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103歲患者出院!同樣的好消息是ICU病區也關閉了!

2020-12-21 新民晚報

圖說:武漢103歲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採訪對象供圖

昨天,武漢三院光谷院區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上海援鄂醫療隊救治過的103歲患者李奶奶出院了,這也是目前武漢年齡最大的出院患者。出院儀式上,醫護人員手捧鮮花為她送行,還為她穿上了新襪子,祝福她「重生」了!也就在昨天下午,由上海第三批馳援武漢醫療隊負責的武漢三院光谷院區臨時ICU病房宣布正式關閉。

作為李奶奶的主治醫生之一,第三批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任王瑞蘭介紹,最初入院時,老太太三次核酸檢測均顯示陽性,血氧飽和度比較低,加上這麼大的年齡,給醫療隊員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好在,經全體醫護人員13天不舍晝夜的救治後,老奶奶恢復了健康,連隊員們都驚嘆於她的身體恢復能力。

王瑞蘭還記得,那是3月3日深夜,已經準備休息的她接到一通電話,「ICU裡來了一位103歲的患者。」此前這支身經百戰的隊伍已接診過多位耄耋老人,但103歲高齡的患者,還是第一次遇到。由於高齡本身就是高危因素,加上她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等基礎疾病,身體狀況不是很好。但是,李奶奶還是幸運的。儘管感染新冠病毒,但病毒沒有進一步侵襲肺部,肝腎功能等均未受到影響,給醫療隊帶來了信心。

「我們不過度治療,只是對症治療。」王瑞蘭說,醫療隊派人24小時守護這位老人,密切觀察她的身體各項指標,並予以營養支持。但是,讓人頭疼的是,初到病房時,李奶奶並不配合,有些固執,餵飯也餵不進去。「老人就像小孩一樣,要靠哄的。」王瑞蘭說,每天查房她都會跟老人說說話,伸出手來想跟她握握手。幾天後,李奶奶的手真的從被子裡伸了出來。後來,漸漸熟悉了醫療隊,李奶奶也肯好好吃飯了,她尤其喜歡王瑞蘭來餵她吃飯。而繁重的工作之餘,只要王瑞蘭有空,她都會來李奶奶床邊看看她。

為了給這位高齡老人一點「特殊照顧」,護士長聯繫醫院營養科,把普通的米飯變成了更適合老人入口的米糊、稀飯等,並精確計算每一餐的熱量、營養成分。長時間的相處,讓醫生護士都摸清楚了老人的脾氣喜好。武漢當地醫院重症病區的醫護人員還專門用醫護休息區的一口電飯鍋給李奶奶開小灶,蛋羹、火腿小米粥、牛奶米粉,每天3次由接班醫護送入病區。

在武漢三院醫護和上海援鄂醫療隊員的精心照料下,李奶奶病情好轉,達到了出院標準。出院後,李奶奶將在隔離點接受14天醫學觀察,如果一切正常,將在解除隔離回到養老院。

也就在昨天下午,武漢三院由上海第三批醫療隊和武漢三院共同管理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ICU正式關閉了。所有病人轉出,其中7人出院,6人轉到醫療隊負責的17樓重症病區,14人轉到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和湖北婦幼保健院。武漢三院計劃在本周內恢復正常醫療秩序,不再作為新冠肺炎救治的定點醫院。

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陳爾真說,到16日為止,上海第三批醫療隊在武漢三院共收治326位新冠病人,治癒出院194位,17樓重症病區還有21位新冠病人在繼續治療。陳爾真感嘆,「從最多時141人在院,到如今將ICU關閉,還有高齡患者出院,那些奮鬥的日子歷歷在目,相信大家眾志成城,我們必將獲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本報記者 左妍

