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洗澡,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實在是一件「讓人頭大」的事情,小的時候面對著柔弱的新生兒,無從下手,怕不小心傷到孩子;而稍微大點有了自己意識的的寶貝,洗澡前,怎麼都不肯進去洗,但洗完澡後,卻又怎麼都拉不出來,常常是哭著進去,笑著洗完,又哭著出來......每次給寶寶洗澡都像打仗!
一些爸媽會納悶,為什麼孩子愛玩水卻不愛洗澡呢,其實給孩子洗澡不僅是一項體力活,還是一個技術活,弄不好小則讓寶寶牴觸洗澡,大則引起病痛。
比如孩子忽然排斥洗澡,可能是洗澡時曾經被水聲嚇到,或是耳朵、眼睛進過水,導致對洗澡產生牴觸心理。今天從以下五個方面分享一下寶寶洗澡的重點,讓寶寶更舒適更快樂。
洗澡順序基本要求:洗澡頻率、水溫洗前中後準備事項及物品哪些情況不能給寶寶洗澡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同時會附上愛用的好物,特別說一句:現在國貨品牌做的越來越出色,也方便購買,小小值的浴室基本都是國貨洗護用品,所以本篇文章分享的都為國貨品牌,爸爸媽媽們可以作為參考。大家也可以參與我們的母嬰國貨好物推薦的徵稿活動,分享你覺得好用的產品,支持我們國產品牌,還有最高500元天貓卡拿哦。
洗澡順序:先從臉開始
正確的洗澡順序應該是先洗臉,臉洗好後,洗耳骨、耳後,再開始洗頭,最後洗身體。
先把毛巾打溼給寶寶擦臉,目的是讓寶寶漸漸適應水溫,同時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這是洗澡的開始。注意4個月以下的孩子,要託住頸部和腰部。
洗澡頻次、時間與水溫:
《中國皮膚清潔指南》建議: 1 歲以內的小嬰兒在會爬之前,以每周 2 次為宜,最多隔一天洗 1 次;當天氣變熱或寶寶活動量增加,可以適當增加洗澡頻率。
至於稍大點的寶寶,媽媽們可以根據天氣和寶寶的活動情況,來決定洗澡的次數。冬天,一周給寶寶洗2-3次;夏天至少1天1次。每次時間不要太長,新生兒控制在10分鐘內,大一些在15-20分鐘為宜。
很多爸爸媽媽都有這樣的想法:洗的多,接觸水多,皮膚就會好,實際上,寶寶會越洗越幹。
皮膚最外層是角質層,同時皮膚表面會有很多保護性的油類,形成「皮脂膜」,角質層就好比水庫負責儲水,而皮脂膜好比水壩負責攔截,減少水分丟失。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角質層和皮脂膜構建了皮膚的「城牆」,能夠抵禦刺激及病菌,防止過敏、瘙癢、乾燥。
如果洗澡過於頻繁,容易把這個「城牆」給洗沒了,這樣皮膚中的水分就特別容易流失,相對應的,皮膚就容易變幹,進而容易被病菌「侵入」。
水溫控制:洗澡水溫一定要控制好,否則很容易讓寶寶抵制洗澡
有些家長喜歡用溫度高一點的水給寶寶洗澡,覺得熱一點洗澡更舒服。
但是寶寶的皮膚嬌嫩,水溫不能過高。對孩子來說,接觸60℃的水3秒就會造成三度燙傷。
洗澡的水溫,夏天控制在37-38℃為宜,冬天也不要超過40度。不能過涼,以免引起感冒;也不宜過燙,以免傷害嬰兒嬌嫩皮膚或者引起皮膚乾燥。如果拿不準水溫是否合適,用溫度計測量是比較保險的方式。
洗澡前中後的物品準備:
一定要注意寶寶洗澡時的保暖問題,特別是秋冬,提前放好幹毛巾以及保證浴室的溫度。沐浴後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營養:可以讓寶寶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製品,減少體內水分的缺失。浴盆的選擇很重要
選擇一款方便又安全的寶寶浴盆是重中之重,好的浴盆細節設計非常科學合理,能夠很大程度上為家長提供方便,寶寶也會洗的更舒服。
小一點的寶寶需要家長託住身體,大一點的想玩水,一個耐用的浴盆可以讓孩子用到5歲左右,利用率還是非常高的。
選購時除了材質要安全、無毒外,最好選擇含有輔助網的設計,給寶寶增加一份安全感。同時建議選擇可以摺疊的,不佔用衛生間的空間,外出也可以攜帶,給寶寶洗澡更方便。
洗頭要輕柔
嬰兒的頭皮很薄,容易吸收塗抹在皮膚表層的一些化學物質。所以寶寶洗頭髮要用專為嬰兒設計的嬰兒洗髮水或者洗髮露,而且一般都要有無淚配方,不會傷害寶寶的眼睛。
嬰兒頭骨尚未完全發育,頂上囟門還未閉合,因此媽咪要小心,勿太過用力,指腹輕輕滑過即可。注意洗髮水的酸鹼度、刺激度、色澤、香精、泡沫等方面,挑選寶寶洗髮水,有以下幾點要求,媽咪們一定要仔細看哦!
