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武漢103歲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採訪對象供圖
昨天,武漢三院光谷院區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上海援鄂醫療隊救治過的103歲患者李奶奶出院了,這也是目前武漢年齡最大的出院患者。出院儀式上,醫護人員手捧鮮花為她送行,還為她穿上了新襪子,祝福她「重生」了!也就在昨天下午,由上海第三批馳援武漢醫療隊負責的武漢三院光谷院區臨時ICU病房宣布正式關閉。
作為李奶奶的主治醫生之一,第三批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任王瑞蘭介紹,最初入院時,老太太三次核酸檢測均顯示陽性,血氧飽和度比較低,加上這麼大的年齡,給醫療隊員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好在,經全體醫護人員13天不舍晝夜的救治後,老奶奶恢復了健康,連隊員們都驚嘆於她的身體恢復能力。
王瑞蘭還記得,那是3月3日深夜,已經準備休息的她接到一通電話,「ICU裡來了一位103歲的患者。」此前這支身經百戰的隊伍已接診過多位耄耋老人,但103歲高齡的患者,還是第一次遇到。由於高齡本身就是高危因素,加上她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等基礎疾病,身體狀況不是很好。但是,李奶奶還是幸運的。儘管感染新冠病毒,但病毒沒有進一步侵襲肺部,肝腎功能等均未受到影響,給醫療隊帶來了信心。
「我們不過度治療,只是對症治療。」王瑞蘭說,醫療隊派人24小時守護這位老人,密切觀察她的身體各項指標,並予以營養支持。但是,讓人頭疼的是,初到病房時,李奶奶並不配合,有些固執,餵飯也餵不進去。「老人就像小孩一樣,要靠哄的。」王瑞蘭說,每天查房她都會跟老人說說話,伸出手來想跟她握握手。幾天後,李奶奶的手真的從被子裡伸了出來。後來,漸漸熟悉了醫療隊,李奶奶也肯好好吃飯了,她尤其喜歡王瑞蘭來餵她吃飯。而繁重的工作之餘,只要王瑞蘭有空,她都會來李奶奶床邊看看她。
為了給這位高齡老人一點「特殊照顧」,護士長聯繫醫院營養科,把普通的米飯變成了更適合老人入口的米糊、稀飯等,並精確計算每一餐的熱量、營養成分。長時間的相處,讓醫生護士都摸清楚了老人的脾氣喜好。武漢當地醫院重症病區的醫護人員還專門用醫護休息區的一口電飯鍋給李奶奶開小灶,蛋羹、火腿小米粥、牛奶米粉,每天3次由接班醫護送入病區。
在武漢三院醫護和上海援鄂醫療隊員的精心照料下,李奶奶病情好轉,達到了出院標準。出院後,李奶奶將在隔離點接受14天醫學觀察,如果一切正常,將在解除隔離回到養老院。
也就在昨天下午,武漢三院由上海第三批醫療隊和武漢三院共同管理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ICU正式關閉了。所有病人轉出,其中7人出院,6人轉到醫療隊負責的17樓重症病區,14人轉到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湖北婦幼保健院。武漢三院計劃在本周內恢復正常醫療秩序,不再作為新冠肺炎救治的定點醫院。
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陳爾真說,到16日為止,上海第三批醫療隊在武漢三院共收治326位新冠病人,治癒出院194位,17樓重症病區還有21位新冠病人在繼續治療。陳爾真感嘆,「從最多時141人在院,到如今將ICU關閉,還有高齡患者出院,那些奮鬥的日子歷歷在目,相信大家眾志成城,我們必將獲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本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