的一種修正。比較簡單,相對來說也比較快速。針對病理性的不對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適合修正。
②術後臉頰不對稱:通常分為脂肪型、肌肉型、鬆弛型3種類型。這3種類型分別可以採取溶脂(針溶脂或光纖溶脂),肌肉則用肉毒毒素矯正、鬆弛可採用PPDO線來收緊。這裡主要是針對術後臉頰不對稱的矯正。通常需要進行精準的判斷才能確定具體的治療方案,不能盲目進行治療。
③嘴角不對稱:這類群體是比較多的,通常是肌肉長期習慣性運動的結果。輕度的不對稱可以採用PPDO線來進行修飾和矯正,效果非常好。建議搭配肉毒毒素進行聯合治療效果最佳,1周基本實現效果。
④眉型不對稱:高低眉或者左高右低比較常見,就連有些明星同樣也是高低眉。
給自己一個機會,遇見最美的自己!
上帝欠你的美麗,由微整形還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