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700 消噪耳機實測:我終於發現最適合 iPhone 的消噪耳機

2021-02-14 鈦空艙

全文約 3601 字

看完大概需要8分鐘

2017 年 BOSE 發布了 QC35 II 降噪耳機,這一代產品從此開始了漫長的服役生涯。在此期間,微軟推出了新的降噪耳機 Surface Headphone,BOSE 更新了一款限量版藍色配色 QC 35 II;SONY 推出了 WH–1000XM3,BOSE 只能又更新了一款高限量版粉色配色 QC 35 II。就當我們以為 BOSE 第三代頭戴式降噪耳機遙遙無期的時候,BOSE 發布了 BOSE 700 系列消噪耳機(以下簡稱 BOSE 700)。這代產品不僅新開啟了一個產品系列,而且相較於上一代產品,這一代產品在設計語言上已經有了非常大的變化。筆者這一次拿到了 BOSE 700 銀色配色款,並且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深度體驗。在此之前,筆者出行主要使用的降噪耳機是 SONY WH–1000xm3,SONY 和 BOSE 兩大品牌,也是眾多用戶在購買降噪耳機主要考慮的兩大品牌。筆者的這篇文章,也將會從使用體驗上,對這兩款產品進行一定的比較。

-01-

新設計,戴起來舒不舒服?

BOSE 700 並沒有延續使用 QuietConfort 這個名稱,而是使用了 NoiseCanceling,據說是因為用戶習慣這樣稱呼 BOSE 降噪系列產品。無論如何,新名稱還是帶來了新的設計。相較於上一代產品,BOSE 700 設計更加簡潔,表面沒有任何一顆螺絲,連接耳機的橫梁,採用了金屬材質的設計。

這根金屬的橫梁也兼具了調節頭帶尺寸的功能,可以進行無極滑動。然而,這根橫梁也限制了耳機收納體積的進一步縮小,耳罩部分不可以進一步地摺疊。不過,對於像筆者這樣,喜歡帶著耳機收納盒一起出差的用戶而言,算不上什麼困擾。真正讓筆者困擾的是,把耳機掛在頸部之時,耳罩是正面朝上的。美不美觀且不論,關鍵的是耳罩的海綿套會和你的頸部和面部「親密接觸」。如果長時間掛在脖子上,感覺非常的不舒服。並且耳罩部分,它採用的是更緊實的皮質材質,筆者還是更偏愛 1000xm3 這樣鬆軟的材質。

至於佩戴體驗,這一點是 BOSE 耳機一直以來為人稱道的地方,BOSE 700 也不例外。由於採用了金屬的橫梁,這款耳機橫梁的彈性更大。它在夾得更緊,更不容易從頭上滑下來的同時,又不至於太難受。

就佩戴體驗而言,其實 BOSE 700 做的要略優於 1000xm3——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 BOSE 700 的那根金屬橫梁能提供更緊實但又不夾頭的佩戴感。不過,這根美觀的橫梁也限制了耳機收納體積的進一步縮小,限制了耳罩的旋轉方向,佩戴舒適但掛頸難受。

-02-

是消噪,不是降噪?其實這一點也是讓筆者更為疑惑的一點,為什麼 BOSE 700 的宣傳詞上用的是「消噪」,而不是「降噪」?聽上去似乎「消噪」一詞,要比「降噪」一詞,更能減少噪音——儘管這兩者對應的英語單詞都是 NoiseCanceling。筆者對於這次宣傳詞改變的理解是,他們給 BOSE 700 新增了更多的「消噪」功能。比如說,0–10 級別的消噪級別調節,「清晰模式」,以及通話端的降噪。這些功能也對應了 BOSE 700 上僅存的三顆實體按鍵。

