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薔薇科植物華東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乾燥果實。夏初果實由綠變綠黃時採收,除去梗、葉,置沸水中略燙或略蒸,取出,乾燥。
本品為聚合果,由多數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圓錐形或扁圓錐形,高0.6~1.3cm,直徑0.5~1.2cm。表面黃綠色或淡棕色,頂端鈍圓,基部中心凹人。宿萼棕褐色,下有果梗痕。小果易剝落,每個小果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兩側有明顯的網紋,腹部有突起的稜線。體輕,質硬。氣微,味微酸澀。
【古代炮製方法】南北朝劉宋時代用酒蒸(《雷公》)的方法。宋代有炒法(《傳信》)。元代有酒浸焙法(《世醫》)。明代用「酒浸一宿焙用」(《通玄》)的方法。清代有酒浸焙(《握靈》)、酒拌蒸(《本草述》)、「酒浸一宿炒」(《逢原》)、作餅蜜貯以酒拌蒸(《指南》)、酒煮(《得配》)等炮製方法。
【現代炮製方法】
1.覆盆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2.鹽覆盆子:取淨覆盆子,加鹽水拌勻,悶潤至鹽水被吸盡後,置蒸器內蒸透,取出乾燥。覆盆子每100千克用食鹽2千克。
3.酒覆盆子:取淨覆盆子,加黃酒拌勻,悶潤至酒被吸盡後,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幹,取出晾涼。覆盆子每100千克用黃酒12千克。
生品益腎固澀作用較好,用於腎虛遺尿、尿頻,遺精或滑精;亦用於陽痿早洩。鹽制能引藥入腎,增強補腎固澀作用。功用與生品相似而補腎力稍強。酒制能增強溫腎助陽作用,多用於腎虛陽痿不育。
益腎固精縮尿,養肝明目。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陽痿早洩,目暗昏花。--《中國藥典》
補肝腎,縮小便,助陽,固精,明目。治陽痿,遺精,溲數,遺溺,虛勞,目暗。--《中藥大辭典》
補肝益腎,固精縮尿,明目。主陽痿早洩,遺精滑精,宮冷不孕,帶下清稀,尿頻遺溺,目昏暗,鬚髮早白--《中華本草》
本品似有雌激素樣作用,並能抑制霍亂弧菌生長。
1.抗腫瘤
2.降血脂
3.抗氧化
4.抗血栓
5.抗衰老
6.似雌激素作用
含覆盆子酸、鞣花酸、覆盆子苷F1、覆盆子苷F2、覆盆子苷F3、覆盆子苷F4、覆盆子苷F5、覆盆子酸、β-谷固醇等成分。聚合果每100克中含維生素C3379毫克、水分79.93%、蛋白質2.232%、總糖6.750%、有機酸1.472%,以及維生素A類物質,其含量按維生素A計算為0.058 6%。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亦可浸酒或熬膏。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文章有誤請指正
參考文獻《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