相關焦點

  • 湖北武漢:患者陸續出院 雷神山醫院只剩兩個病區
    隨著患者的陸續減少,武漢雷神山醫院繼續減少病區。截至昨天(5日),醫院內的病區僅剩兩個,分別為一個普通病區和一個重症監護病區,醫院內的患者也只剩下47人。在感染一科的重症監護病區,患者還有20人,他們大多伴有合併基礎性疾病。對於最近轉科過來的患者,廣東醫療隊和中南醫院的醫護人員繼續採取專人專護、一人一策等方式。
  • 好消息!哈爾濱、七臺河、大慶共有15名新冠肺炎患者同一日出院
    人民網哈爾濱2月15日電(楊雪楠)好消息接踵而至,2月15日,哈爾濱、大慶、七臺河均有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當日全省共有15名患者治癒出院。 2月15日17時,哈爾濱市傳染病醫院當天共11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其中包括一名87歲的男性患者,該患者病情一度危重。
  • 武漢93歲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畫漫畫感謝寶雞醫護人員
    寶雞新聞網訊「小吉呀,謝謝你們悉心的照顧,我才能這麼快出院!」近日,寶雞援鄂護士吉智星收到一份特殊的禮,一位93歲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癒出院時親手繪製了一副漫畫,向他和所有的醫護人員表示感謝。這幅漫畫以《向最美時裝白衣戰士致敬》為標題,畫有一名手捧愛心、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兩側還寫有「最美時裝、光鮮漂亮、力拔頭籌、武漢加油」「白衣戰士戰瘟驅疫、捷報頻傳、湖北點讚」兩句話語。「雖然老爺子已經93歲了,但他思維非常清晰、視力和聽力非常好,每當有醫護人員從他身邊經過時,他都能根據防護服上的字,喊出我們每個人的名字。」
  • 武漢封城第55天!江夏連續11天0新增!各種跡象表明:離解封近了
    該患者住武昌區長江紫都,初步推斷感染來源為其父親(2月份確診)。全市新增出院病例836例,新增死亡病例11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今天是武漢封城的第55天,所有跡象都在表明,江夏離解封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越是關鍵時刻,我們越不能麻痺大意,要堅決響應政府號召,繼續當好「宅男」、「宅女」,為全面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武漢保衛戰的最後勝利貢獻力量.為什麼說江夏離解封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下面我們來看一系列好消息!
  • 雷神山兩位聾啞患者康復出院 手語舞致謝醫護
    工人日報客戶端3月3日電 「謝謝你,感謝有你,世界更美麗……」3月2日,雷神山醫院兩位聾啞患者出院前,用手語舞《謝謝你》向醫護人員致謝。醫護人員將他們送到醫院門口後,用手語向他們送出離別祝福:祝你們身體健康、幸福平安。
  • 武漢「夕陽照」老人出院啦!醫生:為了看夕陽差點挨罵
    中新網北京4月9日電(楊雨奇)3月初,在武漢戰「疫」最艱難的時刻,一張醫患兩人共賞武漢夕陽的照片走紅網絡。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和身穿防護服的醫生,駐足欣賞落日風景,畫面感動無數網友。4月9日下午,好消息傳來,照片裡那位87歲的老人王欣,終於迎來治癒出院的時刻。
  • 好消息!今日又有1名確診患者出院 青島累計治癒出院29例!
    病例16:31歲男性,長期在武漢工作,1月22日從武漢自駕到即墨,1月24日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經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和專家組評估,1月29日上午確診,2月9日治癒出院。病例11-13:33歲女性患者(居住地: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歐美世紀花園)、32歲男性患者、23歲女性患者,與1月26日確診的外出旅遊曾與武漢發熱患者同團的57歲女性患者屬同一家庭,此前已作為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隔離觀察。以上3名患者經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和專家組評估,1月27日早晨確診。這是我市首起家庭聚集性病例。
  • 「現在我最想,喝瓶可樂壓壓驚……」漯河市又有3名患者出院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谷運嶺2月7日下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漯河市中心醫院(漯河醫專一附院)隔離病區外看到,又有兩名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簡稱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接受了院領導遞上的鮮花與祝福。
  • 連線湖北|患者出院,南京醫護給她送上一隻鹽水鴨
    轉眼來到武漢已經20餘天了,南京市第一醫院援武漢醫療隊的隊員,消化科汪志兵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因為他所在的南京二隊在戚建偉副院長、谷偉主任、戴蓮護士長得帶領下,大家眾志成城,病區運轉順利,到目前為止我們病區實現了新冠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漂亮戰績!
  • 武漢戰疫日記丨抗疫中最難忘的床號——火神山醫院感染三科一病區...
