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服是明顯的外在標誌,在道門中有重要意義,當代道士服飾有八種

2021-01-08 要去宇宙旅行呀

法服是明顯的外在標誌,在道門中有重要意義,當代道士服飾有八種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我國道士服飾講究特殊的色彩。法服是道士與俗有別的最明顯的外在標誌,在道門中有重要的意義。《傳授經戒儀注訣·衣服法第九》說:「衣者,身著章也,道俗不可混雜。」《道士援神契》說:「老子徒之服,不與俗移。」所以,道士不能穿世俗時新式樣的衣服,應保持古制。其實道士服飾古無定製,自南北朝劉宋陸修靜立道服之號後,道士服飾始有儀法。《陸先生道門科略》質稱:「道家法服,尤世朝服,公侯士庶,各有品秩,五等之制,以別貴賤……巾褐及帔,出自上道。禮拜著褐,誦經著帔。夫巾褐裙帔,製作長短,條縫多少,各有準式,故謂之法服,皆有威神待衛。」

道士們宣傳,道服是太上老君的法服。唐張萬福《三洞法服科戒文》說太上老君授張道陵道法後,命雲宮玉女,捧出九光寶耀冠、五色丹羅錦帔、雲谷文褐、翔鳳飛錦羽裙、七色寶雲錦襁、瑤華蕊珠文履、碧瑤之笏、七寶之、流精華、佩琅英、繡璫龍、錦座褥、瓊鳳香爐、交龍幾、蔗麟翠拂、明光如意共十五種,賜天師張道陵。這當然是道教仙話。道士尚藍,故其服飾中藍色佔很大比重。唐代道經《銅玄靈寶三洞泰道科戲營始》卷五有《法服圖儀》一節,列舉的道士法服圖儀計十一種:

(1)凡常道士:法服平冠,上下黃裙帔二十四條。(2)凡常女冠:法服玄冠,上下黃裙帔十八條。(3)上清大洞女冠:冠飛雲風氣之冠。女冠法服衣褐,並同道士,唯冠異制。(4)山居法師:法服二儀冠,上下黃裙帔三十六條。(5)正一法師:玄冠,黃裙絳褐,絳帔二十四條。(6)高玄法師:玄冠,黃裙黃褐,黃帔二十八條(7)洞神法師:玄冠,黃裙青褐,黃帔三十二條。(8)洞玄法師:芙蓉冠,黃褐黃裙,紫帔三十二條。(9)洞真法師:元始冠,黃裙紫褐,紫帔青裡,表二十四條,裡十五條。(10)大洞法師:元始冠,黃裙紫褐,如上清法,五色雲霞帔。(11)三洞講法師:元始冠,黃褐絳裙,九色離羅帔。

當代道士服飾計有八種:褂:分大褂、中褂、小褂,大褂袖寬一尺四寸,袖長隨身,右腋有兩飄帶,寓飄飄欲仙之意。道袍:又稱「得羅」(「得」讀作「朵」音),袖寬一尺八寸以上,袖長隨身。現在大褂、道袍一般多用藍色,以象天色與東方生氣。戒衣:黃色,袖寬二尺四寸,受戒時戒子須身穿黃色戒衣。法衣:舉行宗教大典時方丈、高功、經師穿的法服。上繡各種圖案,以顯示不同的職司。方丈的法衣多為紫色,因唐宋以來皇帝多向著名道士賜紫,以示優寵,故紫色法服是法衣最高品位。花衣:又稱班衣。表樸不繡花,經師做一般功課時穿用。冠:有黃冠、五嶽冠、星冠、蓮花冠、五老冠。受戒道士戴五嶽冠,高功戴蓮花冠或五老冠,拜北鬥時戴星冠,一般道士戴黃冠。巾:道士須冠中,中有九種,俗稱「道有九巾,僧有八帽」。清代閔小艮《清規玄妙》記全真道士有九種巾。清末流行至今的九巾為混元巾、莊子巾、純陽巾、九梁巾、浩然巾、三教巾、一字巾、大陽巾、逍遙巾。鞋襪:道士系高筒白布襪,青布圓口鞋,亦穿雙臉鞋或十方鞋;山居多穿耳麻鞋,褲管須裝入襪筒之內,以示整潔精神。

道土之鞋稱「雲履」。過去,一般道眾只穿青布雙臉鞋、青緞雲頭壽字暗紋的「雲履」,有爵位的高道才能穿紅色、菊紅色,鑲大黑雲頭粉底厚幫的「雲履」。此多為在上殿臨壇作法時與法服配套穿著,平時穿「福字履」。