不過,在介紹降噪功能之前,筆者必須要吐槽,BOSE 700 實體按鍵位置的設計,實在不敢恭維。藍牙配對/電源開關按鍵正好在摘下耳機時,大拇指按下的位置。所以有時候你只不過是想要摘一下耳機,可能就關機或者進入配對模式了。藍牙配對/電源開關鍵下面,是一顆喚醒語音助手(Virtual Personal Assistant)的按鍵。你可能也會好奇,消噪耳機上為啥要單獨放一顆喚醒 VPA 按鍵?這其實是 BOSE 700 的一個差異點——它的消噪並不是單向的,它還能在通話的時候消噪。使用 1000xm3 或者其他降噪耳機的時候,如果突然來了一通電話,或者想要喚醒 VPA,你會有一種強烈的割裂感。為什麼突然嘈雜起來了?為什麼我聽歌這麼安靜,打個電話卻吵吵鬧鬧的?因為大部分產品只管「聽歌」,不管「通話」。

BOSE 700 加入了八個麥克風,其中六個麥克風負責消噪,另外一對麥克風組合,則是為了提高升拾音效果:一個產生波束成形信號的麥克風陣列(A beamform-array)可以清晰拾取用戶聲音,同時消除其他聲音幹擾;另一產生抑制信號的麥克風陣列(A rejection-array)作為第二道防線,追蹤並阻隔殘餘擾人聲音。這套系統可隨著人位置、方向或周圍環境的變化而做出實時調整。筆者猜測,這是因為其他的降噪耳機,在通話之時,會把用於收集周圍環境的麥克風,直接用於通話拾音,或者說,那些耳機沒有對拾音的麥克風進行特殊的優化。而 BOSE 700 的這種設計,能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割裂感,讓消噪的體驗從聽歌延續到通話,這一點值得稱讚。

BOSE 700 可以提供 0–10 級的消噪,但它僅有一個調節按鈕。默認情況下,是 0,5,10 三個等級之間的切換。長按可以切換到對話模式,即立刻進入 0 級,也是 BOSE 宣傳的「清晰模式」。在這一模式下,即使是帶著耳罩,用戶也可以清晰地聽到外界的聲音。如果要更換預設的消噪等級,用戶需要進入「BOSE 音樂」,一個專門為 BOSE 700 這款產品開發的 app,而不是之前 QC 系產品的 BOSE Connect。除了能更改消噪預設之外,它還集成了顯示耳機狀態、軟體更新0–10 級降噪調節和音量調節調節等功能。當然,用戶也可以在應用中查看耳機連接過的其他設備,也可以手機上切換耳機的播放源。

當然,即使不使用 app,BOSE 700 也能使用,就是不能進行更細緻的消噪等級調節。這一點上,1000xm3 做的要好一些——它有一顆單獨的按鈕長按即可針對當前環境進行自動調節降噪等級。這是 1000xm3 上搭載的 SENSE ENGINE 技術,筆者認為與其讓用戶去根據自己的感受一個個地去試哪個檔位最適合自己,或者當前環境,倒不如讓耳機自己判斷。事實上,消噪等級調節對於筆者而言,純屬多此一舉。筆者的耳機永遠只有全開或者關閉的狀態。所以筆者在使用耳機的時候,基本都是直接開到最高降噪等級。消噪等級 10 的 BOSE 700 在降噪方面,與 1000xm3 相比,甚至略勝一籌,這主要是由於 BOSE 700 對於底噪的控制比較好。這個等級下,高鐵和飛機的風噪聲音有明顯的下降,人聲和機械鍵盤的聲音明顯減小。

當然,按鍵設計上的改變,不止這一處。被取消的播放控制鍵,比如音量調節,上下曲等,被做成了電容式觸控面板,集成在了右側耳罩 BOSE logo 之上了。操作手勢與 1000xm3 維持一致,不過由於 BOSE 700 將喚醒 VPA 獨立出了一顆實體按鍵,長觸面板改為了提示當前耳機使用時間。儘管提示音略顯機械,20 小時的電池續航相較於 1000xm3 較短,但提示變成了使用時長,而非電池電量百分比,這一點貼心多了。-03-為什麼說它更適合 iOS 用戶?接下來,筆者將會談論到整個耳機使用中,最為主觀的部分了,耳機音質。這部分,其實 BOSE 700 延續了 BOSE 耳機調音的一貫風格,平淡如水,三頻一如既往地均勻。如果是和上一代產品 QC 35 II 相比,很難說有太大的變化。然而,若是和 1000xm3 相比,區別還真不止一點。首先一點是,1000xm3 在低頻上要比 BOSE 700 更有力,但細節上面略有遜色,甚至有些粗糙。這一點是建立在使用 iOS 設備播放流媒體音樂的基礎之上的。

