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的辯手們曾討論過這個問題,「紅包能不能代替禮物?」,有的說送紅包更實在,另一派卻認為按節目的話說,禮物不僅體現了對收禮人的關心,更表示了對其的尊重,這都是紅包所替代不了的。
金錢心理學領域對此也有研究。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邀請數位實驗者為自己母親挑選禮物,選項只有兩種,送錢或送禮,絕大多數參與實驗的人都認為,挑選禮物要比直接送錢更合適。如果必須送錢的話,那麼金額約等於禮物本身價值的兩倍。
無論送禮還是收禮,禮物的物質價值都是次要的。我們更看重每件禮物背後的寓意,一個人是否真正關心了對方,是否真的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才是寄託於禮物上的精神價值。
拋開那些煩人的親戚,還是有很多長輩值得我們認真對待。而在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裡,春節送年貨不僅是我們向長輩表示關懷的最佳時機,從社會層面講,這也是對傳統生活方式的一次溯源和更新。
清朝時期,年貨一詞就被記錄在一本著重描寫舊北京風貌的《京都風俗志》中。書中寫道,「十五日以後,市中賣年貨者,星羅棋布」,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過年送年貨的盛況。
實際上,從唐朝屠蘇酒和春聯的新年標配到兩宋時對臘藥、錦裝、新曆等新年禮品的推崇,再到清朝時期普遍存在的過年大集現象,年貨的產品形態不斷進行著更新。到了如今,年貨既可以是科技感和民俗感並存的線下實物,也可以是便捷性和舒適性兼備的線上服務。從某種程度上講,年貨的更新也映射出大眾生活方式的發展。也許只有剛工作的年輕人還會認為包紅包更直接,其實為親戚長輩送上一份恰如其分的禮物,才更實在。
換句話講,為親戚朋友挑選出一件合適的禮物,不僅可以歸類為親情上的加分項,還是側面給自己減負的重要手段。
也許你已經選好年貨準備下單,但你心裡還覺得有哪些地方沒有考慮到;也許你還在埋頭搬磚,沒顧上思考年貨這件事,但如今你也該有些緊迫感了。哪怕年終獎還不一定有著落,但考慮到這些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親戚,你不敢也不願意把「買年貨」這件事安排地太敷衍。
考慮到這些情況,各大電商平臺的年貨節應運而生。無論你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瀏覽,保不齊就能發現哪件打折商品是家裡親戚的剛需,狠狠地扎中他們的共鳴。
正好,1月7日晚8點唯品會開啟了新春特賣節活動,一直持續到1月10日早10點,「品牌特賣,3折封頂」,4000家大牌齊齊降價,用品牌特賣的極致性價比,為用戶奉送一場暢快採購「大牌好禮」的年終購物狂歡。
哪怕你暫時對準備年貨沒有想法,也該上點兒心了。這次唯品會不僅準備了新年新衣、拜年好禮、充滿新年寓意的鴻運好物,還為3.4億會員準備了眾多鼠年限定產品。
如果你還沒想好年貨是寄到公司還是寄回家裡,擔心商品不好,家裡人退換貨非常麻煩的話,那麼唯品會已經安排了88元免運費,順豐極速到家和退貨換貨順豐上門服務,從一買一退雙方面保障著消費者在任意購買環節下的消費體驗。
況且對唯品會超級VIP來說,這是豬年最後一次抄底機會。全年自營商品免郵、免收退換運費、全年折上再加9.8折等服務,讓你改頭換面,滿心歡喜地迎接鼠年。
當你回到家裡,抱著唯品會的快遞盒子出現在親戚朋友面前,我相信沒人會繼續跟你說著那些不痛不癢的新年套話。雖然每個親戚嘴上都說來就來吧還帶東西幹嘛,背地裡她恨不得立馬就拆開。
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覺得開心的了,如果有,那就是買年貨的時候還省下了不少錢。這時候,在唯品會新春特賣會下單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總體來說,嘴上各種吐槽,身體還是誠實地很想過年。畢竟,真正關心你的親戚,感情都在壓歲錢裡,你對真正關心的親戚的祝福,都體現在年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