道士尚藍,各類道服主色調為藍。經師在重大節日、盛大齋儀或外出應酬齋主家的法事時,披花衣,每堂六對一件。底子為雜色,如大紅、橙黃、正藍、豆青、純白、純青,上繡八仙法物、青雲白鶴等。只有在經壇上主法的「高功」單用一色,以紫色底子繡八卦、太極圖者為多。

道教因地域和派別而稍有差異,但道服穿著必須嚴整、清潔,卻是地不分南北、人無論古今一以貫之。道服忌雜色。《雲笈七籤》卷四十「靈寶戒」規定:「玄功之人,常布衣草履,不得榮華之服。」《上清大洞戒》稱:「若衣服,勿雜色,藍布衣服可以終日詠誦洞章,奚求不得乘雲駕龍,逍遙太極。」故身為道士,法服不得用五彩作,法服不得以非義物作;法服不得用錦繡綺作。「不得衣五色衣裳,敷華好服。」道士忌衣飾華美,與俗無別。

據《要修科儀戒律鈔》卷九,身為道士,「通服中華長裙大袖,與俗有別。不得衣白衣參服、袍裘皮靴。角柄食器,皆須漆素而已,不系金銀銅器。若朝修行事,禮謁眾聖,皆威儀法服,隨法位次」。道教舊制,在舉行道教活動時,若上清道士,衣紫色法衣;靈寶道士,衣黃色法服;三五功曹士,衣深紅色法服「非行事時,荊黃壤色而已,不得紋綾羅錦,炫惑時俗。女官又不得金玉釵花,花斐粉飾總之,要體現《道德經》「見素抱樸」和「處其實,不居其華」的道教原旨。衣飾華美,與俗無別,「一則人道通惡,二則非為敬心」,不可不禁。臺灣道士由於派系的區別,有「烏頭法師」和「紅頭法師」之分。「烏頭」、「紅頭」的稱呼來源於其道服冠巾的顏色。「烏頭」包括茅山派、清微派、武當派等正統正一派系,繼承傳統祭煉法訣,其經典收入《道藏》。「紅頭」包括宋以後漸入雜流的神霄、廬山、三奶諸派,沒有規定的正宗儀式,經典多未收入《道藏》,故被「烏頭」視為非正統的道士。以往「烏頭」因掌握「黃籙」,有經辦喪葬的資格,「紅頭」則無。現在,二者的作法對象和範圍已有混淆現象。

道士在受戒以前,所穿大褂等均應為黃色,不得用藍。在道門中穿不穿法服,什麼時候穿,穿何種法服,都有其特定的宗教內涵和象徵意義,絕不可隨心所欲。當穿而不穿,當不穿而妄穿,都是對道的極大不敬。好的,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歡迎大家訂閱我們,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好玩有趣的資訊。