因為在 BOSE 700 僅支持 SBC 和 AAC 兩種無線編碼格式。在 iOS 平臺上,AAC 優先級更高的編碼模式,無論是何種藍牙耳機,都只能「被迫」使用這種格式。只有當設備不支持 AAC 或者用戶通過應用設置,才能使用 SBC,這種聽感略遜於 AAC 編碼的模式。如果使用其他設備,尤其是 Android 9.0 以上的設備,在播放高碼率音頻的情況下,就是另一種情況了。Android 9.0 以上的設備大都是支持 SONY 研發的 LDAC 高規格編碼。1000xm3 的實力才能真正展現出來,畢竟同等高質量音頻音源的條件下,傳輸碼率的差別是碾壓級的。1000xm3 在 LDAC 連接下,聲音的細節更多,也更純淨。所以,在流媒體時代,尤其是當你的主力播放器材是 iOS 設備的情況下,筆者還是更推薦在 AAC 編碼下表現更好的 BOSE 700。不過,音質只是理由之一,更重要的是 BOSE 700 相較於 1000xm3 對於 iOS 設備更友好的連接性。SONY 播放設備的連接性並不是做的不好,而是太與實際脫節了。1000xm3 連接很穩,也能連接多臺設備,但卻不能同時連接兩臺設備,而且設備之間的切換異常繁瑣。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所有的 SONY 播放設備標配 NFC 功能,SONY 更希望用戶能通過 NFC 一觸,完成不同設備之間的連接和切換。

▲標配 2.5mm 音頻轉接線與 Type-C 充電線這顯然沒有考慮到用戶規模同樣不小的 iOS 設備使用者,以及部分沒有 NFC 功能 Android 手機用戶的使用體驗。這一點上,BOSE 700 做的更好。它能同時連接兩臺設備,並且能很便捷地在兩臺播放設備的音源之間進行切換。最後,筆者推薦給 iOS 用戶的原因還有一點——畢竟就已經從 iPhone 7 時代就開始適應無耳機接口了,BOSE 700 標配的那根 2.5mm 音頻接口也不是不能忍受——就當它沒有音頻接口便是。結語:

BOSE 一直是降噪耳機品牌中的佼佼者,這次的 BOSE 700 也不會令人失望。這款耳機是真正考慮到了用戶降噪需求的產品,在很多小細節上面也做的很用心,比如開機的那一聲交響樂,剩餘時間的提醒,多設備之間的連接性,尤其是通話降噪上,不會使用戶產生「割裂感」等等。

但它來的確實是晚了一些:1000xm3 發布已經整整一年之後,它才姍姍來遲。如果讓它對壘兩代 1000xm 系列產品,勝負真的很難說。不過,只要 SONY 繼續保持一貫的連接性思路,降噪性能沒有質的飛躍,那麼筆者還是會推薦 BOSE 700 給 iOS 用戶——畢竟 AAC 才是 iOS 設備上的主流編碼格式,聽聽流媒體音樂真的足夠了。

文章來源:鈦媒體app

作      者:唐植瀟

鈦空艙生存法則:

發燒友看完是不是心痒痒,想買了呢?

