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珠,是西晉石崇的寵妾,也是中國古代有名的美人。
到生命最後,當大軍壓境,石崇嘆息說:「我因你而獲罪。」綠珠流淚道:「願效死於君前。」遂跳樓而亡。
在那個社會,綠珠是當時女人命運的縮影,她們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她們的命運只能由男人來安排。
死,對於綠珠來說,是一種決絕,也是一種自由。
如果綠珠生活在今天,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想,她一定寧願不要那些如煙的繁華,因為只有靠自己努力而得的每一份秋收,才具有生命沉甸甸的重量和安穩。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念念不忘朗誦
姿容絕豔,美名遠揚
白州境內,雙角山下,有美人兮,名為綠珠。
古時候,越地的民俗是把珍珠看作最上乘的寶物,如果生了女兒,就稱為「珠娘」,若生的是兒子,就稱作「珠兒」。綠珠的名字,正是由此而來。
翠綠珠玉,如珍如寶,彼時青蔥年少的綠珠,眉目如畫,出塵絕豔。上天給了她這份絕色的姿容,不知道是她的幸運,還是不幸。
美貌如她,很快就被大富商石崇看上了,入了石府,成了石崇的姬妾。
石崇此人,背景不算強大,官職也不是很高,但卻是出了名的有錢,常年霸佔「富豪榜首」。他甚至還曾和當時的國舅爺王愷鬥富,讓對方丟了很大的面子,可以說是任性又狂妄。
石崇還有一個惡趣味:殺美人勸酒。
他經常在府上舉辦宴會,邀請很多人來做客。每個客人的身邊,石崇都會安排美人勸酒,如果客人不給面子不肯喝,他就會當場砍下那位勸酒美人的頭。
而就是這樣一個任性又殘忍的男人,卻對綠珠寵愛有加。
綠珠擅長吹笛,歌舞也是一絕。石崇就將著名舞曲《明君》教給了她,還特地自己寫了新的歌詞:
「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願假飛鴻翼,棄之以遐徵。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
曲中寫的是王昭君遠嫁的故事,卻又像是對綠珠命運的一種預言。
因為離開家鄉,綠珠時常會感到難過,思鄉之情最是難捱。而見不得心愛之人受委屈的石崇,就在自己的別館「金谷園」裡專為綠珠修建了百丈高的崇綺樓。
樓中用了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等奇珍異寶進行裝飾,可謂是窮奢極欲。
男人愛極一個人的時候,往往想要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她,縱拋千金,只為求對方一笑。
那時候的石崇和綠珠,恩愛非常。石崇每次宴請好友,都會讓綠珠出來歌舞助興。
而每一個見到綠珠的人,無不為之傾倒,她的美名也因此遠揚。
彼時的綠珠,沉浸在被愛被寵的夢境當中,享受著甜蜜和追捧。或許她還曾經傻傻地以為,自己能夠就這樣幸福到老。
可是,依附於他人所得到的幸福,終究如鏡花水月一場。命運若是無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便只能面對不可預知的結局。
因美招禍,身似浮萍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人有身居高位、呼風喚雨之時,也會有登高跌重、一朝失勢之禍。
當石崇在朝廷裡的靠山賈謐倒臺的時候,他的權勢也就走到了盡頭。
而身為石崇寵姬的綠珠,一身命運皆繫於其身。他顯赫時,她享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潑天富貴,而他落魄時,她便不得不面對屈辱和危險。
石崇的靠山倒臺後,朝廷之中權勢最盛的成了趙王司馬倫。
在趙王手下,有個一直依附他的人,叫作孫秀。
早在石崇還有權有勢之時,孫秀就對綠珠生了歹心,奈何畏懼石崇,所以不敢做什麼,把自己的心思暗自藏了起來。
但當石崇失去了靠山,不再對他有威脅之時,孫秀便再也無法按捺自己對綠珠的那份心思,明目張胆地直接派人去問石崇討要綠珠。
在當時的達官顯貴眼中,如綠珠一般的美人,不過是桌臺上的花瓶、牆壁上的字畫,名貴又令人垂涎,但卻終究只是玩物,可以被隨意轉手。
而讓孫秀沒有想到的是,石崇並沒有交出綠珠。
最開始,他還是給了孫秀派去的人一些面子的,特意叫出了自己幾十個婢妾讓來人挑選,但其中唯獨沒有綠珠。
見石崇遲遲不肯交人,來人還暗自警告他,如今的他早已今非昔比,不要給臉不要臉,老老實實交出綠珠,不要惹事兒。
但石崇的回答卻是一聲怒吼:「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
後世很多人都曾感慨,狂妄殘忍如石崇,也會有這樣「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時候,實在讓人不得不讚嘆一句愛情的力量,即便是惡人也無法抗拒。
但是故事裡的女主角呢?又有誰曾問過綠珠的意見?