相關焦點

  • 老子的服飾觀及其當代意義!
    此外,黑和白還有著極大的象徵意義:兩種顏色同屬於宇宙的兩極,也象徵著白天和黑夜,這同樣暗合 了老子「道法自然」的主張。可以認為,這種色彩觀對中國傳統服飾產生了較大影響,形成了 尚黑尚白」的重要傳統。
  • 道家道門玄門
    正一道士不但不要求出家,而且房中術曾為道士四寶之一。張道陵天師曾撰寫《黃書》,秘傳房中之學。房中術的修行有很高的要求,但容易被邪魔外道所利用。因此北天師道寇謙之改革,標榜的就是去除道教租米錢稅和房中之術。 但房中術一直有流傳。道教中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是陰陽雙修的,例如東晉葛洪,娶妻為道士鮑靚之女。按照中國文化的傳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家修行有違儒家傳統道德。
  • 八位有名的女道士
    自古以來就有女子求道修仙的傳統,女子在道有所成之後均被冠以 「女仙」尊稱,而且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很多地位崇高的女性神明,如大地之母后土皇地祗;女仙之首西王母;月宮之神太陰星君;眾星之母鬥姆元君等等。道教將男道士稱為乾道,女道士稱為坤道、女冠等,在道教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許多著名的女性道士,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八位著名的女道士。
  • 【道門傳奇】 葉法善 :少年訪道
    相傳葉慧明的妻子,一日正午睡休息時,忽然夢見一顆流星從天而降,飛入口中。劉氏吞下流星後便懷孕了,十五個月後生下了葉法善。      「妻劉氏,因晝寢,夢流星入口,吞之,繼而有娠。經十有五月,歲在困敦,月黃鍾,而真人生……天無浮翳,四氣朗清。異香入室,神光滿堂。彩雲徘徊,玄鶴下降。初真人在胎,聲聞於外。」
  • 《道門法則》:公務員穿越道法世界,建設有道門特色的新大明王朝
    《道門法則》,是一本官場元素與修仙元素結合的小說,既不是純官場升遷,也不是傳統的修仙世界。因此,本書可謂是自成一派,筆者絞盡腦汁都想不出有啥與本書是同類題材的作品。即便不說題材,只談劇情特點,約摸也只有《道君》算是有相似性——都偏重成年人運用社會經驗混跡江湖,而修仙元素多只是世界觀背景的展開,筆墨相對不重。說回本書,在這個平行世界,和尚道士等佛道修士是真的能修行,能飛升。
  • 誦讀諸真寶誥有如此神奇功效?為何是道門修持的重要功課?
    《諸真寶誥》為道門諸天尊和歷代仙真教誡告示之真言。古往今來,為道門所重,乃道士日誦修持之要典。寶誥是道教列聖仙真對信徒的教誡之文,道士日常修持時,都必須持誦寶誥。為何要持誦「寶誥」,究竟有什麼功用呢?現就以下幾點,依次說明。啟請聖真「持誦寶誥」是道教齋醮科儀中的必備儀軌。人對神的謙卑尚表現在念誦寶誥,請神降臨現場。在寶誥的內容中全部用「恭請」諸神的用語,接受神的教誨。念誦寶誥,可以獲得「請神降臨」的效益。
  • 為什麼當全職道士
    當道士。我肯定是比較中二的青年時期。當時鍛鍊身體什麼的。就跟之前講的一樣。我是亂畫符咒發燒。才接觸道門的。當時接觸是初三畢業那時候。對道教並沒有整體認識,處於門外漢。高中之後再接觸小說網絡。慢慢有種瘋狂。一門心思搞這些。所以不建議年輕人搞這些。會提前進入老年人心態的。老道老道。吃飯睡覺。
  • 一萬字詳解:正一道士授籙那些事兒
    而從道教組織本身而言,授予某人道籙,意味著正式接納他為本派弟子;被授予某一籙 ,則表示該人已經正式皈依道門,也標誌著他在道派中處於什麼地位 。授籙時實際上與授符聯繫在一起 ,所以泛稱為授符籙 。蓋籙本是道士之中秘密傳授的文契,籙中有仙童玉女、將軍吏兵等眾,可供法師驅策。是以玄壇科戒中有一條就是道士不受籙職的,不能為人章醮。
  • 道教法衣
    法衣是道教法事專用服飾上面亦有各種繡花圖案,但較天仙洞衣顯得簡潔,舉行大型齋醮科儀時,眾經師著用此衣。也有紅色或黃色不帶圖案者,為做一般道場的經師穿用,稱為「經衣」。絳衣     在大型齋醮法會中,高功法師所穿的一種法衣,穿時裡襯海青,其制兩袖寬大垂地,雙臂展開時,兩袖和衣身合成四角形,兩袖和衣身均繡有金絲龍紋。
  • 中國服飾百年:民國易服 "拿來"洋裝
    依中國歷史的傳統,改元易服,乃天經地義。而在這一年民初制定的服製法令頗具意義,使洋服正式步入中國人的衣生活,這無疑在中國服飾歷史書寫了重要一筆。   耐人尋味的是,辛亥的民主革命不甚徹底,但其服飾的革命倒頗為堅決。   民初建國,仿效西方民主政體,在建立法制制度上體現出十分的果敢。
  • 林正英的道士打扮,與現實中有哪些不同