進入鈦空艙商城,發現更多驚喜好貨。

精彩好文不能錯過: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
鈦空艙商城,一起開啟未來品質生活

相關焦點

  • 新一代革新性消噪耳機:Bose 700超全面測評!
    多年以來Bose一直都用實力說話,消噪技術享譽全球,除了主動消噪本身帶來的隔絕感,音質表現也讓人滿意,打造出來的消噪耳機產品自然也體驗出眾。繼標誌性的Quiet Comfort消噪系列耳機後,Bose終於在近日發布了全新Bose 700無線消噪耳機,開啟未來耳機新時代。
  • 2020年最強真無線降噪耳機?BOSE QC Earbuds消噪耳機上手評測
    千呼萬喚始出來,BOSE終於在2020年的下半年終於更新了其旗下的真無線降噪耳機,這也是bose的首款真無線降噪耳機。bose作為降噪耳機的「始祖」,擁有了頭戴和頸掛佩戴形式的降噪耳機並飽受市場的好評,自然其真無線降噪產品也是受到了非常多朋友的關注。
  • 什麼耳機音質比較好?Bose消噪耳塞品質與音質齊飛
    最近幾年,真無線藍牙耳機大行其道,那麼什麼耳機音質比較好?像我在選購無線藍牙耳機時就會有這樣的疑問。不過最近,知名品牌Bose推出全新的真無線消噪耳塞——大鯊,不僅兼顧品質與音質,已成為了當下的潮流必備單品之一。Bose消噪耳塞到底有什麼魔力?
  • bose藍牙耳機使用說明之Bose 700詳解
    bose藍牙耳機使用說明之Bose 700無線降噪耳機的出現,似乎讓我們找到了屬於我們的那份安靜。潮流簡約的設計依舊可以展現出Bose 700的外觀魅力,金屬磨砂的質感盡顯高貴,更有多款時尚百搭的輕奢配色任君選擇,滿足你各種穿搭需求。
  • Bose招募新品體驗官,新款無線消噪耳機將發布
    Bose近期在國內公開招募新品體驗官,為即將發布的全新無線消噪耳機造勢。此次Bose發布的新款TWS降噪耳機應該是跳票已久的「NC700真無線耳機」,產品具體叫什麼官方還沒有給出答案,不過此前海外已經有了上手視頻。
  • 京東禮盒版Bose 700消噪耳機哪裡吸引我
    而我也開始摩拳擦掌在購物車裡加入了各種我想購買的寶貝,其中一個就是我一直想買的無線降噪耳機了。這次發現我之前一直關注的Bose 700耳機新出了一個京東超級盒子的版本,來自京東電腦數碼的限量定製禮盒設計,一樣優惠的價格之外還附送Bose的限量周邊,這個實在是太誘惑了。於是就付了定金預定了,定金形式後滿減到手2299,還有三個限量周邊拿。我就在第一波付款了。
  • 更加完美 賞Bose QC25消噪耳機安卓版
    Bose QC25消噪耳機推出三星安卓版在去年的時候我們評測室已經為大家帶了Bose QC25消噪耳機的評測(一個人的世界 Bose
  • 無線主動降噪耳機,Bose 700耳機測評
    剛好今天我要給大家測評的耳機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早在1978年,BOSE博士因不滿飛機噪音對聆聽體驗的幹擾,當即在航班上完成了噪音耳機的早期算法。從此以後經過40餘年的研究與創新,從軍用到民用獲得多項專利,BOSE消噪技術也就此聞名遐邇。今天要給大家測評的這款BOSE700耳機,它不僅擁有11級可控消噪技術,還擁有全新的外觀。給人聽覺和視覺上的雙重享受。
  • 為噪音安裝隔音板,Bose消噪耳機還你安靜
    如今消噪耳機的出現,可以說是為我們帶來了福音,它仿佛是耳朵與噪聲的隔音板,戴上它,即刻就能為你營造一個無擾的世界,用100%的專注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Bose首款消噪遊戲耳機,是Bose的一款新品,它專為遊戲玩家而設計,同時也能讓愛音樂的人聆聽到更美妙的聲音。
  • 私藏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且看Bose消噪耳塞和無線耳塞
    我在挑選耳機的時候有個標準:買專業的!Bose作為耳機領域的標杆品牌,這次推出的Bose消噪耳塞和無線耳塞,無論是音質還是造型都有很大的提升,由內而外都透出了滿滿的高級感,已經被我添加到寶藏真無線藍牙耳機列表了。
  • Bose消噪耳塞體驗評測:降噪小能手