假如當時的石崇選擇了審時度勢,拱手將綠珠獻出,她又能如何反抗?
身為石崇姬妾的綠珠,從一開始就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
她的榮華富貴,她的安穩人生,全都來自於石崇。如若被放棄,她也只能無奈地選擇順從,去往另一個金碧輝煌的金絲籠,繼續做一隻供人賞玩的籠中鳥。
從別人身上得到的安全感,總有一天會失效。只有自立,才能抉擇自己的命運,掌控自己的人生。
墜樓身亡,以死明志
沒有被石崇獻給孫秀,綠珠便能夠有一個好的結局嗎?
很顯然,孫秀不會這麼輕易地放過他們倆。
被石崇駁了面子的孫秀大怒不已,轉頭就去勸趙王誅殺石崇。
沒過幾天,孫秀就帶兵包圍了石崇的府邸。
大勢已去,被兵圍困,此時的石崇猶如當年烏江河畔的項羽,「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
然而,他卻沒有項王自刎江邊的豪氣。在清楚自己命不久矣後,石崇對著綠珠嘆息道:「我是因為你而死。」
聞聽石崇此言,綠珠的眼淚已然決堤。
隨後,她留下一句「當效死於官前」,便轉身毅然決然地跳下了樓。
綠珠知道,石崇被殺後,自己必定會淪為孫秀的玩物。
或許是為了報答石崇多年來的寵愛,和沒有在危難關頭放棄自己,又或許是她早已厭倦了這樣為人左右的日子。
她的這縱身一躍,大概是多年來唯一一次將命運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上。
無法選擇怎樣活下去,但可以選擇以怎樣的方式死去。
綠珠的死,死得轟轟烈烈,死得令人動容,引得後世無數文人墨客為她吟詠歌頌。
杜牧為她寫下千古名篇《金谷園》: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其中的悲愴,其中的奮不顧身,感動了無數有情人。
白居易也寫《洛中春感》:
「莫悲金谷園中月,莫嘆天津橋上春;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
嘆息著世間的愛情總多悲劇,處處皆是傷心人。
可無論傳頌的詩篇如何動人,都換不回綠珠本可以安穩的一生。
獨立,才是人生底氣
如若綠珠沒有絕豔的姿容,如若她沒有遇見石崇,如若她沒有成為依附於別人的蒲葦,或許她會籍籍無名一生,但卻能夠活得自由而幸福。
綠珠這一生,最大的幸運,是她的美,讓她在前半生享盡了榮華富貴與追捧讚美。
而她最大的不幸,同樣是那份美,讓她淪為別人的附屬品,無法抉擇自己的命運。
從綠珠的悲劇中,我們看到的是:
一個女人最大的底氣,來自於獨立。
只有擁有了獨立,能夠靠自己過上想要的人生,才能夠不為他人左右,將命運緊握在自己的手中。
想要去的遠方,想要過的生活,想要享受的人生,只有靠自己得到,才不會如鏡中花、水中月,空歡喜一場。
*註:配圖來自《七劍》劇照
*作者:丫丫,行走在文字間的旅者。一筆,一句,詩意人生。本文首發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因書明理,以慈懷道,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
每一種人生都有獨特的意義
每一個故事都值得反覆品味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
即可進入讀書社群,免費聽書
↓↓↓↓
大家好,我是茲心,最近很多讀者說收不到慈懷讀書會的推送,那是因為公眾號改了推送規則,時間線被打亂啦!
只要「星標」慈懷讀書會,就可以快速在訂閱號列表上方找到我們啦,歡迎評論、轉發、在看,我們每天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