    最主要一點,這些電影中,道士降妖除魔時,穿得道袍也不相同,開始我很不解,最後我才了解這其中的種種奧妙,下面分享給你們。那些神秘莫測的道士知識。從衣服方面,九叔平時穿正常衣服,而做法時頭戴純陽巾,身穿黃色道袍,這一點,與現實很大不同,首先,茅山道士平時身穿藍色道士服,頭戴純陽巾,而在做法時,衣服穿著卻不相同。會按照輩分身穿不同顏色的衣服,而且,衣服也不是純色的,道袍總共分六種,分別是大褂、得羅、戒衣、法衣、花衣、衲衣。大褂是道士平時穿的衣服。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研究,民族標誌
    因為「民族」或說「民族性」的存在,才標誌出了漢民族服飾藝術區別於其他國家和其他民族的服飾藝術的獨立存在價值。同樣,就是在考察中國其他民族的服飾藝術時,也主要會以其體現民族性的、特色性的方面為主要的著眼點。所以,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中國服飾藝術實際上就是中國多民族特色的文化符號徵象。
  • 一陰一陽之謂道,中國古代八位著名的女道士,您知道幾個呢?
    自古以來就有女子求道修仙的傳統,女子在道有所成之後均被冠以 「女仙」尊稱,而且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很多地位崇高的女性神明,如大地之母后土皇地祗;女仙之首西王母;月宮之神太陰星君;眾星之母鬥姆元君等等。道教將男道士稱為乾道,女道士稱為坤道、女冠等,在道教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許多著名的女性道士,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八位著名的女道士。
  • 認識古代修道有成的女道士,太美了
    (1119—1182) 金代女道士。法名不二,號清淨散人,或稱孫仙姑。為「全真七子」之一。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馬丹陽之妻,金大定九年(1169),王重陽度化出家,授修道秘訣。她獨處靜室,面壁煉心,七年功成。1175年秋在洛陽城東北湹水西岸的風仙姑洞修道並開創了全真清靜派,著有《不二元君傳述丹道秘書》三卷。成為坤道丹法始祖,有百字譜系傳世。後遊歷伊、洛,傳道度人。
  • 棉麻服飾|「道門素服」——一經一緯原秉性,一針一線亦修煉
    |洗盡鉛華,返璞歸真——「道門素服」遇見你,遇見最美的自己【合道學宮】自媒體,正式全網徵稿啦!棉花在宋元之際才傳入中原,到明時在全國推廣開來,成為中國重要的天然纖維作物。  古時麻布為織物最劣等,如今卻攀上大受歡迎的新高峰,掀起了一種復古的時尚風。尤其是棉麻混紡織物,因其在外觀上保持了麻織物獨特的挺括風格,又具有棉織物柔軟的特性。質地堅牢爽滑,手感輕薄柔軟,天然環保,廣受追棒。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研究,哈薩克族的傳統服飾
    哈薩克族屬突厥民族,很早就皈依了伊斯蘭教,加之在其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是羊群、雪山、白雲之白,夜晚之黑,藍天之藍,太陽、炊火之紅,因此黑、白、藍、紅實際上成了哈薩克服飾中最為多見的顏色。相比之下,黑、白二色更為常用。一般牧民大多以黑色作常服的顏色,一般上了年紀的婦女大多以白色布料做頭巾。哈薩克族曾奉山鷹、貓頭鷹為吉鳥,對其勇猛、機敏尤其崇拜,鷹的羽毛常用來做女子花帽頂飾。
  • 道有九巾丨道長戴的各種帽子
    其實,它是道教徒特有的標誌。在道教裡,把它稱為「道巾」。俗話說「道有九巾,僧有八帽」。頂有寸帛,襞積如竹簡,垂之於後,巾上有盤雲紋樣。曰純陽者以仙名,而樂天則以人名也。」這也是現存於北京白雲觀呂祖殿的明代呂祖像所戴之巾形狀。道教傳說,呂純陽祖師在成道前佩戴此巾。史料記載,此巾在明代十分流行,不僅道教徒戴,連儒者、生員士大夫子弟也戴。當代北方全真道的純陽巾,形狀甚似莊子巾。區別是純陽巾後面有雲頭形裝飾,而莊子巾則無。
  • 火影忍者標誌服飾排行榜:暗部服top6,火影袍top2,第一的千萬別惹
    在火影忍者中出現羈絆的戰隊很多很多,然而對於每一個戰隊和組織都會擁有自己的隊服,而且每一個隊服都是有一定的意義,那麼我們一起和小編次元博雅君一起細數一下在《火影忍者》出現組織衣服標誌排行榜:暗部服對於存在木葉村子黑暗處的暗部來說,他們也有自己的標誌性服飾。
  • 為什麼道士的衣服總是一件飄逸的青衫?
    道士的衣冠均上承軒轅黃帝,道士因此也被叫做「黃冠」。道教服飾為漢服的一種,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
  • 何謂道士
    在道門中有些道士享有特殊的尊稱,譬如張道陵、寇謙之以及後世龍虎山天師道的歷代掌門人,都享有「天師」之稱。道士中那些出類拔萃、德高望重、學識淵博者,又常常被教內教外尊稱為真人、先生、高士等等。這些尊稱,有些又是由朝廷封贈的,也算是難得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