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一般是靜物首先要畫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物品都是從幾何體演變而來的,利用幾何體的原理來理解我們所畫的物品更加直觀、透徹,而在靜物中,蘋果的形狀是最接近幾何形狀的。所以,我們從蘋果開始畫靜物。
繪畫工具解析
準備的工具材料:①中華繪畫鉛筆HB,2B,4B ②老人頭繪圖橡皮 ③美工刀一把 ④4K或8K素描紙 ⑤紙巾一包
繪畫要點解析
①熟悉和了解靜物的基本起形方法,按照靜物的概括起形法去畫蘋果的形狀。
②理解蘋果的基本結構和透視,我們在畫靜物的時候要聯想到靜物的幾何形態,這樣才更好的理解物體的透視。在繪畫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表現物體的素描關係。
③理解蘋果調子的排線方向,在繪畫物體亮部的時候,要注意亮部的排線規律,按照形體表現的走向來排線。
我們先了解一下物體的透視解析和明暗解析講解:
I 起形過程1.用2B鉛筆,畫出蘋果的範圍。基本上是一個正方的比例範圍,因為蘋果類似於一個球體。
2.用直線概括出蘋果的大概輪廓線,按照以方帶圓的方式把蘋果弧線的形狀概括出來。
3. 繼續用短線找出蘋果的具體形狀,還有確定明暗交界線的位置。
4.繼續刻畫明暗交界線,找出明暗交界線的形狀變化。確定蘋果凹槽的明暗交界線的形狀。
II 明暗關係過程5.大概畫出投影的形狀。用4B鉛筆加重兩個明暗交界線的重度,還有加重暗部和投影的重度。
6.然後用紙巾擦塗所有的暗部,包括投影。使這些區域的調子更均勻細膩,虛實關係也更大。
7.然後接著用紙巾,擦塗亮部的位置。目的是為了表現亮部有細膩光滑的感覺,來表現蘋果的質感。
8.開始處理亮部的調子。從明暗交界線開始畫過渡的層次。先用4B順著交界線向亮部排線,然後換HB在亮部排線。蘋果窩的左邊是暗部右邊是亮部,蘋果窩的下面是灰面。
9.繼續用HB排短線,在亮部按照蘋果的結構排線。注意留出高光的形狀,同時用4B鉛筆加重投影,區分開投影與暗部的重度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