    38床,收治的第一位患者就是一位有冠心病、冠心病支架置入、高血壓及乳腺癌術後的重型患者。老伴去世,無兒無女。第一次查房,我喊了三聲阿姨,她都沒有睜開眼睛,後來我告訴她我們是從陝西來武漢支援的部隊醫生,她睜開眼睛看了我一下。她的入院檢查各項指標都很差,我報了病重,心情非常沉重。
  • 北京朝陽醫院醫療隊援漢記:定製歌詞溫暖出院患者
    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10層新冠肺炎病區,每一位康復出院的患者,都會收到兩件特別的小禮物——一封朝陽醫院醫護人員的全體籤名手書,和一段為每名康復患者「量身定製」的手寫歌詞。朝陽醫院西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張黎明已經56歲,「如果需要被其他隊員照顧,我就不會來武漢了!」他和年輕醫生一起查房診治,40個患者查一遍要花3個多小時。平時,他還不吝惜時間和精力指導年輕醫生,他獨特的「山普」(帶有山東口音的普通話),平實當中帶著一點幽默,是醫療隊裡最歡迎的聲音。
  • 江蘇醫療隊將接管武漢市肺科醫院ICU病區
    武漢市肺科醫院ICU裡現有15名危重症患者,其中5名需要ECMO支持,4人需要CRRT,也就是連續腎臟替代治療支持,任務不輕。武漢市肺科醫院是武漢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也是抗疫大決戰最後的戰場之一,目前還有一百多位病人。在唯一的ICU病區中,使用呼吸機的危重患者約佔在院病人的80%以上,大部分患者為老年人,並且合併其他疾病。
  • 武漢91歲新冠患者出院,曾心疼資源拔針拒絕治療
    新京報訊(記者 張娜 劉浩南)今日(3月19日)下午,武漢協和醫院西院91歲新冠肺炎患者蔣先生康復出院。蔣先生的治療醫生李豔告訴新京報記者,因為擔心浪費國家資源,老人剛入院時曾自行拔針拒絕治療,後在醫生反覆勸說下才配合吃藥和進食。91歲新冠肺炎患者蔣先生康復出院。
  • 湖北治癒3600多位80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敬佑生命 用心用情
    80歲以上患者救治成功率近70%4月12日一早,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隋韶光收到了武漢市民丁女士發來的一條微信視頻:「你好,我老母親現在又能吃又能睡,精神狀態非常好。」視頻中,一位老人豎起了大拇指。2月13日晚,98歲的胡婆婆和55歲的女兒丁女士轉院到武漢雷神山醫院,此前她們已雙雙確診新冠肺炎。
  • 3位耄耋老人治癒同出院,遼寧醫療隊棒棒噠
    3月2日,經遼寧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科學救治,3名患者治癒出院,平均年齡89歲,這是該醫療隊2月28日接管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病區後治癒的首批患者。據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黨委書記金元哲介紹,截至3月3日,醫療隊接管的4號樓12層西病區,已收入患者57名,治癒出院3人,重症轉輕症1人,患者年齡從13歲到93歲,多數以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為主,部分為並發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梗等基礎疾病的患者。3月2日治癒的3位老人年齡分別為87歲、88歲和93歲,平均年齡高達89歲。
  • 景德鎮最後一例確診病例治癒出院,她願望是去武漢捐獻血清
    治癒出院後她想去武漢捐獻血清從3月3日上午10時送樣檢測後,景德鎮市五院醫防科科長丁興華和同事們就進入了充滿希望的等待。16時15分,按捺不住的丁興華撥通了送檢方的電話,當得到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後,他頓時鬆了口氣,這是患者宋某繼3月1日送檢陰性後第二次病原核酸檢測為陰性,補上了國家指南出院標準的最後一塊拼圖。醫療救治專家組正在會診患者病情「我終於轉陰了,終於治好了。」
  • ...職責擔當一一記江西馳援武漢市第五醫院發熱病房11病區主任楊文龍
    隨後醫院醫療隊與全省其他醫務人員匯合,此為江西省援助武漢的第一支醫療隊。楊文龍與隊友們匆匆備裝出發,快速奔赴湖北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線戰場。摘下防護口罩,滿臉都是深深的勒痕(記者供圖 央廣網發)進駐武漢醫院開始上班前,楊文龍被任命為武漢市第五醫院發熱病房11病區主任。
  • 救治專家:他們均已出院!產婦 3個月寶寶 88歲高齡患者!
    大連中心現有包括新生兒、婦產科、中醫、心理等各專科專家211名醫護人員在隔離病區裡工作。截至目前,大連中心累計收治患者82名(確診患者51名、無症狀感染者31名),其中,60歲及以上16例,35至59歲42例,18至34歲15例,4-17歲7例,3歲及以下2例;感染者年齡範圍為3個月至88歲。
  • 護士病房唱豫劇慶祝患者出院 網友贊「當代穆桂英」
    李俊姍在病房裡唱的這段戲是豫劇《穆桂英掛帥》中的經典唱段,講述的是53歲的穆桂英再掌三軍帥印,迎戰叛軍保家衛國的故事。沒有金冠、沒有帥字旗、身披白色防護服,甚至連臉都看不到,但是網友們卻稱讚在一線抗擊疫情的李俊姍和其他醫護人員都是「當代穆桂英」。
  • 醫患互相鞠躬致謝 感人一幕在武漢重現
    2月23日下午,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整建制接管的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腫瘤中心Z6重症病區。武漢的一對夫妻李先生和蔣女士治癒出院,夫妻雙雙把家還。出院前,蔣女士代表夫妻倆向醫療隊領隊、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黨委委員、南區分黨委書記、感染病學專家魯朝暉教授鞠躬,表達感謝之情,魯朝暉隨即回禮,「感謝病人理解我們的工作,感謝醫患密切配合,共同戰勝病毒。」