寶寶沐浴露選擇要慎重
一些家長覺得,用香皂洗澡後,皮膚摸起來有點澀,說明洗得乾淨; 但香皂屬於鹼性清潔,去汙的同時,也去了皮脂膜,寶寶皮膚表皮的角質層厚度比成人薄約三分之一,所以容易出現皮膚發紅、變乾等情況。
我們還小平時可以只用清水,隔幾天用一次沐浴露就夠了。寶寶的沐浴露,一定要選擇溫和的產品。
首先,它得保持或接近正常皮膚的酸鹼值,這樣能夠幫助維持皮膚表層的微生物屏障,避免出現微生物和過敏原的入侵而引發的各種皮膚問題。其次,產品還得不含香精、色素等刺激性物質,以免過敏。
另外,在洗頭、沐浴露的使用方面,要避免直接將沐浴露抹在皮膚上,會傷害寶寶嬌嫩的皮膚;特別是一些含皂基的沐浴露,建議把沐浴露揉成泡沫後,用洗澡水衝散再給寶寶洗澡。
洗澡神器——防水浴帽
很多寶寶不喜歡洗澡的原因是因為洗髮水流進眼睛裡,刺激眼睛非常不舒服。
可以在每次洗澡時,給寶寶戴上防水浴帽,這樣防止水流進眼睛,耳朵和嘴巴裡,安全又衛生。,帶上還萌萌噠。
哄娃神器——浴室玩具
給寶寶洗澡時,可以多和寶寶聊天,比如一起唱歌。讓他們感覺到原來洗澡這段時間,是這麼的輕鬆,還有爸爸媽媽陪著我一起玩,真開心!此外,如果還有可愛有趣的洗澡玩具,寶寶會愛上洗澡的。
使用玩具後要注意不要放在潮溼的地方滋生細菌,給寶寶玩之前也要消毒哦。
洗完澡趕快擦乾
給寶寶洗完澡後,要直接放進大的浴巾中包住,以防過大的溫差對寶寶有影響。浴巾要選擇適合寶寶大小與身體的材質。
選擇合適洗護用品
寶寶皮膚嬌嫩、皮膚屏障功能比較弱,給寶寶洗完澡後,別忘記塗抹潤膚霜哦。一定要使用專用的嬰幼兒乳液,提高皮膚免疫力,還可以避免溼疹等皮膚問題。
哪些情況不建議給寶寶洗澡:
1、飯前飯後不能馬上洗澡
洗澡會導致身體的血管受熱擴張,還沒吃飯就洗會引起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眼花的現象,甚至可能會暈倒。而吃完飯洗澡,會造成胃部血液供應不足,影響消化。
最好選擇在飯前或者飯後間隔的半小時哦~
2、出汗後不能立刻洗澡
運動過後,寶寶的身體血液溫度還比較高,渾身毛孔處於打開的狀態,洗熱水澡容易引起寶寶頭昏腦漲,大腦缺氧。
3、皮膚有傷口不能洗澡
洗澡水可能會引起患處或者傷口感染,最好的辦法是在洗澡時避過這些部位,等到結痂之後再輕輕擦拭。
4、打完疫苗之後不能洗澡
部分疫苗在寶寶接種之後會讓他們出現身體發熱,煩躁等情況,如果給寶寶洗澡就可能加重寶寶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讓寶寶感覺到很不舒服。
接種疫苗留下的針口也不能接觸到水,因為洗澡水可能含有不乾淨的東西,給寶寶洗澡可能會導致寶寶接種部位出現紅腫。
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不要開浴霸
冬天太冷,洗澡開浴霸是大人們的常規操作。
但是, 0-3歲的寶寶,正是視力敏感期,再加上好奇心重,喜歡盯著亮的東西看。
浴霸的幾個大燈泡一開,好幾百瓦的燈光,太容易損傷視網膜,造成黃斑病變,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導致失明。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洗澡前,先打開浴霸,給浴室升一下溫,然後關了浴霸再帶寶寶進去洗澡。
希望這一篇內容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最後強調一下大家不要忘了參與我們的徵稿活動哦,5月12日-6月12日,參與#母嬰國貨愛用大盤點#徵稿活動,分享你的國貨好物,贏500元天貓超市卡~>點擊查看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