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財經
近日來,四川觀察抖音號火遍全網,昨晚一口氣刷完5000多條視頻,今天小鯨就來聊聊四川觀察為什麼火了?
四川觀察有多火?
在分析四川觀察為什麼火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四川觀察有多火?
截至發稿,該帳號擁有2825萬粉絲,9.3億點讚。
據新抖數據顯示 ,四川觀察近30天新增獲贊數2.9億,近30天新增粉絲數1101.54w,近30天新增作品數818條,傳播力、影響力、勤勉度均超過99.99%的帳號。
除了龐大粉絲群體之外,其用戶粘性也高於一般的資訊類帳號。
在視頻評論區隨處可見粉絲列隊刷陣型:四川觀察,四處觀察;四川觀察除了四川啥都觀察;都過去一分鐘了,你怎麼還不更新……在別的資訊類帳號下可以見到網友戲稱:刪了,讓四川觀察來發。
此外,四川觀察更是火到出圈,抖音上隨處可見山寨版,淘寶上甚至出現了四川觀察的文化衫。其影響力大到,央視新聞抖音號專門出了一期視頻來分析四川觀察。
這就是四川觀察,一個僅成立一年多的抖音號。
四川觀察為什麼火了?
四川觀察為四川廣播電視臺旗下的新媒體,作為剛成立不久政務類的抖音帳號,能在短時間內收穫超過2800萬粉絲,這也說明了短視頻已逐漸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
然而抖音上那麼多「XX觀察」,為何單單「四川觀察」走紅了?
抖音勞模:一年多更新超5000條視頻
記者查詢發現,四川觀察的首條視頻發布於2019年3月5日,從去年3月截至今日發稿共發布了5078條視頻。
雖然成立時間僅有一年多,但從視頻數量和更新頻率上來看,四川觀察可謂是「勞模」級的新聞資訊類帳號。
數字不夠直觀的話我們可以對比來看,1.1億粉絲的人民日報官抖視頻數為2240條;9330萬粉絲的央視新聞官抖視頻數為3313條;3340萬粉絲的新華社官抖視頻數為1824條。
高產量的背後也需要有龐大的團隊為依託,上文提到四川觀察為四川廣播電視臺旗下的新媒體帳號。公開資料顯示,四川電視臺新聞中心擁有一隻500多名人員的新聞視頻專業團隊,有成熟的新聞採編播流程系統和應急反應機制,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推送視頻新聞和信息。成立一年多發布超5000條視頻,平均每天發布約10條,雖然入局抖音的時間不算早,但四川觀察通過超高的更新頻率和視頻數量來彌補後天的劣勢。
也正是在這隻龐大新聞團隊的支撐下,四川觀察才能實現平均每天10條視頻的高產量。
除了抖音號外,「四川觀察」app客戶端也在新版本中更加注重發揮廣電媒體在視頻、直播、音頻方面的優勢。利用原創獨家短視頻為核心競爭力,以新聞視頻、直播為亮點,擴大四川主流媒體的影響力。
內容多樣:四川觀察,除了四川啥都觀察
「四川觀察,四處觀察,除了四川啥都觀察。」
從內容上看,該抖音號常常因發布的視頻與四川無關而被網友調侃,而這也恰恰說明了四川觀察涉獵內容之廣泛。
事實上,帳號開設之初四川觀察的更新頻率並不高,有時候甚兩到三天才更新一條,並且視頻內容也較為單一,雖然初期不斷嘗試切換風格,但收效並不明顯,點讚數一直維持在幾百左右。
直至2019年8月,四川觀察似乎找到了自身的定位,開始在新聞資訊類內容上重點發力。
去年8月21日暴雨之際,四川觀察發布了一條武警馳援災區的視頻,該視頻真實地記錄了官兵跑步進山,群眾自發贈糧的畫面。視頻發出後收穫了65萬點讚,這也是四川觀察從創號以來第一條擁有廣泛影響力的視頻。
正是從那時開始,四川觀察的視頻「畫風」逐漸統一,中間用來呈現視頻畫面,上下方標註以顯眼的大字幕。平均點讚數也達到上千的水平。
疫情初期,四川觀察的更新頻率達到高峰,以2月份春節期間為例,該帳號平均每天更新視頻數達到20條。除了實時疫情播報外,視頻內容還包括國內外疫情熱點、一線戰疫人員實錄、記者深入疫區採訪、專家觀點等,資訊內容緊跟疫情熱點。
疫情初期超高的新聞更新頻率和視頻內容讓四川觀察的粉絲數和用戶粘性得到了顯著提高。從那時開始,該帳號平均點讚數達到上萬的水平,粉絲數直線上升。
此後,四川觀察依然保持著高頻率更新,除了對疫情熱點的關注外,還逐漸從四川本地新聞延展到國內熱點、國際時事、公司要聞、娛樂八卦、奇聞趣事等等。
例如:
孟晚舟事件(62萬贊)
小夥爬樓救女(307萬贊)
猴子媽媽飛身救子(383萬贊)
觀察冥王星(117萬贊)
帥氣小哥夜市擺攤(138萬贊)
男子下車方便發生意外(586萬贊)
日本遭超強洪水襲擊(100萬贊)
耿爽正式履職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430萬贊)
第24次高考,53歲梁實取得420分,未上二本線(173萬贊)
上述均為四川觀察發布後收穫百萬高贊的視頻,然而這僅僅是眾多高贊視頻中的一小部分。也正是從這時開始,網友開始調侃四川觀察為四處觀察,網友足不出戶便可通過該帳號觀察世界。
除了更新頻率快、內容質量高之外,四川觀察一句「24小時絕不間斷」的口號也是讓眾多同類帳號望塵莫及。進入直播間可以發現,一則不動的直播畫面觀看人數便可高達1200多萬人,評論打卡留名的粉絲更是多不甚數,四川觀察熱度之高可見一斑。
互動性強:央視新聞也來串門求關注
事實上,在昨日的視頻中,央視也對四川觀察的走紅做了分析,視頻中餅叔提到,四川觀察顛覆了觀眾對本地融媒體的傳統認知,質量、速度、網感都在線,不管再怎麼破圈,傳統媒體人看家本領不能丟,內容真實、消息迅速、稿源渠道豐富。
傳統媒體想要在新媒體出圈發力,首先要做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也可以說是老百姓愛看的東西。
其次就是人設,據新抖數據顯示,四川觀察粉絲多為24歲-30歲的用戶,而這一年齡段的用戶也正符合四川觀察的人設定為,運營小編通過不斷互動來增強用戶粘性。
記者在評論區發現,央視的該則視頻中,四川觀察來串門評論。今日,四川觀察也出了一則名為「四川觀察觀察央視新聞觀察四川觀察」(PS:太繞了)的回應視頻,評論區中央視新聞也前來串門,並回應稱:「不會吧,不會吧,不會有人只關注四川觀察不關注央視新聞吧?」
有與用戶的互動,也有與官媒的互動,四川觀察運營小編塑造的人設大幅提升了官媒在用戶心中的好感度。
2019年可以說是「官抖」元年,眾多政務大V紛紛進駐抖音,勵志成為抖音「小網紅」,對於行業而言,官抖的加入無異於一次自媒體江湖的全新洗牌。
然而相比於MCN機構的提前布局,政務官抖的入局抖音的時間較晚,內容也多為嚴肅類短視頻內容,流量低成為官方面臨的最大問題。而四川觀察的爆紅出圈對各類官抖來說無疑是一個可供參考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