    這回我們評測的主角是 Bose 消噪耳塞,一起來看看 Bose 在這款輕巧的降噪耳機產品上,給用戶帶來了哪些體驗上的升級。Bose 消噪耳塞支持 11 級消噪調節,也有運用到新的專有降噪算法,同時經過重新設計的耳塞能夠起到更好的物理密封效果,加起來,耳機的降噪效果用 「非常出色」 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想要精準調節消噪等級,必須移步應用商店下載專門的 Bose 音樂 App,配對後即可在 0-10 之間進行調整。
  • 【Bose】愛上Bose QC20的七大理由 ——Bose 消噪耳機七月衝擊波
    這是一款能使您遠離塵囂,全身心盡享音樂,亦或聽到周圍的聲音的耳機——Bose QuietComfort® 20有源消噪耳機
  • 什麼耳機音質比較好?Bose無線耳塞和消噪耳塞才是最佳答案
    什麼耳機音質比較好是許多耳機發燒友關心的話題,我也不例外。現在市場上的很多耳機看著造型精緻,但是音質很普通,中看卻不中用。作為耳機領域的頂級品牌,Bose這次推出的Bose無線耳塞和消噪耳塞全都搭載了其「獨門秘技」,無論音量大小,高中低三頻始終都能保持均衡,音質可以輕鬆秒殺市面上絕大部分的耳機,下面就詳細說說這兩款真無線耳機到底有多優秀。  什麼耳機音質比較好?Bose消噪耳塞詮釋「三頻均衡」  對於一款耳機來說,音質自然是重中之重。
  • 試聽Bose消噪耳塞
    Bose終於又推出真無線耳機新品了!早在兩年多以前,當市面上真無線耳機還比較少見的時候,Bose就推出了SoundSport Free,殺入這一細分市場。如今真無線耳機這一品類已經佔到無線耳機出貨量半壁江山,Bose只靠這款產品打市場自然說不過去。
  • Bose 700無線耳機測評,格調與舒適兼備
    Bose 700無線消噪耳機也是我上個月新入手的耳機,不僅外觀好看,而且還特別實用。對我來說顏值過關加上實用性強,就是性價比高,已經推薦給身邊不少朋友購買了,簡單分享一下這一個多月來的使用體驗。外觀Bose 700無線消噪耳機擁有簡雅的白色外觀,拿在手上有分量,佩戴上頭卻不會有不適感。頭梁採用無接縫一體式設計,免除鉸鏈和外露扣件纏繞頭髮的困擾,兼顧美觀與實用,看上去更加的新穎和別致。
  • BOSE消噪耳塞體驗:超越AirPods Pro的最強主動降噪耳機?
    BOSE消噪耳塞體驗:超越AirPods Pro的最強主動降噪耳機?15 21:22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BOSE消噪耳塞體驗
  • 「圖文評測」Bose 消噪耳塞評測:降噪小能手
    實話說,輕觸兩下、長按等操作,確實能讓用戶在不掏出手機、播放器時,方便地進行消噪調節及音樂播放操作,但非實體按鍵式的操作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誤觸率。同時,觸控操作也並非 100% 可靠。有時我只是摸一下耳機想調整一下鬆緊,但耳機卻以為我要調節消噪等級,結果是環境噪音突然向耳朵襲來,有種「一驚」之感,每當遇到這種情況都實屬不悅。
  • 最強真無線耳機來了!Bose新品消噪耳塞和無線耳塞開啟「高光時刻」
    近年來,許多耳機品牌都推出了五花八門的真無線耳機,掀起了一股真無線熱潮。在眾多品類中,什麼樣的真無線耳機才能稱得上「最強」?首要卓越音質,聽歌看劇打電話都要保證高中低三頻均衡且人聲清晰;佩戴更要舒適穩固,長時間佩戴也不會有腫脹感;操作更智能,將觸控屏取代傳統的按鈕設計,如行雲流水般順暢。
  • BOSE發布最強真無線消噪耳塞,來看看!
    但我給大家的建議是:買專業的。專業做耳機的大牌子,咱們也心知肚明是哪幾個了前幾天,我和汪汪去參加了由Bose舉辦的一場創新體驗會,就被Bose的這款新品「消噪耳塞」驚豔到了:戴上它,全世界的噪音瞬間像被吸走了一樣,你能聽到的只有音樂
  • 戴上Bose QuietControl 30 感受全天候消噪耳機是如何煉成的
    最重要的話放在最前面說:我可能不是一個痴迷於音樂的發燒友,我也以為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在音頻上花超過1000元RMB的支出,然而結果卻是,我遇到了一副可能是整個人生裡最想要買的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